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这是钟乳石吗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钟乳石(stalactite)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称为“钟乳石”。
广西、云南是兆册我国钟乳石资源最丰富的主要省区,所产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耐猜轮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
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到石灰岩缝隙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
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石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
CaCO3(s) + H2O(l) + CO2(aq) → Ca(HCO3)2(aq)
水溶液顺岩石而下,直到抵达边缘。如果岩石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逆向的化学方程式为:[1]
Ca(HCO3)2(aq) → CaCO3(s) + H2O(l) + CO2(aq)
钟乳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3毫米。快速增长的钟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动很快,这种钟乳石每年可以增长3毫米。[2]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
石钟乳
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昌信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钟乳石。同样 ,落下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终形成圆形或圆锥形石笋。与钟乳石不同的时,石笋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中空的“苏打管”这一步骤。如果时间足够长,钟乳石和石笋将融合在一起,成为石柱。[1-2]
钟乳石又名“石乳”或“石钟乳”,是石灰岩层受雨水或地下水侵蚀溶解,在洞穴中形成的沉积物。其形态变化无方,可形成各种景观图案,浑然天成,是极富天然之美的观赏石。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峥嵘突兀的钟乳石,但他们从钟乳石的形态联想到的是生命的延续,认为其有益寿延年之功效。南宋范成大的《桂海金石志》云:“且滴且凝,此乳之最精者。以竹管仰盛折水,取之炼冶家。”用钟乳石研成的粉末,以及钟乳石上的滴水,都是古代术士炼丹时必不可少的用品。直到上世纪末,钟乳石才真正融入到赏石文化中,作为陈设观赏的珍异石种。
所以不是钟乳石,是石英石
‘贰’ 钟乳石的形成是什么
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锋运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它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
钟乳石形成的过程: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
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钟乳石。同样 ,落下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终形成银禅梁圆形或圆锥形石笋。
与钟乳石不同的时,石袭闹笋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中空的“苏打管”这一步骤。如果时间足够长,钟乳石和石笋将融合在一起,成为石柱。
‘叁’ 景区亿万年前钟乳石被掰断,这些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
钟乳石,都是形成于溶洞中,在天然条件下,经年累月才能形成!当我们在观赏,欣赏的同时,请不要破坏它们!
溶洞大多数都是分布在具有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之中。当溶洞遇到有二氧化碳溶于其中的水时,便会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较大溶解性的碳酸氢钙类物质;而当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到热量或者当环境中的压强突然降低时,它就会重新生成含有碳酸钙的物质,并且沉积下来,同时还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有报告显示,在我国广西省和云南省,有着极其丰富的钟乳石资源,可以说我国大部分的钟乳石洞都集中在这两个省份。钟乳石具有剔透的光泽,且其形状奇特,匪夷所思,往往都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因此备受并且深受人们的喜欢。
‘肆’ 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_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指的是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形成的石钟乳,对于钟乳石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下面由我为你详细介绍钟乳石的相关知识。
