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大全
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珍宝。在中国这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中,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风格、书画韵律、笔情墨趣、表现形式等都带给我们具有民族色彩的视觉冲击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者型脊,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1】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2】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3】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4】
【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5】
看完了以上的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人物画的知识吧!
人物画的基本技法
人物画基本技法: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 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从续发掘的古代帛画或壁画中,可以见到古代的帝王、功臣、圣贤或文人们的面貌,有浓 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萨、罗汉等释道人物, 甚至更早的神话传说,充满的神秘的宗教色彩,尚可见到描写 现实生活百态的风俗画、表现宫廷唯美趣味的仕女画及戏曲中 的人物故事画等,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首渗,都有细致租念的感情描写,和惟妙惟肖的形象刻画,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美感。
1.古代人物画高清图片
2.水墨古代人物画图片大全
3.古代人物画图片
4.历代人物画高清图
5.工笔画人物高清图片大全
❷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超好看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男性掌握了话语权。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和尺度来判断古代的美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展示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1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2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3
古代美女图片漫画人物图片4
中国汉代以前,人们对女性只注重面部形象,到了魏晋,才开始着重于装饰。魏文帝喜欢打扮华丽并将头发挽成蝉翼形的妃子。唐朝是开放社会,容许袒胸露臂,崇尚的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
唐朝以后没有定论。宋朝以后,大致是以观音菩萨的本貌作为女性美的高标准,各个时代所雕塑绘画的观音菩萨,就是当时审美标准的具体说明。
时代对美的诠释更是大相径庭。唐代世人又以体态丰腴、丰胸肥臀的杨玉环为美;但是到了宋代人们以“身轻如燕,身姿窈窕的赵飞燕(汉代)为最美。”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貂蝉,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 故事 组成的历史 典故 。
娥眉青黛:娥眉是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把眉毛剃掉,再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眉毛化妆,早在西周时已十分流行,在《诗经》和《楚辞》中,便已出现这个形容词.。细腰雪肤:虽然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是身材丰满的美女,但国人还是偏好纤瘦型美女,细腰便是腰肢幼细;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相传赵飞燕便是细腰雪肤的表表者。
莲步小袜:莲步是指美女的脚步,更指缠过的小脚。小袜则指缠足女性所穿的袜子;小脚步伐如莲,再穿上小袜,便成为美女的一种美态。
中国各朝代的审美标准都不同,而当时女性地位低,往往要为了迎合男性的眼光去塑造体态,做出损害身体健康的事。例如春秋战国时楚国某国君喜欢腰细的女子,不少宫嫔因为节食减腰而饿死,故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说法。
汉代时赵飞燕以身材轻巧见称。而唐朝时则崇尚丰满,认为丰满的人生育能力强,武则天与杨贵妃都是身材丰满的女人,“燕瘦环肥”就是指赵飞燕和杨玉环。
中国古代有不少男性恋足,缠足的习俗相传起源于五代十国南唐宫中。明清时认为有“三寸金莲”的女性才是美女,所以不少女性被迫缠足至弓型,严重损害健康。
中国传统上病态美的女性亦受到喜爱,给人一种柔弱、楚楚可怜的感觉,激起男性的保护欲,例如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相传她心痛时捧心皱眉的样子很迷人。着名小说《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是病态美的代表人物。
古代中国美女的三围标准:当今社会,女人的身材标准已经渐渐模糊,有的丰满成熟,有的纤瘦清纯,各有各的追求者。17世纪,佛兰德画家鲁本斯所画的妇女,在当今是不会被当作“美”的典型的,她们苍白的脸上略带粉红色,显得光彩夺目。
胸围:古代中国人对女性的胸围要求不高,对拥有一双丰满隆起的乳房的女性也颇不以为然。其实,古代男子欣赏的女性乳房是恰堪一握的丁香乳。
腰围:公元前6世纪的楚灵王偏爱细腰女子;与楚襄王同时的楚人宋玉,在其《登徒子好色赋》中,对那位漂亮的“东家之子”也有“腰如束素”的描写有所偏爱。不过,纤细腰身,荆楚一带的风尚。而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要腰身和整个身材配合得宜,宽与窄都无所谓,美其名曰“小蛮腰”;细腰美其曰“杨柳腰”。具有“曲线玲珑”之美。
