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银河夜景图片高清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银河夜景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 2023-05-11 02:17:12

‘壹’ 小时候肉眼能看到的银河,为何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无云的夜空中能看到一条明暗相间的银河,而现在城市的夜空根本看不到银河,只是偶尔能看到几颗零散的星星,主要原因是现在光污染和大气污染严重。

银河的组成

银河系是一个拥有近2000亿颗恒星的星系,我们的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毫不起眼的恒星,银河系有四个明显的悬臂,我们太阳系位于猎户座悬臂,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万光年。


另外,银河系的观测也要看时机,所谓月朗星稀,指的是皓月当空之时,星星稀少,因为暗淡的星星淹没在了月光之中,所以农历的月末和月初之时,才是观测银河的最佳时候。

地球在公转,这会影响银河与地搭世平面的相交角度,加上气候的影响,一备滚般在七、八、九月份时,是北半球一年中观测银河的最佳时期。

‘贰’ 如何拍摄银河

导语:星空、银河和星轨拍摄是这几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介于天文摄影和风光摄影的拍摄题材,由于实地拍摄条件严酷,器材硬件要求很高,所以星空摄影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察唤大家神往之。其实星空拍摄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掌握了前期后期拍摄技术,你也可以一样拍出星空银河大片了。 如何拍摄星空银河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1、首先你要能看到星星 和所有风光摄影作品一样,星空摄影首要因素就是看得见星星,要拍到好的星空银河作品,你必须看到它们,这个严酷的自然环境要求直接抹杀了很多生活在大城市中摄影爱好者的星空拍摄愿望,国内大小城市都在追求夜景灯光工程,还有大气污染等,所以基本在城市周围是没有可能拍摄星空的。所以对于国内的摄友来说,想拍摄星空,一定只能走远一点了,远离城市,离开光污染。 2、无云无月才能看到星空之美 第2个重要因素就是天气,多云多雨的季节往往不适合拍摄星空,我2013年在川青藏档没侍区采风,整整15天时间在高原上没有看到一天有完美星空,透过云层给你看到几颗星星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那个时间是雨季,夜间往往是多云的,朋友告诉我藏区拍摄星空要冬天更适合。如果想旅游的时候拍摄星空,对目的地附近的历年天气做一个研究还是有必要的,做到心中有数。 3、月明星稀 第3个重要因素就是月亮的干扰,有一个俗语叫“月明星稀”,就很直白地说出来了,“满月天,地景亮,星星少,新月天,地景暗,星星多”。这个我们后面细说,不同的月相天,我们可以拍摄不同的内容。 了很多。 二、星空摄影的器材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镜头后面那个人头决定了拍摄成败,不过在星空摄影的时候,摄影器往往直接定了一张作品好坏,甚至决定了你拍到什么东西。 1、单反机身 一台高感出色的单反相机 ,比如佳能的EOS 6D、5d3 和尼康的D7100、D700和D800都足够了,当然你有一个顶级旗舰机器 D3s、D4 或者 1dx就更棒了。 2、广角镜头 拥有一支大光圈的超广角镜头,f/2.8的大光圈是一个标准,16mm 或者14mm超广角更好。 3、三脚架 一套适合竖拍的云台脚架组合是必需的,能够曝光几十秒甚至几个小时,还要稳定不动。注意很多球形云台需要另外购买一个L型支架才适合竖拍。 4、快门线 可以定时拍摄的快门线 (尼康某些机型内置),最好使用有线的,不要使用无线遥控快门线,因为长时间曝光或者定时自动间隔快门,遥控的稳定性差了很多。 三、拍摄时注意事项 利用天气预报网站,查询针对天文摄影的气象信息。可以去找个网站,去看天文气象预报,它能很明确、直观地告诉你今天是否适合观星,适合观星的天气相对适合拍摄星空。以上海为例: 很明显上图的 Poor 就是不适合拍摄,Excellent 就是最佳拍摄时间了。然后还要考虑的就是月相、月升月落的时间。不过这个只是从天气上考虑,实际上在上海看这个是没有用的,因为有不夜城的光污染,再好的天气上海也难看到几颗星星。农历三十、初一之类的新月天总是最适合观星和拍摄星空的。如果只是拍摄星空,不拍摄星轨,很多时候月亮没有升起,或者已经落下的时候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见下图,月亮要凌晨2点45分才升起,所以在没有光污染的环境中,夜里10点后到凌晨2点半之前我们都可以认为那是拍摄的好时机。对比一下同一时间两个相邻位置拍摄的有无月光的对比照。 月亮落山前(11点50分)的最后一抹月光打亮了整个木栈道,效果反倒比闪灯或者行吵手电筒补光的效果更好更自然。 下图拍摄于同一天的12点05分,和上图相差了15分钟而已,但是月亮已经完全下山了,前景虽然通过曝光也亮了,但是缺少光影,显得很闷。 