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修图 » 搜索山海关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山海关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23 18:05:18

⑴ 语文公开课《山海关》教案

2017年语文公开课《山海关》教案

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下面,我为大家分享语文公开课《山海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重点难点

1.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能理解山海关的气势雄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山海关

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①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发出感叹,点明了文章写的是一座雄关,特点是威武。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②句中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2自然段简介雄关就是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哪败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文章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山海关的威武名气,为全文总起,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语句简洁,感情浓烈。

这铮(zhēnɡ)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慕已久的山海关了。[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chuán]!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④这几句话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作者亲眼见到山海关后发出的感叹、赞美。

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那高高的箭楼,巍(wēi)然耸立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历灶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⑤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❶,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无比壮观。[句导读:通过描写高高的箭楼和那巨大的匾额,表现了山海关的雄伟气势。] 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❷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ì dié)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hē),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段导读:第4自然段具体描写山海关的城楼的特点。

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yān〕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长 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面蜿蜒(wān yán)而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南面是苍茫无垠(yín)的渤(bó)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⑦找出句中的一组动词,说说它们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ɡěnɡ〕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jǐn)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⑧“脖颈之上”“山水之间”“咽喉之地”这三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段导读:第5自然段讲作者在城楼向北、向南眺望看到的情形,点出了山海关在万里长城的关键位置——“咽喉之地”。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讲作者亲眼看到的.山海关,以及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

站在这雄关之上,人的精神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 [⑨这句话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受?]我真想顺着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大踏步地向西北走去,一路上去登临那一座李烂颤座的屏藩(fān)要塞,烽(fēnɡ)台烟墩(dūn)。从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居庸(yōnɡ)关、雁门关,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yù)关口。我又想返回身来,纵缰(jiānɡ)驰马, 奔腾于广袤(mào)无垠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❸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我还想随着那蜿蜒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那碧波万顷(qǐnɡ)的渤海,去一洗那炎夏酷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⑩这几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段导读:第6自然段讲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精神振奋、心胸开阔、思绪万千。

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古战场上,身披盔(kuī)甲,手持金戈,站立在这威武的雄关之上。一股慷慨悲歌的火辣辣的情感,涌遍了我的全身。

段导读:第7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他想象自己就置身于古战场,是名捍卫疆土的勇士。

在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些干戈扰攘(rǎnɡ)、征战频仍的岁月里,这雄关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山海之间,咽喉要地,一次又一次地抵御着入侵者,捍(hàn)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 [ 这句话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yān)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 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❹白骨?[ 这两句话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段导读:第8自然段讲作者由山海关想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想到了我们的英雄祖先,感慨万千。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❺的英雄好汉![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意在表现什么?]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讲作者站在雄关之上,产生的联想和抒发的情感。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刻”字该怎么理解呢?]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把看图、学文、想象结合起来,能理解山海关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字、新词卡片;山海关相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1.谁知道“天下第一关”指的是什么关口?(山海关。教师出示山海关的图片)

2.学生结合山海关的资料,谈看了山海关的图片后的感受。

3.大家说得都很好,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峻青一起领略一下山海关的风光。

板书课文题目:山海关。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熟悉一下课文内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要求学生注意“铮铮”的读音、“蜿蜒”的写法)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铮铮:拟声词,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虚有其名。

伦比:同等;匹敌。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扰攘:满怀正气,情绪激昂。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感动。

3.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指名板演生字,其余同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了课文之后,你对山海关有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谈读课文后的初步印象)

学生甲:我现在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山海关,那就是“雄伟”。

学生乙:山海关真是名不虚传的天下第一关哪!

学生丙:我想知道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是谁写的。

学生丁:山海关附近有孟姜女庙,是不是孟姜女哭长城就发生在这里?

