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刚生下来的孔雀鱼小鱼是什么样的
小鱼呈透明状态。
刚出生的小鱼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能飞起来或者说游起来的,一种是肚子上带着一个黄色的圆圆的囊泡。带囊泡的这种是沉底的,需要孔雀鱼把囊泡里的营养吸收掉才能成功起飞,起飞之后才算活了。在起飞之前要保证小鱼的安全,不要让大鱼吃了。
孔雀鱼每月产仔一次,视雌鱼大小,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
(1)什么鱼下小鱼图片扩展阅读:
孔雀鱼喂养注意事项:
1、小鱼要用小一点的容器装,太大了不易小鱼吃食。
2、可以给小鱼喂切碎的水蚯蚓或弄碎的鸡蛋黄,鸡蛋黄虽然比较理想,但会污染水质,建议少喂一些。
3、小孔雀鱼可以不用换水,换水没弄好的话容易针尾。一周换一次水就好,不要换水太勤,换水时如果使用自来水要把水暴晒三天,每次换水撒些盐,预防疾病。
4、水温要恒定,不要总变化,小鱼很虚弱,换水时水温温差超过2度就会受不了的,建议买一个加热棒,把水温调至24~26度之间。
② 什么鱼可以生小鱼
只有极少数的鱼可以,如中华鲟、鳗鲡、大马哈鱼。
1、中华鲟
中华鲟生活于大江和和伍首近海中,是底层鱼类,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间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
2、鳗鲡
鳗鲡为暖温性降河性洄游鱼类,生长肥育期5-8年,并开始性成熟。亲鱼在秋末冬初由淡水水域向河口移动,唤数随流出海,进行降河产卵洄游。入海后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
产卵场约在中国台湾南部深海水域。孵出仔鳗随海流漂移,在漂流过程中由仔鳗变为扁平的柳叶鳗,进入河口前变为线鳗。
3、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属于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幼鱼在海洋里生活3-5年,通常4龄达到性成熟,成熟后回江河产卵。
大马哈鱼在春季多生活在海洋,此时体色为灰银白色,无斑,或散有小黑点,两侧有不明显的黑或褐色阔斑;至秋季时一进入生殖期入河洄游,雄鱼体色逐渐变为暗红色或暗黑色,体侧有8-12条深浅不一的橙赤色横斑条纹。
(2)什么鱼下小鱼图片扩展阅读:
鳗鲡是肉食性鱼类,主要以田螺、蛏、蟹、虾、桡足类和水生昆虫为食。不同生长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明显变化。
白仔鳗苗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水丝蚓、水生昆虫幼虫、贝类残渣和有机碎屑等。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至橘虚菲律宾间的西太平洋淡水域,包括岛屿与亚洲大陆等注入太平洋的大、小河川溪流。
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及其江河,在台湾各河口区与其中、下游皆有其分布。
③ 这个鱼是什么鱼 为啥会下小鱼
如图 ,闭昌搭 应为 海鲫科 Embiotocidae 鱼类 (下辖13属,约26种)
海鲫科成员的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的初期通过卵黄获取营养,但在卵黄耗尽之后则直接从母体获取营养,这点和真鲨科比较类似,在鱼类中是一种非常进步的特征。
④ 这是什么鱼生小鱼吗
这是小型淡水观赏鱼,月光鱼。是卵胎生鱼类,歼册物直接生小鱼的。图上的这条是母鱼。
月光鱼体长鱼体长4~6厘米,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它的特点是能与剑尾鱼类杂交,繁殖出新的品种。常见的月光鱼品种有:红月光鱼、蓝月光鱼、红鳍金月光鱼、金头月光鱼、双鳍月光鱼、帆鳍月光鱼、金头帆鳍月光鱼等。
