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1
描写山:重峦叠嶂、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峰峦雄伟、危峰兀立
描写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波峰浪谷
描写山水: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相依、山水一色
春天景色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夏天景色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暑气蒸人、热浪炙人、烈日当空
秋天景色的成语: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硕果累累
冬天景色的成语: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天空景色的成语: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乌云密布、晴空万里
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描写花的成语: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迎风吐艳、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含苞欲放、百花齐放、五彩斑斓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2
水天一色 郁郁葱葱 青山绿水 山青水秀 湖光山色
江山如画 春暖花开 春雨绵绵 桃红李白 百花争艳
春光明媚 桃红柳绿 蜂飞蝶舞 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万物复苏 含苞欲放 花枝招厂 五彩斑斓 桃红柳绿
傍花随柳 草长莺飞 吹箫乞食 春风风人 春风和气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鹅毛大雪
春和景明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如登春台
秋月春花 秋月春风 皮里春秋 暮云春树 满园春色
丽藻春葩 口角春风 虎尾春冰 寒木春华 大地回春
春雨如油 春蚓秋蛇 春意阑珊 齿牙春色 春蛙秋蝉
春诵夏弦 春生夏长 春深似海 春山如笑 春笋怒发
春色满园 春树暮云 春色撩人 春葩丽藻 春暖花开
春露秋霜 春花秋月 春和景明 春风沂水 春晖寸草
唇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春雨如油 寸草春晖 大地回春 雨丝风片 寻花问柳
寒木春烂指笑华 红情绿意 红衰翠减 阳春有脚 雨后春笋
虎尾春冰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雨后春笋 莺啼燕语
口角春风 枯木逢春 流水落花 柳暗花明 流水桃花
轮扁斫轮 落花流水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研桑心计
鸟语花香 前目后凡 秦晋逗茄之好 阳光明媚 燕语莺声
如登春台 春梦无痕 阳春白雪 如坐春风 春兰秋菊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秋季:
秋高气爽 秋菊傲霜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桂子飘香 红衰翠减 金风玉露 噤若寒蝉 九原可作 林寒洞肃 蒲柳之姿 秋风团扇 秋毫无犯 秋风过耳 秋高气爽 秋风扫落叶 秋扇见捐 秋荼密网 天末凉风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万古长存 万古长青 叶落知秋 一日三秋 一叶知秋 早韭晚菘
秋果累累
冬季:
林寒洞肃 日长一线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天凝地闭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门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窑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唇亡齿寒 滴水成冰 风刀霜剑 风雨凄凄 寒蝉凄切 寒蝉仗马 寒花晚节 寒木春华 寒心酸鼻 号寒啼饥 林寒洞肃 凄风苦雨 十冬腊月 霜露之病 岁寒三友 松柏后凋 岁寒知松柏 偷寒送暖 缩手缩脚 岁暮天寒 天凝地闭 啼饥号寒 天寒地冻 雪窖冰天 雪虐风饕 嘘寒问暖 一寒如此 仗马寒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春季:
春风和气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晖寸草 春回大地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春色满园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笋怒发 春蛙秋蝉 春意盎然 春意阑珊 红情绿意饥含 花红柳绿 花香鸟语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满园春色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双柑斗酒 寻花问柳 雨丝风片 莺歌燕舞 雨后春笋 有脚阳春 暗香疏影 百花齐放 姹紫嫣红 倡条冶叶 尺树寸泓 出水芙蓉 摧兰折玉 繁花似锦 凡桃俗李 纷纷扬扬 纷红骇绿 风吹雨打 风花雪月 浮花浪蕊 孤标傲世 桂馥兰香 桂林一枝 桂子飘香 含苞待放 含苞欲放 红衰翠减 鸟语花香
夏季: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虫不可以语冰 燕雁代飞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3
1、落花流水: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2、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出处: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3、感今怀昔: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4、草丰林茂: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5、山高路陡: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6 、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7、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8、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9、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10、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1、绿意盎然:气氛、趣味等充溢的样子:鲜花盛开,春意盎然。
