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那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爱丽丝怎么样了
有一头叫“爱丽丝(Alice)”的鲸,它只能发出52赫兹的声音,远远超出了正常鲸15-25赫兹的声音频率。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的声音别的鲸鱼永远不可能听到,它每天唱歌发声来呼唤朋友和伴侣,却永远得不到回应。
Alice1989年被发现,从1992年开始被追踪录音,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它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一头鲸鱼”。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向科学家移交了一批监听录音。他们本来执行的是监听北太平洋水下潜艇的任务,无意中也记录下了各种海洋动物的声音。
1989年,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在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一头鲸的声音频率远远高出其他鲸类。
从1992年开始,他们借助美国海军这套花费数十亿美元打造、现在闲置的水中听音系统,对它进行了追踪录音。
这头能发出52赫兹声音的鲸,代号就叫“52”,人们还给它个爱称“Alice”。
追踪记录显示,那么多年,每年它都只身一鲸进行迁徙,从未有过其它鲸鱼陪着它。
海军的探测器不断听到它的声音,但从未检测到有其他鲸鱼回应。
2004年8月,美国《深海研究》杂志发表了海洋生物学家威廉阿沃特金斯和玛丽安达荷尔等的相关论文,在最后写道,“也许很难接受的是,它可能是广阔海洋里唯一一只这样的鲸。”
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这篇论文,很快Alice将从专业研究圈为大众认识。
论文发表一个月后,沃特金斯因癌症去世,而玛丽等人开始不断收到信件。和以往的学术交流截然不同的是,这些信大多来自普通人。
那些孤独的人,悲伤的人,心碎的人,绝望的人,他们在Alice身上看到了自己,写信表达对这头鲸的同情,以及他们自己的孤独心情。
52Hz鲸的传奇就这样诞生了。英国乐队Dalmatian Rex and the Eigentones为它写下歌曲《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德国作家AgnieSzka Jurek为它创作儿童绘本,台湾女歌手陈绮贞创作了《52赫兹》——“没有人听见,我在唱着生命的寂寞。”
2013年,在一次采访中,玛丽说:“有这么多人与52有共鸣,这真是一件悲伤的事。我收到很多来信,其中大部分写信者是女性,这些来信实在令人心碎。他们觉得自己跟52一样,不适合任何地方,没什么朋友,觉得孤单且与每个人都不一样。”
作为一个生物学家,玛丽表示:“它是孤独的吗?我不知道。人们喜欢想象它在大海中形单影只地前行着,独自唱着歌却无人倾听的意境。但我不能那样说。”
但在大众媒体的报道中,就不一样了。英国《每日邮报》就说得极煽情:“20年来,这只52赫兹鲸一直在孤独地歌唱,试图寻觅一个朋友,但它孤独的歌声却没能等到任何回应——这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头鲸。”
这就是专业研究和大众传播的不同,显然,“世界上最孤独的鲸”更有传播力。人们关注Alice,从来不是因为它是一头独一无二的鲸,而是人们自己情感的寄托。人们想象它是一只孑然一身的鲸鱼,在广阔幽深的大海中独自游动,一年又一年唱着注定没有同类懂得的歌。
它毕生都在找寻呼唤着自己的另一半,却可能终生得不到回应。在这种想象中,人们想到了自己。
也许,Alice从来就不孤独,真正孤独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在一次采访中,“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就说这头鲸或许很享受独自一人的生存状态,并借此评价自己屡屡受挫走霉运的感情生活。
Alice的“孤独”,可能真的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多年来,生物学家们从未见到过他们研究了这么久的鲸,人们对它的所知极其有限,不知道它长什么样子,不知道它的确切年龄,不知道它的独特是因为天生残疾还是什么原因,也无法确定它究竟属于哪个种类。专家认为它最有可能是一头长须鲸或是一头蓝鲸,或者是这两种鲸鱼的混血儿。
人们最后一次听到Alice 的歌声是在2004年,那一年,追踪这头鲸鱼12年的沃特金斯去世了。他费尽心血推进的这个项目,也因为美国海军重新部署,经费和岗位都没有了。
此后,人们再也没有听到过52赫兹的声音,不知道它是否安好。
这个世界上,有些生命注定孤独。
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一样的,渴望找到可以听懂自己声音的人。