月光鱼对环境和姿辩温度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可适应18-28℃的水温,最适生长温氏液度为22-26℃。喜中性、弱碱性水质,氢离子浓度39.81-100nmol/L(PH7-7.4)。
⑤ 这是什么品种的草鱼,这么小就开始生小鱼
这个哪缺不是 草鱼 应该是孔雀鱼毕缓燃,雌性孔雀鱼 身上没有颜色手虚或者有一点点颜色
⑥ 什么鱼直接生小鱼,不产卵
孔雀鱼,红箭鱼,黑玛丽鱼等均直接生鱼。
孔雀鱼:
形态特征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
成弊漏长繁殖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pH7.2~7.4,食性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属于上层鱼,能和其他热带鱼混养。孔雀鱼易养,但要获得体色艳丽,体形优美的鱼则从鱼苗期就需要宽大的水体,较多的水草,鲜活的饵料,适宜的水质等环境。孔雀鱼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但是繁殖能枣哗力很弱,在水温24℃,硬度8度左右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5余尾,多则一百余尾,有的鱼会产出200尾以上的幼鱼。当雌鱼腹部膨大鼓出,近肛门处出现一块明显的黑色胎斑时,是临产的征兆。
红箭鱼
生长繁殖
红箭鱼的雄雌很容 红箭鱼易区分,雄鱼体细长,体色鲜红,尾鳍形成棒状交配器。雌鱼体态短肥,臀鳍扁形。喜群居生活。繁殖水温要求在23-25度。一般雌雄搭配是1:3较好,那样受精率高。雌鱼体内受精,产租岩烂出来的是幼鱼籽。
繁殖过程
卵胎生,雄鱼臀鳍特化成交接器,雌鱼正常。雌雄可通过臀鳍是否特化鉴别,性成熟年龄5-6个月,性成熟后可见雄鱼追逐雌鱼,完成体内受精,受精后20天左右开始繁殖,产前征兆不太明显,可见雌鱼躲在角落或水草丛中,腹部膨大,泻殖空呈乳白色。仔鱼产量从数十尾到上百尾不等。在水族箱中繁殖应做好仔鱼的保护措施,防止被亲鱼吞食。
⑦ 这个鱼是什么品种能生小鱼吗
这是红剑鱼。属卵胎生鱼类。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幼鱼在3-4个月时性成熟,6-7个月后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迟早与水温高低、饲养条件密切相关。
红剑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pH8,然后按1公配1-3母的比例槐耐掘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铅核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亩旅、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⑧ 这是什么海洋鱼种直接可以生小鱼
如图 , 海鲫科鱼类 、海鲋 具体哪种不知 学名
⑨ 这种小鱼苗是什么鱼我在水库里面捞的。跟别的🐟不一样
花鳉科 Poeciliidae 食蚊鱼誉竖属 Gambusia 鱼类
下图为 食蚊鱼 Gambusia affinis,俗称 柳条鱼、大肚鱼、山坑鱼
体色为金中带绿色,腹部明显鼓胀,雄鱼有长长庆衡大的生殖孔,而雌鱼臀鳍为扇形,长15.5至37.5毫米。齿细小,吻尖,眼大,无侧线,属于卵胎拦纯生鱼类。
⑩ 请问谁知道这是什么鱼,是不是有小鱼仔啦
虹鳉
虹鳉是胎鳉科体色艳丽的胎生淡水鱼。普通的家养观赏鱼,适应性强,耐活、易养、多产。雄鱼较雌鱼体色更鲜艳,长约4公分(1.5寸);雌鱼稍大,色较黯淡。已经人工培育出许多绚丽多彩的品系,特点表现于颜色或花纹,尾鳍和背鳍的形状与大小也各不相同。
中文学名
虹鳉
拉丁学名
Poecilia rticulatus
别称
Lebistes reticulatus
界
动物界
目
鳉形目
科
胎鳉科(Poeciliidae)
俗称
孔雀鱼,虹彩鱼
生活水质
花鳉科鱼最适应的水质是弱碱性至中性的微硬水质,由于其适应能力超强,可以适应PH6-8.5之间的所有水质。不过在弱酸性水质情况下,该科鱼的繁殖和生理机能都会受到影响,死胎率较高,所以PH7-7.5左右的水质是比较适合的。