臀围:它的丰满与否,成为古代中国美女的重要件之一。其原因,中国人认为臀部浑圆的女人会多生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农业社会里,肥臀自有其重要性。
描写古代美女的 句子她秀雅绝俗,自有一股轻灵之气,肌肤娇嫩、神态悠闲、美目流盼、桃腮带笑、含辞未吐、气若幽兰,说不尽的温柔可人。
双目湛湛有神,修眉端鼻,颊边微现梨涡,直是秀美无伦。冰雪上反射过来的强光照在她的脸上,更显得她肤色晶莹,柔美如玉,但见她肤色奇白,鼻子较常女为高,眼睛中却隐隐有海水之蓝意。
一身蓝色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淡蓝色的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若凝脂气若幽兰。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一根镂空金簪,缀着点点紫玉,流苏洒在青丝上。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她肌肤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蒙绕。
双眸似水,却带着谈谈的冰冷,似乎能看透一切,十指纤纤,肤如凝脂,雪白中透着粉红,似乎能拧出水来,一双朱唇,语笑若嫣然,一举一动都似在舞蹈,长发直垂脚踝,解下头发,青丝随风舞动,发出清香,腰肢纤细,四肢纤长,有仙子般脱俗气质。
她独倚长椅,火光映照之下,容色晶莹如玉,如新月生晕,如花树堆雪,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娇柔婉转之际,美艳不可方物。
曲子响起,樱粉色的衣裙微微摆动,转身,举手,头足只见,无不体现轻盈之美。她抚了抚头上青丝,抬头,又见她那明亮的眸。只见她婀娜的身子随着舞曲摆动,胸前那桃红的丝带也舞动飞扬。
❸ 哪个网站上可以看到关于古代人物画
东 巴 文 化
约30万人口的纳西族在中国50多个民族中算不上是一个大民族,但是它的东巴文化却名扬中外,引起世人的兴趣和关注,已成为当今前往丽江旅游探秘的热点之一。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样,东巴文化也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民俗活动。东巴教是纳西族的一种原始多神教,信仰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其祭司叫“东巴”,意译为智者,这些“智者”知识渊博,能画、能歌、能舞,具备天文、地理、农牧、医药、礼仪等知识。他们书写经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种“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的古老文字,称“东巴文”。他闹纳空们是东巴文化的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人。换言之,东巴文化就是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其中东巴象形文字是被誉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作为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一个世纪以来,先后有法国、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挪威、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兰等国家的学者,前来收集、调查、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最早把纳西族东巴文化公诸于世的是法国人太伦.拉科佩伦,他把一本东巴象形文经书抄本收入所编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一书,于1894年在伦敦出版。1913年,法国学者巴克(BOCOT)教授,把自己收集到的纳西族东巴文及调查见闻编写成《LESMSOS》一书出版。在众多的研究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学者当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学者李霖灿和美国的学者洛克。原台湾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先生,原来是从事绘画艺术的。当他来到纳西族居住的丽江玉龙大雪山,接触了纳西东巴文化后,便毅然放下画笔,学习和研究起东巴文化,写下了《么些象形文字字典》、《么些标音文字字典》、《么些研究论文集》等重要着作。美国的学者洛克,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来到中国研究植物,他在纳西族地区居住了二十多年,收集了大量的东巴文化资料, 写出了许多研究东巴文化的着作,其中《纳西语、英语网络词典》(上、下册)已成为研究东巴文化的重要着作。洛克被称为西方研究东巴文化的鼻祖。八十年代以来,更是涌现出一大批青年学者,出现了研究纳西东巴文化的热潮,研究成果逐年递增,一个国际性的纳西东巴文化学正在形成。东巴经书是东巴文化的核心和内涵。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东巴文化的过程中,也收集了相当数量的东巴经书,作为研究的资料。目前世界上收存有约三万册东巴经书。其中一万册左右收藏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有两万册收藏在台湾、南京、北京、昆明、丽江、中甸等地。除了在本土中国以外,国际上收藏东巴经书最多的是美国。美国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等共存有七千八百三十六册。
