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亿以内的手抄报图片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一: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¼¼。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¼¼)。
3、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作数位。如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知识点二:认识数位顺序表和数级。
1、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小到大、从右到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2、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亿位属于“亿级”。“个级”“万级”和“亿级”都叫数级。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
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O都读一个O。
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亿、整万地数改写成用“亿”、“万”做单位的数。中国习惯使用十进制读数法,扮液燃并采用四位分级的法则,即从个位起,每四个计数单位作为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称为个级;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称为万级;
3、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称为亿级等。
二、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在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三、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四、亿以内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主要是看它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大于还是等于。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小,把尾数都舍去。如果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或比大,把尾数省略后向前一位进一。
关于近似数的问题:
⑴在实际问题中,有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如:三班有12个男同学,27个女同学。这里的“12”“27”都是准确数。
⑵还有些数据,只是与实际大体符合的近似数厅虚。我们在测定物体的长度、质量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必然会产生误差,所得的结果都是近似数。如:小明身高140厘米,体重35千克。这里的埋掘“140”、“35”都是近似数。
⑶在对大的数目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也只需要用它的近似数来表示。如:平常说一个城市有人,一个钢铁厂去年产钢万吨。这里的“万”、“万”都是近似数。
Ⅱ 网络新闻图片与传统新闻图片有什么异同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风尚。所谓“读图时代”,简而言之即谓当代人对于富有形色的直观性对象更加热衷和青睐,且如此者众,致成时尚。
“读图时代”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习惯于快速阅读,图像阅读比文字阅读更省时省力;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读图时代”提供了技术支持,纸张、照相机、摄影机、电脑的接踵而至令种种视觉符号的展现精彩纷呈,一系列诸如电缆、网络等电子传输媒体的出现使得视觉符号的传递更快更方便,传播范围也更广泛,对于新闻报道来说还能增强现场感和生动性。电子时代的到来终于使图像的生产拥有了工业生产的规模;三是“现代消费社会”的形成是其社会根源,“现代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成为了一种消费品,精英文化和严肃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类像化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大众文化产品的接受与理解,另一方面也造就大众审美趣味的感性化。
这种感性化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对直观形象的接受,因此读图成为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图形、图像成为阅读的主体内容。大众文化对形象化的追求使人们更注重对文化的直观性体验而将“思”的意义放逐,也使人们的审美情趣呈现感性化特征。人们审美情趣的感性化还表现为包装、表演与虚幻,大众文化往往通过精美的包装向大众提供一个虚幻美好的世界。而这种包装更多是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达到吸引大众的目的。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的来临,阅读网络新闻是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事情,现代人习惯了在网上获取信息并快速阅读,对这些人来说,图片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无图无真相”这句网络流行语就充分说明了图片在网络新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网络新闻中,图片更能一下子抓住人们的眼球,文字经常只是作为补充说明,也因此网络新闻中充斥着大量图片,这些图片有着一些相同的特性,笔者将在本文从正反两面来探讨网络新闻图片的特性,探究它们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的地方。
网络新闻不同于传统的新闻形式,网络新闻以网络为载体,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网络新闻是突破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它将无序化的新闻进行有序的整合,并且大大压缩了信息的厚度,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新闻信息。不仅如此,未来的网络新闻将不再受传统新闻发布者的限制,受众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快的传播,而且新闻将成为人们互动交流的平台。网络新闻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这将完全颠覆网络新闻的传统概念。
从网络新闻的特性可以看出,图片比文字更适合网络新闻的特性,相比于文字,图片更快速,更直观、更感性、更生动。归纳起来,网络新闻图片在以下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它让新闻不再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专利,人人可以当记者,信息量更丰富
以往的新闻都是由新闻工作者采集发布的,发言权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这一格局。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人人可以发布信息、转发信息、讨论信息。普通民众只要有一架相机、一台电脑,当亲历事件或是目击现场的时候就能记录事件,发布信息,扮演记者的角色。网络新闻不像传统新闻要求那样严格,网络新闻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征,因此,一张图片、一行简短的文字就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信息源,人人都有成为记者。“2010年8月8日凌晨,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出一条记述舟曲泥石流的19字信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很多天里,每天都有数万人等待他更新微博,一个人堪比一个通讯社。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网民的数量从几百万迅速膨胀发展到数亿,而每一个普通网民,都可能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成为记者”[1]。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全民记者”时代。
在“全民记者”时代,博客、微博、论坛等都可以成为发布新闻的平台,普通民众只要有相机,会使用相机都可以成为记者,图片相比于文字更简单、更直观,不需要太高的学识和技术。网络新闻图片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新闻制作的难度,提高了网民参与新闻制作的积极性,参与的人多了,信息量更丰富,新闻话语权不再只掌握在官方和新闻工作者手里,我们可以听到更多人的声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