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国演义关于赵云的人物点评
赵云
身长八尺,浓眉大眼
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德才兼备,智勇双全
秉公心,识大体,顾大局。
(1)三国蜀汉虎将赵云工笔画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着。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着,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
单骑救主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六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小说、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云
‘贰’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主要成就:
长坂救刘禅、定益州郡县、协助诸葛亮北伐
官职:
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
封爵:
永昌亭侯
历史评价: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着。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着,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叁’ 在蜀汉,成为了赵云的影子,却深得刘备信任的虎将是谁
虽然陈到比赵云加入刘备集团早一些,但是后来的官职却总是比赵云低一点,才会有“名位常亚赵云”的说法,不过其的重要性不比赵云差,因为蜀汉的史料记载存在缺陷,所以让这位忠勇的武将,显得格外的神秘。尤其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之中,就没有提到过陈到这位人物,仿佛他就成了赵云的影子,他的战绩和表现,都归赵云了。
230年,陈到逝于任上,这位蜀汉王朝的神秘将军,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肆’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历史上对他有何评价
赵云是三国中少有的几位文武双全的武将之一,是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猛将,单骑救主即是其能力真实写照!但其谋略也相当了得,是刘备最为器重的大将。从事小心谨慎,人称常胜将军! 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细数演义里赵云武勇的事迹,其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不妨比较一下成书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的描写。按平话中的赵云已经是五虎大将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实列于五人之末;而赵云在平话中用的枪虽有涯角枪的美誉──谓其天涯海角无对也,却败于张飞的丈八神枪在先、又被铁臂将军张益击败于后。由张飞听到赵云被张益击败的消息之后“大怒出战”张益的情节,更隐隐透露出了早期三国故事中赵云所扮演的角色。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光芒万丈,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赵云的优点:
1.深明大义。
2.直言不讳。
这件事告诉我们,赵云的头脑比同时的许多人清醒,他不仅能从刘备集团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而且注意争取民心。无怪乎刘备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这从反面证明了赵云意见的正确。综观蜀汉集团的历史,在众多武将中,其他人都不曾象赵云那样,从根本大计上直言规谏刘备,这又是赵云识见过人之处。
3.公而无私。赵云追随刘备多年,总是克己奉公,不徇私情。在这种情况下--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而他一直兢兢业业,秉公理事。相比之下,好恶由己,褒贬任情的杨仪之流就差得太远了。
4.为人处世,谦虚谨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诸葛亮对此十分赞赏,要赏赐赵云所部将士。这时,赵云毫无沾沾自喜之态,而是诚恳地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透过这番真挚的话语,其律己之严格,胸襟之开阔,均可洞然而见。
‘伍’ 三国蜀汉猛将赵云,他的师傅是何方神圣
我们知道,张绣和张任都是三国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是当时的名将,单说此二位徒弟的实力,就足以知晓童渊的武艺非同一般。但他们二人相对于赵云就不足为相提并论了。不论是知名度,还是武艺战绩,都要逊色于赵云。究其根本还是赵云得到了师父的真传,张绣、张任二人却只学到了部分绝学,但就算是学到部分绝学,依然足以让二人名震一方了。而得到真传的赵云,武艺自然比他们二人厉害,因此也就能够战无不胜,名扬天下了。那么为何只有赵云得到真传呢?或许是因为赵云天资更高,更能领悟到武学的精髓吧!但归根究底,赵云的高超武艺还是得益于师父的厉害!
‘陆’ 单挑过五大虎将的赵云,分别是什么样的战绩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相信每次谈论到三国最受欢迎的武将是谁,赵云绝对是支持率最高的。我们对三国的认识,大部分是来源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而在演义之中,赵云深明大义,远见卓识,有勇有谋,可谓集忠、义、智、勇于一身,其完美的形象完全可以为他博得了“三国第一勇将”的威名。那么在演义之中,赵云到底有多么勇猛呢?不妨,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一生单挑八大虎将。
第一位:河北猛将文丑
在演义之中,赵云完全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武勇过人,以一敌百的勇将,除了上述五位比较着名的虎将之外,还有很二流将军,比如袁绍麾下的麴义,东吴的朱然,西凉的韩德等一家人,基本上保持不败战绩。赵云在演义之中,一直有着单挑战绩第一将的美誉,加上他在长坂杀的五十四将那他又是“三国斩将第一人。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总而言之,赵云一生功勋无数,集才德于一体,揽智勇于一身,故而一直被世人喜欢!
