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家一只老母鸡脚部发生了肿胀是怎么回事
母鸡脚部发生了肿胀可能是得来鸡滑液囊支原体病。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滑液囊支原体引起幼龄鸡的一种传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12周龄以上的鸡很少发病,患病最多的是9-12周龄的鸡,发病率5%-10%,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严重者可高达75%左右。
病鸡鸡冠萎缩、发白,离群、喜卧,缩头闭眼,生长迟缓,羽毛粗乱,步态呈轻微的八字步,跛行,贫血。排绿色粪便,腹水,消瘦。关节周围常呈肿胀,尤以飞节和趾节为重,有时可达鸽蛋大,触之有波动感。
病后期,关节变形,久卧不起,虽有食欲但因无法采食而极度消瘦,最后因衰竭或并发其它疾病死亡。
鸡的养殖方法:
1、精选良种
优质的品种是饲养肉食鸡的关键也是基础,应当选择皮包骨细、肉质鲜美、抵抗力强,体型中小型的。如果是选择蛋鸡的话,那当然是海兰褐和京红一号了,这两种鸡,产蛋量高型燃而且抵抗力也强。在选择养鸡的场地是非常重要的。
养鸡场要选择在地势高,避风,朝阳的地方。环境不仅要安静,饮水也要方便,没有污染。在没有病液顷害的果园、茶园、卜埋虚竹林等场地也是比较理想。还要搭建避雨、防寒、遮蔽阳光的塑料大棚或是草棚。肉鸡比较适合早出晚归,放养的密度约为五十到七十只在一亩。
2、新场地消毒
育雏室用5%到6%的石灰水进行消毒。如果是老场地的话需要地面进行清扫,保持卫生是最重要的。在冬天的时候特别要做好的是保暖工作,在鸡场可以安置煤炉、锅炉等,但煤炉比较危险,容易发生煤气中毒,所以安装时必须要加烟囱。鸡舍的通风也是非常重要的。
3、调节适宜温度、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㈡ 蛋鸡维生素D缺乏症,有什么危害
鸡维生素d缺乏症有行兄掘什么症状与伤害?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有利于身体的身心健康,而禽畜鸡一样也离不了维生素d的提供,许多情况下因为养殖场喂养管理方法上的出错,造成 养殖场鸡群无法摄取充足的维生素d,而引起鸡维生素d缺乏症鸡病的产生,大大的阻拦养殖场鸡群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下边笔者就给大伙儿介绍一下鸡病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症状与伤害。
鸡维生素d缺乏症的伤害
当天粮中维生素d成分欠缺或鸡自身身患消化道活动性肝炎时,就可以产生佝偻病症状(几个星期龄至数月龄鸡)或骨软症(成年人鸡)和笼养蛋鸡疲惫症。
以上便是为各尘裂位梳理的鸡病鸡维生素d缺乏症症状及伤害的内容,养殖场要高度重视养殖场鸡群的养殖管理方法,要培训和熟练掌握对应的养殖管理方法技术知识,同时更要立即搞好鸡维生素d缺乏症鸡病的预防,进而确保养殖场鸡群的健康成长。
㈢ 笼养蛋鸡的优点较多,笼养蛋鸡的日常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注意的
笼养蛋鸡有许多优点,不仅扩大了空间利用率,而且减少了蛋鸡的疾病。同时,便于实施机械化悄伍管理,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减少饲养费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㈣ 养鸡,把鸡爪死,是怎么一回事
有可能是鸡血管瘤病鸡血管瘤病,别名血管性内皮细胞瘤,虽不是急性传染病,但给养 鸡业造成的损失也很大。从 09 年元月份在某种鸡场进蛋鸡苗的鸡, 经过四个月的饲养,陆续进于开产阶段。就在此时,血管瘤病的症状 在几家养鸡场出现,其先一般表现鸡爪肿胀有血泡,破裂后出现血流 不止死亡,后期在鸡的肝脏、胸脯、脸颊、胸骨和内脏器官见到灰白 色肿瘤。面对出现的血管瘤,我们采用了电烙铁烙的方法,包扎法、 药物治疗法、挑鸡地面饲喂法等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发现血管瘤 病,只要积极应对,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下面把处理血管瘤的方法 交流一下。 在与患血管瘤病鸡的养户交流中发现,育雏期发生过法氏囊病的鸡 群,血管瘤发病率高,长期饲喂劣质饲料、维生素严重缺乏、管理粗 放、 开产前对慢性小肠球虫及绦虫没有彻底根治的鸡群都是血管瘤发 病的诱因。同一家种鸡场的鸡苗,同一批次、同一日龄、同一批种鸡 的种蛋。有的养户鸡有血管瘤,有的没有,说明管理上存在着差异。 在两家养户有血管瘤病的鸡群比对中,一家 6800 只当发现有血管瘤 马上投药,调整饲料配方,将裂爪的鸡挑出地面 饲喂,伤亡鸡数在 87 只。目前没在出现病鸡。另一家 1600 只当发现有血管瘤,打听别 人说没药可治,任其自然。目前已经伤亡 380 只。病鸡零星还有。实 事证明,从管理上着手,积极应对,有些药物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对 于血管瘤没有特效药的说法,不等于说所有的药物没有效,应分清这 个概念。建议到当地兽医处咨询