12、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13、如花如锦: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14、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15、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16、秋风过耳: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17、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三章:四月的北方还残冬未尽,四月的南方已春意盎然。
18、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19、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20、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21、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22、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3、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24、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25、名山胜川:风景优美的着名河山。
26、巍然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遥。
27、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28、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29、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30、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成语4
1、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3、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4、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5、大块文章:大块:大地。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6、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7、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8、红装素裹: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9、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10、无边风月:无边:无限;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11、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12、水软山温:形容景色幽雅。
13、听风听水: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
14、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15、红情绿意: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6、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17、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
18、山情水意:形容山水的自然景色使人产生的情感兴致。
19、落花流水: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
20、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
21、天开图画:上天展示出来的图画。形容秀丽的自然景色。
22、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23、江山之助:江山:山水风景;助:帮助。自然景色的帮助。形容清雅、拔俗的诗文、绘画都借助于自然山水的熏陶感染。
24、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Ⅱ 张正忠的田园山水画研究文献
(1)专着《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
2005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张正忠《快然楼艺谈》论文、随笔108篇、诗160首、田园山水画100幅、书法12帧。高冠华、陆一飞题词,邵大箴、李松、邵洛羊作序跋。
张正忠先生涉猎中西绘画、文史,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近20年,并进行史论、创作方法研究。他发现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犹如散落的珍珠,可蔚成品类;当代“田园美”观念正在滋长、“村野之景”创作正在逐步壮大;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现代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反响良好,因而为之起名为“田园山水画”。本书以散文的笔调,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概念和史论框架,以及方方面面的艺术观点。马鸿增等专家研究表明: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的专着。[注]
[注]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他的《田园山水:张正忠的新拓展》一文写于2006年,首次发表于2007年第1654期《中国书画报》);
(2)专着《田园山水画法》
2009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正忠着。全书有总论、田园山水画创作、田园景物画法、田园山水作品欣赏4个部分,配图片240幅,王琦题词、邵大箴作序。在成书过程中,邵大箴、王伯敏、葛路、马鸿增等史论家对书稿进行了推敲和指导。
邵大箴在序言中说:“《田园山水画法》是一本为田园山水爱好者提供创作辅导的好书。他为中国山水画列出四大题材分支,而“田园山水画”是其中的一个“画目”。这样的系统研究对拓展中国画的新视野,促进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建设,为山水画的发展、创新探索出路,提高山水画在社会上的生命力,对于中国画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技法,贯穿了田园山水的基本理念。既借鉴了前人的成果,更多的是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与方法,给山水画创作者送来了艺术上的无私奉献。图文并茂,将可操作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既是对技法的讲解、研究,也是对佳作的欣赏,贴近实践、贴近读者。
