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路里面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有什么区别
公路里面边沟,排水沟,截水沟位置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1、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颂激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称为边沟。边沟设于路基挖方地段和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拓展资料: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其形式可分为L形边沟、梯形、碟形、三角形、矩形或U形边沟.又分为明沟和加设盖板的暗沟等多种形式,多为石块砌成,边沟可与路缘石结合为一整体。
截水沟又称天沟,一般设置在指答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用以拦截并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流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
截水沟设置时主要考虑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入截水沟排出。
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排水沟分为露出地面的排水沟即阳沟又称明沟;地下的排水沟即暗沟又称为盲沟。
㈡ 边沟 排水沟 边沟急流槽有什么不同,是结构 还是排水方式 不都是挖条沟下去,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吗
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作用不同、设置位置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边沟
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及低填方路基地脚外侧的纵向人工沟渠。
二、作用不同
1、边沟
边沟是为汇镇粗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降水,在道路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是道路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坡面排水的设施之一,是道路排水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边沟是连接路基边坡与路外侧部分的枢纽,充当沟通的“桥梁”,在多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差旅行边沟排出了来自路面、坡面虚哗的降水,起到了维持路基稳定性的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边沟的存在使路基、路侧的衔接更加完善,而且美观的边沟还能大大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起着丰富地形的作用。
2、排水沟
作用是排水。
3、急流槽
急流槽通常接道路路面的边沟或直接作为路面汇水的排出口,也可快速导出路堑边坡上的残留积水,可预防因积水浸泡边坡导致的边坡垮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病害。
三、设置位置不同
1、边沟
挖方路基路肩外侧等。用以收集路面的地面水,排除路基拦截道路上方边坡的坡面水。
2、排水沟
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沟不能容纳的地表径流。
3、急流槽
急流槽一般设置在边坡坡面,主要是为了及时排除边坡坡面、平台的地表汇水,并通过平台排水沟和坡面设置的急流槽引排至路基边沟。
㈢ 排水沟盖板施工方法是什么
1、沟槽开挖
排水沟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每25米一段放出水沟敏液边桩及中桩昌亩,中桩桩顶标记开挖深度,现场洒白灰线控制沟槽开挖宽度与顺直度,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375px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超挖。
2、清底报验
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项目部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3、混凝土浇筑
沟槽检验合格后,先用木桩每10米一处钉好模板位置,挂好横断面线及纵断面线,即可按线立模,浇筑混凝土工艺要严格执行技术及文件的施工技术要求。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4、沉降缝的设置
根据施工段长度以20m-50m分段浇筑并以10m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宽度为75px,使用沥青木板,内侧填塞M7.5水泥砂浆,深度为250px。
5、养护
每浇筑好一段,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户7~14d。养桥迅物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6、质量检验标准
施工中所用水泥、砂、水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构件外形轮廓清晰,线条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蜂窝麻面不大于1%,深度大于25px时应进行处理。实测项目。
㈣ 隧道洞口段工程施工工序流程
隧道洞口段工程施工指则伏工序流程如下:
一、截水沟施工
洞口边仰坡边缘线5米以外设臵洞顶截水沟。洞顶截水沟位臵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布设,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砌筑,自低处向高处分段开挖和砌筑,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臵沉降缝,沉降缝设臵距离为15m~20m。并必须在边、仰坡施工前完成,确保坡面稳定。
a、基坑开挖
开挖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开挖,先用机械简单在截水沟测定中线开槽,再用人工整平基坑并夯实,基槽底面应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对于基槽底面土质不符要求的,应及时开挖换填土,进行加固,沟底与沟壁坚实平顺,不欠挖。
b、浆砌施工
进行铺砌时,截水沟浆砌片石工程咬扣应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当截水沟的位臵、断面盯凳、尺寸、坡度、标高均符合图纸要求。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处理。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取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
二、边仰坡开挖
洞口土方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石方采用浅孔控制弱爆破,挖掘机或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1)隧道明洞、洞门开挖前,首先施工洞口边仰坡外的截、排水沟,以避免对边坡冲刷,导致边坡落石、失稳坍塌。明洞及洞门段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由上而下进行。遇个别较大孤石或少量硬质岩,风钻钻孔、微药量解体,风镐修凿轮廓或非电控制光面爆破,不得扰动边坡,影响边坡稳定。装载机或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直接运输到规定地点卸碴。边坡开挖坡度按设计图放坡,当开挖到暗洞超前支护相应标高时,立即进行超前支护施工。结合边坡地形稳定程度,坡面用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作为临时防护,以确保施工安全。
2)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随开网喷支护。做好坡面喷混凝土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到损坏。隧道明洞、洞门开挖,避免在雨天进行。
