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西藏阿里唯美图片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西藏阿里唯美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21 05:25:43

㈠ 西藏阿里在什么地方

阿里地区位于西藏西部,是西藏自治区下辖6个地区之一。北邻新疆,东接那曲地区,东南与日喀则地区相连,西面和南面分别与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尼泊尔接壤,有116千米的边境线,有60多道山口通向境外。地区所辖7县中,改则、措勤、革吉三县为纯牧区,噶尔、普兰、扎达、日土四县属半农半牧区。面积30.3余万平方千米,人口7.73万(2000年),人口密度较低。
地区专员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
西藏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而阿里是西藏的主要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养动物方面,西藏主要有牦牛、扁牛、藏系绵羊、藏系山羊、马、驴、骡等当地的家养观赏动物主要有藏獒、狮子犬等。
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基本没有无霜期,多大风、冰雹,干燥、寒冷,冬春多雪,长冬无夏。年日照时女为2866小时,年降水量为406毫米,年冰雹数为35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雪灾、风灾、旱灾等。
交通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境内目前公路干道主要有两条:一是沟通新疆叶城与西藏拉孜的219国道(人们常说的“新藏公路”即其中一段),此路经过拉孜连通日喀则、拉萨;二是连接青藏线的黑阿(那曲至阿里)公路。狮泉河机场的兴建已在规划之中。
雪峰冰川、高山草甸、荒漠戈壁、河流湖泊、农田牧场、土林地貌和四处徜徉的各类野生动物,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自然奇景。要想全面探究西藏的古老历史文化,要想领略干山之根、万水之源的气魄,阿里不可不去。有人甚至极而言之:没到过阿里,就等于没到过西藏。
西藏自治区现已形成各具特点的拉萨、藏西、藏西南、藏南四个旅游区,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 日喀则、山南相结合,辐射那曲、阿里、林芝、昌都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格局,其中的藏西旅游区,主要指阿里地区,以所谓“神山圣湖之旅”为主。
狮泉河镇因地处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畔而得名。狮泉河畔原来是一片荒凉的红柳滩。1964年新藏公路通车后,这里开始建设营房和简单的公共设施。1966年,阿里地区专员行政公署从噶尔昆沙迁来此地,到了1980年代,城镇粗具规模。1988年,噶尔县也将政府所在地迁到这里。噶尔意为帐篷、营帐,因历史上曾作为兵营驻扎地而得名。全镇人口12000人。狮泉河镇海拔4255米。 ,
狮泉河镇现已成为西藏西部的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中心和边境贸易中心,也是阿里最主要的交通枢纽,是新藏公路、拉普公路、黑阿公路的交会点。
全镇以环岛为中心,四条马路向外延伸:南面为商业街,东西部为地区政府各部门所在地,北面是通向日土县及新疆方向的新藏公路。社会服务设施及公共文化设施大体齐备。狮泉河镇目前已有1000多户个体商贩,他们大都来自四川、甘肃、新疆等地,从事餐馆、商店、修理、服装加工、娱乐等服务性行业.小镇不大,但在阿里高原空旷的荒野戈壁上却显得繁华,充满生机与活力。由于缺水缺电,狮泉河镇实行定时供水供电。
距拉萨1586千米。拉萨至阿里狮泉河镇的客运班车已经开通,交通相对方便。飞机7月1号通航到拉萨票价2590元我现在就在阿里打工空间有图片289528352

㈡ 阿里在啥地方寒冷吗

阿里在西藏,现在天气好冷的在零下10度以下,去游玩注意保暖。


阿里号称西藏的屋脊,也是“最西藏的西藏”。这里有号称“世界中心”冈仁波齐神山,有西藏三大圣湖的玛旁雍错,这一堆神山圣湖,是朝圣者心中最为殊胜的圣地。此外,发源于冈底斯山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从这里流向四方,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格王朝向人们诉说着沧桑往事,壮阔的札达土林用一身的痕迹描述着历史的变迁。走进阿里,探寻的是西藏的古文明。


㈢ 介绍一下西藏的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是西藏自治区唯一的地区,驻地噶尔县。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

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土地面积33.71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地区总人口95803人。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3)西藏阿里唯美图片扩展阅读:

阿里地区的历史沿革:

“阿里”一词是藏语音译,意为“属地”、“领地”、“领土”等。直到9世纪初,这里仍称“象雄”。在汉文史籍中,不同朝代对其称呼各异。

在藏文古籍中,吐蕃王朝赞普之后裔来到这块原属象雄十八部的政治区域后,这块上部区域名副其实地臣服于赞普后裔的统辖之内,故此,才有“阿里”的称谓。

阿里古为藏族地区早期的“十三小邦”之一,汉族史籍称为“羊同”。羊同经过逐步发展,在约公元4-5世纪建立了象雄王国,鼎盛时将地域划分为内中外三部,内象雄大体为今阿里地区所辖范围。

古格王朝在公元13世纪随西藏一起归属元朝(1206-1368),统属于元朝设立的“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元代称“纳里速古鲁孙”,阿里地区的具体事务则交由萨迦地方政权处理。

明朝(1368-)在管理西藏方面基本沿用元朝的旧制。明朝洪武皇帝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代称“俄里思”,到了清代方称“阿里”。

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时期由汗庭任命管理(甘丹颇章政府是其中的下级政府,而且只有部分管理权),后期是拉藏汗任命女婿康济鼐管理阿里区域,后来,在清中央政府的扶持下,阿里地区逐步归入西藏噶厦地方政府,后又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堆里嘎本驻噶大克(即噶尔雅沙)。辖布达巴、日土、噶大克。

1954年设阿里总管,管辖仲巴洛强、普兰宗、札布让宗、达巴宗、日土宗、噶大克等宗溪。

1960年设阿里专区,专署驻噶尔昆沙。以噶尔宗设噶尔县(驻雅沙);以日土宗设日土县;以革吉设革吉县(驻那坡);以改则设改则县(驻隆仁,又称鲁玛仁波);以仲巴洛强溪设仲巴县(驻札东);以普兰宗设普兰县;以札布让与达巴2宗合并设札达县(驻托林)。辖7县。

1962年将仲巴县划归日喀则专区。辖6县。

1966年阿里专署由噶尔县迁驻噶尔县狮泉河。噶尔县由雅沙迁驻昆沙(因民主改革时在昆沙设噶尔新乡乡政府,故昆沙又称噶尔新村)。

1970年阿里专区改为阿里地区,地区驻噶尔县狮泉河。由改则县的路南4区设立措勤县(驻门董)。阿里地区辖噶尔(驻昆沙)、革吉(驻那坡)、札达(驻托林)、措勤(驻门董)、日土、改则(驻鲁玛仁波)、普兰等7县。

1979年3月7日复归西藏自治区领导。同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地区行政公署驻狮泉河镇。辖噶尔、普兰、措勤、革吉、改则、扎达、日土7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