2.山海关气势雄伟,历史悠久,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山海关。(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教师提示:

全文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山海关的名气,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亲眼见到山海关后,作者由衷地发出赞叹。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作者站在雄关之上的所想所感。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山海关现在的作用。

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①城楼;②山海关所处的地理位置;③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④现在的作用。学生交流。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教师出示:

哦,好一座威武的雄关!

——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文章开门见山,发出感叹,点明了文章写的是一座雄关,写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山海关给作者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学生:威武。

3.学生再读课文。

1.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并会写部分难写的生字词,尤其是“蜿蜒”二字。

2.课上,教师可训练学生用词语概括山海关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和准确用词的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意及表达的情感。

3.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情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会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3.学习作者运用联想借事喻理的方法。

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

1.教师听写词语。

巍然耸立蜿蜒烽火无垠碧波万顷盔甲捍卫

2.学生检查听写情况,同桌互检,教师抽检。

3.今天,我们继续跟随着名作家峻青,去认识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板书:山海关。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教师领读第3自然段。

出示句子:

啊!好一座威武的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在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它伦比的。

你怎样理解这几句话?

这几句话点出了山海关的雄伟、险要,连续几个感叹句,表现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叹,也说明作者非常喜欢山海关。

教师:看来,作者见到山海关的第一眼就被它那威武的气势折服了。

指名读第4、5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山海关的城楼特点和地理位置。

山海关的城楼有什么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雄伟、坚固。)

出示句子:

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

这句话总结了山海关城楼的特点。

那山海关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呢?

学生: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南面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向渤海岸边的老龙头。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之上,高峰沧海的山水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

这段话点出了山海关的关键位置——咽喉之地。

2.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第6、7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所想所感,需要我们重点学习。

(2)哪些是作者联想的部分?

学生读作者描写联想的语句。

作者在这里恰当地运用了联想手法,由山海关想到了古战场,想到了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英雄祖先的英勇顽强,使读者体会到了强大的爱国情感。这就是借事喻理。

那么怎样运用联想借事喻理呢?

首先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然后围绕这个共同点展开联想。

(3)教师用具体事例讲解方法的运用。

(4)学生读课文第8、9自然段。

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写了山海关的历史作用。

出示: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

这是什么句子?(反问句。)谁能把它改成肯定句?

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爱国之情。

3.学习第四部分。

学生读第10自然段,找出哪些地方写了山海关现在的作用。

三整体感知,解惑答疑

1.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赞美了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祖先,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文章两次出现“好一座威武的雄关”,你是怎样理解的?

文章两次出现这句话,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地点出了雄关的特点是威武,吸引读者的好奇心。第二次出现是在文章的第3自然段,是作者亲眼见到山海关后发自内心的感叹,惊叹它的名不虚传,赞叹它的雄伟、险要。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教师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懂得作者是按“先总起(赞叹山海关),再分述(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山海关的动人历史),后总结(歌颂山海关)”的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后具体及空间位置转换记录山海关的局部的行文思路成文的。

2.教师在讲解运用联想进行借事喻理的写作手法时,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教师要循序渐进理解透彻。

1.给多音字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流传的好名声不虚假。(名不虚传)(2)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浑然一体)

(3)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情不自禁) (4)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连绵起伏)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哪一处没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

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每一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

4.试着写一篇关于山海关的导游词,向游人介绍山海关。

峻青中国作家。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人。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1945年至1948年任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记者和新华社前线记者。1948年随军南下。1949年任中南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1952年调中南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55年到上海华东文联工作。1956年任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

1941年发表处女作《风雪之夜》。新中国成立后发表了许多优秀短篇小说,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激情、生活气息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黎明的河边》是其代表作。小说写交通员小陈全家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故事。其散文作品也有广泛影响,有的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1981年发起创办《文学报》并主持该报工作。现任上海作协副主席。

山海关亦称“榆关”,又称“渝关”。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千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东10多千米处。因其北依角山,南临渤海,故得名。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为明代着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相传,其中的“一”字,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

