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么适合联谊的游戏啊
一、接歌
规则:
1、主办方先到网上找出20首KTV最受欢迎流行歌曲(要会唱的人很多的那种),打印出其副歌的歌词(每首都断开成为上下两部分,各自打成一页)。
2、男女分成两队,每队各分到20首歌的一部分歌词,由女队第一人选择唱出其中一首歌的那部分副歌,男队中谁能接的上其歌的下一部分,即两人配对成功,先获得奖品;以此类推,最后唱不出或者接不上的男女罚双双拥抱。
二、捞球
规则:
主办方准备两个装满水的脸盆,里面各放置20-30个乒乓球,男女生两人一组共同使用一支乒乓球拍,捞出盆里的乒乓球,放到旁边一个小盆里,1分钟或者30秒后,球捞得多的组合胜,可以分多组玩多次。
三、走向幸福
规则:
1、男女各一人搭成一组,女生用红领巾蒙住眼睛,男生用口罩蒙住嘴(也可改为咬住一个乒乓球,以防偷说话),要求男生在不能出声的情况下,带领女生一起穿越过障碍物,走向幸福的彼岸。
2、主办方要事先预设两条200-300米左右的道路,路上放置矿泉水瓶、小凳子、小石头之类的障碍物,两队同时出发,男生用动作牵引女生一起前进,半路不能说话,不能碰到障碍物,先到者为胜方!
四、谁是卧底
规则:
参与游戏0的人中,除一人外均拿同一词语,剩下1人拿到与之相关的另一词语,即为卧底。每人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词语后,进行投票选出卧底人选,得票多者出局。若卧底出局,则游戏结束。反之,游戏继续。若卧底撑到最后一轮(场上剩3人时),则卧底获胜。
五、谁是7号
规则:
任意一人开始数数,1、2、3这样数下去,逢到7的倍数(7、14、21....)和含有7的数字(17、27....)必须以敲桌子代替。如果有谁逢7却数出来了,就输,有谁没逢7就敲桌子的,也输。
拓展资料:
1、在大陆,联谊被解释为联合友谊,联谊会以QQ群等形式广泛存在,自2009年1月起,联合友谊社(大庆)等同城交友社团率先兴起,适应了网络时代的需求,发展迅速。大陆海外联谊会等形式也初具规模。
2、在大陆地区现在已出现各式各样的联谊形式,较为常见的有酒会、化装舞会、生日Party、同学聚会等形式。
㈡ 失眠图片大全伤感图片(失眠、熬夜、不睡觉)
最近睡得好吗?
是否也因为工作不得不在深夜加班加点?
是否好不容易赶在12点前忙完了所有事,
躺在床上,却怎么都无法入睡?
有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
中国人均睡眠时长由8.8小时降至6.5小时。
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
比全球平均高出11.2%。
而90后失眠比老年人严重,
1/3的90后在凌晨1点才入睡。
媒体人、医务人员、公关人、IT从业者尤为严重。
睡一个好觉,竟然成了一件有些奢侈的事情。
平行世界里,
受睡眠困扰的人的故事多种多样,
看看他们的经历,
和你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01
他是围棋选手古力,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对脑力消耗极大的他来说,
睡眠和心态尤为重要。
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感觉如果没睡着的话,比较焦虑、比较急躁一点。
多年前的梦百合世纪之战中,
他败给韩国棋手李世石。
而在那之前,不眠之夜经常性地伴随着他,
但越想睡,反而越睡不着:
太想赢了,压力比较大,
老是想着睡着,但到3点钟还没睡着。
越睡不着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睡不着,
多少人的失眠之夜,处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02
他是陈长城,儿科住院总医师。
在过去的30个小时里,他睡了不到4个小时。
每隔4天,他就要上这样一个夜班:
从早上8点,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点。
夜班之后,第二天还要继续上班。
无论凌晨几点的样子,他都已见过不知多少次。
值班的时间里,他要负责全部一线抢救,
寻呼机一响起,立马就要前去解决。
除了忙碌,还有紧张:
做的很多决定,都可能对小朋友有决定性的影响。
人命关天,这样的凌晨,容不得丝毫马虎大意。
同样是儿科医生的张磊,
连自己5岁生病的儿子都顾不上。
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晚上8点,
一个班就是36个小时。
一天坐诊近100个病人,每周还有近20台手术。
妻子忍不住抱怨:
我打电话给你你也不接,你在单位要看病,
你家里也有生病的小朋友好不好?
高强度的工作显然影响了他的睡眠,
好不容易有了睡觉的时间,反而无法入眠:
有时候特别忙,
忙到后面你觉得人处于很亢奋、很兴奋的状态,
就是给你时间去睡觉,你也睡不着。
03
他是李海名,从事IT工作。
已到而立年纪的他,家庭和事业却都没什么进展。
到上海这些年,
他几乎每天重复着公司、住处两点一线的生活,
回到住处的时间,早则八九点,晚则十一二点。
明明很努力,可上海的房价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让他感觉到想要的稳定体面的生活,遥不可及。
回老家?
还是继续在大城市打拼?