由于东巴经是用原始图画象形文字书写的,一般人不易释读,所以,东巴经一直被视之为“天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翻译东巴经典的这项工程。在东巴老先生的配合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的翻译工程,译稿已陆续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它的出版,将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这神秘的东巴文化,也将对纳西东巴文化学的形成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纳西族的《东巴经》五百多卷,七百多万宇,[1]全用象形文字写成。这种象形文字,纳西语叫“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痕迹”,或译为“木字石字”,指其象木石之字。这种文字起源于图画,始终保持着图画的特征,但又约定俗成,成为一种文字符号,在丽江、中甸、维西等县纳西族地区,沿用达十多个世纪,国内外有不少研究纳西族象形文字的着作。《东巴经》比较完整地记载着反映纳西族远古时期生活的神话,其数量质量都很惊人。他不仅对后来纳西族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大大丰富了祖国各民族的神话宝库。许多神话的篇幅液瞎都比较大,如已整理发表的《创世纪》、《黑白之战》等[2],都长达二千多行。 从这些神话里,我们看到了古代纳西族独特的各种各样的神,如天神、地神、太阳神、月亮神、星宿神、善茄并神、恶神、男神、女神、雷神、风神、云神、山神、水神、土神、石神、 铁神、智慧神、灵巧神、善良神、丰盛神、测量神、度数神、胜利神、五谷神、畜牧神等等。当然,也还有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在这个神的世界里,不仅各种神的形象迥然不同,就是神的行事也具有不同的风趣,说明神话的绚丽多采。
东巴文化简介:东巴画
古老的东巴画是最具特色的纳西族美术遗产。纳西族东在做仪式时,要绘画各种各样的佛神、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对他们进膜拜与祭祀,这种服务于宗教活动的各种绘画,统称为东巴画。东巴绘画艺术具有象形文字经典所具有的五个艺术品特性,即贝叶经的形式、优美的线条、美丽的色彩、动态的表现和特征的摄取。东巴画是东巴文化重要内容之一,有木牌画、纸牌画、布卷画和经文画几类。东巴画的内容主要表现古代纳西族信仰的神灵鬼怪和各种理想世界,其中也反映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的各种世俗生活。 东巴画中,以布卷画《神路图》最为有名。《神路图》一般长达十四米多,宽二十六厘米左右。分为地狱、人类世界、自然天国、天国四个部分,画面色彩鲜明、艳丽,人物造形生动、个鲜明,既受藏传绘画艺术影响,又具有纳西族传统风格和特色,是东巴绘画艺术中的珍品。 《神路图》主要用于丧葬时超度死者亡灵仪式中,描述了死者亡灵要经过的地狱、人间、自然界、天堂等各阶段的具体场面,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
东巴文化简介:东巴舞蹈
东巴舞蹈是指东巴教的进行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 东巴舞来源于古代纳西言辞的社会生活,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 东巴舞蹈是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巴教经典中有专门记述东巴舞蹈的舞谱《舞蹈教材》和《舞蹈来历》,这两部教程称为“蹉姆”,意为舞蹈的规范或舞蹈的调式。详细记录了60多人舞蹈的跳法。《东巴舞蹈》具体记述了舞蹈的起源、种类、步伐、手势、动作和功能等等,是世界上唯一的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古代舞谱。《东巴舞蹈》是研究人类原始舞蹈的起源和早期舞谱形成的极难得的经典。 在东巴教八大类的神坛祭祀道场中,除了“祭天类”的祭祀道场外,其它的七大类神坛祭祀道场里,皆要跳东巴舞蹈。 远古纳西先民祭祀时,东巴祭司为病者招魂,模拟一些驯服的动物的动作,背着彩羽、白灰篮子,在祈求的神像面前狂舞,跳得彩羽、白灰满天飞扬。在那时先民的观念里,通过这些舞蹈奉承和献媚于术神,认为术神也会像人一样能够被舞蹈激发得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取悦于神,使神感激人的祭祀,达到佑人的目的。东巴舞蹈,除了向术神祈求的舞蹈以外,还有驱斥术神的舞蹈。东巴祭司在神坛对术神跳镇慑驱斥的舞蹈时,头戴“老鹰毛帽”,插着鹰翎,模拟老鹰的动作舞蹈。在纳西族《鹏术之争》的故事里,老鹰是能够制伏术神的精灵,它搭救人类出困境,是纳西先民的守护神,是先民崇拜的真象。东巴舞蹈在表现悦神和斥神的舞蹈时,也承传了民间传统的以歌唱伴舞蹈的表现形式。多数东巴舞刚健柔婉、明快舒放、变化灵活,保持着淳厚而典雅有致的特色。东巴舞浓郁的原始气息和严格的动作规范构成的风格特色,在丽江地区的舞蹈中独树一帜,在省内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中也是十分特殊的。东巴舞蹈是纳西族传统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内容及形式上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神舞;二是鸟兽虫舞;三是器物舞;四是战争舞;五是踢脚舞。东巴舞反映的是纳西族历史上随畜迁徙,以鸟兽为邻的原始生活,是纳西族精神文化的一种反映。纳西族的东巴舞蹈,有老鹰舞、大鹏舞、孔雀舞、白鹇舞、大象舞、青龙舞、白马舞、牦牛舞、白额黑犏牛舞、大脚赤虎舞、飞龙舞、马鹿舞、豪猪舞、刺猬舞、山羊舞、金色巨蛙舞、等多种模拟动物的舞蹈,还有鹰翅舞、鹰爪舞、降魔舞、灯舞、荷花枝舞、火把舞等法器舞蹈。
东巴文化简介:东巴艺术品
东巴艺术品是指东巴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和各种竹木编扎品,造型独特,生动逼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东巴雕塑艺术集中反映在木偶、面偶、泥偶和木雕的制作上。用树木雕刻成的木偶,是东巴在宗教仪式中制作所用神鬼泥面偶时参考的模型,已收集到三十多件。东巴们都有一双具有艺 术灵性的巧手,个个能雕会塑,所雕出的各种神木偶,有的似凝神沉思,有的像举手远眺,有的张口欲鸣,形貌古怪。东巴木偶则头戴法帽、胸挂神珠,端坐自如,轮廓粗犷,线条刚劲。在东巴教的三十多种仪式中,都要使用神、鬼及动物的面偶, 它用青稞面或大麦面捏,总计约有两百个之多。
面偶一般须在举行宗教仪式的头天晚上捏制完成,一个东巴一夜能捏出上百个。每个面偶都有固定形象,神态各异。在仪式活动中,神面偶置于上方神坛上,鬼面偶放于下方鬼寨中。同一类型的鬼面偶,其形状也互有差异,如生有蛇头、鸡头、牛头、马头、羊头等等。此外还有用泥捏塑的泥偶。这些泥面偶都是东巴信手捏制,一气呵成的,有单纯明快的审美特点。东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并不注重去刻画形象外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整体写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随意凹陷的两个洞,嘴巴的轮廓也只似微张的一条缝,从局部看显得十分简单,但从整体看,整个造型给人 一种活灵活 现的神态,从并不维妙维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 这些神灵偶像的造型自然浑朴,神态天真憨稚、普通平和,使人到亲切,全无神灵那种道貌岸然、威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敬畏感,有的还显现出一种滑稽的意味,其人情味、世俗生活气息十 分浓郁,造型也完全是山民村夫那种纯朴的气质格调。在东巴文化艺苑中,还出现了东巴文字和神灵鬼怪形象的木刻雕板。东巴制作木刻雕板的目的主要是想用来拓印,这为广泛传播东巴文化艺术作品创造了一个条件。
