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描述新加坡的鱼尾狮
在新加坡本岛以南的度假圣地圣淘沙岛上也有一座高达37米的巨型鱼尾狮雕像。与其说是雕像,不如说它是一栋建筑。它的内部中空,可让游客乘搭电梯直达顶端以鸟瞰整个圣淘沙以及新加坡本岛南部。它的眼部还会射出激光光束,配合附近的音乐喷泉呈现声光影的表演。
地址:浮尔顿1号 (1 Fullerton Road)
开放时间:全天候入场免费
交通提示
■ 巴士:75、131、167、182、196号等
■ 地铁:莱佛士坊地铁站 (Raffles Place MRT)
B. 求野生狮子的资料,包括图片,越完整越好
雄狮拥有夸张的鬃毛,非洲狮的体型硕大,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综合统计
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180公斤,体长1.8~2.5米,尾长1米(《辞海》)。对各地区狮子进行了多次科考测量,其中,津巴布韦保护区雄狮最大值242公斤,最小172公斤,平均174公斤,津巴布韦北部发现超过272公斤的狮子。雌狮平均139.8公斤,最大165公斤,最小110公斤。卡拉哈里雄狮平均188.4公斤,最大214公斤,最小164公斤,雌狮平均139.8公斤,最大153公斤,最小127公斤。克鲁格公园雄狮平均187.5公斤,最大225公斤,最小150公斤,雌狮平均124.2公斤,最大153公斤,最小83公斤。东非雄狮平均174.9公斤,最大204.7公斤,最小145.4公斤。雌狮平均119.5公斤,最大167公斤,最小90公斤。德兰士瓦地区狮子出现过251公斤的测量记录,1982年在纳米比亚Etosha国家公园实测一头雄狮体重达到260kg,成为最大的实测科考记录。2005年在津巴布韦测量了5头雄狮,其中三头体重为199公斤、209公斤、211公斤。另外,野生最大的雄狮体重可达270公斤,体全长超过3米。1960年在肯尼亚被射杀了一头雄狮,体重测量为272公斤以及一头1996年射杀于南非的雄狮,空腹测量超过270公斤(出自肯尼亚野生动物局)等很多个大个体纪录。另外一头野生雄狮狩猎纪录是313公斤,1930射杀于南非。非洲野生雄狮体重最大的狩猎纪录为341公斤(出自一个日本着名的介绍狮虎网站和一些科考文献中,但尚未得到相关动物学承认)。野生亚洲狮体重狩猎纪录是308公斤。野生非洲雌狮最大的测量纪录为272公斤,来自肯尼亚。雄狮笼养最大体重吉尼斯世界纪录可达366公斤,不过1970年曾出现过一头圈养狮肩高达1.12米、全长(含尾)3.2米、体重375公斤。还有一些纪录,有几头圈养的狮子体重曾分别达到了254公斤、223公斤、208公斤,虽然有相关资料,但尚未得到权威认证。
开普狮和巴巴里狮是灭绝的两个亚种,其中前者灭绝于19世纪,没有留下任何可靠的记录,现存世的开普狮标本肩高1.2米、全长(含尾)达到3.34米。巴巴里狮灭绝于上世纪前期,但动物园里还有一部分笼养的巴巴里狮,其中最大的一只肩高达1.33米、全长(含尾)3.34米、体重435.88公斤,是迄今为止有确切记载的最大狮子。还有一些传言,有两头狮子体重达到了550公斤和488公斤。它们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不过在人类用猎枪对它们特殊关怀下,这两个亚种都相继灭绝了。这两个亚种曾经被猜测是世界上最大的狮亚种,但由于灭绝太早没有留下任何可信的资料,平均体重难以猜测。巴巴里狮的最后阵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脉。一九二二年,最后一只巴巴里狮是被人类的猎枪击倒的,有关科学家认为其和东非狮大小近似。