⑵ 中国地图的山海关和嘉峪谷各在哪个省的什么位置

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北倚燕山余脉,东南临渤海湾,当山海之会,因以为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在此筑长城并置关,以防蒙古势力的侵扰。当时又将西面的汉古渝关移此,故后来亦称渝关、临渝关,还有榆关之称(古渝关)。这关为万里长城东部最大的关隘,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城,城高14米,厚7米,长4公里余灶桐,矗立于山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上,依山面海,形势雄要。其规闹樱模之大,为长城沿线各关口所没有,只有西端的嘉峪关可与之相比。
嘉峪关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的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液辩丛城西端起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现代的嘉峪关市是依附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发展起来的,一座独具美丽的、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

⑶ 山海关长城介绍

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
山海关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境内长城26公里,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以东10多公里处。是秦皇岛的市辖区面积 192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山海关古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达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圆指据史料记载,山海关自公元1381年建关设卫,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明末女将军秦良玉、武举吴三桂等镇守过山海关。

建筑规格
[编辑本段]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长城博物馆等长城建筑,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漫步在万里长城之上,会使你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和炎黄子孙的非凡智慧。

文化内涵
[编辑本段]
山海关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万里长城的形象代表之一。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为明代着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相传,最后的"一"字,不是一起写上去的,而是书者将蘸满墨汁的笔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走下“天下第一关”城楼,可到长城博物馆参观,那里将向您展示万里长城的古与今以及令人惊叹的实物展品。

在古城内,品尝地方风味小吃,会使你的游兴大增,并领略到山海关的土人风情。

山海关人文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劳动生息了。

山海关景区内名胜古迹荟萃、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和旅游避暑胜地,区内有开发和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达90多处。2000年,山海关景区被评为第一批4A级旅游景区;2001年,国务院下文将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正式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旅游景区以长城为主线,形成了“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天下第一关”、“长寿山”、“燕塞湖”六大风景区,全部对中外游客开放,是国内外着名的旅游区。其中:缓纳山海关长城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万里长城的东起点老龙头,长城与大海交汇,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驰名中外的“天下第一关”雄关高耸,素有“京师屏翰橘哪配、辽左咽喉”之称;角山长城蜿蜒,烽台险峻、风景如画,这里“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孟姜女庙,演绎着中国民间传说——姜女寻夫的动人故事。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花岗岩石洞——悬阳洞,奇窟异石,泉水潺潺,宛如世外桃源。塞外明珠燕塞湖,美不胜收。

门票价格:山海关门票:全票40元

气候条件
[编辑本段]
山海关位于中国东北部渤海湾内,东经119°24’至119°51’,北纬8°48’至40°07’,是隶属于秦皇岛市的一个城区,在市之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西近京津。自然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12.5万。境内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气候属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3厘米,最大冻结深度85厘米,空气平均相对湿度62%。

荣誉成绩
[编辑本段]
1985年被列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首;
1987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1991年山海关暨老龙头长城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1992年被确定为“'92中国友好观光年”国家级旅游路线;
1993年被确定为“'93中国山水风光游”重点游览延伸点;
1994年被确定为国家文物古迹重要旅游线路;
1995年被确定为“中国民俗风情游—长城风情”旅游线路;
1999年全国首批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山、角山、燕塞湖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
2000年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
2000年全国首批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1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02年长寿山、角山、燕塞湖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2007年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由来
[编辑本段]