花鳉科鱼都是比较耐低温的热带鱼,多数品种在12℃水温下依然能够存活,但是此时已经无力进行游动,而且很快会死亡。该科鱼的饲养温度不应低于14℃,否则会有批量死亡的危险。花鳉科鱼的最适应水温为20-24℃,水温太低不利于生长,也容易生病;水温过高则容易使该科鱼特别是孔雀鱼加速老化,缩短它们本就不算长的寿命。花鳉科鱼均为杂食性鱼类,对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都很乐于摄食,玛丽、孔雀等品种有啃食水草的习惯,水族箱中的部分水草可能被其吃掉。平时可以用养七彩神仙鱼的牛心汉堡等喂养,并经常提供切碎的菜叶或浮性的菊花草等植物性饲料给它们食用,以使鱼只的营养均衡。
花鳉科鱼行卵胎生繁殖。雄鱼追到雌鱼后,以臀鳍特化而成的交接器把成熟的精子注入雌鱼的生殖管道内,受精卵在雌鱼体内孵化,稚鱼在母体内一般会发育到完全成形,也就是将卵黄囊完全吸收、可以自由游动并觅食的时候,才会被雌鱼产下。稚鱼一生下来就能游泳,它们必须赶紧游离雌鱼身边以保安全。雌鱼生产以后,很快就会开始捕食稚鱼以补充营养,如果没有考克箱或者专用的繁殖器具,则需要在繁殖箱里面多种植水草或多铺设珊瑚假山等障碍物以供稚鱼躲藏。不管怎样,雌鱼产仔完毕后须及时把稚鱼捞出单养,以避免被亲鱼或其它成鱼吃掉。生产后的雌鱼很快就可以再次怀孕,繁殖周期很短,每胎大约产稚鱼10-100条不等。
花鳉科的鱼除了具观赏性外,因为它们嗜食孑孑,也常被用作灭蚊鱼类,可有效抑制水域中蚊虫的孳生。
繁殖
虹鳉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非常适合于家庭观赏和经济养殖。它们的繁殖速度很快,雌鱼身体
有特别的构造,具有短暂储精的能力,交尾一次后可以连产两胎。虽然虹鳉在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交配能力,但要等四个月大时才是最好的交配时机。虹鳉在发育还不够成熟时就进行交配有可能会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长和子代的质量,过于年轻的雌鱼体型还没充分长大时也容易因难产而死亡。
群体生活
虹鳉习惯群体行动,在适宜的水质和温度下,虹鳉几乎全年均可繁殖。雄鱼不停地追逐雌鱼,并与之交配,使雌鱼怀孕。雌鱼在交配后第25-35天的时候产下稚鱼,每次产幼鱼20~100尾不等。孔雀鱼每月就能繁殖一次,其子代经4~5个月便已达到性成熟,可以进行再下一代的繁殖,一对亲鱼及其后代在一年中所繁殖的数量相当惊人,故有“百万鱼”(million Fish)之称,深受世界各地水族爱好者的欢迎,被视为繁殖的入门鱼种。
特性
打破经典理论的虹鳉根据经典进化理论,生存危险较大,存活率低的动物,寿命也相对较短。不过科学
家最近发现,一种名为虹鳉鱼的生物打破了这种认识,它们在危险环境中反而更加长寿。这表明进化对寿命的影响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复杂。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边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戴维·雷兹尼克和他的小组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介绍说,他们研究了生活在特立尼达岛溪流里的虹鳉鱼,发现对这些小鱼而言,与天敌生活在同一水域中时老得更慢。
科学家介绍说,当地的溪流有许多瀑布从中隔断,有些虹鳉鱼与掠食它们的天敌生活在同一水域,而另有一些则生活在安全环境里。经研究发现,与生活在安全环境中的虹鳉鱼相比,那些与天敌生活在一起的虹鳉鱼活得更久,老得更慢,繁殖期也更长。这些都与经典理论恰恰相反。
研究同时发现,这些虹鳉鱼的其他特征与经典理论相符,如生活在危险环境中的鱼,成长时成熟得更快、生育后代数量更多、且游泳能力随年龄衰退的速度更慢等。
攻击性
看起来,它们可能是一群无辜的家伙,但雄性虹鳉却是彻头彻尾的欺凌弱小者。它们会入侵其它鱼类的领地,它们会对生活在那里的雌鱼进行性骚扰,甚至有可能让它们变成残疾。研究人员相信虹鳉将性攻击作为抑制本地鱼数量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