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石灰石是一种 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 + H2O(l) + CO2(aq) → Ca(HCO3)2(aq)
水溶液顺岩石而下,直到抵达边缘。如果岩石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逆向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aq) → CaCO3(s) + H2O(l) + CO2(aq)
钟乳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3毫米。快速增长的钟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动很快,这种钟乳石每年可以增长3毫米。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 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钟乳石。同样 ,落下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 方解石,最终形成圆形或圆锥形石笋。与钟乳石不同的时,石笋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中空的“苏打管”这一步骤。如果时间足够长,钟乳石和石笋将融合在一起,成为石柱。
钟乳石的药品用途
【英文名】STALACTITUM
【别名】 石钟乳、滴乳石、石乳钟、公乳、虚中、芦石、鹅管石,夏石、黄石砂。
【释义】长在岩洞的阴暗处,是山液流下而成,空中相通,长的有六、七寸,像 鹅翎管状,色白,稍微有点红。乳水滴沥不停,边滴边凝,可用竹管仰承取它。
【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 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为钟乳状 集合体,略呈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粗糙,凹凸不平。体重,质硬,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 光,近中心常有一圆孔,圆孔周围有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无臭,味微咸。
【鉴别】取本品,滴加稀盐酸,即产生大量气泡,溶液显钙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Ⅳ)。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①《 本经》:"味甘,温。""孔公孽、殷孽,味辛,温。"
②《 吴普本草》:" 神农:辛。扁鹘:甘,无毒。""孔公 孽,岐伯:咸;扁鹊:酸,无毒。"
③《 别录》:"殷孽,无毒。"
④《 药性论》:"有大毒。""孔公孽中念唤,昧甘,有小毒。"
【归经】归肺、肾、胃经。
①《 纲目》:"阳明经气分。"
②《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③《 玉楸药解》:"入足太阴高码脾、手太阴肺、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咳逆上气,治寒嗽,通嗓音,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安五脏,通百病,利九窃,下乳汁,益气补虚损,治疗较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久服益寿不老,令人有生育能力。
温肺,助阳,平喘,制酸。用于寒痰喘咳,阳虚冷喘,腰膝冷痛,胃痛卖凯泛酸,乳汁不通。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明目益精,安五藏,通百节,利九窍,下乳汁。""孔公孽,主伤食不化,邪结气,恶疮疽瘘痔,利九窍,下乳汁。""殷孽,主烂伤瘀血,泄痢,寒热,鼠瘘,症瘕结气。"
②《别录》:"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渴,强阴。""孔公孽,主男子阴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脚冷疼弱。"
③《药性论》:"主泄精,寒嗽,壮元气,能通声。""孔公孽,治腰冷膝痹毒风,能使喉声圆朗。"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孔公孽,治瘫结。""殷孽,治筋骨弱,并痔漏等疾及下乳汁。"
⑤《医林纂要》:"补命门,破痼冷,温脾胃,生气血。"
⑥《本草求原》:"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
【附方】
治一切劳嗽:用石钟乳,雄黄,佛耳草,款冬花等分,为末。每用一钱,安香炉上焚之,以筒吹烟入喉中,一日二次。
治吐血损肺:练成钟乳粉,每服二钱,糯米汤下,立止。
治乳汁不通:因气少血衰,脉涩不行,导致乳少,可练成钟乳粉二钱,浓煎漏卢汤调下。
【用法用量】3~9g 。
【制法】
钟乳石: 洗净,砸成小块,干燥。
煅钟乳石:取净钟乳 石块,照明煅法煅至红透。
【贮藏】置干燥处。
【禁忌】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备注】
(1)药材商品中,部分地区以滴乳石作 鹅管石药用,称之为“钟乳鹅管石”。
(2)药材中粗如酒杯者称钟乳石,细如笔管者称滴乳石。
【摘录】《 中国药典》
采收与加工:采收:
加工:洗净,砸成小块,干燥
(钟乳石不是生物,它虽然能生长,但并不能繁殖、分泌,对外界做不出反应,不需要营养和呼吸)
钟乳石的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肺热咳嗽者忌服。
1.《本草经集注》:蛇床为之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蘘草。 孔公孽,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殷孽,恶防己,畏术。
2.《药性论》:忌羊血。
本草经集注
