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在巴塞罗那的作品有哪些
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在他拿到毕业证后的的第一项任务,给巴塞罗那的皇家广场装路灯。西文是Plaza Real de Barcelona。以下是他的作品(后面方框里的不是西班牙文,是巴塞罗那所在自治区的Catalán,我就不翻译了):文生之家(CASA VICENS) (1883-1888),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圣家堂(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ILIA) (1882-),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桂尔别墅PAVELLONS DE LA FINCA G�0�5ELL (1884-1887)
桂尔宫(PALAU G�0�5ELL) (1886 - 1889),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圣德雷沙学院COL.LEGI DE LES TERESIANES (1888-1889)
卡尔倍特之家CASA CALVET (1898-1899)
贝列斯夸尔德TORRE DE BELLESGUARD (1900 - 1909)
桂尔公园(PARK G�0�5ELL) (1900-1914),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米拉勒之门(PORTA DE LA FINCA MIRALLES) (1902)
巴特洛公寓(CASA BATLL�0�7) (1904-1906),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米拉之家(CASA MIL�0�8, LA PEDRERA) (1906-1912),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桂尔纺织村教堂(ESGL�0�7SIA DE LA COLONIA G�0�5ELL) (1908 - 1917),被列入世界遗产中
圣家堂学校ESCOLES DE LA SAGRADA FAMILIA (1909)
他的一个建筑草稿成为了重建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概念。
我是按题回答作品名称,如果需要图片的话,我可以发给你。我现在正身处在这个西方国度。^_^
㈡ 这是圣家族大教堂图片 写观后感
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族教堂,是高迪最为着名的作品。他将自己毕生的才华和灵感完全倾注于这座伟大的教堂,使之成为教堂建筑史上最伟大,独一无二的杰作。在欧洲旅行过的都知道,随便哪一个城市,都会有一座或华丽,或雄伟,或伟岸,或精致的教堂,某种程度上,它们或多或少的具有非常相似的气质。而圣家族教堂,是个与众不同的大特例!它的复杂曲线,它的变幻莫测,它的慑人心魄,它的巧夺天工,是永远找不到另外一座可以媲美的建筑的。所以,来西班牙,来巴塞罗那,一定要来看看这座教堂。
安东尼奥.高迪,终生未娶,为了圣家族大教堂,他贡献了43年,后来直接住在教堂的工地,直到1926年被一辆车撞倒后去世。当时他衣衫破旧,路人还以为是流浪汉,后来发现竟然是高迪后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把他安葬在他未完成的圣家族教堂地下。
这座教堂动工于1884年,建了126年,至今仍然在建造过程中,预计在2030年方可完成,但是根据西班牙的工程进度和剩下的工程内容,我估计是不大可能准时完成的。在你远眺巴塞罗那的时候,它很容易就会映入你的眼帘,下图中右边好几个尖尖顶的建筑就是了。它就像从地上冒出来的一般,俯视群雄。
㈢ 快手高迪个人资料
mc高迪个人资料年龄身高快手号介绍
中文名:高佳琪
别名:MC高迪
直播平台:快手
直播间ID:6646803
直播类型:娱乐
MC高迪,真名高佳琪, 网络红人,知名原创另类人,快手主播。女友是黑暗萝莉大美。高迪有着性感迷人的嗓音,时尚潮流的说唱风格。高迪对音乐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点,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他既有魔蝎座男人桀骜不驯、永不低头的一面,又有温文尔雅,感情细腻、渴望美好爱情的深层含义,通过音乐创作的方式抒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最真实感受。可以说高迪是铁汉柔情代表作的一枝独秀。现在是酷我音乐DJ专区独家音乐人。代表作品:《黑暗萝莉》、《一人饮酒醉》。
MC高迪长的瘦瘦高高的,手臂到肩膀胸前后背全是纹身,只知道是几个人头,具体什么图案,至今都未解。但是不难看出,MC高迪还只是一个孩子,只是过早的出入社会导致那所谓的“幼稚成熟”。
据了解MC高迪,今年才20多点岁数,1994年的。来自吉林松原。早前有网友希望MC天佑MC石头MC高迪可以联合一起开一个演唱会,毕竟撑起东北半边天的,但是以他们的知名度,还是挺难的,不过一切皆有可能。
其实在喊麦风格上面,MC高迪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但是不得不说,填词作曲还是不错的,起码写出来的东西自己没唱红,但是被翻唱红,真是所谓的,得来全不费功夫。现在MC高迪已经较少的直播,而是成为幕后的一名音乐人。
㈣ 巴塞罗那疯狂建筑艺术家-高迪
高迪:建筑奇才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刘放 点击:1554 发布时间:2007-09-09
--------------------------------------------------------------------------------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他是达利、毕加索、米罗最为推崇的前辈
他的17项作品成为西班牙国宝,8项成为“世遗”
他终身未娶,形同乞丐被撞,在穷人医院不治而亡
他是安东尼奥·高迪——
高迪小传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代表人物。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他的主要建筑作品包括圣家族大教堂(目前仍在建设中)、米拉之家、巴特略公寓、古埃尔公园等。他的建筑作品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8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高迪作品 巴略特公寓 photo/mary