前两年又有人出发寻找这头鲸鱼了,一直没有消息。在你为远方最孤独的鲸鱼伤感时,也读一下崔文慧的《涸辙之鲋》这篇文章。
涸辙之鲋出自《庄子》:“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对某些人来说,“冰花男孩”比52赫兹鲸更难找。
一张照片热传后,一夜之间,给“冰花男孩”的捐款已经超过30万,善良的人很多。
然后——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云南省志愿者协会启动“青春暖冬行动”,倡议社会为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温暖。所有爱心捐款,将以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困难孩子一次性暖冬补助。
然后——团昭通市委、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团鲁甸县委及青年志愿者,赶往“冰花男孩”所在学校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首批10万元爱心捐款。在校的81名学生,每人现场领取了500元第一批暖冬补助;
然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教育纳入昭通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全力推进教育事业。但作为脱贫攻坚的人口大市,像‘冰花孩子们’一样的贫困学生在偏远山区还不同程度存在,希望我们共同携起手,汇聚社会各界爱心,把孩子头上的冰花融去??”
当地真是反应神速啊!你早干嘛呢?就等着网民发现些什么,然后你来送温暖?
再等等春天快来了,你现在知道“启动”暖冬行动了?
这当口还表扬自己“高度重视”?!真是做了病了!对某些部门某些人来说,发现、寻找“冰花男孩”,比找52赫兹鲸更难。
除了大无畏的表扬自个儿,就不该有个部门出来弱弱的道个歉吗?
(图片来自网络)
‘贰’ 有关鲸鱼的资料和图片,谢谢大家回答我! 知道的请来回答,3Q~!
鲸的样子很像鱼,所以俗称鲸鱼。还分为须鲸和齿鲸。古人在给它起名字时,连鲸字本身也有一个鱼字偏旁,若和鲐鱼、鲅鱼等鱼名写在一起,就更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不仅汉字如此,国外也有类似之处,如德语把鲸叫巨大的鱼(walfisch)。一直到16—17世纪的一些自然科学书籍上,都是把鲸当鱼看待,和鱼放在一起记载的。 其实,鲸虽然外表像鱼,但并不是鱼,而是一类哺乳动物,这与蝙蝠像鸟但并不是鸟,也是一类真正的哺乳动物的情况相似。鲸和鱼不同,它是胎生的,一般都是每胎产一仔,幼仔靠母体的乳汁哺育长大;而鱼是卵生的,一次产卵可以成千上万,幼鱼一经孵化出来,就能独立生活,没有哺乳现象。鲸的体温是恒定的,平均为35.5℃,无论在冷水域或热带海区都维持这一体温;而鱼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鲸用肺呼吸,需经常浮出水面换气。鱼则是用鳃摄取溶解于水中的氧气,可一直呆在水下。鲸和鱼在外形上的相似,是由于它们长期共处于一个相同的生活环境中而形成的,是一种“趋同现象”。 鲸虽然属于哺乳动物,但却终生沐浴于大海,完全适应于海中生活。不管是南极附近海域或北冰洋,也不管是赤道水域或沿岸海区,都可以是它们的活动疆域,都有它们的踪影。尽管茫茫海洋,浩瀚无垠,但它们既能捕到食物,又能找到同伴。它们是海洋里最优秀的游泳能手之一,在风平浪静时,它们固然可以悠悠荡游,波涛汹涌时,也仍然犹如闲庭信步。它们可以跃出水面“眺望”冉冉升起的红日,也可以遨游千米水底,去探察深海的奥妙,载沉载浮,出没自如。
海洋中的“巨兽”
鲸鲸
的拉丁学名是由希腊语中的“海怪”一词衍生的,由此可见古人对这类栖息在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具有的敬畏之情。其实,鲸的体形差异很大,小型的体长都有6米左右,最大则
蓝鲸图片集萃(20张)可达30米以上;最重的可达170吨以上,连最轻的也有2000公斤。
外形特征
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仅有少数种类栖息在淡水环境中,体形同鱼类十分相似,体形均呈流线型,适于游泳,所以俗称为鲸鱼,但这种相似只不过是生物演化上的一种趋同现象。因为鲸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温和用肺呼吸等特点,与鱼类完全不同,因此属于哺乳动物。鲸鱼一分钟的心跳一般9~10次。
其他种类
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体侧眼后达腹侧
虎鲸图片集萃(20张)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路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从白色带,口角至鳍栉前基。并越过路肢后基全肛门间有一黑带。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体色变异较大。上下须每侧有齿23~36枚。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体长1.8米左右。 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虎鲸