位于印度的亚洲狮体型比非洲兄弟要小。亚洲狮雄性身躯略小,体长1.1~1.7米,体重一般在100~160KG左右,雄性全长1.9~2.8米多,体重一般在150~190KG左右,皮肤比较皱。相对非洲狮,亚洲雄狮的鬃毛比较少不是很浓密,在它的腹部和前肢肘部也有少量长毛,而它的尾端球状毛也较大,亚洲狮是亚洲最凶猛的猫科动物之一,也是亚洲最顶级的食肉动物之一。曾经在亚洲地区广泛分布,但因人类的猎杀和环境的破坏,使亚洲狮几乎走向了灭绝。
狮子拥有猫科动物中最大的头骨和肩高,肩膀高度超过了1.2米。也可以说除体重和体长指标以外,狮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雄兽的颅全长,一般在35-38cm,雌兽的,一般在28-32cm. 显而易见,雄兽普遍的要大于雌兽. 在我分析的来自非洲各地和印度的标本中, 南非, 埃及的标本比较大(这里全部以雄体为准),颅全长一般都超过37cm、38cm、39cm的标本也不少。最大的一个有40.2cm,文献上的一个标本(HEMMER,1974),头全长达到44cm,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个体了。东非的,一般在35-37.5cm之间。印度的狮子比较小,一般只有33-34cm左右。有趣的是,一向被认为是体型非凡的北非狮,头骨并不大,最大的一个,也仅有36cm,头全长的范围,基本上与东非狮相当。
狮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不同的是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那些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家伙或许在母狮眼里是英武挺拔的帅哥,常常更能吸引‘女士们’的注意。狮的头部巨大,脸型颇宽,鼻骨较长,鼻头是黑色的。狮的耳朵比较短,耳朵很圆(我注意到有些人因为名字里都有个“狮”字,就把美洲狮和母狮搞混在一起。其实单从外观看就能有所区分,母狮的耳朵好像是个短短的半圆,而美洲狮的耳朵则比较长,耳尖也比较尖。另外,狮属于猫科动物中的豹亚科,而美洲狮则为猫亚科,两者相差颇远。)狮的前肢比后肢更加强壮,它们的爪子也很宽。狮的尾巴相对较长,末端还有一簇深色长毛。狮子一般以食肉为主。非洲狮的数量在减少,但是它们目前并未被列为濒危或受威胁物种(亚洲狮濒危)。
狮子生活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的雄狮鬃毛更加发达,一直延伸到背部和腹部,它们的体型也最大,不过在人类用猎枪对它们的“特殊关怀”下,这两个亚种都相继灭绝
了。位于印度的亚洲狮体型比非洲兄弟要小,鬃毛也比较短。它们也处在灭亡边缘。狮过去曾生活在欧洲东南部、中东、印度和非洲大陆。生活在欧洲的狮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人类活动而灭绝,生活在亚洲,尤其是印度的狮差点在20世纪初被征服印度的英国殖民者宛如抽风般猎杀殆尽,幸好一向将狮奉为圣兽的印度人最后保住了它们,将它们安置在印度西北古吉拉特邦境内的吉尔国家森林公园内。那里的狮如今已繁衍了大约300-400头左右。在生活在西亚的亚洲狮因偷猎而灭绝后,吉尔国家森林已成了亚洲狮最后的栖息地……
狮子原来分布于除了热带雨林地区以外的非洲各地、南亚和中近东地区,现在除了印度的吉尔以外亚洲其它地方的狮子均已经消失,北非也不再有野生的狮子,目前狮子主要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因此现在基本可以算是非洲的特产。
编辑本段生活习性