纳西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个支系,主要生活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处(云南丽江地区为主),为母系社会。按最近统计人口为约30.8万人(2000年)。纳西族这个名字是一个比较新的名字,但纳西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是中国古代羌的一支,在汉朝时也被称为牦牛夷或摩沙夷。语言文字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族的语言是纳西语,它有两种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其中东巴文创造于一千多年前,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仍被使用的一种象形文字。宗教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东巴教,这是一种多神的宗教,主要的经典是《东巴经》。也有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姓氏纳西族以前没有姓氏,后贵族赐姓木,平民多姓和。现在纳西族约有90多个姓氏。特色饮食吹肝、粑粑、米灌肠服饰纳西族妇女一般穿着宽大布衣、戴圆帽(现在很多妇女直接戴蓝色的圆形红军帽)、披羊皮披肩,羊皮批上有两根白色背带在胸前交叉,一般有7个白色圆形装饰,俗称“披星戴月”。纳西族 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图)
刻有象形文的石墙 纳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这个被世人称之为“象形文古国”的纳西人生活区域内,纳西人所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象形文字不但创造了一种辉煌的古文明,丰富了纳西族乃至中国的古文化。7月28日,生活报踏访56个民族的记者在对纳西族进行采访时深深感到,纳西人始终在为拥有这一独特的文字而骄傲。有资料显示,纳西族是现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象形文的民族。
80%的居民使用纳西语纳西族有着自己的语言,在纳西人当中,约有80%的居民使用纳西语,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先民,生活在汉、白、藏、彝等民族之间,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字。
相传,古时有一天,突然发大水,只有一个叫崇忍利恩的人劫后余生,与天神知劳阿普的女儿衬红裹白一见钟情。衬红裹白带领崇忍利恩上了天堂,但知劳阿普坚决反对这门婚事,想出了杀害崇忍利恩的主意。知劳阿普让崇忍利恩赤脚过刀梯,让他在一昼夜砍伐完99片森林,一昼夜烧光所砍伐的树木,一昼夜在被砍伐的99片森林的地上撒下种子,一昼夜把撒下的种子再如数收回等。但知劳阿普没有想到崇忍利恩是9位开天男神、7位辟地女神的族系,他是连翻99座山不知道疲倦、连涉77条深谷不需要歇息的族系后代,任何人打不死也不会被征服。当知劳阿普所有的伎俩都用完后,只好将女儿嫁给崇忍利恩。,崇忍利恩夫妻二人来到地上过着耕牧的生活。不久,他们就有了恩恒三兄弟。这三兄弟长大后,却不会说话。后来,经过祭拜天父天母后,三兄弟才会说话,但他们的话语却各不相同,大哥说的是藏语,后来发展成如今的藏族;老二说的是纳西语,并逐渐发展成纳西族;而老三则讲白语,而后发展成为白族。传说虽然过于浪漫,但说明纳西语与白、藏等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有了语言才会形成文字,纳西族特有的文字叫人称奇。当走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时,眼前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会让您目不暇接。在欣赏之余,记者发现,许多工艺品上面都刻画着类似于甲骨文的图案,小到风铃、首饰,大到运动鞋、T恤衫上面都能找到这种图案,甚至在丽江古城的城墙上同样能够看到类似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像漫画中的人物,有的像古朴的房屋,有的像耕牛,有的像刀具。纳西人告诉记者,这就是纳西族的文字——象形文,也有人将其称为东巴文或东巴象形文。东巴象形文字究竟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是东巴教,东巴教信徒的名字叫东巴。在东巴教的发展过程中,东巴先后刻制了象形文字和音节文字,并用这些字书写了东巴教的经书。因此这些文字被称之为东巴文,这些经书被称之为东巴经。在古老的纳西人心目中,东巴能知晓天地,能测祸福,能降鬼驱邪,能求吉祥祛除灾难。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探险家、传教士走进了纳西族生活的区域时,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民族竟然在使用象形文字,将纳西族的生活区域称为“象形文古国”。当这个发现被传出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纳西语中,他们将这种象形文称之为“森究鲁究”,意思是“木石上的痕迹”或“木与石的记录”。木与石是纳西东巴教中寓有深奥宗教含义的两种神秘的象征物,木是女性创世创物的神——沈的象征,而石则是男性创世创物的神——董的象征。古老的纳西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规矩和知识都是由这两个神创造出来的,并将他们认定是智慧和世界本原的开启者。所以,直到现在,这种东巴文字仍在木制品或石制品上最为常见。
❹ 请问教科书上面的古人画像是哪里找到的古人真的像画像上长得那样吗
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故宫的南薰殿储存着五百八十多帧古代名人的画像。一般来说,宋以前的帝王像是宋人摹绘唐人的,宋、元、明三代帝王帝后图像大体和各朝相近,应是当时宫廷画像高手昭命而绘。因为南薰殿图像设色精良,作者又去古未远,所以往往成了课本和博物馆插图的首选。《三才图会》,全书十四门一百零八卷,内容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无所不包,所以取名“三才”。当年王圻王思义父子为了《三才图会》可是耗了十多年,但凡历史上稍微有点名气的人,父子俩都给他们做了画像。不过因为工作量确实太大,所以画工次了一点,画出来的人基本没啥差别……所以呢,我们的课本编者发现这个人物在南薰殿图像里没有,往往就会转而求向《三才图会》。其实《三才图会》的史料价值还是非常大的,许多汉服爱好者复原衣冠形制等都要参考这套书。如果你想很轻松地了解晚明生活图景的话,那《三才图会》绝对是不二首选。