《田园山水画法》简要目录:
一、总论
二、田园山水画创作
(一)生活与感情 (二)构思立意 (三)情节 (四)构图 (五)取景 (六)透视四远法 (七)景深(八)笔墨 (九)色彩(十)光感 (十一)景物的搭配 (十二)特殊技法 (十三)平面与色彩构成(十四)诗书画印一体之美 (十五)风格、语帆陵言与品评
三、 田园景物画法
(一)四季画法 (二)竹法(三)竹园法(四)芦苇法(五)芦花法(六)江芦法(七)空枝树(八)点叶树(九)夹叶树(十)丛树法 (十一) 田园树种画法 (十二)茭白、菖蒲(十三)塘荷(十四)点景法(十五)地貌(十六)河塘、水面(十七)道路、草地(十八)田野 (十九)庄稼(二十)宅园(二十一)天气变化(二十二)日、夜景象
四、田园山水作品欣赏
(3)专着《中国田园山水画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12年9月第一版。全书共有十卷,上编4卷是评述,下编6卷是图录。图片10500张,文字约40万。张正忠着,王伯敏题词、薛永年作序、题签。
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田园山水画史,从田园山水产生的先机写起,追根溯源,缜密地揭示田园山水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发展的动力,历数历史发展的起伏脉络,并指出当代田园山水的现状、发展取向。20张示意图简明地揭示画史发展脉络和画理研究思路。
自从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直至《诗经》产生的时代,田园之美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它的态迟戚发展轨迹一直未被社会注意和认识,从未有人把它看成是山水画科之下的一个分支;未有人涉足过它的史论研究,所以本书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意义。史论家万新华写道:“以往的绘画史研究者从未专门述及田园山水画。直至近年,海门画院院长张正忠先生正式提出‘田园山水画’之称谓和理论,并笔耕不断,一而再、再而三地撰文立说,从纷繁复杂的文献、图像史料中搜索旦唤探寻,辨析考证,逐渐耙梳出一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 [注]
本书的述评以大量资料证明了“田园山水画”创作队伍及作品群的存在,在广泛的比较中探寻出田园山水画的特定范畴、内涵与外延;因而证明了田园山水作为“画目”、撰写“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田园美”;提出绘画起源“审美兴趣”说。
本书展示了田园山水画的魅力与丰富性,它将使更多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绘画爱好者进入自觉状态、提供了借鉴;同时对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田园山水画史》一书的价值,根据薛永年先生文章和研讨会的评论,就是:“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很有现实意义”,“探索开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时俱进的新途径。”这本书的问世,加上前两本专着,为“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学术基础。简要目录:
上编 评述
第 一 卷
王伯敏题词
薛永年序《溯源探道 温故知新》
作者自序《园外遐思》、绪论《半份答卷》
第一章 田园山水画的起源
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六朝、隋唐、五代、宋代
第 二 卷 元、明、清
第 三 卷
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乡村题材山水画、近现代民间绘画中的乡村风景题材
第 四 卷
第四章 发展中的中国当代田园山水画
第五章 逐渐形成中的中国田园山水画理论
下编 图录
第 五 卷——第 九 卷 中国田园山水画图录
第 十 卷 索引、后记
[注]万新华,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他的《嚆矢椎轮 承前启后——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略议》,首次发表于《中国书画》杂志2013年第7期第128页。
(4)随笔《从故乡情结到田园山水画》
(全文发表于1996年编《东洲美术》,作者张正忠。)
摘录:我的故乡在江海平原,田园深处。弯弯小路,清清流水;竹林村舍,绿树如云。邻里笑语,鸡犬之声相闻。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度过的。至今梦中,每每出现老宅故人情景,象一场场放不完的电影。我的画笔,情不自禁要画家乡田园,曾撰诗云:“大江此入海,两岸百里平;咸谓无可画,偏向幽处寻;翠竹掩村舍,浅水映草青;月明烟笼时,更起故园情。”故园之情,拂之不去!
……
我对家乡田园的怀恋、对大自然的珍惜,正好契合了一种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已不同于古代田园诗的隐逸情趣,却是现代人的审美理想。人们永远喜欢充满阳光的田野、清清清的流水、新鲜的空气、茂盛的树木庄稼,拿我们的中国画笔墨把这些风景画出来,这是画田园的山水画,就叫它“田园山水画”吧。画中清纯的美,多少能唤起人们对美的留恋和向往,使故乡田园情结常驻于画中。
(5)论文《田园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全文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同类论文还有《谈田园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总论》)
提 要: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农业生产发展要比山水画早几千年,但到隋唐以后才有画家关注村野之景,进入田园山水画的萌芽期,五代出现典型的田园山水画。到了二十世纪末,产生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称和概念,画家的关注点有了很大的觉醒,创作主旨也有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兴盛期。当代的20来年中,创作的数量突飞猛进,超过了历代遗存作品的总量。
纵观千年,田园山水画已然形成了它自己的范畴、内涵、外延、审美倾向。田园山水虽受诗文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山水画的一个分支,所以更多地受山水精神的支配。田园山水应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和之美”。田园山水的审美特质,应以“中和之美”作为灵魂核心,并兼有下列特点:一是以村野之景为主要意象;二是以亲近大自然、张扬生态环境美的理想,以出世的态度画入世的画;三是以“物我为一”的观念,以文人的精神视野表达对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的讴歌,营造情境交融、温馨和谐的诗境;四是以传统中国画笔墨理法为基础,适当吸收西洋风景画之长,构建个性的艺术语言图式。
关键词 田园山水画史 文化渊源 美学内涵 时代意义 一个核心四个要素
(6)论文《山水画分支之我见》
(全文发表于2013年第2329期《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