生活的压力、感情的困扰,前途的迷惘……
常常让他彻夜难眠。
夜深人静,思绪繁多,
而这些问题一想,就没有尽头,
又是一个不眠夜。
04
她是马小闲,游戏主播,
也是个没觉睡的职业。
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需要黑白颠倒,
作息非常不规律。
工作已经如此,但年纪尚轻的她,
有时还会自己主动熬夜。
原因和很多人一样:控制不住。
虽然没什么大毛病,但身体已经开始给她信号了:
早上醒过来之后感觉很疲惫,
不管睡多久,
早上醒来以后都有点腰酸背痛,头昏脑涨。
05
泣不成声的她,是一名全职妈妈。
饱受睡眠折磨的原因不是工作,而是孩子。
当妈之后的生活,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
这让她的情绪几近崩溃。
为了照顾孩子,凌晨1点、2点、3点、4点……
她不停地醒,不停地起来,像陀螺一样没有停歇。
困得不行的时候,却发现天已经亮了。
孩子出生之后的这些夜里,
几乎没有哪天能睡超过四个小时。
这样的生活,让她开始有些产后抑郁。
晚上孩子和老公都睡着以后,
各种事情各种思绪涌上心头,
她会忍不住自己流眼泪……
06
每个深夜,都有人通宵达旦;
每个凌晨,都有人无法入眠。
原因多种多样,
伤害却是同样无法避免。
你以为熬夜带来的仅仅是黑眼圈、浮肿、脱发,
或者第二天有点无精打采?
答案比想象的要可怕许多。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
维持264小时,也就是11天的清醒状态,
看看会发生什么。
实验第二天,他的眼睛就已经无法聚焦了,
接着,他失去了依靠触摸来辨别物体的能力。
后来,他变得喜怒无常,动作也无法协调。
在实验结束的时候,保持专注对他来说已经非常困难,
同时他的短期记忆出现了问题,
变得易怒,而且出现了幻觉。
睡眠不足之后,
学习、记忆、情绪、反应时间都会受到影响。
还会导致发炎、幻觉、高血压,
甚至和高血糖、肥胖产生联系。
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死亡。
2014年夏天,年仅39岁的周先生中风身亡。
在此之前,他已连续三天熬夜看世界杯,
事发那天凌晨3点,他又准时坐到沙发上看球,
可比赛刚开始,他便突然不省人事。
医生全力抢救,依然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医生介绍,病人是脑干出血引发了中风。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曾有研究发现,
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群相比,
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中风风险要高上4倍。
如今看来,此类危险的发生,
正越来越低龄化。
07
成年人需要保持7-8个小时睡眠,
这是身体的需要,
我们感到困倦就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
清醒的时候,细胞工作会分解出各种副产品,
比如腺苷,它的积累会增加困倦感,
于是告诉我们的大脑:该休息了。
之所以喝咖啡能提神,
就是与咖啡因阻断腺苷受体有关。
其他代谢物也会聚集于大脑,
如果不清理出去,会导致大脑和思想超负荷运转。
(大脑是怎样完成清洁工作的)
想象一下,厨房如果一个月不打扫,
会造成怎样的状况?
同样的,如果大脑里面本身一团糟,
又怎么让它正常工作呢?
而大脑的清洁工作,在睡眠时更高效。
08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
他们在不断寻求着改变。
文章开头提到的古力,
已经和梦百合世纪之战中失手的他,不大一样。
他一直在主动调节自己的作息和睡眠。
如今他已经养成了两个习惯,看书和踢球。
看书可以让心态放松,而踢球是为了身体。
越来越规律的生活,让他比以前从容了许多,
如今在比赛的时候,他的思路更清晰、内心更平静。
总是被现实的烦恼搅得彻夜难眠的李海名,
也在努力调整。
他已经明白,想再多也没有用,
好好睡觉,白天才能更清醒地解决问题。
弹簧在一定范围内,松一点紧一点都可以承受,
可是当力量超过弹性限度之后,
它就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熬的夜,
都会在你身体的变化中呈现出来,
而持续的时间越长,后果也就越不容乐观。
生活的压力裹挟着我们不敢停歇,
但实际上,良好的休息反而能积蓄更多力量,
不仅提高效率,也还给我们一个更健康的自己。
睡不着的时候,不如放下手机拿起书;
深夜想不清楚的事,不如就留给明天清晨;
难得休息的时候,好好睡一觉会比报复性熬夜更舒服。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而我想,在那些理想当中,
健康,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希望你健康,希望你今晚可以,做个好梦。
东方卫视《追眠记》、
Lessons Worth Sharing | TED-Ed、网络
㈢ 很多人每到晚上就睡不着,科学公认最有用的催眠图是什么
1.数羊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每天晚上都很难入睡。如果他们不早睡,第二天就没有精神上的挣扎。以前睡不着的时候会说数羊,现在这个套路对大多数人来说好像没用了。对于他们来说,用魔法图片睡10秒钟,无疑是一件好事。仔细看上图,有没有一种数绵羊的感觉?
7.催眠的起源。
神奇催眠10秒,刚刚好,借此机会学习一下催眠吧!催眠起源于18世纪。当时,德国医生弗朗茨·安东·梅斯麦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疗法。他让病人将脚浸泡在磁化的泉水中,同时握住一根与树相连的电线。他声称树被磁化了,然后人经历了催眠。醒来后,他们觉得自己的病“治好了”。
而且Max Mai很快发现,不用磁铁也能有催眠效果,只要嘴里有字,就能提示病人处于催眠状态。然而,这样的“疗效”最初被认为不过是Max Mai的想象。
催眠经历了几千年。但这种带有浓厚神秘主义和玄学色彩的方法,却长期与庸医巫术和伪科学联系在一起,始终摆脱不了尴尬的局面。事实上,催眠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们如何正确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