狮子是猫科中平均体重仅次于虎的动物,也是唯一的群居动物。一个狮群约有20到30个成
员,其中往往包含连续的几代雌狮,至少一头成年雄狮和一些成长中的狮宝宝、狮贝贝。母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它们极少离开出生地。狮群可能包含几头成年雄狮,但是肯定只有一头是领头的。成年雄狮往往并不和狮群呆在一起,它们不得不在领地四周常年游走,保卫整个领地——一般它们能够在狮群中做几个月到几年的头领,这要看它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击败外来雄狮。狮群成员数目在4到37之间,平均为15头。每一个狮群的领地区域相当明确,在猎物充足的地方可以小到20平方千米;而在猎物稀疏的地域中它们也许不得不建立大到400平方千米的领地。幼小的雄狮长足够强大(一般为5岁)后将击败某个狮群的老国王而成为新的统治者。多数雌狮成熟后留在原来的狮群里,个别则被赶走然后加入别的狮群。狮群的成员们一般会分散成几个小群体来度过每一天,而当聚猎杀戮或者集体进餐时它们将汇集到一起。
狮子是同类竞争最激烈的猫科动物,狮群会尽量避免与其它狮群遭遇。雄狮通过咆哮和尿液气味标记领地。它们一般会在每天晚间狩猎前和黎明醒来开始活动前咆哮一番。雄狮将尿液排在灌木丛、树丛或者干脆排在地上,或者在经常行走的通道上留下这些刺激性气味的标记宣示它们的领地范围。有时,雄狮也会将粪便涂在灌木丛上用作标记。遇上入侵者,或者仅仅是不巧经过的陌生狮子,雄狮都会咆哮着警告来者,“请勿接近,否则格杀勿论!”有时候来势汹汹的外来雄狮,或者也可能是狮群内部实力增强到一定程度的年轻雄狮,会向当前狮王发起挑战,试图取而代之,这时一场生死攸关的激烈厮杀在所难免。战败者能够伤痕累累落荒而逃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多数时候无论对挑战者还是卫冕者而言都是不成功便成仁,别无选择。
狮群的捕食对象范围很广,小个子的瞪羚、狒狒到体型庞大的水牛甚至河马都是它们的美味,但它们更愿意猎食体型中等偏上的有蹄类动物,比如斑马、黑斑羚以及其他种类的羚羊。有时候狮子还会打打野猪和鸵鸟的主意。事实上狮子吃任何能找到的肉类,包括它们使用武力或者威吓从袋狼口中抢下的腐肉。如果非得为狮子列出一张食谱,上面可能会包括非洲大陆上体重能够超过1kg的所有哺乳动物,以及多种鸟类和一些爬行类,比如龟。而在狮群中,雌狮们是主要的狩猎者。尽管狮子在奔跑的时速高达每小时六十公里,但是它们的猎物往往比他们跑得还快。狩猎时,这些大型猫科动物并不会注意风向,因而往往将气味暴露给了它们的猎物;而且由于相比于它们庞大身躯的小小心脏,狮子缺乏长途追击的耐力,只冲刺一小段路程后就筋疲力尽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不得不空手而归。不管怎样,狮群狩猎时总是小心翼翼地贴近目标,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用作遮掩的屏障隐藏自己,逼近猎物到三十多米的范围内,然后突然地、迅疾地向目标猛扑过去。雌狮在奔跑中贴住猎物,然后一口咬住猎物的颈部直到它窒息死去。这时狮群的其他成员会一哄而上尽情美餐,混战中往往是强劲的雄狮得到最多最好的肉,小一些的幼狮只分到少许甚至什么都没得到。雌狮往往集体围猎,狮群成员们分散开围成一个扇型包围一群猎物,把捕猎对象围在中间,然后从各个方向接近,伺机在被围的兽群惊慌奔突时找准一个倒霉的家伙下手。