四、查询地图,了解拍摄点情况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目标地拍摄,建议先利用地图软件查询一下周围建筑和公路情况,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如下图所示就是我拍摄的地方,可以看到除了高速公路外,基本湖边只有铁轨,没有任何建筑了,非常适合拍摄星空。 五、关于弱光对焦 在夜晚拍摄时候,对焦是异常困难的,在取景器中往往是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东西,如果使用常见的手动无限远的方法,有时候还是会失焦,拍出来的星星还是会发虚。 将上图放大细节到下图就可以明显地看到星星都失焦了,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没有正确对焦的例子。 正确的对焦方法 : 用手电筒打亮前景,然后相机使用Live View 实时对焦方式,放大10倍,对着前景手动对焦,这样的方法适合大多数情况,广角镜头的景深很大,所以焦点之外基本都是清晰的。如下图所示,我就是对着右下的树对焦的,前景很清晰,银河也很清晰,整个图片就比上面的那张看着舒服很多了。 六、构图和畸变 构图的前景部分可以借助手电或者车灯来辅助一下,但是大多数情况,我们只能拍一张,看一下实际效果,然后调整一下,数码相机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拍摄星空,还是应该关注前景的畸变。星星高悬在夜空,我们都是尽量想把银河拍全或者拍摄更多的星星,所以总是会尽量以低角度机位翘头仰拍,往往这样会造成地景的极度变形,房子倒下,树木横着长。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拍的是星星,前景只是参照,不是主体,不需要太在意。我的看法是,横平竖直,比例合适是一个美学上的基础,一张好的作品往往不是看它拍得精彩的地方,而是经常被挑刺拍得最不好的地方,因为不和谐的地方往往就会显得非常突出,即使在一些备受推崇的国内星空摄影师的作品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问题。 解决畸变有几个方法 : 最简单的当然是选择更合适的前景,避免一些垂直的物体,比如房屋、柏树、松树等。尽量选择一些即使畸变也不会有很大影响的东西,比如圆点的大石头、帐篷,或者汽车之类的。下图中的路虎车虽然也有明显的畸变,但是突出了车头部分,让人觉得更有气魄。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移轴镜头,它有不低于鱼眼的相场,通过移轴可以在保证地景不畸变的前提下,尽量多拍到很多星星,当然缺点就是损失了一挡光圈,需要ISO感光度提高一倍。上图是使用Canon TS-E 17mm 移轴镜头拍摄的,几乎没有翘头仰拍,所以你看到界碑直直地竖立在场景里面。 七、前景的补光 前景的好坏始终是一个星空摄影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打亮前景,让它很好地融合到整个星空场景里面是一个艰巨挑战。常见的补光方法有月光、手电筒、闪光灯、车灯、打火机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光源。 月光最适合拍摄星轨的时候自然照亮大场景,因为很少有人造光源可以打亮整个地面,而且月亮的光线最匀称、最自然,如果拍摄星轨,我最喜欢有点月亮的天空,甚至是满月天,星星虽然会少点,但是转成星轨其实也够了。 手电筒对远处的树和小房子补光最方便,但是由于光照范围小,很难控制。 闪光灯最适合打亮汽车、帐篷、石头之类的不大不小的前景,闪灯的好处是光照匀称,可以控制输出强度,通过色片可以调整色温,最好地融入星空场景。上一页图中的路虎借用了远处高速公路的路灯的光污染作为侧光源,手持闪光灯在左、前、右3个角度分别用1/64之类的出力进行补光,车内的光源来自车内的LCD 液晶屏。 闪光灯补光只需要在快门按下的20瞄内对着车子按下测试按钮就可以了,不用考虑机顶、引闪器、前帘或者后帘,不过可以尽量在曝光后的10瞄完成补光。 车灯往往是最不会忘记带的光源,只要你开车就有了。 打火机一般是用来补一些星空人像的人脸,可以营造出一种相对犹豫的气氛。如第一张图所示,就是将打火机作为唯一补光光源,感谢雪代提供图片。图二则是闪光灯与打火机协同工作,你可以看到两张照片参数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补光效果不同,我们得到两张完全不同的作品。 八、星轨拍摄 1、前期拍摄 拍摄星轨其实就是拍摄星空的进阶版。胶片相机拍摄星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优势的,因为数码相机在高感光度和超长曝光时候产生的热噪点是很难除去的.,而胶片相机也没有电池的压力,拍几个小时其实都没有问题。不过胶片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使用也不方便,我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是关注于数码相机拍摄星轨吧。拍摄星轨一般有两种方法,单张长曝法和多张叠加法。单张长曝法更适合于胶片机器,数码相机如果持续一个小时曝光,发热导致的高感噪点肯定无法控制,所以我们这里只介绍叠加法拍摄星轨和后期处理方法。 