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何天下掉下来的雪花,大小和外观都是不一样的
漫天的雪花总让人联想到那句"千树万树梨花开",漫天大雪的壮观让眼前的一切焕然一新,不觉的兴奋起来,都期盼着一场大雪。其实雪花很小,窗外的白雪皑皑都是一片一片的雪花堆积起来,才有了千树万树的壮景,所以下雪的时候很少有人仔细观察一片雪花具体长什么样子,一片纯白的雪景很美,但那仅仅钻石大小的雪花也美得震撼,而且在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我们常见的雪花是六角星形状的,这种形状的雪花经常作为代表出现在教科书上,或者网络上。但是雪花的形状可不仅仅是这种,它在环境温度、湿度的差异下形成的形状也有所区别,有点甚至还区别很大,有点区别就较小。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的相同雪花,即使在温度湿度,水汽饱和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形成时水分子在各个角落的影响,下落过程中风力摩擦力,等各方面都会影响雪晶的形状,在雪花产生时就没有一模一样的更何况下落呢。这就是大自然值得研究的地方。
2. 怎么拍下雪
下隐哪伍简雪拍照技巧如下:
1、向上抛雪花
雪天拍照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手捧雪花,然后眼睛自然看向镜头,向上抛雪花。让摄影师疯狂抓拍,多抛几次雪花,多抓拍几次,总能抓拍到完美的雪天美照。
3. 雪花真实照片(十张)
气象科学家做过这样的观察:当空中温度–8℃至–5℃时,形成棱柱状冰晶。当–5℃至–3℃时,形成针状冰晶。当温度为–3℃至0℃时,生成薄薄的六角板状冰晶。可见,在温度为–3℃至0℃时,雪花形状最大、最完整。
在非常严寒时形成的雪花晶体反而很小,几乎肉眼看不见,只有在阳光下闪烁时,人们才能发现它们像细粉状,这种雪被称之为干雪。
先来介绍一下雪花的形状:
空中云层的厚度、湿度、温度对雪花的形态有极大的影响,星形雪花的形成要求较大的湿度,而湿度较小的云层易于形成片状、粉末状雪花。雪花的个体是极其微小的,直径在0.5-3mm之间,5000颗雪花放在精密天平上才不过1克,在显微镜下观察非常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