也许是因为太张扬的鬃毛使得雄狮很容易暴露目标,它们很少参与狩猎。不过很明显,它们的狩猎能力仍不容小视,在对付大水牛、成年河马等等大型猎物时也许还是雄狮的坚硬的利爪和强有力的犬齿更管用些。自然,在狮群内部的进食顺序上,雄狮具有无可非议的优先权,母狮次之,而小狮崽们则只能等着捡些碎骨残肉。狮子填饱肚子后将找就近的水源补充足够的水份,然后在附近休息好几天。如果附近没有水源,狮子也能较长时间忍受干渴,因为新鲜猎物血肉中包含的水分本来就很丰富。一只成年雄狮一顿吃下34千克以上的肉后可以休息一个星期再去猎食。猎物充足的话,雄狮和雌狮每天都只在凌晨、黄昏、或晚上花2到3个小时狩猎,其余时间都在睡觉休息,甚至仅仅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干。
雄狮重达170公斤至270公斤(330磅至400磅),身长大约1.75米(5英尺6~7英寸)至1.9米(8英尺10英寸)之间,母狮体型较公狮小,但全长仍可达1.4米(4英尺7英寸)至1.7米(5英尺6~7英寸)之间,体重重达110公斤至140公斤(244磅至311磅),相当于两个成年男人的重量,是非洲最顶级的掠食者,公狮颈部周围包着一层的鬃毛名为“狮鬃”,狮鬃颜色不等,包括金褐、咖啡、黑色,有些狮的狮鬃浓密而杂乱,有的稀疏且平顺,科学家研究发现,狮鬃又黑又浓又乱的公狮因为长相较吓人因此很少受攻击,狮鬃太少颜色太淡看起来不吓人的公狮反而常受到攻击,狮鬃在打猎埋伏上并没有任何的帮助。有些狮体色为纯白,并不是因为白化病,而是色素细胞的突变,白狮会被认为身体虚弱,且会影响到猎食,但白狮十分的稀少。动物专家发现每只狮子的胡子部位特征不会完全相同,就如同人类的指纹不相同特征一样,因此辨认狮子身份可依靠此特征作为辨识方法,并且不会因为年龄变化而有所改变。
过去从欧洲南部、西亚、印度和非洲都有狮。冰川期间一个亚种还在中欧和北美洲生存过,但冰川期后它们就消失了。按当时学者的报道,到古希腊时期在巴尔干半岛还有狮生存。一般认为欧洲的狮在公元1世纪由于人类的活动灭绝。
今天绝大多数狮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狮于1940年代灭绝。20世纪时在亚洲的狮几乎全部被消灭,只有在印度的一个自然公园还有少数幸存。
过去除森林外,狮在所有的生态环境中都有,今天它们的生存环境大大地缩小了。它们比较喜欢草原,也在旱林和半沙漠中出现,但不生存在沙漠和雨林中。
C. 新加坡狮头鱼尾像代表什么
新加坡狮头鱼尾像代表新加坡为“狮城”。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凳和咐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棚姿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米,重4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
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近旁还建有一座小鱼尾狮像与之相伴。夜晚,登上鱼尾狮像向下眺望海港,船影朦胧,千万盏灯火闪闪烁烁,一派海国风光。
(3)狮象图片大全唯美扩展阅读:
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枣纯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
大鱼尾狮附近还建有一座小鱼尾狮像,它高2米、重3吨,该狮塑像也是林先生的作品。狮身由混凝土制作,表面覆盖上陶瓷鳞片,而眼睛则是红色的小茶杯。
夜晚,眺望鱼尾狮公园外海,船影朦胧,千万盏灯火闪闪烁烁,一派海国风光。新加坡共有大大小小7座鱼尾狮,但只有鱼尾狮公园的两座是林浪新创作。
D. 就是有狮子大象羚羊长颈鹿一起踩木踏板上船舱的图片,而且都是俩个一起,是漫画图片
没发现一只大象看着你吗?