提 要:任何一个画科,它的初始阶段总是混沌而不可分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具备了独立分科的条件,就分科独立了。科目的分类方案是绘画史论家根据大量研究而做出的,在若干年内,它呈现稳定的状态。分科对促进绘画的发展、各门类的艺术特点的健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田园山水画在当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确定这个分支的学科定位时,又发现它有另外两个“兄弟”:海景和城市。原来 “当家”的高峰山岭山水画,便成为老大哥。“峰岭山水画”,是山峰、山岭为画面主要意象,岩石、瀑布为构成要素的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是以村野之景为主的山水画。“海景山水画”,是以大海波涛、海岸景物为主的山水画。“城市山水画”,是以城市、集镇、人造园林为主的山水画。
关键词:山水画分支 峰岭山水画 田园山水画 城市山水画 海景山水画
(7)论文《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全文发表于2010年第6期《美术观察》,作者张正忠。)
提 要:“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是根据题材内容来分类的。对它的阐述,应有几个方面,内容和主题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从绘画的入世性和出世性切入,追溯绘画的起源和功能的演进,揭示田园山水画在内容方面的时代特征。由于田园山水创作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多见自然宁静的意境,它既保持着绘画的入世性一面,又有着出世性一面。因此,田园山水的内容本质当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这是题材特点所决定的。而入世性与出世性对于绘画作品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代,家园情结、生态理想自然地成为田园山水画的两大重要主题。
关键词:田园山水画 生存与审美 绘画的入世性与出世性 入世与出世之间 家园情结 建设生态乐园的理想
Ⅲ 最好看的山水风景图片都有哪些
1、五指山
五指山是海南岛第一高山,位于海南岛中部,因峰峦起伏形似五只手指而得名。“不到五指山,不算到海南”。五指山遍布热带原始森林,层层叠叠,逶迤不尽,蕴藏着无数百年不朽良树的绿色宝库。
豪华别墅、会议中心、高星级宾馆、度假村、海底观光世界、海上运动中心、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海天盛筵,明星云集,非诚勿扰,这里是富人权贵名流的隐居地,是白领中产阶级的穷游地。
Ⅳ 求各种古风唯美山水背景,急求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经流年
梦回曲水边
看烟花绽出月圆。
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你若撒野
今生我把酒奉陪。
尘世昏昏谁梦醒,春蚕空吐情丝,自缠绕,弹捏中,总招迷惑将人弄,繁华一瞬执着何用?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剪不断的离愁千缕,理还乱的别绪无休。啊!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有情愿为知己痴,相思万里有心动;感觉只是近咫尺,魂牵梦绕在心间。
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水遥山远谩相思。情知难舍弃,何似莫分飞。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空抛红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情总惹愁。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长空与飞雪,曾有过一夜之情!!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美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只有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一点浮萍去何方?浅浅来,悠悠浪飘飘梦结,沉沉自彷徨。 看它丝根清流上,冷冷游,默默淌。 鸾镜青鸟红酒旁,奄奄飞,渐渐忘素素纤指,不知怎思量。 莫问落花将何方,落也伤,留也凉。
尘归尘,土归土,随风飘,雨中舞,纵然修的同床渡,到头来终归黄土。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
天下文章数潇湘 潇湘文章数吾乡 吾乡文章数吾弟 吾为吾弟改文章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人生一场大梦 世事几度秋凉 夜来枫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弹剑高歌过荆州,空抛红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情总惹愁。
独守寒窗月漫漫,静思春夜雨蒙蒙。我自流连随风笑,凡人痴梦各不同。
凤栖苍梧,焉知不是养精蓄锐?他日当一鸣惊人.翔舞九天!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你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岂不干净?一朝偶相逢,三载苦相思,情到浓处伤人深,宁愿无心对无情。何必呢,何苦呢?但愿此生,从未邂逅…….
莫作得时欢忭,休为失处嗟呀;须信世间尤物,漂流一似飞花。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人生缘分都有一定,在那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乃至无可如何,那糊涂的也就不理会了,那情深义重的也不过临风对月,洒泪悲啼。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这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天凉了,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人间的沧桑 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 天亮了,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梦醒了,这么难舍 心都碎了,想忘不能忘 伤心地路一步又一步,比孤独还孤独 我的付出到头还是苦,比模糊还模糊 你的在乎留都留不住,比辜负还辜负 我的在乎注定要受苦,比错误还错误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幸甚幸甚!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何必多情,何必痴情。花若多情,早已凋零。
人若多情,憔悴,憔悴……
人在天涯,何妨憔悴。酒入金樽,何妨沉醉。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
也胜过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缘分若是多余.就放进别离; 再见若是多余.就尽量无情.