“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和设计”展览正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这次展览是中国西班牙年系列文化活动之一,它全面展示了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艺术精髓,展览将延续到9月23日。
此次展览共展出16件高迪的设计作品原件、17件复制品、21件小型建筑设计模型及5件大模型。展览通过影像、模型和实物三个渠道展示了高迪作品的全貌。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高迪专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畅谈高迪的艺术。
高迪(资料图片)
高迪:
“疯子才去描绘
世上不存在的东西”
1926年,巴塞罗那。
一位留着大胡子、表情阴郁的老人,在街头被有轨电车迎面撞倒。由于衣衫褴褛、形同乞丐,老人被送进了穷人医院,并在那里不治而亡。两天之后,一位老太太无意间认出,这个被当成了某个穷困潦倒的流浪汉的老人,竟然是西班牙着名的建筑设计师高迪,这才使得高迪免遭被遗弃到公共坟场草草埋葬的命运。
事实上,连高迪本人都没有想到,他的建筑会在他身后被超现实主义拥趸们奉为经典,而他自己也成了达利、毕加索、米罗等艺术大师们最为推崇的前辈。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2007年8月19日至9月23日,“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设计”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完整再现了这位超现实主义先驱最着名作品的细节。一扇通往高迪神秘世界的大门,由此向国人轻轻地打开了。
1852年,高迪出生于离巴塞罗那不到100公里的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巴塞罗那城市大改造之时,建筑师是一项热门职业,人们趋之若鹜,正如多年之后很多男孩子都渴望成为宇航员一样,那时的男孩都想快些长大,造出奇妙的建筑以便扬名天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时代的高迪做过锻工,学过木工、铸铁和塑膜,后来又在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学习,一步步走上了建筑之路。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但是,年轻时候的高迪,接受的是正统教育,没什么特别的嗜好,长年郁郁寡欢,设计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座黑色的灯柱,中规中矩,谁都没有想到,他后来会在建筑设计上表现出那么多浪漫而伟大的想法。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这一方案出来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以至于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说,“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而年轻的高迪,则在日记本中近乎诙谐地回应说,“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
、
高迪作品 高迪奎尔公园 photo/mary
它们,
是“疯子”的杰作——
“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
“他设计建筑从来不会计算每平方米卖多少钱”
尽管达利、毕加索、米罗等众多艺术大师们把高迪视为“前辈”,尽管作为一个建筑师,高迪生前饱受争议和质疑,但高迪专家、“高迪的世界”策展人丹尼尔·希拉尔特·米拉格坚持认为,不能把高迪简单地理解为一个艺术家,高迪首先还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只不过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而已。
高迪作品 米拉之家 photo/mary
丹尼尔说,仔细看“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设计”展览就会知道,高迪是怎么把建筑、设计和几何结合在一起的,就会知道他的功底有多么深,正是因为他有如此良好的功底,他才能在建筑外形上有创新。对于高迪的建筑花了太多钱和时间的质疑,丹尼尔表示说,事实上,除了圣家族大教堂,高迪所有的设计都竣工了,而且高迪的这些建筑还一直都被当作民房和写字楼在使用。高迪设计的建筑从来不会计算每平方米卖多少钱,他考虑的是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是否开心,住得是否舒适。他说他在“米拉之家”工作了10年,在“米拉之家”中办公的感觉跟在其他办公室办公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空间明朗快乐,在里面每天都像做梦一样。
丹尼尔说,尽管高迪在身后赢得了巨大的声名, 他的建筑是第一次以不到百年的历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中,1958 年第一次申报成功,2002 年又有5 件高迪作品申报成功,目前,高迪的建筑作品已共有8 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高迪生前其实是很寂寞的。“他的朋友很少,终身未娶,没有后代。他的作品也是在其去世后先被美国、荷兰的建筑师发现、认可,才被巴塞罗那人认可的。”
圣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尽管高迪的建筑在其生前备受争议,但他一直都坚信,在黑暗中行走是暂时的,前方某处一定有光明。“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都是高迪建筑设计的灵感源泉。”丹尼尔介绍说,高迪痛恨硬邦邦的直线,更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此次展出的建筑模型中,有一个叫做“Vicen之家”,它的壁砖上全部都是一朵朵野菊花。丹尼尔说,“高迪为何会想到用野菊花来点缀壁砖呢?原来,当时他在建造这栋建筑之前,不得已清除了场地上所有的野菊花。高迪对于那些漂亮的野菊花连根拔起,于心不忍,于是就索性在家里填满了野菊花。”