据说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帅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到京城以北过塞之地围城设防,两年之内,必须完成。
徐达,刘伯温二人领了旨,带着人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边塞。第二天,两人骑马登高寮望,寻找筑城的地方。要讲筑城,徐达是外行,他只会交兵征战,冲锋陷阵;围城设防,却不如刘伯温。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问大了。徐达站在高处一看,连说:“好地方,好战场!”刘伯温却一声不响。
第三天,他二人骑马又来这里,徐达又连声说:“好地方,难得的好地方啊!”刘伯温还是一声不哼。第四天,他二人骑马又来到这里,徐达又连连说:“好战场啊,好战场!”刘伯温还是不哼一声。徐达见状不解,忙问:“军师,我二人领昆来此围城设防,一连三日,你一言不发,到底为什么?”“为了大明江山!还为了你……”“为我?此话怎说?”刘伯温用马鞭指了前方说:“元帅,你看:北边燕山连绵,南边渤海漫天,在此筑起雄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徐达素知军师谋略高,就问:“你想修个什么样的?”刘伯温说:“这座城要比别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连城、城套城、楼对楼、楼望楼,筑一座铁壁金城。”刘伯温又用马鞭朝四周一指,说:“元帅,这里既是个好战场,又是个好居处。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真是个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徐达一听恍然大悟,想起军师说“还为了你”的话。徐达连连叫好,当日回营,二人连夜画图,第二天派将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动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个月,关城竣工。
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达、刘伯温回来了,就问:“二位爱卿回京,城池可筑成?”二人出班奏道:“托圣上洪福,可曾命名?”徐达、刘伯温二人一听,都愣住了。当时降旨,只叫筑城,未让命名呀!徐达心直,刚一张嘴,只见刘伯温跨前一步说:“臣等未敢妄动。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谓山海之关,万岁圣明,请恩示吧!”朱元璋一听,把手一摆说:“好,就叫山海关!”
从朝里回来,刘伯温随徐达到了徐府,对徐达说:“我不能再在朝为官了,我得走了”。徐达忙问:“干啥去?”刘伯温说:“我本是山野道人,还是去游四海去吧!”徐达不解,说:“你我随皇上南征北战,从定江山,如今又修了山海关城,可谓劳苦功高,本该享荣华富贵,这么走了,皇上知道不会奏准的。”刘伯温说:“差矣!万岁如让咱共享荣华,就不会派咱俩边塞筑关城,也不会只给两年期限。你我若不接旨,性命难保;接旨若不按期完工成,又犯欺君之罪;若筑成私下命名,属目无皇上;而今未敢命名,也属办事不周,这只是刚刚开始呀!”徐达大惑:“军师,你是说......”刘伯温手一挥说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与臣,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东的例子还少吗?”一席话,说得徐达目瞪口呆,半天才说:“军师,你一走了之,我怎么办?”刘伯温说:“你不能走,你要随朝伴驾,无论何时,不要离开万岁左右。赶你,你也不要离开。另外,你的孩子不能留在京城,让他们到山海关那个地方去吧。那里城高池深,不受兵刀之苦,即使烽火连天,此处进有平川,退有高山,是用武之地。”徐达说:“就照军师的话做。明天,叫小儿去山海关。”正说着,闯进一员大将,姓胡名大海。他在帐外听到了徐、刘二人谈话,进屋就嚷:“元帅,我与你出生入死,驰骋疆场,如今公子要去山海关,我也打发一个孩子随他同行吧!”话没落音,大将常遇春又来了。刘伯温素知眼前这三位是生死之交,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常遇春也坚持打发一个孩子同去山海关。
不久,刘伯温不辞而别,徐达按刘伯温所言,寸步不离皇上,方保性命。而胡大海、常遇春等开国元勋,竟都糊糊涂涂地死在庆功楼火海之中。
再说,徐达、胡大海、常遇春的三个儿子到了山海关,定居安家。后来,这三家的后代,在山海关城里修了徐达庙,城东北修了胡家坟,城西南修了常家坟,都立了石人石马石牌坊。

[最佳旅游时间]
[编辑本段]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这里夏季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游北戴河,最佳季节为5一10月,游秦皇岛其他景区,为六至八月。观鸟专项游的最佳时段是春、秋候鸟迁移季节。

[交通指南]
[编辑本段]
秦皇岛市坐落在渤海北岸,地处中国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距北京3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距沈阳46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均十分便利。