我也听不到,无声胜有声,全是心感应,应是妙梵音
情意浓 爱意浓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欢亦忧 乐亦忧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去处世;
人本是人,无需刻意去做人。
知事省事忍事为高,敬人让人容人是福。
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萧萧扬花落满肩 落满肩 笛声寒 窗影残 烟波桨声里 何处是江
尘世昏昏谁梦醒,春蚕空吐情丝,自缠绕,弹捏中,总招迷惑将人弄,繁华一瞬执着何用?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剪不断的离愁千缕,理还乱的别绪无休。啊!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有情愿为知己痴,相思万里有心动;感觉只是近咫尺,魂牵梦绕在心间。
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水遥山远谩相思。情知难舍弃,何似莫分飞。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空抛红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情总惹愁。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长空与飞雪,曾有过一夜之情!!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
翼连枝当日愿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美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
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只有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一点浮萍去何方?浅浅来,悠悠浪飘飘梦结,沉沉自彷徨。 看它丝根清流上,冷冷游,默默淌。 鸾镜青鸟红酒旁,奄奄
飞,渐渐忘素素纤指,不知怎思量。 莫问落花将何方,落也伤,留也凉。
尘归尘,土归土,随风飘,雨中舞,纵然修的同床渡,到头来终归黄土。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
天下文章数潇湘 潇湘文章数吾乡 吾乡文章数吾弟 吾为吾弟改文章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九泉莫叹三
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人生一场大梦 世事几度秋凉 夜来枫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弹剑高歌过荆州,空抛红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情总惹愁。
独守寒窗月漫漫,静思春夜雨蒙蒙。我自流连随风笑,凡人痴梦各不同。
凤栖苍梧,焉知不是养精蓄锐?他日当一鸣惊人.翔舞九天!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
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来明日愁
直道相思了无益 未妨惆怅是清狂
你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你不知世上有我,我不知世上有你,岂不干净?一朝偶相逢,三载苦相思,情到浓处伤人深,宁愿无心对无情。何必呢,何
苦呢?但愿此生,从未邂逅…….
莫作得时欢忭,休为失处嗟呀;须信世间尤物,漂流一似飞花。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人生缘分都有一定,在那未到头时,大家都是痴心妄想。乃至无可如何,那糊涂的也就不理会了,那情深义重的也不过临风
对月,洒泪悲啼。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这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有缘相遇,无缘相聚,天涯海角,但愿相忆;有幸相知,无幸相守,苍海明月,天长地久。
相见得恨晚,相爱的太慢,进退让我两难 缘过了远分,缘过了聚散,是否回头就能够上岸
天凉了,凉尽了天荒 地老了,人间的沧桑 爱哭了,这么难舍 心都空了,想放不能放 天亮了,照亮了泪光 泪干了,枕边地彷徨
梦醒了,这么难舍 心都碎了,想忘不能忘 伤心地路一步又一步,比孤独还孤独 我的付出到头还是苦,比模糊还模糊
你的在乎留都留不住,比辜负还辜负 我的在乎注定要受苦,比错误还错误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幸甚幸甚!
如果换我先开口,日子是否还一样细水长流
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何必多情,何必痴情。花若多情,早已凋零。
人若多情,憔悴,憔悴……
人在天涯,何妨憔悴。酒入金樽,何妨沉醉。
醉眼看别人成双作对,
也胜过无人处暗弹相思泪。
缘分若是多余.就放进别离; 再见若是多余.就尽量无情.
我也听不到,无声胜有声,全是心感应,应是妙梵音
情意浓 爱意浓 怎知红丝错千重 路同归不同 欢亦忧 乐亦忧 踏雪寻梅方始休 回首天尽头
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去处世;
人本是人,无需刻意去做人。
知事省事忍事为高,敬人让人容人是福。
侠士勿轻结,美人勿轻盟,恐其轻为我死也。
人成各,今非昨,秋如旧,人空瘦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 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 寻一伙相识,他一会咱一会 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灯影浆声里 天犹寒 水犹寒 梦中丝竹轻唱 楼外楼 山外山 楼山之外人未还 人未还 雁字回首 早过忘川 抚琴之人泪满衫
Ⅳ 高山流水盆景的雾化器的原理
【盆景雾化器型滑电路的原理】
它实际上是个大功滤振荡器,振荡器产生的高压电能由压电换能器以超声波的领率伸缩将水喷起,并在瞬问发生空化作用形成云雾。变压器T将220V电降至交流经VDI-VD4桥式整流、CI滤波后,为振荡电路FC168提供直流电源。
TC为振荡管,IC (FC168)则是VT的驱功与控制模块,其第一、二脚分别为正、负电浑供电端:第琅为水位控制端:第③、④脚分别接振荡管NIT的发射极和基极。L用作限制振荡电路产生的高次褚波,C2为隔离电容,助止因芬化器考封不严而损坏电路,TD为压电换能券,是振荡电路的负截,它将电路的高频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水雾化,VDS-VD7串入电路中产生2V左右的人流电压,为彩色发光二极管LED提伏电浑〔也可用数只LED并联,作为雾化器的彩雾装饰)。
盆景雾化器中所应用的超声波雾化器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 或2.4MHz,超樱败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绝无伤害),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另外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使其沉淀,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使空气得到净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盆景雾化器概述】
盆景雾化器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连续工作稳定、雾化器雾量大、有水位控制、工脊租颤作安全、能产生彩雾、欣赏价值高等特点。将该雾化器投入盆景的水中(水深20mm为限),就会袅袅升起云雾,缭烧在盆景的山水花草之间,令人心旷神怡,趣妙横生。
盆景雾化器作为装饰用的一类家用雾化器,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Ⅵ 求素描的山水画图片
现在还要吗??
