⑴ 图片中的鸟是什么鸟
我觉得是紫翅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英文名意为普通椋鸟,又叫欧洲椋鸟、欧洲八哥、欧椋鸟、星椋鸟。
全长约20厘米,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长约20厘米,头、喉及前颈部呈辉亮的铜绿色;背、肩、腰及尾上复羽为紫铜色,而且淡黄白色羽端,略似白斑;腹部为沾绿色的铜黑色,翅黑褐色,缀以褐色宽边。夏羽和冬羽稍有变化。中等体型(21厘米)的闪辉黑、紫、绿色椋鸟。具不同程度白色点斑,体羽新时为矛状,羽缘锈色而成扇贝形纹和斑纹,旧羽斑纹多消失。
⑵ 这是什么品种的椋鸟
星椋鸟、黑冠椋鸟、黑颈椋鸟。
⑶ 图片中的是什么鸟
褐拟椋鸟,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拟鹂科
⑷ 图片上的这个鸟叫什么名字
这是:丝光椋鸟,又叫牛屎八哥,网络可查
⑸ 求认鸟:黑嘴白头,内附图
这是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为雀形目椋鸟科椋鸟属的鸟类,俗名黑脖八哥、白头椋鸟。体长27-29cm。整个头和下体白色,上胸黑色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形成宽阔的黑色领环(因此而得名),极为醒目,但亚成鸟无黑领。眼周裸皮黄色,嘴黑色,脚浅灰色。主要以甲虫、鳞翅目幼虫、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分布于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常见于坝区、村镇田边、粪坑、草地以及营巢于大树的枝杈间。
⑹ 这种是什么鸟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丝光椋鸟的幼鸟。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虫、蝗虫等农林业害虫, 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⑺ 求这是什么鸟,已经放了,不小心飞家里来了
丝光椋鸟(学名:Sturnus sericeus):体型大小和其他椋鸟相似,体长20-23厘米。嘴朱红色,脚橙黄色。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暗灰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其他同雄鸟。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多栖息于开阔平原、农作区和丛林间以及营巢于墙洞或树洞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自陕西、河南、安徽、江苏至广东、海南、西至四川、云南等地。也见于日本和越南。
中文学名
丝光椋鸟
拉丁学名
Sturnus sericeus
别称
牛屎八哥、丝毛椋鸟
⑻ 求这只鸟的名字有图片
小的黑领椋鸟
能学舌,好好养,也能卖个好价钱。
⑼ 请问这张图片里的是什么鸟啊
丝光椋鸟
图片http://image..com/i?wd=%CB%BF%B9%E2%E9%A3%C4%F1&word=%CB%BF%B9%E2%E9%A3%C4%F1&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m=hao123&oq=%CB%BF%B9%E2&rsp=0&f=3
丝光椋鸟是我国特产鸟类,在海南属于候鸟,也有部分留鸟。丝光椋鸟常在农田和村落等人类居住的区域活动和觅食,一方面易受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也常被人为捕捉,作为笼养观赏鸟出售。近年来,丝光椋鸟无论是分布区域还是种群数量,都呈现明显减少。目前丝光椋鸟已被国际鸟类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目。 全长225-235毫米。头、颈白色沾棕灰,上体银灰,尾黑色具绿紫色金属光泽。颈下有一不明显的灰色环。翼角及初级飞羽基部白色,在辉黑的翼上形成翼斑。胸灰褐,腹以下白色.
雌鸟羽色染褐,黑羽少光泽。 雄鸟上体蓝灰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稍淡些,两翼及尾羽黑色,翼上具白斑。下体灰色,颏喉部近白色,尾下覆羽白色。从后颈至胸部有一暗紫色的环带。头顶部、后颈和颊部棕白色,各羽呈披散的矛状,嘴红色,尖端黑色。雌鸟似雄鸟,但头部为浅褐色,体羽较雄鸟暗淡。
栖息于阔叶丛林、针阔混交林、果园及农耕区,常结群活动,在迁徙时可结成大群,取食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筑巢于洞穴中。
⑽ 这是什么鸟
黄眉鹀(学名:Emberiza chrysophrys):体重15-24.0克,体长130-166毫米。属小型鸣禽。头顶和头侧黑色,头顶中央有一白色中央冠纹,前段较窄,到中央变宽。背棕色或红褐色,具宽的黑色中央纹,腰和尾上覆羽棕红色或栗色,两翅和尾黑褐色。下体白色,喉具小的黑褐色条纹,胸和两胁具暗色条纹。雄鸟头部黑色具条纹,有显着的鲜黄色眉纹。下体更白而多纵纹,翼斑也更白,腰更显斑驳且尾色较重。黄眉鹀的黑色下颊纹比白眉鹀明显,并分散而融入胸部纵纹中。与冬季灰头鹀的区别在腰棕色,头部多条纹且反差明显。虹膜暗褐;上嘴褐色,下嘴灰白;脚肉褐色。
栖息于山区混交林、平原杂木林和灌丛中,有稀疏矮丛及棘丛的开阔地带,也到沼泽地和开阔田野中。一般集小群生活或单个活动或与其它鹀类混杂飞行。杂食性,主要以杂草种子、叶芽和植物碎片等为食,也吃昆虫。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朝鲜、蒙古和俄罗斯。繁殖于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北。越冬在中国南方。
中文名
黄眉鹀
拉丁学名
Emberiza chrysophrys
别名
大眉子、黄三道、五道眉儿、金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