㈤ 最近鸡的球虫病是怎么回事啊,怎样防治啊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疾病。该病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寄生于鸡的球虫很多,致病力最强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前者引起急性盲肠球虫病,多见于幼鸡;后者引起急性小肠球虫病,多见于成年鸡,两者均可造成鸡群大批发病死亡。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最易感染,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1日龄以内的雏鸡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0℃的春夏多发。肉用仔鸡由于鸡舍内有温暖和比较潮湿的小气候,发病的季节不如蛋鸡明显。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但拥挤、营养不良、卫生状况差、潮湿、育雏温度不平衡为发病诱因。
(2)主要症状和剖检变化 病鸡怕冷而拥挤在一起,毛乱翅垂,闭眼打盹。常下痢,排出带血稀粪或血液。贫血、冠髯苍白,嗉囊内充满液体,后期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3月龄以上的青年鸡多呈慢性经过,不一定出现血粪,但呈进行性消瘦、呆立,后期瘫痪、衰竭而死。
病死鸡黏膜及鸡冠苍白或发青,泄殖腔周围羽毛被液体排泄物污染。主要病变在盲肠,可见盲肠肿胀好几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比正常坚实,剪开可见血凝块,或是含有一种黄白色豆腐渣样、混有血液的坏死物质。若时间稍长者,盲肠中有一种由凝血块、坏死物质、黏性渗出物凝固而成的栓子,堵塞肠腔。慢性病例,病变多在小肠前中段,尤以十二指肠显着肿大。肠壁发炎增厚,剪开后肠黏膜上有小出血区,内有黏性渗出物,常混有血块。
(3)防治 对球虫的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舍内干燥,定期清粪,并按综合性防疫措施的要求进行各种消毒。为减少球虫感染,最好采用笼养或网上平养。
抗球虫的药物种类较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同时,注意球虫的耐药性,应有计划地更换用药。下面列举常用的几种:
球痢灵: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5克,连用3~5天,预防量减半,连续使用。尼卡巴嗪、氨丙啉、克球多的用量及用法同球痢灵。
氯苯胍: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3克,预防量减半,连用5~7周。由于本品会使肉带有怪气味,故肉用仔鸡上市前7~10天应停药。
盐霉素:从10日龄之前开始,每100千克饲料加本品5~7克,混饲。7~10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再用。
常山酮: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0.4克混饲,预防量减半,连用1~2周。
复方敌菌净:治疗量为每100千克饲料中加入20克,混饲。
海南霉素:治疗量为100千克饲料加入75克,混饲,预防量为治疗量的2/3。
另外,抗球虫新药如卡波霉素、马杜拉霉素、氯嗪苯乙氰在临床上也广泛应用。其他还可用金霉素、广虫灵、鸡宝-20、三字球虫粉等混饲或饮水,亦可用青霉素肌肉注射等方法进行防治。
㈥ 请教老师青年蛋鸡裂爪是怎么回事
青年蛋鸡出现的“趾爪开裂”,主要与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缺乏有关,尤其是其中的生物素。这些维生素缺乏还会拦燃引起“鸭湿羽症”,当然与胆搭衡野碱、脂肪水平也有关系。
【钙过量】在家畜饲料中,钙过剩的危害比钙不足还要大,尤其是对猪、鸡的影响更大。钙过多可使生产力降低,并破坏繁殖机能。钙含量过高时(蛋鸡4%以上),影响动物的采食量;抑制磷、镁、铁、知喊锌、铜、锰及其它微量元素在肠道中的吸收,例如2%白垩会抑制铁的吸收并阻碍血红蛋白的合成,高钙低锌可导致缺锌产生皮肤不完全角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