E. 各个朝代的石狮子有什么特征
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而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清朝的《扬州画舫录》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带仔地域特色。喊困总体上,北方的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据说在唐朝的时候,长安城以”坊“作为住宅区的单位。将一座城邑划分为若干区,通称为坊,城内为坊,郊外为村。坊与坊之间有围墙和坊门。为了固定坊门防风抗震,坊柱由一对大石块夹住。但是光秃秃的石块显得太单调了,工匠们便在上面雕刻狮子、麒麟等祥瑞的图像。
宋元以后,坊被取消了,但是这种风俗却流传了下来。大户人家为了显得自身的豪门气势,便在入门处按照坊门的样式修建门楼,门楼前的夹柱石逐渐演化成了蹲守的石狮子。
(5)狮象图片大全唯美扩展阅读
狮子形象始于汉朝,狮子不是中国所有的物种,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过来的。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
石狮子种类
1、北京狮:是指北京故宫的石狮。北京狮的造型一般尊严又大气,是皇权的象征。北京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统治者认为狮子不但可以避邪,还可带来祥瑞之气。
2、献钱狮:是因石狮造型前一般常饰一串古钱而得名,它是南方石狮当中的一种造型。献钱狮寓有招财进宝之意,造型可爱乖巧,富有灵郑行念性。它是民间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之一,常摆放于寺庙或是祠堂门前。献钱狮一般也为雌雄一对,雄狮常饰于大串的铜钱,寓意招财进宝。
3、网球狮:又常叫做戏球狮,它也是南方最为常见的一种石狮造型。网球狮的造型是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双狮戏球图演变而来的。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佛教经典,对狮子非常推崇。网球狮的造型一般也是雌雄一对,但是雌雄狮子都是滚玩着一个大的绣球。
4、潮汕狮: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石狮工艺造型,潮汕狮像狮子,又不像狮子,是一种经过夸张美化了的艺术形象。潮汕狮狮头高昂、鼻大嘴阔、双目圆瞪,头和脚遍布卷毛,身披鬃毛道道,既符合狮子的生态,又同整体的夸张相协调。
5、港币狮:是舶来之物,随着西方银行的传入,最早出现在香港银行的门前,所以因此而得名。这类石狮比较写实,造型和真实的狮子造型差不多。它们一般是雄雌一对,或站或立于银行大门两侧,一般雄狮子嘴巴张开,寓意招财进宝。而雌狮子着闭着嘴巴,寓意守财之意。
F. 找几个关于象征法律威严的石狮子或者独角兽的图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A%AF%CA%A8&in=15&cl=2&cm=1&sc=0&lm=-1&pn=14&r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A%AF%CA%A8&in=9&cl=2&cm=1&sc=0&lm=-1&pn=8&rn=1
http://www.luan.gov.cn/zjla/fg_view.php?id=50&ty=13&cname=球拍广场
http://www.luan.gov.cn/zjla/fg_view.php?id=48&ty=13&cname=球拍广场
G. 鱼尾狮雕像是哪个国家的
鱼尾狮雕像是新加坡的。鱼尾狮像坐落于市内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该塑像高8.6米,重70吨,狮子口中喷出一股清水,在鱼尾狮像背面的一小块场地有四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鱼尾狮象征新加坡的故事。
鱼尾狮雕像设计灵感
鱼尾狮狮头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新加坡历史的一个传说,根据《马来纪年》的记载,公元14世纪时一位来自三佛齐王国,名叫圣尼罗乌达玛的王子在海上航行时遇到风暴,船漂流到这个岛上,他一登陆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兽,随从告诉他那是一只狮子。