Ⅶ 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最美的山水风景
提起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最美的山水风景,另外,还有人想问好看的山水风景有哪些?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山水风景图片(35张),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最美的山水风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
山水风景图片(35张)
1、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最美的山水风景
您好,如果是说最美的山水风景,是应该是九寨沟,有山有水,附近的话,也有一些其它的景点,都是非常契合山水风景的。
2、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好看的山水风景有哪些?
1、杭州西湖
作为我国旅游胜地的杭州西湖,也被誉为“人间”,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水面面积约4.37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
2、普山
普山是中国名山之一,也是的道场。普山是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公里,与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国”、“南海境”之称,以其神奇、神、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景点。转好运的阳光图片。
3、金华东阳横店女人看淡一切的图片。
横店城是全球规模的拍摄,中国的“产业实验区”,被美国《好莱坞》称为”中国好莱坞”。
4、宁波溪国最美山水风景图片。
推荐景点:雪窦山景区。雪窦因雪窦山而得名,雪窦山纵横数十公里,处海拔多米,整个山的主峰叫,下面有一个石洞,洞内的泉水,如乳如雪,所以称雪窦或乳窦,雪窦山的名称就出此而。2021年发财转运风景头像。
5、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个岛屿而得名,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千岛湖是因年我国建造的座自行设计、设备的大型——新安江而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由于上游注重,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千岛湖被赞誉为“天下秀水”。
3、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山水风景图片(35张)
4、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哪儿有
http://www..com/search.php?w=%e5%b1%b1%e6%b0%b4
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唯美意境图片。
5、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图片
6、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财富愚意的山水风景图片大全
这个应该比较合适你的要求———–知道团队[幸福生活]
7、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寻几张山水图片,漂亮点的 –
你可以直接在上搜索:山水图片,然后选择图片。就可以出现很多了
8、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找一张山水的图片
里面还有很多很好的素材,不满意的话~~可以自己趣找找看。
如果你需要大图的话,可以HI我,我帮你(因为里面的东西是要共享分才能的)。
桂林山水:http://image..com/i?ct=&cl=2&lm=-1&tn=image&pv=&word=%B9%F0%C1%D6%C9%BD%CB%AE&z=0
青高原:http://image..com/i?tn=image&ct=&lm=-1&cl=2&word=%C7%E0%B2%D8%B8%DF%D4%AD
可以么,
以上就是与最美的山水风景相关内容,是关于最美的山水风景的分享。看完真实山水风景图片大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Ⅷ 求五代十国寄情于山水的作品
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 【名称】五代关仝关山行旅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五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绢本,水墨,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 。