多张叠加法很简单,用同样的曝光组合(高感光度 ISO1600 ~3200,较大的光圈 f/2.8,较长的曝光时间, 不超过60秒,最好低于30秒),相机镜头对准北极星(北半球)每隔一秒拍一张,拍摄一个小时星星大约转15度,理论上360度应该要拍24个小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的。 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每隔一秒自动拍一张,你不可能手动去控制这个,你的精度和耐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买一个有定时功能的快门线是必须的。一般拍个100张以上 ,时间长于一个小时,根据星星的多少就可以叠加出一个星轨来了。图16-12拍摄了167张 ,大约一个半小时,其实只转了20度左右,不过你看上去已经是完整的一个圆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星星是散布在天空中的,虽然只有每颗15~20度,但是每个角度都有星星,看起来就像一个完整的圆了。 2、叠加法的优势 噪点。叠加法因为每张只拍30或者60秒,所以相对热噪点比较好,每张叠加后的也不会太差,而且叠加处理的时候有说法会抹平噪点,拍一张有一秒的间隔,所以机器还是劳逸结合的。电力。叠加法虽然也会受到电池耗尽的影响,但是只要快速换电池 ,也只是影响几秒钟而已,长曝法就直接停止了。曝光。叠加法可以让每张照片都正确曝光,不用担心前景过曝,所以可以拍到更多的星星和正常曝光的前景,叠加后的星轨效果更好。延时。同样的星轨素材如果你做成延时录像,一个拍摄两个效果。 耐力是星轨出大片的根本星轨如果要更圆,那么只有用更长的时间拍摄更多的张数,这个星轨就会更圆滑更舒服了。林肯·哈里森的一些星轨大片长达十几个小时拍摄,国内的一些星轨高手也是动辄冬天在野外拍整个晚上。你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星轨拍得不够好,那么就是你跑得不够远,时间不够长了,归根结底,你的耐力不够。我不是一个耐力非常好的人,所以我的星轨作品真的不能算很好,只是算拍出了一个圆而已,不过从技术角度讲,基本没有太大差异了。 九、北半球对着北极星,南半球对着正南 星轨和星落拍摄的最大区别就是你有没有对准方向。现在都有智能手机了,我们可以安装一些星图APP软件来帮助我们定位北极星,比如着名的Star Chart 汉化版。 北半球如果对准了北极星,那么你拍出来就是星轨,时间足够就成圆了,如果没有对准,那么就成了星落了,不是一定圆的比不圆的就好,因为有些时候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前景适合你拍星轨吗?你有足够的星星拍星轨吗?如果实在找不到北极星,那么对准正北就可以了,像我在南半球就是对着正南拍摄。正南正北你可以通过指南针或者GPS unit的数字罗盘来定位。 下面先以一张星轨的照片为例来具体介绍叠加法拍摄星轨和后期处理。图为威伦加港的星轨,从前景和画质来说,其实是我拍得最好的一张星轨,遗憾是我没有对着正南,也没有拍很长时间,不够敬业啊 下图是我在满月天拍摄了一个小时,后期在Startrails软件中叠加而成的70张星轨中的一张,可以看得出星星真的不多。 这张拍摄和一般的星空拍摄的参数设置有明显不同,我只用了ISO 400,f/5.6。因为那天是满月,月光当头照下,前景亮度和夕阳时差不多了,所以如果采用ISO3200 f/2.8 的惯用星空设置,肯定都过曝了,所以还是因地制宜来选择曝光最合理。 很多人都说满月天不适合拍星星的,我也这样认为,满月天,星星少了很多,不过自然光照亮的前景比用闪灯和其他人造光源出来的效果好了很多,色温也很自然,ISO 400 , 噪点也少了很多。星星是少了,所以不能拍星空,不过星星连起来,拍个星轨也足够了,所以我现在更推荐半月天、满月天来拍点星轨,因为新月天拍星轨星星太多了,密密麻麻的一个大圆盘也不好看。 你可以在Lightroom里面先修饰一张片子,然后同步修饰设置到所有片子,也可以叠加后再对TIFF进行处理,我这张是选择叠加后再处理的,因为我觉得要处理的地方不多,直接导出为JPEG,Startrails目前不支持RAW格式的叠加,可以支持TIFF,但是我觉得TIFF全尺寸的文件有点大,几百张的时候还是不小的负担。一般我们使用StarTrails这个免费的德国软件来叠加星轨,下载地址:http://startrails.de/Startrails.zip,不用安装,解压缩就可以使用了。 十、处理步骤 1. 如下图所示,在Star-Trails里面打开要叠加的文件,这里是64张,每张拍摄时间60秒,大约是一个小时多一点。Startrails支持暗场,就是全黑的同样曝光时间来一张,你可以盖着镜头盖来一张,我没有这个好习惯,以后还是要养成。 2. 单击下图中的第5个图标,一般我选择Light-Screen-Blend默认设置,然后单击“OK”按钮就可以开始叠加了。叠加的快慢就取决于你的电脑了,我的电脑很不错,所以很快 ,如果片子多、速度慢,那么就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3. 等下方进度条满了,就表示叠加完成,然后单击第3个图标进行保存。最后会有个弹窗可以调节压缩比例,默认90 ,我通常选100,图片质量会好些,单击“OK”按钮后保存。我这张图原图没有旋转,所以出来不是垂直的,这个可以去Photoshop或者 Lightroom里调整一下就好了,这样就结束了,是不是非常简单啊。 如果想得到如下图所示这样的带有星芒效果的星轨,可以考虑使用 StarSpokes Pro 滤镜处理第一张,或者最后一张参与叠加的照片,让它有图中所示的效果。