那么,经历了南薰殿和《三才图会》的洗礼,还有没有古人没画过的名人呢?答案是:有!1952年,莫斯科大学致函周总理,称准备在大礼堂做一批世界各国科学家的拼贴像,希望中方能提供相关素材。这个政治任务交给了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沬若,郭沫若立马报上了李时珍和祖冲之两人的名字。但问题来了:这俩人在古代都不怎么“入流”,哪儿来的画像呢?周总理大笔一挥:“画历史人物,找蒋兆和!”蒋兆和(1904-1986),祖籍四川,师从徐悲鸿,堪称20世纪中国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蒋兆和在1943年完成的《棚谈盯流民图》长约26米,囊括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人民形象,显示了画家高超的构图能力和宏大悲壮的时代精神。道侍锋理都懂,可是李时珍到底长什么样?郭沫若提供给蒋兆和的除了王世贞“晬然貌也,癯然身也”八个字和明代的衣物资料,再也没有其他了。上面催得急,蒋兆和只好用自己的老丈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作模特,然后,就有了这幅广为流传的李时珍像,链和
那祖冲之的模特又是谁呢?竺可桢……蒋兆和的人物塑造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他又接下了一系列画古代科学家的活儿。包括但不限于:刘徽、张衡、张仲景、僧一行、孙思邈、郭守敬等。以及最最出名的《杜甫像》,据说是以自己为模特画的,
《杜甫像》右款为:“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千载岂知逢新世,万民欢唱大同时。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一九五九年兆和。”
这批画虽然有些小细节还值得推敲,但蒋先生以深厚的艺术素养这批画出来后几乎都成了“标准像”。自蒋先生以后,所有李时珍的都戴着四方巾,所有祖冲之都露着大脑门,所有一行都仰望天空……
满意请采纳
❺ 求大量古风背景素材以及免抠人物素材,ps用,求大神帮忙传
可以去各种网站找找看,就是那种图片的网站,比如说昵图网,我图网,素材之家,ps素材库。里面有很多格式的。
http://www.itang.com/album/1549426/
❻ 古代美女人物唯美图片用作头像
古代的美女图片往往很唯美,其中有很多的古代美女人物图经常被人们引用为自己的头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古代美女人物图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美女人物图片展示古代美女人物图片1
古代美女人物图片2
古代美女人物图片3
古代美女人物图片4
古代美女人物图片5 古代美女名字 (精选篇)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
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
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
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
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
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
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
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
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
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
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
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
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
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
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
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
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
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
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
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
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
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
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
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
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
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
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
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
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
古代美女名字 (热门篇)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
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