关仝,又名童或同,长安人,工画山水,师从荆浩,刻意力学,遂自成一家,时人称“关家山水”。他所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与李成、范宽齐名,在北宋号“三家山水”。
《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画上峰峦叠嶂、气势雄伟,深谷云林处隐藏古寺,近处则有板桥茅屋,来往旅客商贾如云,再加鸡犬升鸣,好一幅融融生活图。此画布景兼“高远”与“平远”二法,树木有枝无干,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笔到意到心到,情境交融。此外,画家在落墨时渍染生动,墨韵跌宕起伏,足见关仝山水画道之精深。
唐宋之交,史称“五代十国”,虽然时局不稳,政权更迭变换,但作为继承文明和审美品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绘画拥有着晋唐以来的浓厚文化积淀,并出现了众星灿耀的大气象。
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连接唐、宋绘画的重要人物,也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着名画家,成为后世历代画家学习的楷模。在这段时期,绘画的基本技法、构图程式及绘画理论趋于成熟,产生了不少堪称经典的旷世佳作。董源、巨然曾有师承关系,以细润画风描绘江南景物;荆浩与关仝亦是师承关系,画风雄伟凝重。关仝是荆浩的入室弟子,刻苦用功,深得荆浩的笔墨之法,将其师开创的全景山水以及勾、皴、擦、染、点的山水画技法推向了成熟,力逾其师。后人将关仝的山水画称为“关家山水”,并将他与宋初的李成、范宽并称“山水画三大家”,代表—厂宋代山水画的主流。
关仝作山水,笔简气壮、景广意长,富有生活气息。构图兼顾高远法与平远法,用笔简劲老辣,有粗细、断续之分,石木画法师出毕宏(唐代画家,擅画树石),树木有枝无干,落墨渍染生动,饶有气韵。有人评关仝之画曰:“盖仝之所画,脱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宋无名氏着《宣和画谱》)又有人评其画曰:“其画上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者,能一笔而成。其竦擢之状,突如涌出,而又峰岩苍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杓村堡,杳漠能备,故当时推尚之。”
此幅《关山行旅图》(见图)是关仝的代表作,绢本浅设色,纵144.4厘米,横56.8厘米。构图上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以高远法向上画出巨峰,突兀高耸,形如卷云,这是关陇山川的特色;河左岸地势略为平缓,有一座木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岸边都有行人,骑驴或者徒步向旅店走来。画面的下方以平远法绘出一家山野旅店,旅客在其或行或坐,休憩饮茶,一妇人烧水,数孩童嬉戏,旅店周围有鸡犬、猪圈,并有一小船停泊河边——真是一派宁静和谐的生活景象!而山间树木,均是空枝无叶或有枝无干,此为“关家山水”的独特画法。其用笔简劲老辣,富有节奏感,所谓“以书入画”也。山石先勾勒后皴擦,用的是“点子皴”或“短条子皴”,笔法缜密,然后用淡墨层层渍染,故显得凝重硬朗.这与董源、巨然画江南山水的圆柔迥然不同。据载,明代书画家王铎在这幅画背边留下题识:“关仝画多淋漓博大,旁若无人,此帧精严,步骤端详……”
关仝,五代后梁山水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鉴》作“关童”,《五代名画补遗》作“关同”,乃为同一人。主要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秋山寒林图》、《秋山渔乐图》、《秋山观楼图》等。
概述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将唐亡后在中原立国的后梁(907~923年)、后唐(923~936年)、后晋(936~947年)、后汉(947~950年)、后周(951~960年)这五个朝代称作五代。而在南方,则先后有十个地方割据政权并存。这一分裂割据局面,实则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而后周则是北宋的前身。
中原地区,因为唐末的战乱而元气大伤。据载,黄巢之乱时,“数十州大饥,倚死者墙堑,贼(指黄巢所部)俘以食,日数千人,以巨碓糜其骨皮,并啖之。”(《资治通鉴》)另外一支暴民队伍秦宗权部则是“既乏食,啖人为储,军士四出,则盐尸而从。”(《旧唐书》)其屠戮之残毒,实在令人发指。经过十几年的大骚乱,中原地区“人烟断绝,荆榛蔽野”。紧接而来的五代虽名义上承唐启宋,号为正朔所在,其实前后五代,不过54年而已,却有八姓、十三君。这正说明当时的中原地区,已到了最为混乱的时代。而在南方十国中的西蜀和南唐,却因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而成为此时的文化中心。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原的屡次战乱,朝廷画师和各地名画家,避难南下,推动了西蜀和南唐两地绘画艺术的发展。西蜀(前后蜀)与江南(南唐)是唐末至宋初的两个绘画中心,聚集了许多画家。前后蜀四主皆喜爱绘画。后主孟昶为提倡绘画,于明德二年(935年)创设“翰林图画院”,选拔绘画人材入院,授予待诏、祗侯等官职。