‘叁’ 求银河系全景图3.92(好像是)GB版本的下载链接,最好是百度网盘的

图片还是视频?这么大?

‘肆’ 银河系只有一张真正的360度全景图,平时看到的没有一张是真照片

随着 科技 的发展,人类对太键哗阳系的了解已经非常深,人们不再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只不过是银河系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已,在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这八颗行星携带着它们的数量众多的卫星围绕太阳进行公转,同时在太阳系中还存在两大小行星带,分别是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还有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小行星带,这是人类对太阳系的基本认识,在认识太阳系之后,人类把目光转向太阳系的上一级天体结构--银河系,由于银河系是一个比太阳系大N倍的天体结构,所以要认识银河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如此人类还是依靠现代 科技 和仪器努力的绘制出银河系全景图,经过不断地努力,科学家终于绘制出有史以来最精确的银河系全景图。

传统认知中的太阳系,是银河圆盘状的形状

前段时间由中美德三国科学家绘制的银河系全景图被公开,这张号称是人类 历史 上最精确的银河系全景图帮助科学家解决了很多重大科学问题,比如银河系有几条旋臂、银河系的真正直径到底是多少、太阳系在银河系的具体位置等,科学家确定了银河系拥有4条旋臂,真正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具体位置位于银河系从外到内倒数第二条旋臂边缘,这个研究成果是三国科学家历经长达15年才取得的,非常不易。不过,当这张号称史上最精确的银河系刚公布的时候,外界似乎并没有引起外界多大关注,因为从公布的这张银河系结构图来看,它与我们以往在教科书、网上、书籍、电视等看到旧的银河系全景图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从感觉上比以往更清晰一些,色彩有少许差异,也就是这张所谓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其实是一张“清晰化”的银河系旧图,所以外界对此并不感觉有多大惊喜。

科学家公布的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示意图

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示意图

虽然科学家把这张最新的银河系全景图称为“人类 历史 上最精确的银河系全景图”,但是其实这张银河系全景图是“假”的,为什么呢?

原来人类本身位于银河系之内,人类最远的飞行器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更不用说银河系了,如果要想绘制一张真实的银河系全景图,必须把探测器飞到银河系上空很远的地方才有可能实现,可是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厚度也有2万光年,如此遥远的距离人类根本无法飞到银河系上方俯瞰银河系,由于无法飞出银河系人类只能通过想象力绘制银河系全景图,前段时间公布的史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其实也是一张想象图,是人类通过长时间对银河系的观测分析,然后将有关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数理运算建模得出的想象图,它的最精确只不过是最接近银河系真实的面貌,但并非是银河系真实的全貌,不仅这张最新的精确银河系全景图是“假”的,以往我们在教科书、网络、书籍等经常见到的各种类型的银河系全景图其实都是想象图,并非真实的银河系全景图,而真正的银河系全景图只有一张,那就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个科学团队绘制的那张,只有那张才算是真正的银河系全景图。

最真实的银河系360度全景图示意图,网友:看不懂

这张真实的银河系全景图是科学家利用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在长达10年的拍摄过程中,斯皮策空间望远镜总共拍摄了200万张银河系所在太空区域的照片,然后科学家利用这些照片合成乎消了一张360度银河系全景图,这张照片才是真正的银河系照片,不过由于银河系实在太大,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在10年间拍摄的200万张合成的银河系图片也仅仅占银河系一半区域,距离真正的银河系全景图还有很大差异,但是贵在真实,它不是想象模拟出来的,也不是计算出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拍摄到夜空中银河系真实的星光照片合成的,所以它很真实。

银河系红外线全景图,网友:依然看不懂

不过这张图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非专业人士几乎看不懂这张图到底隐藏什么信息,因为里面是由大量的红外线照片组成的,只有专业人士或者宇宙发烧友才能岁亮知看得明白其中隐藏的信息,但是世界上并非人人都是专业人士,因此为了达到科普的目的,科学家在此基础上继续观测、研究、分析最终绘制出银河系全景图的模拟图和想象图,虽然这张图虽然并非是真正的银河系全景图,但是它也非常接近银河系全景图了,特别是这张想象图对于那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更加直观和易懂,从而起到科普的目的。

我们以为太阳系是这样飞行的

其实太阳系是这样飞行的

太阳系真实飞行轨迹图

其实这种情况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种惯例,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银河系,同时也存在太阳系中,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系是一个圆盘状的,中间是太阳,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其实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系全景图并非太阳系的真实面目,太阳系真实运动轨迹应该是这样的:太阳往前高速飞行,八大行星被太阳拖着往前飞,同时由于惯性原因它们也围绕着太阳公转,就像平时青蛙慢慢带着蝌蚪向往游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太阳系全景图,而平时我们看到的太阳系只是太阳系其中一个面,这个面叫做黄道平面,就是从太阳系前面看太阳系的样子,也就是太阳系的正视图,但是太阳系的俯视图、侧视图、仰视图又是另一种样子了,科学家之所以只公开太阳系的正视图,因为这样最直观和易懂。