他于是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在梵文中意即狮子城,至于鱼尾狮塑像的鱼尾造型,浮泳于层层海浪间,既代表新加坡从渔港变成商港的特性,同时也象征着当年飘洋过海,南来谋生求存的祖祖辈辈们。
H. 狮子的寓意及象征是什么
狮子的寓意及象征: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有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象征地位、尊严、平安。
狮子虽不是中国的土特产,但中国却有独特的狮文化,每逢佳节,全国各地都有舞狮活动。人们套上五彩缤纷的狮子外套,模仿狮子行走坐卧、俯仰跳跃。
其中“双狮戏绣球”的舞蹈,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社会繁荣,在吉祥图案中的狮子滚绣球图,也具有同样的寓意。
狮子的形象还经常出现在佛教的经典文献和佛教造像中,智慧佛文殊菩萨就以狮子为坐骑,从而给狮子增添了吉祥的意义。
古代官府和大户人家是社会的统治阶级和贵族阶层,狮子在百兽中占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狮子塑像也成了权威的象征。
(8)狮象图片大全唯美扩展阅读:
在民间,狮子成为一种勇武、强大和吉祥的化身。
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往往难解难分。狮舞中的狮子形象是民间艺人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的,活泼顽皮可爱,完全失去了"百兽之王"的威风。
民间艺术中,狮子还谐"太师"、"少师"之音,含有职位高升之意。狮子不像龙、凤一类神禽异兽,作为皇家专利,只出现在宫廷艺术的造型中,狮子造型艺术遍及寻常百姓家,即使是普通人家门旁,也可能立上一对小小的石头狮子。
I. 美洲狮简介及详细资料
形态特征
美洲狮 美洲狮美洲狮是最大的美洲金猫属动物,体长1.24-1.38米,尾升慧长约71-79厘米,整体长1.5至2.75米之间;肩高60-90厘米;雄性体重53至100千克,雌性体重29至64千克,平均体重42-62千克。最大记录的美洲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拍摄,重达125.5千克。雄性比雌性大40%。头圆、吻宽、眼大、耳短,耳朵背后有与狮相似的黑色斑。雄兽和雌兽的颈部不生鬣毛。尾端的吵埋答也有像狮一样的丛毛,但不如狮的丛毛明显。体毛较短,身上没有斑纹,背部及四肢外侧为棕灰、银灰及浅紫色,腹部和四肢内侧为灰白色。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体色从灰色到红棕色都有,热带地区的更倾向于红色,北方地区的多为灰色。腹部和口鼻部白色,眼内侧和鼻梁骨两侧有明显的泪槽。有又粗又长的四肢和粗长的尾巴,后腿比前腿长,这使它们能轻松的跳跃并掌握平衡,美洲狮能越过14米宽的山涧。美洲狮有宽大而强有力的爪,有利于攀岩,爬树和捕猎。
美洲狮有几处与狮子相似:一是耳朵背后有黑色斑,二是尾巴末端有一丛黑毛,三是幼仔身上也有暗色的斑点,四是体色与狮子相似。除此之外它与狮子尚有许多不同之处:体型比狮子小、细,四肢较长,没有鬣毛。它们还有爬树的本领,美洲狮的近亲除了美洲的细腰猫,还有远在非洲的猎豹。
栖息环境
美洲狮生活于森林、丛林、丘陵、草原、半沙漠和高山等多种生境,可以适应多种气候和自然环境。美洲狮是一种喜欢在隐蔽、安宁的环境中生活的动物。
生活习性
美洲狮常相居在山谷丛林中,尤其喜欢在树上活动,液桐它跳跃能力很强,轻轻一跃能达8、9多米远,在美洲,它们是仅次于美洲虎的猛兽。但却具有温顺的性格,在一般情况下,它并不主动袭击人,只是当人攻击它时,为了自卫,才会伤杀袭击者。在美洲有的人家把小美洲狮捉来进行驯养,长大后,能够和猫、狗和平相处,会象狗一样地看守门户。获得了“人类之友”的美誉。
美洲狮 美洲狮每一只雌性美洲狮的领地大约有50-60平方公里,它们经常在岩石上蹭来蹭去是给自己的邻地作标记的一种方法,它们还会在路上留下一些气味来告诉其他同类它们曾从这里路过,让雄性狮可以寻迹找到它们。美洲狮白天夜里都很活跃,常利用树木和岩石作为隐蔽,然后伏击猎物。它们通常隐秘并静悄悄的逼近猎物,美洲狮捕捉所有能看到的猎物,69%是各种鹿类:白尾鹿、黑尾鹿、马鹿、马驼鹿等,也捕捉其他动物:松鼠,兔子,水獭,犰狳,西貒,齧齿动物,火鸡,鱼,昆虫,豪猪,臭鼬甚至蚱蜢,蝙蝠,蛙,树懒,貘,野鸭等。也捕食家畜,甚至袭击人类。