朝代的更替并不代表绘画史中的分期,这一点在五代绘画表现尤为明显。五代绘画既是晚唐的延续,而它的风貌也一直延续到北宋初年。五代十国绘画,上承晚唐余绪,下开宋代新风,主要表现为:(一)宗教画仍是此期的主要画种,各地寺庙壁画创作仍在继续,画风多沿袭吴道子。(二)山水画发生了关键性变化,出现了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体格和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体格。用于表现山石质感与结构的皴法得到发展,水墨山水至此发展成熟,这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三)花鸟画形成了两大风格,分别表达了“富贵”与“野逸”的不同趣味。
山水画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然而由于资料的欠缺,对于这种剧烈变化的许多细节,至今尚无法弄清。结合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和传世的作品,大致可以认为此期山水画创作成就,有以下三点:
(一)是找到了表现山石的皴法,促进了中国山水画中水墨山水的勃兴。皴法的不同,遂形成中国山水画的二大流派。斧劈皴一派至荆浩、关仝日趋成熟,披麻皴一派至董源、巨然日见完善。
斧劈皴较适于表现北方裸石质山崖,其变体有大斧劈、小斧劈、豆瓣、折带等。披麻皴适于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坡,其变体有卷云、荷叶、解索、牛毛等。
(二)初步完成写实性山水图像。五代画家经过长期的积累,创造了一种能在平面空间上再现立体世界的绘画方式,成功地掌握了塑造山石形体和表现画面空间深度与生动感的技巧。
(三)出现了一批标程百代的山水画家,他们所创造的山水体格,成为不朽的典范和后世的楷模。
荆浩,生卒年不详。字浩然,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五代时避乱于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曾言“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他所谓的“笔”指的或是勾皴,而“墨”所指的是阴阳向背的墨色变化,这可视为五代山水画家对运用水墨勾皴表现山石质感的自觉。
《匡庐图轴》传为其作品,此图水墨绢本,采用全景式构图方式,石法方硬,皴法兼备,气势雄伟;虽反映了荆浩的某些面貌,但很难确定是否真迹。
荆浩着有《笔法记》,此书首创山水画“六要”说:气、韵、思、景、笔、墨。由于谢赫的“六法”说已不适应水墨山水画日益拓展的需要,故增“六法”所缺之“墨”,又将“应物象形”与“随类赋彩”概括为“景”,又将“经营位置”提练为“思”,又去不合山水画以写生为主的“传移模写”。
此外又提出“神妙奇巧”、“笔有四势”(筋、肉、骨、气)、“有形之病”和“无形之病”、“物象之源”(对树木、山水的审美体验)等理论范畴,并评价了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王维、项容等人的艺术造诣,深刻而广泛地阐明了他的山水画艺术思想,亦为品评山水画制定了要则,在中国画学着作中具重要地位。
荆浩的山水画艺术思想与兴起于晚唐的新儒家追究宇宙万物之“理”与“性”的理论很相似,其要旨乃是要把握宇宙并参悟它深沉博大与复杂多变的奥秘,而非仅仅限于模仿自然。这一观照自然的过程包括对自然的观察、冥想和参悟。正是这种自然观决定了中国写实性山水图像没有采用焦点透视这种科学性空间表现的方法(西方线形透视法在18世纪才被中国画家采用),而是放观于散点透视,通过山石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气效果。
荆浩在绘画实践和绘画理论两方面都予后世以深远影响。中国古代绘画,自五代以后以山水居首,而水墨山水又居山水画的主流地位,这与荆浩的影响密不可分。
关仝,生卒年不详。长安(西安)人。学荆浩而有出蓝之誉,笔法简劲而气势雄壮,后人合称他们为“荆、关”。在传为关仝的三件作品中,《秋山晚翠图轴》可能最体现关仝的本来画风。画上树石形态映证了画史上对他画风的记载“石体坚凝,杂木丰茂”(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但是否真迹难以确定。《关山行旅图轴》画寒山枯木,山店行旅,勾笔粗壮雄肆,画树有干无枝,也与画史评语相符。《山溪待渡图轴》的皴法已高度程式化,或非真迹。关仝入宋后被誉为“百代标程”的三家之一,他所创造的雄壮深远的北方全景式山水体格,世称“关家山水”。他和其师荆浩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表现江南山水的画法也于此期开始成熟。但入宋以后,这种画风并不受当时决定绘画风尚的北方贵族文人所欣赏。宋人对这种画风的代表人物董源、巨然记载甚为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