‘伍’ 银河系的星系全景

银河系在天空上的投影像一条流淌在天上闪闪发光的河流一样,所以古称银河或天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看到了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
银河经过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天鹰座、狐狸座、天箭座、蛇夫座、盾牌座、人马座、天蝎座、天坛座、矩尺座、豺狼座、南三角座、圆规座、苍蝇座、南十字座、船帆座、船尾座、麒麟座、猎户座、金牛座、双子座、御夫座、英仙座、仙后座和蝎虎座。
银河在天空中明暗不一,宽窄不等。最窄只有4°~5°,最宽约30°。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星空的重要标志,是从北偏东地平线向南方地平线延伸的光带——银河,以及由3颗亮星,即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牛郎星和银河之中的天津四所构成的“夏季大三角”。夏季的银河由天蝎座东侧向北伸展,横贯天空,气势磅礴,极为壮美。但只能在没有灯光干扰的野外(极限可视星等5.5以上)才能欣赏到。冬季的那边银河很黯淡(在猎户座与大犬座),但在天空中可以看到明亮的猎户座,以及由天狼星、参宿四、南河三构成的明亮的“冬季大三角”。 北天拱极星座:小熊座、大熊座、仙王座、仙后座、天龙座
北天星座:仙女座、英仙座、武仙座、蝎虎座、鹿豹座、狐狸座、御夫座、牧夫座、猎犬座、小狮座、后发座、北冕座、天猫座、天琴座、天鹅座、天箭座、海豚座、飞马座、三角座
黄道十二星座: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宝瓶座、双鱼座
赤道带星座:小马座、小犬座、天鹰座、蛇夫座、巨蛇座、长蛇座、六分仪座、麒麟座、猎户座、鲸鱼座
南天星座:天坛座、天燕座、天鹤座、天鸽座、天兔座、天炉座、绘架座、唧筒座、雕具座、望远镜座、显微镜座、矩尺座、圆规座、时钟座、山案座、印第安座、飞鱼座、剑鱼座、苍蝇座、蝘蜓座、杜鹃座、乌鸦座、凤凰座、孔雀座、水蛇座、豺狼座、大犬座、南三角座、南十字架座、南鱼座、南极座、南冕座、船底座、船尾座、罗盘座、网罟座、船帆座、玉夫座、半人马座、波江座、盾牌座、巨爵座 银河系有两个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与银河系相对的星系称为河外星系。
银河系、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是本星系群主要的星系,这个星系群总共约有50个星系,而本星系群又是室女座超星系团的一份子。
银河被一些本星系群中的矮星系环绕着,其中最大的是直径达2.1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系,最小的是船底座矮星系、天龙座矮星系和狮子II矮星系,直径都只有500光年。其他环绕着银河系的还有小麦哲伦星系,最靠近的是大犬座矮星系,然后是人马座矮椭圆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御夫座矮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天炉座矮星系和狮子座矮星系。 2006年1月,研究人员的报告指出,过去发现银河系的盘面有不明原因的倾斜,现今已经发现是环绕银河的大小麦哲伦星系的扰动所造成的涟漪。是在它们穿过银河系的边缘时,导致了某些频率的震动所造成的。这两个星系的质量大约是银河系的2%,被认为不足以影响到银河。但是加入了暗物质的考量,这两个星系的运动就足以对较大的银河造成影响。在加入暗物质之后的计算结果,对银河的影响增加了20倍,这个计算的结果是根据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马丁·温伯格的电脑模型完成的。在他的模型中,暗物质的分布从银河的盘面一直分布到已知的所有层面中,结果模型预测当麦哲伦星系通过银河时,重力的冲击会被放大。
麦哲伦星云图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在2013年6月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第222次会议上公布了Swift探测器所拍摄的大麦哲伦星云(LMC)和小麦哲伦星云(SMC)的最新震撼照片,这是NASA有史以来公开过的最高清的太空图片。这些史无前例的高清图像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辨识和研究两个星云中所存在的恒星、超新星以及星团系统。
这些图像均来自Swift探测器所搭载的紫外线光学望远镜(UVTO),NASA和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合作利用雨燕卫星上紫外/光学望远镜对离我们最近的两个星系进行了各种角度的拍摄,然后将拍摄下来的数万张小型照片拼接创建了分辨率超过1.6亿像素的最清晰的照片,总容量达到了457MB,格式为TIFF。
大麦哲伦星云的原始图片像素数高达1.6亿,由2200张局部照片拼接而成,而拍摄这些照片共耗时5.4天。而小麦哲伦星云的原始图片像素数则为5700万像素,由656张局部照片组成,拍摄耗时共计1.8天。
麦哲伦星云规模
据NASA官方资料显示,大麦哲伦星云和小麦哲伦星云都是距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大型天体系统,属于银河系的伴星系。其中,大麦哲伦星云距离银河系约16.3万光年,其规模约为银河系的20%,质量仅相当于银河系的2%,而小麦哲伦星云距离银河系约20万光年,质量是大麦哲伦星云的2/4。

‘陆’ 有银河系中心的真实图像吗





2013年9月14日,天文学家捕捉到银河系中心特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 (Sgr A*)发出的迄今为止探测到的最大的x射线耀斑。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捕捉到的这一现象,比Sgr A*通常放射的物饥x射线要亮400倍。图像的直径约为12弧分。



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岁派天局科学家/威斯康辛大学/Y.Bai,等等。



在一项空前的长达16年的研究中,天文学家利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几架旗舰望远镜,对潜伏在我们星系中心的怪物——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周围环境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详细观察。这项研究通过绘制近30颗恒星的轨道,揭开了这个动荡区域隐藏的秘密。

‘柒’ 如何拍摄星空银河

导语:星空、银河和星轨拍摄是这几年迅速流行起来的一种介于天文摄影和风光摄影的拍摄题材,由于实地拍摄条件严酷,器材硬件要求很高,所以星空摄影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神往之。其实星空拍摄从技术层面来说并不是很难,甚至可以说非常简单,掌握了前期后期拍摄技术,你也可以一样拍出星空银河大片了。

如何拍摄星空银河

一、自然条件的影响

1、首先你要能看到星星

和所有风光摄影作品一样,星空摄影首要因素就是看得见星星,要拍到好的星空银河作品,你必须看到它们,这个严酷的自然环境要求直接抹杀了很多生活在大城市中摄影爱好者的星空拍摄愿望,国内大小城市都在追求夜景灯光工程,还有大气污染等,所以基本在城市周围是没有可能拍摄星空的。所以对于国内的摄友来说,想拍摄星空,一定只能走远一点了,远离城市,离开光污染。

