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代司空主要掌管什么
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
司空
西周始置。金文都作司工。现存《周礼》已失去“冬官司空”部分,仅存《考工记》一篇,故司空之职守未详。《后汉书·百官志》在“司空”条下,原注说:“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这虽是东汉的制度,但也可大体了解司空之职掌。春秋战国时各国亦多置之,用以掌管工程。宋国因武公名司空,曾改名为“司城”,西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性质已与前司空不同。哀帝恢复御史大夫之名,不久又复为大司空。东汉光武帝置大司空,旋去“大”字称司空。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罢司空,改设御史大夫,其职掌一如司空。晋有司空,为“八公”之一,地位特高,但往往作为权臣之加官。南北朝沿设。隋唐虽设司空,为三公之一,但仅是一种崇高的虚衔。宋代亦以司空为大官之加衔。辽、金相沿,元以后废。又习惯常以大司空之衔尊称工部尚书。
司空主管礼仪、德化、祭祀等
㈡ 武则天时期的司空大人是谁
武则天时期武三思是司空,狄仁杰死后也被追为司空
如果只算武则天当皇帝的时期就是这两个人,如果从她入宫开始算,李治时期的司空吴王恪也应该算作她这个时期的
㈢ 唐朝的司空是个什么官职
“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春秋、战国时沿置。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
唐朝刘禹锡被贬为苏州刺史时,应一个曾任司空官职的李绅的邀约赴宴,并请来歌妓作陪,刘禹锡当即赋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两字是唐代的一种官职,相当于清代的尚书。后人就常常用刘禹锡诗中的“司空见惯”来形容对怪事已经见惯。
(3)搜索唐朝司空图片扩展阅读
当过司空的曹操年轻时也当过洛阳县北部尉,是洛阳县四县尉之一。秦汉的县令有自己的官署,县丞属于同府办公,而县尉却别有“尉曹”,甚至有“治所”。
也就是有可能与本县县令根本不同城,而无论分署与否,他们的权力都被律令严格规定,对应的业务会通过县中的“诸曹”分别汇报给令、丞、尉。
县尉除了众所周知的军事职责之外,还要负责管理监狱和抓捕逃人,而且“狱司空”是它的直接下属。
“狱司空”在史书中不常见,在秦汉出土简牍中却很常见,此处县一级的又称“司空”,只是其出土的印章上,往往前加县名,比如秦印“闻阳司空”、闻阳县秦属薛郡,汉印“柜司空”、柜县属琅琊郡。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则明确记载汉朝初年各县均设有司空官,并且根据县域大小、人口多少或者距离京师的远近,将秩禄分为三等,这是县一级,以下的乡一级,在里耶秦简里,也提到各县均设有“都乡司空”和“乡司空”。
㈣ 司空震原型
狄仁杰
司空震,是腾讯游戏王者荣耀登场的英雄。他是一位有着雷霆之力的【战士/法师】英雄。在游戏中的定位为【狂战士】。
角色背景:
他是长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肱骨重臣。
他和狄仁杰一样,皆是武则天的左膀右臂。
他为长安平兵变退外敌,消弭威胁和纷争。
在他强大雷霆的保驾护航下,长安才得以成为如今的繁荣盛世。
百姓们都视其为大英雄,但却无人知其过往,只知道他曾经历过痛苦的失去。
而正是那些失去,使他成为了如今坚定守护长安的雷霆之王。
如今,国之重器“破晓之心”重现峡谷。
雷霆之王决定亲自出马,复原破晓之心。
(4)搜索唐朝司空图片扩展阅读:
形象设计思路:
发型正常形态选择刚直的短发,突出他的雷厉风行,变身后发型产生变化,体现强大的雷霆之力;服装的设计上借鉴了大唐明光铠的切分形式——方形外轮廓,圆形装饰;同时使用了山文甲片的元素,突出唐朝盔甲的特色。同时加入了雷和云样式的暗纹,与司空震所掌控的雷电之力相匹配。
㈤ 唐朝凌烱阁里二十四位功臣画像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位开国功臣是: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着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
㈥ 唐朝的司徒 司空 司马分别是什么官
司马是国家军事最高负责人,只有车骑级别以上的高功绩将军才有提拔资格,当上司马后,掌管天下军马,甚至要肩负外交重任,也算是半个丞相。
司徒是全国教育事业最高负责人,教育是国之基础,上至官员考核,下至基础教育,甚至内容和制度都由司空说了算,关系到国家人才的重大问题。
司空是国家建筑及水利工程最高负责人,后期则是掌管一切仪式祭祀的官员,司空主要监督国家的土木工程和一切水利,这类官员可以在国家金库中捞到不少好处,后期的朝代为了杜绝贪污舞弊,将司空改为掌管宫中一切祭祀的闲官
㈦ 司空震历史原型
郭元振(656年~713年),本名郭震,字符振,以字行,并州阳曲县(今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人,生于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唐朝时期宰相兼名将,济州刺史郭爱之子。
㈧ 唐朝中央管制中的三公分别是司徒,司空和什么
唐朝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隋唐以来,决策权转移至中书门下,而行政权在尚书六部手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品级虽高,无实际职事,一般只是作为加官,尤以唐后期各种检校官为甚。
唐朝沿用隋朝官职制订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唐朝三公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荣誉称号,并不涉及实权。当然了,能够获得这种荣誉称号的肯定也不是一般人,所以说“位极人臣”其实指的就是做官做到“三公”这种地步。
(8)搜索唐朝司空图片扩展阅读:
三公是中国秦朝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朝以后多为虚职,地位上略低于宰相。
三国时期: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将太师、太傅、太保特称三师,以正其名。然非道德崇重则不居其位,无其人则阙之,故后世历代多以为赠官。太傅、大司马、大将军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其中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掌实权。
北宋,承唐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至宋徽宗,依三代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罢太尉、司徒、司空。
㈨ 武则天里司空大人是谁
武则天里司空大人是武三思。
武三思的官职是右卫将军,礼部尚书,司空。他是并州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周国公武士彟之孙,一代女皇武则天侄子。
武后掌权后,召为右卫将军,迁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封为梁王,迁司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中宗复位后,依旧权倾朝野,飞扬跋扈。
神龙三年(707年),谋废太子李重俊,酿成景龙政变,死于乱军之中,追赠太尉,谥号为宣。唐睿宗李旦复位后,废除谥号,开棺戮尸,毁掉坟墓。
(9)搜索唐朝司空图片扩展阅读:
司空是中国古代官名。少皞部落以鸣鸠氏为司空,《尚书·尧典》记舜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中设九官,其一为司空,由禹担任,“平水木”,也就是主管水利。
在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初、辽(南面官)金均以司空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名义上参议国之大事,实为甲加官或赠官。元以后废。
㈩ 司空龧是哪个朝代的
司空曙是唐代的。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
大历年间进士。韦皋为剑南节度使,曾召致幕府。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家贫,性耿介,曾流寓长沙,迁谪江右。苗发《送司马署之苏州》中云:“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可见其在外留滞之久。
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