蛇床为之使,恶 牡丹、 玄石、 牡蒙。畏紫石、 蘘草。 孔公孽, 木兰为之使,恶细辛。殷孽,恶防己,畏术。
药性论
忌羊血。
>>>下一页更多精彩“钟乳石化学成因”
‘伍’ 什么叫钟乳啊解释通俗一点。本溪水洞的钟乳奇观里的钟乳
中文名称:钟乳石
英文名称:stalactite
定义:溶洞顶部向下增长的碳酸钙淀积物。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慧敏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罩则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物碧棚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陆’ 钟乳石有些什么颜色呢
钟乳石有白色、灰白色或棕黄色。
钟乳石多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短粗细不一,粗糙,凹凸不平。体重,质硬,易嫌猛孝砸碎,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略带淡棕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圆孔,圆孔周围具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
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
(6)什么叫乳钟石图片扩展阅读
最大的钟乳石
2017年2月23日,伫立于湖南娄底梅山龙宫景区内一名为“平安钟”的天然钟形乳石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证为“最大的钟乳石(钟知洞形)”
这芹稿座钟乳石位于梅山龙宫景区内,形如洪钟,上乘洞顶,下接洞底,表面触感光滑细腻,屹立于洞府之间,被命名为“平安钟”。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为,在一个自然形成的溶洞中,有如此大体量的、外形与洪钟十分相似的钟乳石,实属罕见。经专家现场勘察,认定其为“最大的钟乳石(钟形)”。
‘柒’ 石钟乳和钟乳石有何区别
石钟乳和钟乳石是一样的。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纯并燃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做虚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定义没有区别。
拓展资料:
钟乳石(stalactite),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
形成过程
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矿物质的沉积形成。
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蔽戚酸氢钙溶液。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s) + H2O(l) + CO2(aq) → Ca(HCO3)2(aq)
水溶液顺岩石而下,直到抵达边缘。如果岩石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逆向的化学方程式为:[1]
Ca(HCO3)2(aq) → CaCO3(s) + H2O(l) + CO2(aq)
钟乳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3毫米。快速增长的钟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动很快,这种钟乳石每年可以增长3毫米。
‘捌’ 钟乳石和石笋有什么区别
【区别】:
石钟乳是自上而下的生长,石笋是自下做仔而上的生长,石钟乳生长在洞顶,而石笋生长在洞底。
‘玖’ 什么是钟乳石
钟乳石为岩溶生成物,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钟乳石是滴水石的一种。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并卖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由钟乳石形成的洞穴可称之为钟乳洞。
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9)什么叫乳钟石图片扩展阅读
形成和种类
钟乳石由碳酸钙和其他困物矿物质的沉积形成。石灰石是一种碳酸钙岩石,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分解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CaCO₃(s)+H₂O(l)+CO₂(aq)→Ca(HCO₃)₂(aq)
水溶液顺岩石而下,直到抵达边缘。如果岩石在洞穴顶部,水将滴下。当溶液和空气接触,产生逆向的化学反应,碳酸钙被沉淀出来。逆向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₃)₂(aq)→CaCO₃(s)+H₂O(l)+CO₂(aq)
钟乳石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13毫米。快速增长的钟乳石的水溶液中往往富含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并且流动很快,这种钟乳石每年可以增长3毫米。
每一个钟乳石开始于一滴载有矿物的水滴。当水滴落下,留下了很薄的一点方解石圈。接下来的水滴继续留下新的方解石圈。最终,汪蔽液这些方解石圈形成非常细(0.5毫米)的中空的管子,俗称“苏打管”。
苏打管可以长得很长,但是非常脆弱。如果它们因为碎片被堵住,水将从外面流过,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形成锥形的钟乳石。同样 ,落下的水滴在到达地面后沉淀出更多的方解石,最终形成圆形或圆锥形石笋。与钟乳石不同的是,石笋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中空的“苏打管”这一步骤。如果时间足够长,钟乳石和石笋将融合在一起,成为石柱。