外部交通
航空:秦皇岛山海关机场距市区13公里,每周都有到上海、南京、大连、烟台、太原、石家庄的航班。
铁路:秦皇岛有四个主要火车站,秦皇岛站、山海关站、北戴河站、昌黎站,这几处火车站几乎涵盖了秦皇岛市的主要旅游地。秦皇岛市地处华北通向东北的要冲,从这里始发的往华北(京、津)方向的列车均在秦皇岛站发车,往东北方向(沈阳)的列车均在山海关站发车。秦皇岛到北京的短途车都会经过北戴河站。近年来又有许多暑期旅游专列专门从北京发往北戴河、山海关等地。山海关距北京312公里,从北京往沈阳方向的长途列车都过山海关站,一天大约有十几趟之多。
公路:秦皇岛每天都有开往附近城市的长途汽车。另外,北戴河海滨长途汽车站有开往北京、天津、承德、郑州、石家庄方向的客车。从秦皇岛北环路长途汽车站院内有发往石家庄的长途车,每天早上8:00和8:15各一班,6小时可到。
北京首都汽车公司和出租汽车公司开办了北京至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五日游、四日游等旅游服务。乘坐有空调的豪华大巴,费用比坐火车去要高一些,但食宿和游览都替你安排好,十分方便。
水运:秦皇岛港是中国北方的不冻良港,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每周都有客轮在大连和秦皇岛之间往返,票价从69元到338元不等,一般逢单日由秦皇岛始发,第二天从大连返回,单程约需14小时。

内部交通
公路:山海关距秦皇岛仅17公里,公共汽车班次很多,乘6路公交车可以从北戴河火车站直达秦皇岛火车站。山海关距北戴河30公里,两地间有公共汽车往返。
公交车:秦皇岛市内各旅游景点间均有公共汽车或旅游专线车前往,主要来往于景点间的公交车有:
3\4路:山海关、南门、秦皇岛、火车站、长城酒店、市政府、华联汽车站、白塔岭、燕山大学、野生动物园、北戴河、汽车站
21路:鸽子窝公园、金山商场、月季园、海滨饭店、书画展览馆、莲花石、西山公园、北岭花园、北戴河汽车站
22路:北戴河火车站、牛头崖、南戴河、河东寨、北戴河汽车站
23路:孟姜女庙、山海关汽车站、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兴华市场、文化宫、长城奇观
24路:山海关汽车站、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南园、燕塞湖
出租车:秦皇岛市内的出租车价格比较低廉,起步价仅5元,是很不错的代步工具

⑷ 山海关在北京那个方向我想知道山海关在北京的那个方向

山海关在北京的东顷弊方,直雀雀族岁则线距离285公里(图片可点击放大)

⑸ 山海关和潼关,你认为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关呢

个人觉得当然是潼关咯,潼关才真正算得上“天下第一大关”,而且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很多的战争,而且也有很多的诗人都在这里写下了很多咏史怀古的诗篇,比如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就是在这里写下的。“兴,百姓苦,亡,百姓祥激苦”,也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诗句名句。

因为以上这些事情,我个人觉得潼关才是天下第一大关,才是我们应该赋予称号的关卡,而且以潼关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也值得这个称号。

⑹ 河北省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河北省十大旅游景点如下:

山海关AAAAA

  • 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着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 ⑺ 山海关旅游景点有哪些

    • 1.老龙头

      地址:秦皇岛市山悔轿海关区第一关镇

    ⑻ 山海关的图片和描写它的成语



    〖贩夫驺卒〗 成返扒老语典故: 以故大江之南,大河之漏升北,南至闽粤,北至山海关、热河,贩夫驺卒,皆知王举人。 清此睁·龚自珍《王仲瞿墓表铭》
    〖攻心扼吭〗 成语典故: 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

    ⑼ 求中国古代着名关隘地图(如居庸关、山海关等~~)


