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龟背竹长什么样
茎木质化,叶片大,轮廓像心形,叶柄长。原产墨西哥,现各地均有栽培。北方以室内盆栽,观叶为主。幼叶心形无孔,长大后成广卵形、羽状深裂,叶脉间有椭圆形的穿孔,叶具长柄,深绿色。佛焰花序,佛焰苞舟形,11月开花,淡黄色。
龟背竹又名“蓬莱蕉”、“电线草”,天南星科常绿攀援观叶植物,茎干上着生有褐色的气根,形如电线,故名“电线草”叶卵圆形,在羽状的叶脉间呈龟甲形散布许多长圆形的孔洞和深裂,其形状似龟甲图案,茎有节似竹干,故名“龟背竹”。
(1)搜索华南奇的图片扩展阅读
龟背竹喜温暖湿润,较遮阴的生态环境,忌强光暴晒与干燥,不耐寒,在中国多行温室栽培,用于布置大厅、居室。生长适温为20-30℃,15℃停止生长,越冬温度为5℃。
春、夏、秋三季生长过程中保持盆中有充足水分,冬季微潮,减少浇水。耐空气干燥,冬季室内加温后最好经常清洗成熟叶片。有一定的耐旱性,但不耐涝。在南方,可孤植于池畔、溪旁,及石缝中。
2. 位于陕西的镇坪县历史上出现过华南虎,现在是什么情况
雪地里,有一串猫科动物空帆孝的清晰脚印;农舍旁,一匹约150公斤的马被吃得只剩下马蹄和马尾;大山上,农妇被色黄且身上有多道横纹的动物追赶;密林中,两头各有100公斤的野猪被咬死……近年来,发生在镇坪县的这一连串的奇异事件,使人们一次又一次把疑惑的目光聚焦到野外消失多年的华南虎身上
镇坪县的森林覆盖率达84%,极适合野生动植物的栖息,这里的人们始终忘不掉他们曾经熟悉的华南虎啸声,一直想方设法在那座座群山和茫茫林海中,追踪和寻找着它的蛛丝马迹。
华南虎因其体色橘黄、艳丽,身上有多道黑色较宽横纹,镇坪县当地人称它为“烂草黄”。关于华南虎,在镇坪有许多传说,据县志等一些文献资料记载和当地群众传说:1952年时,化龙山下的一个农民曾打死一只华南虎;1956年,石砦乡康熙沟的群众曾捡到一只跌死的华南虎。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由于经常出现华南虎伤人事件,县公安局长曾组织民兵上山打到两只华南虎。
3. 当年我国放养到非洲大草原上的两只华南虎,它们后来情况如何
非洲为华南虎的野化提供了最合适的环境,然而复杂的事情也接踵而至。华南虎是中国的财产,然而它们已经在非洲大草原上完成了野化,如今它们能否回归中国人们尚未可知。
与此同时,中国与非洲在涉及华南虎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这对华南虎合作项目的展开极为不利。保护华南虎的问题上,我们依旧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4. 自然界中的华南虎还有没有希望恢复野生种群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人工饲养下的华南虎的数量
既然是要重新建立野生种群,那么人工饲养下的种群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的。因为,如果人工饲养下的数量都很少的话,将它们野化训练以及放生野外,风险是很高的。
华南虎之殇
华南虎是我国独有的虎种,早在20世纪以前,华南虎几乎遍布我国东南的山林地区。那么,它为什么会野外灭绝呢?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就是人类栖息地的扩张。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人的居住地以及耕地蠢清必然是会扩张的,而人类的扩张相对减少的就是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因此,人类的扩张,造成的华南虎生存空间的压缩是华南虎野外灭绝的原因之一。
第二,就是“打虎热”。
我国自古以来就把老虎称为“大虫”,从“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我们也能看到老虎在古人眼中,也是一种“除之而后快”的动物。到了近代,尤其是文革时期,掀起了数次的“打虎热”。正是这一次次的针对性的“围剿”活动,让本来就被压缩了生存空间的华南虎雪上加霜。最后,沦为“野外灭绝”的下场。
就目前华南虎的数量以及存在的隐患来说,建立野生华南虎种群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在未来,人工饲养下的华南虎数量持续增加,到时候再做野化改梁训练,尝试放生,也许会让野生华南虎再度回归。
5. 珍奇的稀有动物有哪些
珍奇的稀有动物有大熊猫、中华鲟、藏羚羊、华南虎、阿岛信天翁等。
1、大熊猫
在我们的祖国四川,这里有着约占全世界总数30%的野生大熊猫。大熊猫憨态可掬、不慌不忙的样子让人感觉十分友善,而嫌御缓且这个能长到100多千克的大家伙,居然是个素食主义者——因为它基本只吃竹子!不杀生、慢吞吞、萌萌哒,简直就是一个和平的使者。