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
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
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
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
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
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
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
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
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
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
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南莲、寻南、
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
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
凝阳、访风、天亦、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
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
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
平春、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
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
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雨双、
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香薇、孤风、从安、
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香波、青亦、元菱、
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新冬、盼翠、谷云、
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从阳、
元枫、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
香柏、巧绿、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
千儿、香春、寻双、涵瑶、冷梅、秋柔、思菱、醉波、
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莲、以丹、依凝、如柏、
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香芹、
南琴、绿海、沛儿、晓瑶、听春、凝蝶、紫雪、念双、
念真、曼寒、凡霜、飞雪、雪兰、雅霜、从蓉、冷雪、
靖巧、翠丝、觅翠、凡白、乐蓉、迎波、丹烟、梦旋、
书双、念桃、夜天、海桃、青香、恨风、安筠、觅柔、
初南、秋蝶、千易、安露、诗蕊、山雁、友菱、香露、
晓兰、白卉、语山、冷珍、秋翠、夏柳、如之、忆南、
看了“古代美女人物图片”的人还看:
1. 古代女生人物漫画图片大全
2. 古代美女图片人物
3. 古代美女人物画图片
4. 古代人物漫画女生图片大全
5. 古代美女中国画图片大全
❼ 古画(国画名画)素材到哪里找有比较好的图
古代国画名画素材
这个国画名画素材合集包括各朝代名家古画名着约6.8T大小,大概两万多张,单张名画最高可达6G每张,而且是超高清扫描TIF格式,主要是复制藏品居世界各大博物馆之冠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世所罕见的大帧唐宋元书画,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历史文物及当代画家杰出的艺术作品,这都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字画在我们这个国家,代表着一种崇高的民族文化,有着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这个6.8T的国画名画合集如果你想获得,注意图中这幅名画的边角有个印章、、、、、然后我不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吧
古代名画国画素材合集目录:
(玄)五代 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卷绢本40.3x70.5.tif
│ (玄)元 任仁发 出圉图绢本34.2x201.9.tif
│ (玄)元 张果 见明皇图卷 绢本41.5x210.7.tif
│ (玄)元 赵孟頫 幽篂戴胜图(全卷)纸本174x36.2.tif
│ (玄)唐 张萱 捣练 绢本 37X145.3.tif
│ (玄)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51.8x148.tif
│ (玄)唐 郑虔 峻岭溪桥图绢本24.8x26.3x2.tif
│ (玄)宋蛛网攫猿图页绢本.tif
│ (玄)宋 何荃 草堂客话图.tif
│ (玄)宋 佚名 白头丛竹图页.tif
│ (玄)宋 李唐 牧牛图页.tif
│ (玄)宋 李嵩 明皇斗鸡图.tif
│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博物院.tif
│ (玄)宋 李嵩 骷髅幻戏图.tif
│ (玄)宋 林椿 枇杷山鸟图.tif
│ (玄)宋 林椿 葡萄草虫图页.tif
│ (玄)宋 陈居中 四羊图.tif
│ (玄)宋 陈居中 柳塘牧马图.tif
│ (玄)宋 陈清波 湖山春晓图.tif
│ (玄)宋 高宗题 秋江瞑泊图页.tif
(玄)明 唐寅 草蒲团屋图纸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鸟.tif
(玄)北宋李公麟 临韦偃牧放图绢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肃 关山积雪图绢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绢本57x60.tif
(玄)南宋 张训礼 春山渔艇图绢本29x29.8.tif
(玄)吕纪 桂菊山禽图绢本 55.7X100.tif