2、无云无月才能看到星空之美

第2个重要因素就是天气,多云多雨的季节往往不适合拍摄星空,我2013年在川青藏区采风,整整15天时间在高原上没有看到一天有完美星空,透过云层给你看到几颗星星就已经很不错了,因为那个时间是雨季,夜间往往是多云的,朋友告诉我藏区拍摄星空要冬天更适合。如果想旅游的时候拍摄星空,对目的地附近的历年天气做一个研究还是有必要的,做到心中有数。

3、月明星稀

第3个重要因素就是月亮的干扰,有一个俗语叫“月明星稀”,就很直白地说出来了,“满月天,地景亮,星星少,新月天,地景暗,星星多”。这个我们后面细说,不同的月相天,我们可以拍摄不同的内容。

了很多。

二、星空摄影的器材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镜头后面那个人头决定了拍摄成败,不过在星空摄影的时候,摄影器往往直接定了一张作品好坏,甚至决定了你拍到什么东西。

1、单反机身

一台高感出色的单反相机 ,比如佳能的EOS 6D、5d3 和尼康的D7100、D700和D800都足够了,当然你有一个顶级旗舰机器 D3s、D4 或者 1dx就更棒了。

2、广角镜头

拥有一支大光圈的超广角镜头,f/2.8的大光圈是一个标准,16mm 或者14mm超广角更好。

3、三脚架

一套适合竖拍的云台脚架组合是必需的,能够曝光几十秒甚至几个小时,还要稳定不动。注意很多球形云台需要另外购买一个L型支架才适合竖拍。

4、快门线

可以定时拍摄的快门线 (尼康某些机型内置),最好使用有线的,不要使用无线遥控快门线,因为长时间曝光或者定时自动间隔快门,遥控的罩扒稳定性差了很多。

三、拍摄时注意事项

利用天气预报网站,查询针对天文摄影的气象信息。可以去找个网站,去看天文气象预报,它能很明确、直观地告诉你今天是否适合观星,适合观星的天气相对适合拍摄星空。以上海为例:

很明显上图的 Poor 就是不适合拍摄,Excellent 就是最佳拍摄时间了。然后还要考虑的就是月相、月升月落的时间。不过这个只是从天气上考虑,实际上在上海看这个是没有用的,因为有不夜城的光污染,再好的天气上海也难看到几颗星星。农历三十、初一之类的新月天总是最适合观星和拍摄星空的。如果只是拍摄星空,不拍摄星轨,很多时候月亮没有升起,或者已经落下的时候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见下图,月亮要凌晨2点45分才升起,所以在没有光污染的环境中,夜里10点后到凌晨2点半之前我们都可以认为那是拍摄的好时机。对比一下同一时间两个相邻位置拍摄的有无物昌昌月光的对比照。

月亮落山前(11点50分)的最后一抹月光打亮了整个木栈道,效果反倒比闪灯或者手电筒补光的效果更好更自然。

下图拍摄于同一天的12点迅稿05分,和上图相差了15分钟而已,但是月亮已经完全下山了,前景虽然通过曝光也亮了,但是缺少光影,显得很闷。

四、查询地图,了解拍摄点情况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目标地拍摄,建议先利用地图软件查询一下周围建筑和公路情况,这样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如下图所示就是我拍摄的地方,可以看到除了高速公路外,基本湖边只有铁轨,没有任何建筑了,非常适合拍摄星空。

五、关于弱光对焦

在夜晚拍摄时候,对焦是异常困难的,在取景器中往往是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东西,如果使用常见的手动无限远的方法,有时候还是会失焦,拍出来的星星还是会发虚。

将上图放大细节到下图就可以明显地看到星星都失焦了,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没有正确对焦的例子。

正确的对焦方法 :

用手电筒打亮前景,然后相机使用Live View 实时对焦方式,放大10倍,对着前景手动对焦,这样的方法适合大多数情况,广角镜头的景深很大,所以焦点之外基本都是清晰的。如下图所示,我就是对着右下的树对焦的,前景很清晰,银河也很清晰,整个图片就比上面的那张看着舒服很多了。

六、构图和畸变

构图的前景部分可以借助手电或者车灯来辅助一下,但是大多数情况,我们只能拍一张,看一下实际效果,然后调整一下,数码相机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拍摄星空,还是应该关注前景的畸变。星星高悬在夜空,我们都是尽量想把银河拍全或者拍摄更多的星星,所以总是会尽量以低角度机位翘头仰拍,往往这样会造成地景的极度变形,房子倒下,树木横着长。

当然很多人会说,我拍的是星星,前景只是参照,不是主体,不需要太在意。我的看法是,横平竖直,比例合适是一个美学上的基础,一张好的作品往往不是看它拍得精彩的地方,而是经常被挑刺拍得最不好的地方,因为不和谐的地方往往就会显得非常突出,即使在一些备受推崇的国内星空摄影师的作品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种问题。

解决畸变有几个方法 :

最简单的当然是选择更合适的前景,避免一些垂直的物体,比如房屋、柏树、松树等。尽量选择一些即使畸变也不会有很大影响的东西,比如圆点的大石头、帐篷,或者汽车之类的。下图中的路虎车虽然也有明显的畸变,但是突出了车头部分,让人觉得更有气魄。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如果有条件可以考虑移轴镜头,它有不低于鱼眼的相场,通过移轴可以在保证地景不畸变的前提下,尽量多拍到很多星星,当然缺点就是损失了一挡光圈,需要ISO感光度提高一倍。上图是使用Canon TS-E 17mm 移轴镜头拍摄的,几乎没有翘头仰拍,所以你看到界碑直直地竖立在场景里面。