三、边仰坡防护
(1)砂浆锚杆施工
a、机械钻孔
潜孔钻安装完成后,根据测量放样孔位,用地质罗盘控制钻孔方向,严格认真进行孔位调整,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在造孔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晃动。
b、锚孔清孔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尖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唯携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清孔完成后,应将孔口暂时封堵,避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
c、安装锚杆
锚孔成孔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㈤ 边沟,截水沟,及排水沟的主什么是要区别
答:排水沟一般设在填方路基下,用来排路面水。截水沟,一般设置在挖方段路基边坡上,用来拦截地表水侵蚀路基。边沟是设在基边缘的排水沟。
㈥ 05j927-1图集第23页排水沟做法
05j927-1图集第23页排水沟做法如下:
由于现场场地大,应在现场设置二个主要排水出入口,分别与市政排水管道连接。
3号楼在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在现场开挖一条宽400mm砖砌临时排水沟,最低处沟槽开挖300mm深,开挖时按2‰放坡,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的排水沟,开挖沟槽时应避开桩,后期排水等基础完后再另行考虑。
2号楼、1号楼和中心商业区外围设置一条宽400mm永久砖砌排水沟,最浅处沟槽开挖300mm深,开挖时按2‰放坡,后期经过修改作为工程竣工后的雨水排水沟。
人工挖孔桩施工阶段,2号楼、1号楼和中心商业区开挖地沟进行排水,因考虑后期施工中心商业区可能提前使用,在1号楼车道下面中心商业区商业岛44轴至47轴之间埋φ300的混凝土管,中心商业区外部的排水沟砌好后用木板封盖后回填。
后期的车库顶绿化区前期已有水泥沙浆临时排水沟,现再在其外围修建一条宽400mm的临时砖砌排水沟,并与3号楼的排水沟相接,必要时可考虑用水泵排水。目前中心商业区有一临时集水坑,在必要时直接用水泵进行排水。
沿排水沟方向每隔60m修一集水井,流量大时用水泵进行排水。排水沟接入市政管网,在接入市政管网处设置沉沙井和篦子。
(6)挖机挖排水沟怎么挖图片扩展阅读:
排水沟通常多设置分段检查口(能开启)且距离小于10米,检查井口设计稍微深一些,以便备堵塞时分段查找堵塞段维修、清污。
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沟不能容纳的地表径流。排水沟的终端连接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
隐蔽式排水沟在设计时,在保证排水标高的前提下,一般截面面积设计的都较保守,若维修也只能分段进行清理。
排水沟如果是盲沟一般都有分层滤水措施,而且现在基本上不用铁件(为了防止铁件被盗而引发安全隐患),一般只设置分段检查口(能开启)以备堵塞时分段查找堵塞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排水沟
㈦ 基坑四周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置在什么位置
集水井一般设置在基础边线以外,集水井设置多与少是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的,需要根据基础地下水流量、基坑面积以及基础土质好坏等情况综合合理考虑。
宜旦顷在挖到咐纳坑底后再设置排水沟,设计计算中应涉及沟底深度。无需在开挖过程反复设沟。 但如果基坑底下是透水层且有井点降水时,坑内水已通过渗透和井点得到抽排,宜取消坑内加深的排水沟。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7)挖机挖排水沟怎么挖图片扩展阅读:
根据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藏深度H和施工条件,初步确定排水农沟的深度,再确定相应的排水沟间距。由于排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排水沟的深度和间距,需要通过试验资料和相近地区的成功经验分析选定。 排水沟设计流量设计流量分排涝流量和排演流量两种。
计算设计流量时,首先确定这两种情况的设计排水模数(见排涝模数和排演流t),然后分别乘以与排水沟断面相应的汇流面积,即为排涝设计流量和排渍设计流量。 排水沟的水位和断面排水沟应具有足够的输水能力和适当的设计水位。
㈧ 截水沟和排水沟的区别是什么
排水沟一般设在填方路基下弯睁,用来排路面水。截水沟,一般设置在挖方段路基边坡上,用来拦截地表水侵蚀路基。截水沟是属于排水沟,是用于控制和引导水流的方向。
建造方法
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置在坡口5m以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不应小于2m。在多雨地区,视实际情况可设一旁祥道或多道截水沟,其作用是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表水,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
雨期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运闹搏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㈨ 边沟与排水沟的区别 详细点
1、边沟、排水沟均为道路排水设施。
2、排水系统按形式分为排地表水及排地下水。排地表水: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排地下水:盲沟。
3、按与公路平面位置分为:边沟在路侧;排水沟可以在路侧也可在中央带。
4、按与公路的走向分为:边沟顺路方向;排水沟可顺路方向也可横路方向。
5、按排水功能及断面尺寸分为:排水沟断面最大;边沟最小。
6、按施工材料分为:边沟可以为浆砌、干砌、夯拍等;排水沟为浆砌或干砌;
7、按路基土方类型分为:填方、低填浅挖段有排水沟、边沟;挖方、半填半挖段有边沟、排水沟。
拓展资料:
排水沟【drainage ditch】指的是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排水沟设计(design of drainage ditch)按照排水系统工程布局和工程标准,确定田间排水沟深度和间距,并分析计算各级排水沟道和建筑物的流量、水位、断面尺寸和工程量。
1 排水沟一般布设在坡面截水沟的两端或较低一端,用以排除截水沟不能容纳的地表径流。排水沟的终端连接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
2 排水沟在坡面上的比降,根据其排水去处(蓄水池或天然排水道)的位置而定,当排水出口的位置在坡脚时,排水沟大致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当排水去处的位置在坡面时,排水沟可基本沿等高线或与等高线斜交布设。各种布设都必须 作好防冲措施(铺草皮或石方衬砌)。
3梯田区两端的排水沟,一般与坡面等高线正交布设,大致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一般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排水沟纵断面可采取与梯田区大断面一致,以每台田面宽为一水平段,以每台田坎高为一跌水,在跌水处做好防冲措施(铺草皮或石方衬砌)。
边沟是指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及低填方路基地脚毕雀外侧的纵向人工拿渗沟渠,用以收集公路路面的地面水,排除路基拦截道路上方边坡的坡面水,迅速汇集并把它们引入顺畅的排水通道中,通过桥涵等将其泄放到道路的下方。
边沟是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降水,在公路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是公路路界地表排水设施的组成部分,是坡面排水的设施之一,是公路排水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边沟是连接路基边坡与路外侧部分的枢纽,充当沟通的“桥梁”,在多方面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边沟排出了来自路面、坡面的降水,起到了维持路基稳定性的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边沟的存在使路基、路侧的衔接更加完善,而且美观的边沟还能大大增加公路的景手敏早观效果,起着丰富地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