我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鲸是海兽中的重要成员,体形像鱼,俗称鲸鱼。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共11种;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叫齿鲸,共70多种。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共同特点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5.4℃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着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棉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以增大浮力。露脊鲸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为瘤状。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间都具有牙齿,但须鲸类的牙齿到出生的时候则被须所取代,齿鲸类的牙齿则将终生保留。独角鲸
鲸是群集动物,它们通常成群结队的在海里生活,可是当鲸呼吸时,就需要游到水面上来,这时鲸是利用头上的喷水孔来呼吸,呼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凝结而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喷泉状。专家们甚至可以从水喷出的高度、宽度及角度,来辨识鲸的种类。鲸的种类很多,大致分成齿鲸和须鲸两大类。 鲸的表皮下有着极厚的脂肪层,那就是俗称的鲸油,它可以使鲸体保持温暖,而且也能贮存能量以供应不时之需。由于鲸体内拥有许多特殊的构造,使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住呼吸、减慢心跳速度,因此当它沉到海底,总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后,才会再浮出水面。除了具有贮存氧气的构造外,当身体某个部位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时,体内还会有集中供应的特殊机能。
编辑本段鲸的特点
鲸类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大约为36.0℃左右。皮肤裸出,没有体毛,仅吻部具有少许刚毛,没有汗腺和皮脂腺。皮下的脂肪很厚,可以保持体温并且减轻身体在水中的比重。头骨发达,但脑颅部小,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着延长,形成很长的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有愈合现象,头与躯干直接连接。前肢呈鳍状,趾不分开,没有爪,肘和腕的关节不能灵活运动,适于在水中游泳。后肢退化,但尚有骨盆和股骨的残迹,呈残存的骨片。尾巴退化成鳍,末端的皮肤左右向水平方向扩展,形成一对大的尾叶,但并不是由骨骼支持的,脊椎骨在狭长的尾干部逐渐变细,最后在进入尾鳍之前消失。尾鳍和鱼类不同,可作上下摆动,是游泳的主要器官。有些种类还具有背鳍,用来平衡身体。它们的骨骼具有海绵状组织,体腔内有较多的脂肪,可以增大身体的体积,减轻身体的比重,增大浮力。 它们的眼睛都很小,没有泪腺和瞬膜,视力较差。没有外耳壳,外耳道也很细,但听觉却十分灵敏,而且能感受超声波,靠回声定位来寻找食物、联系同伴或逃避敌害。外鼻孔有1—2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一般鼻孔位置越靠后者进化程度越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浮出水面来进行换气,也能潜水较长时间。肋骨有10一20对。胃分为4个室。肾脏大多为瘤状。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内。雌兽在水中产仔和哺乳,子宫为双角形,有一对乳房,位于生殖裂两侧的乳沟内,有细长的乳头,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钙、磷和大量的脂肪。幼仔在胚胎期间都具有牙齿,但须鲸类的牙齿到出生的时候夷鲸