七、前景的补光

前景的好坏始终是一个星空摄影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打亮前景,让它很好地融合到整个星空场景里面是一个艰巨挑战。常见的补光方法有月光、手电筒、闪光灯、车灯、打火机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光源。

月光最适合拍摄星轨的时候自然照亮大场景,因为很少有人造光源可以打亮整个地面,而且月亮的光线最匀称、最自然,如果拍摄星轨,我最喜欢有点月亮的天空,甚至是满月天,星星虽然会少点,但是转成星轨其实也够了。

手电筒对远处的树和小房子补光最方便,但是由于光照范围小,很难控制。

闪光灯最适合打亮汽车、帐篷、石头之类的不大不小的前景,闪灯的好处是光照匀称,可以控制输出强度,通过色片可以调整色温,最好地融入星空场景。上一页图中的路虎借用了远处高速公路的路灯的光污染作为侧光源,手持闪光灯在左、前、右3个角度分别用1/64之类的出力进行补光,车内的光源来自车内的LCD 液晶屏。

闪光灯补光只需要在快门按下的20瞄内对着车子按下测试按钮就可以了,不用考虑机顶、引闪器、前帘或者后帘,不过可以尽量在曝光后的10瞄完成补光。

车灯往往是最不会忘记带的光源,只要你开车就有了。

打火机一般是用来补一些星空人像的人脸,可以营造出一种相对犹豫的气氛。如第一张图所示,就是将打火机作为唯一补光光源,感谢雪代提供图片。图二则是闪光灯与打火机协同工作,你可以看到两张照片参数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补光效果不同,我们得到两张完全不同的作品。

八、星轨拍摄

1、前期拍摄

拍摄星轨其实就是拍摄星空的进阶版。胶片相机拍摄星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优势的,因为数码相机在高感光度和超长曝光时候产生的热噪点是很难除去的.,而胶片相机也没有电池的压力,拍几个小时其实都没有问题。不过胶片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使用也不方便,我这里就不多说了,还是关注于数码相机拍摄星轨吧。拍摄星轨一般有两种方法,单张长曝法和多张叠加法。单张长曝法更适合于胶片机器,数码相机如果持续一个小时曝光,发热导致的高感噪点肯定无法控制,所以我们这里只介绍叠加法拍摄星轨和后期处理方法。

多张叠加法很简单,用同样的曝光组合(高感光度 ISO1600 ~3200,较大的光圈 f/2.8,较长的曝光时间, 不超过60秒,最好低于30秒),相机镜头对准北极星(北半球)每隔一秒拍一张,拍摄一个小时星星大约转15度,理论上360度应该要拍24个小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需要的。

这里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每隔一秒自动拍一张,你不可能手动去控制这个,你的精度和耐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买一个有定时功能的快门线是必须的。一般拍个100张以上 ,时间长于一个小时,根据星星的多少就可以叠加出一个星轨来了。图16-12拍摄了167张 ,大约一个半小时,其实只转了20度左右,不过你看上去已经是完整的一个圆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星星是散布在天空中的,虽然只有每颗15~20度,但是每个角度都有星星,看起来就像一个完整的圆了。

2、叠加法的优势

噪点。叠加法因为每张只拍30或者60秒,所以相对热噪点比较好,每张叠加后的也不会太差,而且叠加处理的时候有说法会抹平噪点,拍一张有一秒的间隔,所以机器还是劳逸结合的。电力。叠加法虽然也会受到电池耗尽的影响,但是只要快速换电池 ,也只是影响几秒钟而已,长曝法就直接停止了。曝光。叠加法可以让每张照片都正确曝光,不用担心前景过曝,所以可以拍到更多的星星和正常曝光的前景,叠加后的星轨效果更好。延时。同样的星轨素材如果你做成延时录像,一个拍摄两个效果。

耐力是星轨出大片的根本星轨如果要更圆,那么只有用更长的时间拍摄更多的张数,这个星轨就会更圆滑更舒服了。林肯·哈里森的一些星轨大片长达十几个小时拍摄,国内的一些星轨高手也是动辄冬天在野外拍整个晚上。你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星轨拍得不够好,那么就是你跑得不够远,时间不够长了,归根结底,你的耐力不够。我不是一个耐力非常好的人,所以我的星轨作品真的不能算很好,只是算拍出了一个圆而已,不过从技术角度讲,基本没有太大差异了。

九、北半球对着北极星,南半球对着正南

星轨和星落拍摄的最大区别就是你有没有对准方向。现在都有智能手机了,我们可以安装一些星图APP软件来帮助我们定位北极星,比如着名的Star Chart 汉化版。 北半球如果对准了北极星,那么你拍出来就是星轨,时间足够就成圆了,如果没有对准,那么就成了星落了,不是一定圆的比不圆的就好,因为有些时候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前景适合你拍星轨吗?你有足够的星星拍星轨吗?如果实在找不到北极星,那么对准正北就可以了,像我在南半球就是对着正南拍摄。正南正北你可以通过指南针或者GPS unit的数字罗盘来定位。

下面先以一张星轨的照片为例来具体介绍叠加法拍摄星轨和后期处理。图为威伦加港的星轨,从前景和画质来说,其实是我拍得最好的一张星轨,遗憾是我没有对着正南,也没有拍很长时间,不够敬业啊