‘柒’ 三国蜀汉虎将二代结局如何呢
三国群雄,经过罗贯中演义之后,蜀汉大将大放异彩。然而,到了蜀汉中后期,这些将相的后代们无不在蜀国重要岗位上继续贡献力量。他们的孩子,深受乱世环境和父辈事业的影响,多数人都是选择了入军旅。
5.黄忠后代:黄叙是黄忠唯一的儿子,从小身体羸弱,后早死,并没有留下子嗣,可以说,黄忠是五虎将中晚景较为凄惨的一个人,有人猜测黄忠之所以成名较晚,很大原因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寻医问药。
‘捌’ 三国中关于赵云的外貌描写
《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汉代的八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88米,而“姿颜雄伟”也说明赵云这个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
(8)三国蜀汉虎将赵云工笔画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一身是胆
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黄忠于定军山斩夏侯渊,曹操亲领大军至汉中。一次,曹军运米至北山下,黄忠领兵去夺取,过时未还。
赵云领少数骑接应,中途突然和大队曹军遭遇。赵云毫无惧色,突击其阵,将敌军打散。赵云且战且退,曹军又汇合起来,追至赵云营寨。赵云入营之后采用“空营计”,大开营门,偃旗息鼓。
曹军怀疑有埋伏,不敢进攻,急忙退走。这时赵云令军士齐击战鼓,鼓声震天,并用劲弩在后面射击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践踏,大败而走。
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营寨,察看昨天作战的地方,不禁称赞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于是大摆宴席,作乐喝酒欢娱直到天黑。军中将士亦称呼赵云为虎威将军。
‘玖’ 历史上的三国中蜀国四虎上将为何没有赵云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五虎上将
历史上蜀国既没有四虎上将,也没有五虎上将,只是陈寿的三国志将关张马黄并列一传。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赵云作传虽字数很少,但将其与关张马黄并列,是考虑到他们的勇猛相敌,功劳相匹,如果赵云不与关张马黄相类,陈寿完全可以将他归在其他人中,没有必要凑人数。这至少证明赵云是有资格与关张马黄平起平坐的。
此外,〈云别传〉所载诸事迹,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赵云是一位智勇双全、有胆有识的虎将,且其政治远见和战略判断是其他四将所不能及。〈云别传〉虽非正传,但也不能认为其毫不可信。
有人说赵云一生的官位并不很显赫,甚至还不如魏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赵云的角色是掌内事,是禁军统领,这一职务非亲信心腹智勇足备之人不能胜任。“中护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蜀的中央军,《历代兵制》说:“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据《三国志.蜀志.关张马黄赵传》,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而中军,由于蜀国没有设置中领军,故而以中护军为统帅。因而关张马黄赵分别为前右左后中五军的军事统帅,陈寿将其列为一类立传,自有其道理。赵云之所以没有留下斩将夺关的辉煌战绩,是因为中军与外军的分工不同。赵云的职责在禁卫而不在临阵破敌,重防御而不可主动出击,他很少有机会像关张马黄那样统领大兵与敌正面交锋,因为领袖安全才是第一要务,擅自进攻反而是失职行为。从这个角度再看赵云的事迹,作为中军统帅他做得非常出色,正如关张马黄作为外军统帅甚称其职一样,赵云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功劳卓着无可挑剔,切不可因为其工作性质不同就歧视于他。
‘拾’ 三国中关于赵云的外貌描写
《三国演义》对赵云相貌的描写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