则被须所取代,齿鲸类的牙齿则终生保留。 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他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备了一些为适应水生环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构造。鲸在分类“属于动物界(kingdom Animel)、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哺乳纲(class Mammrha)、鲸目(orderCetacea)。 一只鲸一分钟心跳只有九下,因为鲸类是一种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和陆上哺乳动物相同的生理特征,也是用肺呼吸,它能够长时间的在水中屏庄呼吸、减慢心跳速度。所以才能长时间潜伏在水中。 鲸目之下又区分为两个亚目,分别是须鲸亚 目(suborderMysticeti,blaleenwhales)和齿鲸亚目(suborderOdo-ntoceti,toothedwhales) 。这两大类的分群,再学术上主要是依据它们摄食方式之不同而定,须鲸亚目主要的形态特征:是没有牙齿,但是有具大的鲸须,可用来筛选浮游生物.所以为滤食性。齿鲸亚目的主要特征:为有牙齿,掠食性,其牙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向会有不同,全世界现存有13科约1种。蓝鲸
‘叁’ 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现在怎么样了
在1989年发现了一只须鲸(爱丽丝 Alice),这只须鲸由于发声频率一直是错的,自1989年被发现以来,它就始终孤单,没有同伴理会。
一组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从1992年开始对它进行追踪录音。
这些海洋生物学家是通过分析美国海军为了跟踪潜艇的记录而发现这条孤独鲸鱼的。他们发现这条鲸鱼从1992年开始就在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里来回漫游,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它发声的频率大约在52赫兹左右,明显不同于其它鲸鱼。海洋生物学家称这条鲸鱼发出的声音,除了其中能够明显辨别出的鲸须振动发出的声音外,其它的声音频率与海洋里各种鲸鱼的发声频率完全不同。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它没有一个亲属或朋友。唱歌的时候没有人听见,难过的时候也没有人理睬。令人惊奇的是,它发声的频率大约在52赫兹左右,明显不同于其它鲸鱼。目前人类所发现的鲸鱼种类发声频率大约都在15到20赫兹之间。
有网友联想到酸楚的感情:“如果有一天他也遇见了一只频率不正常的鲸,那么,就是世界上最唯美的爱情。所谓相爱,就是在人群中,你们的频率相合,只有你们彼此能够听到彼此的话,能够走进彼此的心里。”还有人建议为它动手术,调低频率。一些网友还认为,是环境破坏干扰了它们的生活范围。
希望的开始
而在2010年,跟“52赫兹”同样的声音再次被John Hildebrand的小组成员在加州海岸探听到。另外,数据分析这是一组不只一头鲸鱼的高音歌声。所以,他们很可能是一群混血儿鲸鱼,并且所有的成员都会这种特殊的唱法。
终于不再孤独
2015年,以费恩博士为首的科学家监测听到一组特别的旋律。这组声音包含6个声音单位,每次都重复10秒,频率竟然高达49赫兹,和爱丽丝的音频非常接近。
于是费恩博士决定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在3D模拟设备上进行须鲸头盖骨的发声窦的改造。只要把窦内部一个类似“小舌”的结构切开,加宽它的直径距离,就能帮助爱丽丝发出48-50赫兹的频率。经过反复模拟后,2015年7月26日,费恩博士和科学家们为爱丽丝实施手术。花了3个多小时,终于将爱丽丝的发声结构改造成功。
终于,在这片蔚蓝色大海上,鲸鱼群和爱丽丝成功相遇了。鲸鱼群把爱丽丝团团围住,或许它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羞涩的女士。它们碰触着对方,在海面上旋转、欢舞,就像鸣奏一曲海洋交响乐。
‘肆’ 谁知到鲸的种类(和图片)
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以下是介绍主要的鲸鱼:
1、蓝鲸(学名:Balaenoptera musculus)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属于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200吨。蓝鲸的身躯瘦长,背部是青灰色的,不过在水中看起来有时颜色会比较淡。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通常蓝鲸白天需要在超过100米深度的海域来觅食,在夜晚才能到水面觅食。蓝鲸在晚秋开始交配,并一直持续到冬末 ,雌鲸通常2-3年生产一次,在经过10-12个月的妊娠期后,一般会在冬初产下幼鲸。四大洋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