下图是我在满月天拍摄了一个小时,后期在Startrails软件中叠加而成的70张星轨中的一张,可以看得出星星真的不多。

这张拍摄和一般的星空拍摄的参数设置有明显不同,我只用了ISO 400,f/5.6。因为那天是满月,月光当头照下,前景亮度和夕阳时差不多了,所以如果采用ISO3200 f/2.8 的惯用星空设置,肯定都过曝了,所以还是因地制宜来选择曝光最合理。

很多人都说满月天不适合拍星星的,我也这样认为,满月天,星星少了很多,不过自然光照亮的前景比用闪灯和其他人造光源出来的效果好了很多,色温也很自然,ISO 400 , 噪点也少了很多。星星是少了,所以不能拍星空,不过星星连起来,拍个星轨也足够了,所以我现在更推荐半月天、满月天来拍点星轨,因为新月天拍星轨星星太多了,密密麻麻的一个大圆盘也不好看。

你可以在Lightroom里面先修饰一张片子,然后同步修饰设置到所有片子,也可以叠加后再对TIFF进行处理,我这张是选择叠加后再处理的,因为我觉得要处理的地方不多,直接导出为JPEG,Startrails目前不支持RAW格式的叠加,可以支持TIFF,但是我觉得TIFF全尺寸的文件有点大,几百张的时候还是不小的负担。一般我们使用StarTrails这个免费的德国软件来叠加星轨,下载地址:http://startrails.de/Startrails.zip,不用安装,解压缩就可以使用了。

十、处理步骤

1. 如下图所示,在Star-Trails里面打开要叠加的文件,这里是64张,每张拍摄时间60秒,大约是一个小时多一点。Startrails支持暗场,就是全黑的同样曝光时间来一张,你可以盖着镜头盖来一张,我没有这个好习惯,以后还是要养成。

2. 单击下图中的第5个图标,一般我选择Light-Screen-Blend默认设置,然后单击“OK”按钮就可以开始叠加了。叠加的快慢就取决于你的电脑了,我的电脑很不错,所以很快 ,如果片子多、速度慢,那么就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3. 等下方进度条满了,就表示叠加完成,然后单击第3个图标进行保存。最后会有个弹窗可以调节压缩比例,默认90 ,我通常选100,图片质量会好些,单击“OK”按钮后保存。我这张图原图没有旋转,所以出来不是垂直的,这个可以去Photoshop或者 Lightroom里调整一下就好了,这样就结束了,是不是非常简单啊。

如果想得到如下图所示这样的带有星芒效果的星轨,可以考虑使用 StarSpokes Pro 滤镜处理第一张,或者最后一张参与叠加的照片,让它有图中所示的效果。

‘捌’ 有木有人知道怎么拍银河

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谈论的不是天文摄影,不是拍星空本身。

我们谈论的是夜景风光摄影,星空银河在画面里只是一个构图元素,和白天的风光照里面的云彩的作用差不多。画面里其它环境元素,从近景到远景,同样要非常精心的安排构图和控制曝光,这点上和传氏卖统风光片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环境的夜空片,很快就让人审美疲劳。



要拍好这样的夜景,有这么几个注意事项:

选择空气洁净远离城市的地方,如果附近1个小时车程有城市,效果会大打折扣。



海拔越高的地方越好。

选择合适的前景是关键中的关键!!银河哪里看都差不多,区别一张片子好坏的关键就是前景!

在天黑但月亮还没有出来的时候拍摄。

对银河曝光很容易,这张的参数是ISO 4000, F4, 30秒,17mm。用的是17-40 F4镜头,如果用2.8的镜头效果会更好。

30秒曝光是极限,这个时候有些星星已经能看出运动的痕迹了。如果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曝光时间必须进一步缩短。

好了,对银河曝光太容易了,真正的难处是,没有月亮的黑夜,没法对前景进行合适的曝光歼物逗。

怎么办?

有两个办法:

人工补光

两次曝光

如果前景很近很小,比方说一栋房子一棵树,人工补光最方便。可以用电筒或闪光灯(+滤色片)补光。

但如果那种“大风景”,前景是山川河流,那人工补光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两次曝光:在天色亮的时候,比分说在第二天清晨日出前再曝光一次。

参蚂派考资料

云漫:拍摄银河星空及星轨风光的经验技巧


觉得满意,请及时点赞,好评。谢谢

‘玖’ 17亿像素的银河系全景平面图来了,这是如何拍摄的

每一个人看文章内容的题目都感觉有点儿怪异,无需急,大家首先看下面的图,便是下边这幅。

那么这么厉害的相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没有错,便是照出来的,但它并不是用一个简易的数码相机照出来的。拍摄自然仅仅在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中,关键的工作中或是后期制作,要做到那样的细致水平,针对中后期的相片合成而言难度系数显而易见。大家如今对全景图并不生疏,如今我们可以用手机顺手拍摄全景图,可是拍摄宇宙空间天上的全景图,要相比手机拍摄繁杂得多,拍完以后还必须依照先后顺序对相片开展拼凑,最终才可以产生大家如今见到的这一图象。有兴趣爱好的盆友能够去免费下载这个图片来科学研究一下,看一下你能不能寻找大家的太阳系在哪儿。

‘拾’ 谁有那个NASA发布的8亿像素(108500×81500分辨率)的银河系图片TIFF格式的

http://www.eso.org/public/images/eso124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