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红梅赞背景图片高清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红梅赞背景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 2023-06-11 14:09:34

①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红梅赞》歌曲的时代背景谢谢!

1949年国民党内战全面失败,逃亡台湾,下令处决所有集中营中的共产党.这首歌就是来自那个年代.
一、 《红梅赞》歌曲
歌曲《红梅赞》选自歌剧《江姐》,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同时也是《江姐》的音乐主题,在剧中数次出现,每次出现都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刻画的需要加以变化。
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七场歌剧《江姐》上演于1964年,主要故事内容为全国解放前夕,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重庆,中共地下党员江姐(原名江竹筠)带着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务,离别重庆,奔赴川北。途中惊悉丈夫牺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对敌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她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英勇就义。

二、 《红梅赞》主题精神
“梅花”属落叶乔木,素以耐寒立雪、典雅含蓄而闻名,更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作者阎肃填词时,深受毛主席诗词《卜算子咏梅》的启发,此处很好地借梅花的不畏严寒、傲雪怒放的坚贞性格,比拟江姐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并紧紧抓住“赞”字作为全曲的基本格调,这首歌的歌词寓意深刻,曲调辽阔。《红梅赞》不但刻画了以江姐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的光辉形象,还生动展现革命斗士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歌颂了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与浩然正气。

三、 《红梅赞》发扬光大
歌剧《江姐》一经问世就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欢迎,各剧种争相移植,歌剧艺术片、评剧、黄梅戏、越剧等版本都曾风靡一时。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由同由阎肃编导的大型歌舞剧《红梅赞》版本一经问世,就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可以说我国的艺术工作者一直在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诠释红岩精神,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梅赞》内涵也在伴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延展和深化,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洪岩精神由过去着重强调的“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以“爱国、奋斗、团结、奉献”为主题。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是在“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歌声中,依然可以感受英雄事迹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那个身形单薄、蓝衫白巾的形象、那“歌颂英雄、歌颂正义、歌颂光明”的《红梅赞》激昂的旋律,依然在将这种感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附:《红梅赞》创作背景及曲谱特点
1. 作词
词作者阎肃,河北保定人,着名剧作家、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歌剧《江姐》、《党的女儿》、《雪域风云》,京剧《红灯照》、《红岩》、《年年有余》、《红色娘子军》等;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军营男子汉》、《长城长》、《黄河黄》、《敢问路在何方》、《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桂林是我家》、《雾里看花》、《云中漫步》、《当你飞行的时候》、《唱脸谱》、《五星邀五环》等;大型歌舞剧《红梅赞》。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策划、撰稿。
《红梅赞》是着名词作家阎肃的成名之作,为使歌剧《江姐》更真实客观,作者曾怀揣剧本几下四川,多次采访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并与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亲属和战友座谈。经过两年锤炼,歌剧《江姐》于1964年9月在北京首次公演,观众反响空前热烈。同年10月1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江姐》,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之后毛主席还特意在中南海接见了阎肃。

2. 作曲
曲作者有三位羊鸣、姜春阳和金砂,其中的着名作曲家羊鸣现在是一名文职的将军,山东蓬莱人,写有大、小型歌剧十部、歌曲数百首。代表作品有《我飞在祖国的天空》、《红梅赞》、《锈红旗》、《蓝天上的一缕春风》、《国旗在蓝天飘扬》、《飞向太空的歌》、《晨风吹过机场的小道》、《兵哥哥》等。
1962年春天,羊鸣和姜春阳、金砂一起接受了为歌剧《江姐》谱曲的任务,为了能让这部歌剧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和震撼力,3个人可以说得上是废寝忘食,其中主题曲《红梅赞》是最费心费力的,总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

3. 词曲特点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结构都比较方整,曲调朴实婉转,高低音区变化突出,朴实中又具有高亢坚定的特点。
《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② 《红梅赞》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红梅赞的创作背景跟历史意义,这两个方面的话,其中的创作背景指的就是讲解这样子的一个人物,因为它本身就是抗战时期的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秀人物,然后这首歌曲的话,就是以它作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


在歌曲里面很多都是不乏对她的一些赞美,然后他在一些设计里面的一些表现,也是有出现在这首歌曲里面的。然后具体的一个历史意义的话,就是这首歌能够歌颂当时一些比较勇敢的人物,然后对后世有一个比较好的激励作用,就是别人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会去了解这个人。

并且是这首歌也描写了一批奋斗在前线的英勇人物,让我们去学到他们的精神等等,所以这就是红梅赞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的部分内容。

③ 红梅赞的创作背景

1964年, 阎肃为歌剧《江姐》创作主题歌,阎肃写的词是:“行船长江上,哪怕风和浪……”刘亚楼觉得不满意,阎肃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稿纸,说:“这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同志请我写首歌词,原意是写梅花的,我取名《红梅赞》,你看行吗?”一看,都说好,就这样《红梅赞》成了《江姐》的主题歌。

《红梅赞》具备了朴实婉转而又高亢坚定的曲调,以及规整洗练的歌词,成就了歌曲的艺术魅力。



(3)红梅赞背景图片高清扩展阅读:


歌曲《红梅赞》总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作曲者之一的羊鸣最先写出一句主题旋律的雏形“红岩上红梅开”,触发金砂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并融进一些江南滩簧音调,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红梅赞》主题曲。

回忆起《红梅赞》的创作过程,羊鸣说:“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歌,我们先后写了八个不同版本,最后一稿出来,都怕不能被传唱,改了二十多遍仍很担心,不知道这样写到底行不行。

歌曲歌词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 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新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