而对于至今没有建造完毕的圣家族大教堂,丹尼尔则说,教堂没有建造完毕的主要原因就是财力不够。“目前,教堂依靠门票的收入每年建造一部分。按这样的情形估计,大概还需要再过 20 年。”不过,也有人预测说,即使圣家族大教堂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 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 年方可竣工,不排除其永远也建不完的可能性。对此,丹尼尔表示说,“其实,建不完也未必是坏事。如果真的将它造完,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吸引大量旅游者前往了。正因为教堂还在不断建设中,周围还有大吊车,所以大家都如同在看一场表演,而圣家族大教堂就是那个舞台。”
成为世界遗产的
高迪8大作品
格尔之家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在建)
巴特罗之家
文生之家
古埃尔公园
圣家族墓园
克罗尼亚古埃尔墓园
“梦幻式建筑”
古埃尔公园
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重要的是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欧塞维奥·古埃尔。
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高迪的每一个新奇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1900年,古埃尔突发奇想,决定建造一座花园式城市,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梦幻式建筑”的“古埃尔公园”。古埃尔的本意是想建设一个巴塞罗那上流社会的富人居住区,但他的选址距离城区太远、地势也过于峻拔,即使是今天,人们除了使用两部大型升降梯代步外,还得走很长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那里,所以当时就有不少人认为,选择这样的地方建住宅区简直是发疯。
但高迪满腔热情地支持这一计划。他把古埃尔选中的一大片山地划分成十几块单独的地块并用大圆石作了标记,接着就开始了浩大的建筑工程。这座“古埃尔公园”,后来被认为“成功地将大自然与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小桥、道路和镶嵌着彩色瓷片的长椅,都蜿蜒曲折,好像漂荡流动着似的,构成诗一般的意境,整座公园像一个童话世界,又像一件悬挂在空中的巨型艺术作品。但是在当时,从经济上说,“古埃尔公园”绝对是一大失败,园内规划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 16块土地,仅售出了一块,因为“巴塞罗那人不想天天翻山越岭,他们不是山羊”。也正因为如此,当时有一种批评认为,高迪充其量只是位雕塑家,谈不上建筑师,坊间甚至开始流传“高迪一半是疯子,一半是天才”的说法。
圣家族大教堂 photo/mary
荒诞不经的
“米拉之家”
1906年,一个名叫佩雷·米拉的富翁,在参观了巴特略公寓后羡慕不已,决定造一座更加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所以,他找来了高迪,并允诺给他充分的创作和行动自由。这就是后来成为高迪最负盛名的公寓设计作品——“米拉之家”的由来。
“米拉之家”建成后,很多巴塞罗那市民都看不惯: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到处可见蜿蜒起伏的曲线,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高迪还在公寓房顶上造了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有的像披上全副盔甲的军士,有的像神话中的怪兽,有的像教堂的大钟。总之,“米拉之家”里里外外都显得非常怪异,甚至有些荒诞不经。
不过,高迪坚持认为,这是他建造得最好的房子,因为他认为,那是“用自然主义手法在建筑上体现浪漫主义和反传统精神最有说服力的作品”。而这座建筑由于各个方向呈现的不同效果以及特殊的结构对光线的奇妙反射,后来也成了众多摄影师们的心头至爱。拉斐尔·贝尔卡斯、克洛维·普雷沃等着名摄影师为“米拉之家”留下了众多经典影像,“米拉之家”也因此在后来的照片中被发现,渐渐成了巴塞罗那的代表建筑之一。
“永远”建不完的
圣家族大教堂
在高迪的所有建筑作品中,最独一无二的无疑当数“圣家族大教堂”。这座教堂最初是由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但开工不久建筑师就撂了挑子,这才由高迪接手主持其事。但是,从高迪1883年主持该工程开始,迄今已建造了124年,仍然没有完工。
如今,高迪被安葬在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室,有一种说法戏称,高迪早就知道,这项工程开工时没有他,完工时(如果能完工的话)也不会有他,也许,使这座教堂成为一个永恒的建筑工程,成为像大自然一样永恒的过程,正是高迪留给世人的礼物、正是高迪的初衷。
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事实上,从1883年到1926年高迪去世,他对大教堂的建造从未中断,对大教堂设计稿的修改也从来停止。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甚至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在陷入资金匮乏之时,高迪甚至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去募捐。圣家族大教堂对高迪来说不仅仅是一件建筑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后期他居住在教堂里,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甚至还经常亲自施工。在设计教堂内部装饰时,他想方设法把《圣经》故事人物描绘得真实可信。为此,他煞费苦心地去寻找合适的真人做模特。为了在一座门的正面表现被残暴无道的犹太国王希律下令屠杀的数以百计婴儿的形象,他还特地去找死婴,制成石膏模型,挂在工作间的天花板下面,工人见了都毛骨悚然。
当时,甚至有民众把圣家族大教堂称为“石头构筑的梦魇”,因为它的确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魔力,威严神圣,又充满深邃的神秘。不过,在抽象、奇诡的主体之中,高迪仍然点缀了孩子般的童话色彩,他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和丰富的形状来装饰塔尖,装饰教堂的窗户。因此,圣家族教堂在深邃神秘抽象之中又充满了阳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