    古时的人们管地图叫做“舆图”。“舆”字的本意为“车厢、车辆”,恰好概括了那时人们测绘地图的方神皮毕式-坐在车上(或骑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凭借简单的定向设备确定游芹位置,再将亲眼侦测到的地理信息记录下来,绘制到图上。
    以山川为基准的地图。这种地图非常常见,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县域图、城池图等等,基本都属于这种形式,应该是我接触最多的一种古地图了。

    如果你只是单独的寻找古代关隘地图是比较难的,你可以找古代各省的舆图,有时会附带关隘地图

    上面图中右下角可获得古代各种地图,非常的丰富

    下面这些目录中的地图里有些是可以找到古代关隘地图的:

    《黄,运,湖,河全图1777[3幅]》
    《六省黄河埽垻河道全图.1824》
    《南岸三厅光绪二年分河道起止里数做过工程段落丈尺总河图.1876(3幅)》
    《干隆黄河下游闸垻图.1749[20幅]》
    《全漕运道图1884(岳州-北京)(5幅)》
    《山东通省运河情形全图1855(3幅)》
    《四川湖北水道图.1735[14幅]》
    《四省运河水利泉源河道全图1855(7幅)》
    《运加捕上下泉六厅光绪二年分做过嵗抢二修另案等工用过银两及河道起止里数图.1877(4幅)》
    《运加捕上下泉六厅光绪二年抢修工程咨估图1876(4幅)》
    《运加捕上下泉六厅光绪九年抢修工程咨估图.1883(4幅)》
    《曹州府单县南堤东濠图.1855》
    《长江水师瓜州镇标中营江汛全图1864》
    《登封县河图》
    《登封县河图》
    《巩县河图》
    《河南府河图》
    《湖北省长江, 汉水堤工图. 1821》
    《黄河南河图.1750》
    《黄沁厅属光绪二年比较元年抢修埽工平险丈尺图1876》
    《兰,仪,睢三厅光绪二年分河道起止里数工程段落丈尺总河图》
    《洛阳县河图》
    《孟河营绘呈卑营汛境江程里数界址图.1864》
    《孟津县河图》
    《钱塘江沿岸图》
    《山东省黄河图》
    《上南河厅属光绪二年分抢修工段比较上年化险为平河图.1876》
    《渑池县河图》
    《嵩县河图》
    《铜瓦厢以下黄河穿运堤工图贴说1875》
    《铜瓦厢至海口新黄河河道堤工形势图1875》
    《下南河厅属光绪二年分抢修工段比较上年化险为平河图.1876》
    《新安县河图》
    《偃师县河图》
    《宜阳县河图》
    《永宁县河图》
    《豫省黄河南岸堤垻工程图1875》
    《豫省黄河全图》
    《运加捕上下握伏泉六厅光绪二年抢修工程咨估图1876》
    《中河厅属光绪二年分抢修工段比较上年化险为平河图.1876》
    《中河厅属光绪元年分补厢中牟下汛三堡顺堤埽工题估河图.1875》
    《中游河工全图1898》
    《钟祥县部堤十八工全图1859》
    《从北京至汉口1883(日)[11幅]》
    《从营口至宁古塔城路上图[188-(日)[15幅]》
    《清国福建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l路上图1880(日)》
    《盛京省府图. 1882(日)》
    《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旅行沿道图1887(日)》

    ⑽ 从中国地图里找一找山海关和嘉峪关的位置

    1、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处,在中国地图的西北方向。

    山海关毁神位于明长城东端,为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为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

    2、嘉峪关

    嘉峪关在中国地图的东北方向,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友袭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

    道路本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山,危坡逼道,嘉峪关踞此,形势非常险要,东通肃州(今酒泉),西达安西,是京都长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

    (10)搜索山海关图片扩展阅读

    嘉峪关历史沿革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纤告亏部(中部偏西),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十一月,满速儿汗入寇肃州,游击将军芮宁阵亡,全军陷没,嘉峪关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