(玄)宋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绢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 绢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树鹦鹉图绢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图绢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云图绢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传毛益) 榴枝黄鸟图 绢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绢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凉图绢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绢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图绢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绢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远眺图.绢本37x44.tif
(玄)宋 马世荣 碧桃倚石图50x92.tif
(玄)宋 马远白蔷薇绢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马麟 秉烛夜游图 绢本24.8 x 25.2国立故宫.tif
(玄)宋人 松阴庭院图绢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绢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莲浦松荫图纸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图轴绢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宠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30X307.tif
(玄)明 蓝瑛 江皋飞雪图绢本148x46.7.tif
(玄)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绢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纸本154x46.6 故宫.tif
(玄)桃潭浴鸭.tif
(玄)清冷枚 梧桐双兔图绢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宫图轴二玄社绢本194.x60.5.tif
(玄)湘乡小景图.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纸本.tif
(玄)程璋 双猫窥鱼纸本66.33X120.tif
(玄)范宽 溪山行旅图绢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乐图 绢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乐图绢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马远 踏歌图.绢本191.8x111.tif
(玄-辽博)临唐太宗帖
(玄-辽博)任伯年人物图
(玄-辽博)元 赵孟頫 归去来并序
(玄-辽博)南宋 陆游 行书自作诗卷
(玄-辽博)曹娥辞
(玄-辽博)梅花仕女图
(玄-辽博)楷书东坡记游
(玄-辽博)楷书勤政励学笺
(玄-辽博)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玄-辽博)泥金书四得绪论
(玄-辽博)清 黄慎 柳塘双鹭图
(玄-辽博)清 龚贤 渔歌子词卷
(玄-辽博)祝允明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竹菊图
(玄-辽博)节书远景楼记
(玄-辽博)草书千字文
(玄-辽博)草书洛神赋
(玄-辽博)草书论书帖
(玄-辽博)董其昌行书七律诗
(玄-辽博)行书仲尼梦奠帖
(玄-辽博)行书吴门避暑诗
(玄-辽博)行书归去来辞
(玄-辽博)行书欧阳修秋声赋
(玄-辽博)行书蔡行敕
(玄-辽博)赵之谦牡丹
(玄-辽博)郑板桥五言诗
(玄-辽博)郑板桥行书
(玄) 冷枚 梧桐双兔图
(玄) 清 恽寿平 晴川揽胜图
(玄)五代 南唐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玄)元赵孟頫 鹊华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虫图
(玄)元 倪瓒 枯木幽篁图轴
(玄)元 张渥 竹西草堂图
(玄)元 方从义 溪桥幽兴图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图
(玄)元 赵孟頫 老子道德经
(玄)元 赵雍 先贤图卷
(玄)元 鲜于枢 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
(玄)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完美合璧卷
(玄)刘松年 罗汉图
(玄)北宋 宋徽宗赵佶 竹禽图
(玄)北宋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图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远岫图
(玄)北宋 苏轼 新岁展庆人来得贴
(玄)北宋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合卷)
(玄)北宋 赵令穰 陶潜赏菊图
(玄)北宋 赵佶 祥龙石图卷
(玄)南宋 陈容 九龙图卷
(玄)吴宏 燕子矶莫愁湖
(玄)唐冯承素 摹兰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黄庭经
(玄)唐 怀素 自叙帖
(玄)唐 欧阳询 扑商帖
(玄)唐 韩滉 五牛图
(玄)唐 颜真卿 争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学士图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虫图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玄)宋 米芾 研山铭
(玄)宋 米芾尺牍全册合卷
(玄)宋 赵光辅 番王礼佛图
(玄)宋 赵构 行书白居易自咏诗
(玄)宋 陆游 怀成都十韵诗卷
(玄)宋 马麟 橘绿图
(玄)宋 马麟 荷香清夏图
(玄)宋 黄庭坚 寒山子庞居士诗