‘拾’ 什么是钟乳石(Stalactite)
钟乳石(图2.54),又称石钟乳、石灰华,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溶洞内在漫长地质历史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将钟乳石作为观赏石置于案头,最早见于宋?杜绾的《云林石谱》:“其质挺然尖锐,或匾侧有三两面,纹理如刷丝,隐起石面,或得涮道,扣之或有声,石色无定,间有四面备者。”清代陈矩在《天金石录》中载:“石产龙洞中,锐如笋,长数寸,亦有尺余者,细孔累累绕之。”溶洞中不能移动的钟乳石严格地讲应属于景观石范畴,而非观赏石。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地下喀斯特地形产丰富的钟乳石。地下喀斯特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石灰岩层面或裂隙进行长期溶蚀和侵蚀形成的洞穴。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化学式为Ca CO3+CO2+H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重新生成碳酸钙沉淀下来。洞顶的水受重力作用慢慢下渗,随着水分的蒸发,过饱和溶液中被溶解的钙质又变为固体(即固化)。生长环境适合的前提下,钟乳石和石笋每年也只能增长不到1mm,因此其形成至少需要上万年甚至更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就会形成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的钟乳石海洋。有的沉积在洞顶,由上而下生长,称为钟乳石;有的沉积在洞底,自下而上生长呈笋状,称为石笋;若对应的钟乳石与石笋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柱,也称为灵芝柱。如果地下水从洞上慢慢流下或渗出,日积月累,就会在洞壁上形成像帷幕样的碳酸钙沉积物——石幕(亦称石幔)。有的石幕很像凝固了的瀑布,故石幕也称为“石瀑布”。有些溶洞底部常有泉冒出,溶解在泉水中的碳酸钙在泉眼周围会形成一朵朵“石花”。
钟乳石常常因含矿物质成分不同而色彩各异,如乳白、浅红、淡黄、红褐,有的多种颜色间杂,形成奇彩纷呈的图案。它的形状千奇百怪,笋状、柱状、帘状、葡萄状,还有的似各种各样的花朵、动物、人物,清晰逼真,栩栩如生(图2.55)。体重质硬易砸碎,断面较平整,白色至浅灰白色,略带淡棕色,对光观察具闪星状的亮光,近中心常有圆孔,圆孔周围具多数浅橙黄色同心环层,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以雪白晶莹者为佳,民间也称其为结晶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碧野《富春江畔?“冰壶”与“双龙”》载“洞内到处都是钟乳石,湿润清新,有的像玉柱从顶垂直到地,有的像雨云倒悬空中,有的像白浪滔滔,波涌连天,真是气象万千,蔚为奇观。”
钟乳石古人视为药石,从《神农本草》到《本草纲目》药用记载颇多。唐代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写道,少量食用它,可以“使人荣华温柔、其气宣流,生胃通肠,寿善康宁,心平意舒,其乐愉愉”。魏晋名士们吸食的“五石散”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钟乳石。《别录》认为钟乳石的药效为:“益气,补虚损,疗脚弱疼冷,下焦伤竭,强阴。孔公孽,主男子阴疮,女子阴蚀,及伤食病常欲眠睡。殷孽,主脚冷疼弱。”《本草求原》也有关于钟乳石药效的记载:“暖肺纳气,治肺寒气逆,喘咳痰清。”
钟乳石的形成殊为不易,保护好它就等于保护好一份大自然赐予的宝伍羡李贵礼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钟乳石资源保护条例》并于当年施行,规定:“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个人侵占、破坏或擅自开采;铁路、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应避开已发现的钟乳石洞穴。”
石之趣闻:钟乳石碰头溶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碳酸钙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挥发,洞顶上的碳酸钙越积越多,终于生成一个乳头——即童年的钟乳石。然后,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碳酸钙,以至越垂越长,甚至长达到几米。
钟乳石分“活”的和“死”的,“活”的钟乳石是还有水下渗、可以“生长”者,“死”的钟乳石是不再有水下滴、不能“生长”者。石笋是钟乳石派咐的亲密伙伴。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残余的碳酸钙在地面上开始沉积。石笋在水滴落的位置对着钟乳石向上长,因其底盘大,自身稳定,不易折断,所以其生长速度常比钟乳石快。石笋的最大高度能达30m,像是一座平地里长出来的石塔。
向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腔迟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人们给它起了好听的名字叫“喜相逢”。有时虽然相向生长,但由于洞顶不再滴水,无法生长,二者不能连接,人们便形象地把钟乳石叫“眼泪已干”,把石笋叫“望眼欲穿”。由于钟乳石生长极慢,上百年才长1 cm,要想使二者相接,真的是要望穿秋水。
在许多石灰岩洞里,钟乳石折断或者过多的碳酸钙堵塞了水滴的通路等情况也会造成钟乳石和石笋未能连接在一起。因为水滴被迫改变路径移至别处,又长出一根新的钟乳石。这样,钟乳石和石笋就永远不会“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