美洲狮不善合群,一年中只有在 *** 期才成对生活两个星期左右,此后便又分道扬镳,重新开始各自独立的生活。其感官发达,喉咙可以发出像家猫一样的“咕噜”声,美洲狮的叫声非常响亮,但不能吼叫,只能发出刺耳而尖锐的高鸣。善于游泳和爬树,也善于奔跑,每小时能跑53-64公里,跳跃能力极强,能从12-13米高的树上或悬崖上跳下,也能跃过3米以上至6米的高度或5米以上至13米的距离,所以对20米以内的猎物,只要奋力跳跃两次就可以捕到。
分布范围
美洲狮是美洲大陆所产的哺乳动物中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北从北美洲的加拿大育空河流域,南至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南部。分布国家包括阿根廷、贝里斯、玻利维亚、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尔、萨尔瓦多、法属盖亚那、瓜地马拉、盖亚那、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苏利南、美国和委内瑞拉。
分布图繁殖方式
美洲狮是孤独的,通常是母子结群,它们共同守护领地,用尿液标出边界。雄性的领地大于雌性,并且在一头雄性的领地内有多只雌性,雌雄美洲狮的领地经常会出现重叠。在繁殖季节,雌性美洲狮有8天的 *** 期,有多只雄性会在这段时间内发起争斗。它们将在两周的时间内形影不离,每天最多可交配多达70次。
美洲狮的繁殖季节不固定,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90天。通常在春末夏初时,雌兽便在山洞里或在某一隐蔽的地方生下幼仔,每胎产1-6仔,每隔一小时出生一只。幼仔出生后,雌兽会把它们舔得很干净,然后单独抚养自己的后代。初生的幼仔闭着眼睛,身体呈浅黄褐色,明显地点缀着浅黑色的斑点,尾上有黑色环纹。大约需要两星期,幼狮的眼睛才能睁开。在这期间,幼狮除了起来吃奶外,只是长时间地睡觉。随着它们长大,身上的斑点将逐渐消褪。头两年幼狮完全依靠雌兽过日子,从妈妈那里得到它们所需要的食物、温暖和安全。尽管生来就有一点捕食本领,但雌兽除了必须教幼狮捕捉各种猎物外,还要教幼狮习惯过孤单和隐蔽的生活。1岁龄的时候,幼狮的一双眼睛就变得非常明亮,成为十分顽皮的小动物,体长达到1.2米左右,体重将近20千克。日益长大的幼仔开始不断地从洞内向新奇的洞外世界张望,并且勉强向洞外走出了第一步,但为了防止草原狼等食肉兽类的潜在危险,雌兽总是警惕地保护着它们,以免受到包括雄性美洲狮在内的任何威胁,因为雄性美洲狮袭击和咬死幼仔是很平常的事,甚至有时对它们自己的后代也不例外。
为了生存,幼仔必须逐渐地学会许多东西。教养它们的主要责任由雌兽来承担,而在幼仔中也会根据它们的力气、智力和机敏程度分成明显的等级,领头的总是最强壮和最机灵的个体。雌兽用挥动的尾巴来教幼狮利用自己的特长,提高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为了管教和训练幼仔,表示愤怒的时候,大多轻轻地拍打,但决不会伤着幼狮。虽然幼狮头几个月的活动可以看成是玩耍,但这种玩耍都有一定的目的,特别是捕猎的游戏,将来就是要依靠从这种玩耍中所学到的本领来谋生。当幼仔长到3个月的时候,雌兽便带它们外出,它非常耐心地把幼仔们聚集起来,带它们到存放猎物的地方去。不过,在大多数时候,雌兽去捕猎时只会带一只幼仔出去,而把其余的留在窝里,因为雌兽如果要带着所有的幼仔去接近猎物是非常困难的,幼仔们的吵闹声对正在寻找猎物的雌兽极为不利,更重要的是雌兽只有每次带着一只幼仔才能更好地训练它进行捕猎。幼仔2-3岁性成熟。寿命为15-20年。
美洲狮在动物园中是一种比较容易饲养和繁殖的动物,每胎产1-5仔,刚生下来的幼美洲狮象它的父母一样胆小怕人,如同一个小姑娘似的,伏卧在地上,安安静静的,显得非常文雅秀气,一点也不象小虎、小豹那样贪玩和淘气。3岁以后它们就离开母兽,开始过独自成家立业的小家庭生活了。
亚种分化
美洲狮(32亚种)中文名称
学名
1.
北美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ougar
2.
路易斯安那州美洲狮
Puma concolor arundivaga
3.
科罗拉多河美洲狮
Puma concolor aztecus
4.
