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动漫 » 羌笛乐器动漫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羌笛乐器动漫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18 01:58:24

① 羌笛是什么

单簧气鸣乐器。

是我国古老的知弊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

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19厘米,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

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整个一首曲调,技巧性要求很高。另外,羌笛的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双簧共振的音响,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② 羌笛是什么乐器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

羌笛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扒哪闷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

终春弯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

羌笛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乐器传承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地震维护小组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讨论地震灾区后的重建,加紧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重建以后,建立一个传承羌笛的授缓隐课班,将会邀请到羌笛资深的大师授课,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龚代仁。

③ 羌笛是什么乐器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

羌笛的历史:

羌笛是古代出自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凄切哀婉,象征凄婉的思念。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管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④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羌笛是哪个民族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羌笛是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碰槐,属横吹式管乐。

出自:《凉州词》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昌吵竖)。

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4)羌笛乐器动漫图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耐大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