生活在印度洋中法属南部领地中的阿姆斯特丹岛上。从一开始确认为新种后,阿岛信天翁就在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物种,估计目前共有80-130只。
6. 请介绍一下中国四大奇石
中国四大奇石是指:《东坡肉形石》、《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
东坡肉形石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中华神鹰
现收藏于广东的张家铭藏家手中,属黄龙玉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岁月
现收藏于银川的一位赵姓藏家手中,属戈壁石类。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能够形成人脸状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与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皱纹、都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小鸡出壳
现收藏于北京朝阳区人民政府,小鸡出壳为天然玛瑙奇石。此石似一只色泽淡黄毛茸茸的小鸡从蛋壳内向外张望伸头欲出,形象逼真,色泽艳丽,“小鸡出壳”整体的造形以及局部的体态都与实物相仿
7. 中国十大濒危动植物是什么
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四不象。
植物:望天树、龙脑香、水杉、珙桐、金花茶、台湾杉、银杉、望天树、桫椤、人参。
1、金丝猴
中国金丝猴包括川、滇、黔三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当属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陕西、湖北及甘肃,深居山林,结群生活。背覆金丝“披风”,攀树跳跃、腾挪如飞。金丝猴刚被命名时,因其仰鼻金发,使动物学家爱德华先生联想起欧洲十字军司令的翘鼻金发的夫人洛克安娜,于是,他便用这个美人之名命名了金丝猴—— Rhinpitheius roxellanae 。
2、华南虎
华南虎的英文为“中国虎”,是我国特有亚种,原为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体型较小,但资格最老的一个虎种。全球的虎仅有一种,均产于亚洲,上个世纪尚有8个亚种:孟加拉虎、东北虎、爪哇虎、华南虎、里海虎、巴厘虎、苏门达腊虎,但后三祥春衡个亚种相继灭绝,中国的新疆虎(尚未明确属于哪个亚种)是在20世纪初灭绝的。
3、褐马鸡
褐马鸡是一种产于中国山西庞泉沟、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门头沟的珍禽,因耳部由两个雪白的耳羽,好似长角,或有人称之为角鸡或耳鸡。尾羽上翘后,披散垂下,如同马尾,故名马鸡,马鸡属共有4种,均产于中国,既藏马鸡、白马鸡、蓝马鸡和褐马鸡。许多动物学家建议,应把褐马鸡定为中国国鸟。目前,褐马鸡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濒危”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银杉
银杉最开始在我国的贵州、广西、湖北、重庆、湖南等地发现。适宜在海拔940-1870米的地带环境安家,喜好在如阔叶林中和山脊地带生长。
5、金花茶
金花谨做茶最开始在广西南宁发现。中国科学工作者在1960年发现的。因为金茶花花开金黄色,故称之为金花茶。在国外被尊称为“神奇的东方魔茶”或“植物界大熊猫”或“茶族皇后”等美誉。
(7)搜索华南奇的图片扩展阅读:
动物濒危的一些原因:
1、自然灾害的直接破坏,使得某些数量较少动物种群中的个体大量死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食物严重缺乏使某动物种群大量饥饿致死。如大熊猫种群在1983年因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种群的生存。
2、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得动物种群在地理上形成隔离的小种群,而这样森慧的小种群最容易成为特种而且难以适应生境的剧然变化,它们一般总是最先绝灭。
3、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野生动物,如雪豹、梅花鹿等,被人类所大量猎捕而造成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