尤马美洲狮
Puma concolor browni
5.
加利福尼亚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alifornica
6.
佛罗里达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oryi
7.
洛矶山美洲狮
Puma concolor hippolestes
8.
下加利福尼亚州美洲狮
Puma concolor improcera
9.
凯巴布美洲狮
Puma concolor kaibabensis
10.
奥林匹克山美洲狮
Puma concolor olympus
11.
俄勒冈州美洲狮
Puma concolor oregonensis
12.
威斯康星州美洲狮
Puma concolor scheri
13.
德克萨斯州美洲狮
Puma concolor stanleyana
14.
温哥华岛美洲狮
Puma concolor vancouverensis
15.
哥斯達黎加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ostaricensis
16.
安东尼美洲狮
Puma concolor anthonyi
17.
马托格罗索美洲狮
Puma concolor acrocodia
18.
波尔巴美洲狮
Puma concolor borbensis
19.
东南部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apricornensis
20.
格林美洲狮
Puma concolor greeni
21.
黑色美洲狮
Puma concolor nigra
22.巴西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oncolor
23.
哥伦比亚美洲狮
Puma concolor bangsi
24.
印加美洲狮
Puma concolor incarum
25.
玻利维亚美洲狮
Puma concolor osgoodi
26.
厄瓜多爾尔美洲狮
Puma concolor soderstromii
27.阿根廷美洲狮
Puma concolor cabrerae
28.
哈德逊美洲狮
Puma concolor hudsoni
29.
智利美洲狮
Puma concolor puma
30.
安第斯山美洲狮
Puma concolor araucanus
31.
巴塔哥尼亚美洲狮
Puma concolor patagonica
32.
皮尔逊美洲狮
Puma concolor pearsoni
种群现状
环境猎杀
美洲狮有多达32个亚种,基于它们的分布地区不同和体形的差异。有一个亚种的美洲狮已经严重濒危“佛罗里达亚种”,也叫佛罗里达美洲狮或佛罗里达豹。因为它们有一身暗色的非常稀有的皮毛。圈养数量只有75头,野生的大约500头,而且非常不稳定。它们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水源的污染,公路上飞驰的汽车和遗传基因缺乏多样性。此外东南部美洲狮和哥斯達黎加美洲狮也以濒危。
历史上,由于美洲狮的行动诡秘,使人们对这些大型猫科动物一直怀有深深的恐惧、敬畏和难以满足的好奇心,送给它山狮、红虎、银狮、紫豹,甚至印地安魔鬼、猫王等数不清的别名。但如今,它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人们用枪、毒药、陷阱以及各种现代手段捕猎它、杀戮它,只是为了获得它的毛皮。幸存下来的美洲狮则已经退缩到高原山区地带,顽强地生活着,继续发挥着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尽管它的爪子不适合在雪地活动,但它必须继续寻找到不受搅扰、人迹罕至的安全地带。
物种天敌
棕熊经常抢夺美洲狮的食物,面对巨大的棕熊美洲狮通常选择避让,此外美洲狮和黑熊也会偶尔相遇,一般情况下美洲狮也会主动避让,但是在熊与带崽雌性美洲狮的相遇中,雌性美洲狮为了保护幼崽会拼死相斗。美洲狮的天敌主要是美洲的狼群,美洲狮偶尔会和美洲虎相遇,但相比较和灰狼而言,与美洲虎相遇的几率更小。狼群向来是美洲狮的宿敌,而在美洲狮和群狼的冲突中,美洲狮经常成为狼群的手下败将,饥饿的狼群有时会将美洲狮作为果腹的食物,单只的狼有时也敢和美洲狮作对。美洲狮最大的天敌,无疑是人类。在20世纪,每年至少有上万只美洲狮死于人类黑洞洞的枪口下,随着动物保护法的颁布,美国对美洲狮的猎杀行动有所减缓。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保护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J. 动画片中出现的狮子形象
。。。我记得Bleach里的那个小狮子|||汗
还有saber的那个狮子……|||再汗
那俩是日漫,其他的……狮子王?纳尼亚?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