(玄)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玄)宋四家墨迹
(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全卷原图)
(玄)居廉 富贵白头图
(玄)张舜咨 雪界翁柏鹰图
(玄)文征明 忆惜四首次陈侍讲韵
(玄)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
(玄)明 仇英(传)桃花源图卷
(玄)明 吕纪 秋鹭芙蓉图
(玄)明 唐寅 山路松声图
(玄)明 唐寅 松林扬鞭图
(玄)明 唐寅 行书 落花诗册
(玄)明 唐寅 诗意图
(玄)明 唐寅 骑驴归思图
(玄)明 商喜 过海图
(玄)明 夏昶 淇水清风图
(玄)明 姜立纲楷书东铭册(合卷)
(玄)明 孙克弘 玉堂芝兰图
(玄)明 尤求 墨笔山水人物
(玄)明 文俶 秋花蛱蝶图
(玄)明 文征明 兰亭修禊图
(玄)明 文征明 手卷
(玄)明 文征明 携琴访友图
(玄)明 文征明 桃源问津图
(玄)明 文征明 湘君湘夫人图
(玄)明 文征明 白玉兰图
(玄)明 文征明 行书千字文
(玄)明 文征明 行书悟阳子诗叙
(玄)明 汪肇 柳禽白鹇
(玄)明 沈周 春云叠嶂
(玄)明 沈周 瓶荷图
(玄)明 沈周 盆菊图
(玄)明 沈周 青山红树图
(玄)明 王守谦 千雁图
(玄)明 王时敏 丛林曲调图
(玄)明 王时敏 山楼客话图
(玄)明 王时敏 山水册 纸本
(玄)明 王时敏 浅绛溪山图
(玄)明 王鉴 富春山居图
(玄)明 祁豸佳 仿董源笔意图
(玄)明 祝允明 兰亭序
(玄)明 祝允明 楷书东坡游记
(玄)明 祝允明 草书杜浦秋兴八首
(玄)明 缪辅 鱼藻图
(玄)明 董其昌 潇湘白云卷
(玄)明 董其昌 潇湘白云图
(玄)明 董其昌 行书七律诗
(玄)明 蓝瑛 云壑高逸图
(玄)明 边景昭 三友百禽图
(玄)明 陆治 红杏野凫图
(玄)明 陆治 雪后访梅图轴
(玄)明 陈洪绶 人物图
(玄)明 陈洪绶 戏婴图
(玄)明 陈老莲 老迟像
(玄)晋 王珣 伯远帖
(玄)最新版图集19张
(玄)李嵩 货郎图
(玄)汪肇 柳禽白鹇
(玄)沈铨 蜂猴图
(玄)清 傅山 草书临阁帖
(玄)清 关槐 上塞锦林图
(玄)清 冷枚 百子图
(玄)清 弘一法师 金刚经
(玄)清 李士倬 皋涂精舍图
(玄)清 沈铨 松梅双鹤图
(玄)清 王士祯 放鸟图卷
(玄)清 袁江 梁园飞雪
(玄)清 袁江 阿房宫
(玄)清 袁耀 山雨欲来图
(玄)清 郎世宁 八骏图
(玄)清 郎世宁 弘历观画图
(玄)清 郎世宁 瑞谷图
(玄)清 高凤翰 西亭春艳图
(玄)清 黄慎 捧梅图
(玄)清 龚贤 高岗茅屋图
(玄)秋山红树图
(玄)董其昌仿古山水
(玄)蓝瑛 白云红树图
(玄)袁耀 山雨欲来图
(玄)辽博)楷书自诰身
(玄)陈录 烟笼玉树图
(玄)隋 展子虔 游春图卷
(玄)韩滉 五牛图
│(玄)明 唐寅 草蒲团屋图纸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鸟.tif
│(玄)北宋李公麟 临韦偃牧放图绢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肃 关山积雪图绢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绢本57x60.tif
│(玄)南宋 张训礼 春山渔艇图绢本29x29.8.tif
│(玄)吕纪 桂菊山禽图绢本 55.7X100.tif
│(玄)宋赵士雷 湘乡小景图 绢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游晚归图 绢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树鹦鹉图绢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图绢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云图绢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传毛益) 榴枝黄鸟图 绢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图绢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凉图绢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篮图故宫绢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图绢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钱选 招凉仕女图绢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远眺图.绢本37x44.tif
│(玄)宋 马世荣 碧桃倚石图50x92.tif
│(玄)宋 马远白蔷薇绢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马麟 秉烛夜游图 绢本24.8 x 25.2国立故宫.tif
│(玄)宋人 松阴庭院图绢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宫妓图绢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莲浦松荫图纸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图轴绢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宠 石湖八绝诗卷纸本30X307.tif
│(玄)明 蓝瑛 江皋飞雪图绢本148x46.7.tif
│(玄)明 蓝瑛 白云红树图绢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诩 琵琶行图轴纸本154x46.6 故宫.tif
│(玄)桃潭浴鸭.tif
│(玄)清冷枚 梧桐双兔图绢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宫图轴二玄社绢本194.x60.5.tif
│(玄)湘乡小景图.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纸本.tif
│(玄)程璋 双猫窥鱼纸本66.33X120.tif
│(玄)范宽 溪山行旅图绢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乐图 绢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乐图绢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马远 踏歌图.绢本191.8x111.tif
❽ 急求一张古代唯美的人物头像图片(男)
黑色禁药画的插画人物都很漂亮唯美你不妨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