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胎盘是什么
胎盘是后兽类和真兽类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胎盘还产生多种维持妊娠的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有些爬行类和鱼类也以胎生方式繁殖后代,胚胎生长出一些辅助结构如卵黄囊、鳃丝等与母体组织紧密结合,以达到母子间物质的交换,这样的结构称假胎盘。
② 想知道胎盘长什么样的
呈圆盘状,嵌在子宫壁中,分娩时由于子宫肌层收缩使胎盘剥离而挤出子宫.胎盘中央厚而边缘薄.向着羊膜腔的一面光滑,称为子面;脐带位于其中央.脐带中有血管,由其分支连接各绒毛子叶.另一面粗糙,称为母面,也就是剥离的蜕膜组织撕裂断
③ 人体胚胎的胚胎结构
胎膜和胎盘是对胚胎起保护、营养、呼吸和排泄等作用的附属结构,有的还有一定的内分泌功能。胎儿娩出后,胎膜、胎盘与子宫蜕膜一并排出,总称衣胞。
(一)胎膜
胎膜(fetal membrane)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原囊和脐带。
1.绒毛膜绒毛膜(chorion)由滋养层和衬于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组成。植入完成后,滋养层已分化为合体滋养层和细胞滋养层两层,继之细胞滋养层的细胞局部增殖,形成许多伸入合体滋养层内的隆起,这时,表面有许多突起的滋养层和内面的胚型吵磨外中胚层合称为绒毛膜。绒毛膜包在胚胎及其它附属结构的最外面,直接与子宫培膜接触,膜的外表有大量绒毛(villi)。绒毛的发育使绒毛膜与子宫蜕膜接触面增大,利于胚胎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第2周末的绒毛仅由外表的合体滋养层和内部的细胞滋养层构成,称初级绒毛干。第3周时,胚外中胚层逐渐伸入绒毛干内,改称次级绒毛干。此后,绒毛干内的间充质分化为结缔组织和血管,形成三级绒毛干。绒毛干进而发出分支,形成许多细小的绒毛。同时,绒毛干末端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增殖,穿出合体滋养层。伸抵蜕膜组织,将绒毛干固着于蜕膜上。这些穿出的细胞滋养层细胞还沿蜕膜扩展,彼此连接,形成一层细胞滋养层壳,使绒毛膜与子宫蜕膜牢固连接。绒毛干之间的间隙,称绒毛间隙(intervillous space)。绒毛间隙内充以从子宫螺旋动脉来的母体血。胚胎藉绒毛汲取母血中的营养物质并排出代谢产物。
胚胎早期,整个绒毛膜表面的绒毛均匀分布。之后,由于包蜕膜侧的血供匮乏,绒毛逐渐退化、消失,形成表面无绒毛的平滑绒毛膜(smooth chorion)。基蜕膜侧卜斗血供充足,该处绒毛反复分支,生长茂密,称丛密绒毛膜(villous chorion),它与基蜕膜组成胎盘。丛密绒毛膜内的血管通过脐带与胚体内的血管连通。此后,随着 胎的发育增长及羊膜腔的不断扩大,羊膜、平滑绒毛膜和包蜕膜进上步凸向子宫腔,最终与壁蜕膜愈合,子宫腔逐渐消失。
绒毛膜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和氧气,从密绒毛膜参与组成胎盘。在绒毛膜发育过程中,若血管未通连,胚胎可因缺乏营养而发育迟缓或死亡。若绒毛膜发生病变,如滋养层细胞过度增生、绒毛内结缔组织变性水肿(水泡状胎块)、滋养层细胞癌变(绒毛膜上皮癌)等,不仅严重影响胚胎的发育,还危及母体健康。
2.羊膜羊膜(amnion)为半透明薄膜,羊膜腔内充满羊水(amniotic fluid),胚胎在羊水中生长发育。羊膜最初附着于胚盘的边缘,随着胚体形成、羊膜腔扩大和胚体凸入羊膜腔内,羊膜遂在胚胎的腹侧包裹在体蒂表面,形成原始脐带。羊膜腔的扩大逐渐使羊膜与绒毛膜相贴,胚外体腔消失。羊水呈弱碱性,含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和一碰绝些胎儿的代谢产物。羊水主要由羊膜不断分泌产生,又不断地被羊膜吸收和被胎儿吞饮,故羊水是不断更新的。羊膜和羊水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如胚胎在羊水中可较自由的活动,有利于骨骼肌的正常发育,并防止胚胎局部粘连或受外力的压迫与震荡。临产时,羊水还具扩张宫颈冲洗产道的作用。随着胚胎的长大,羊水也相应增多,分娩时约有1000~15000ml。羊水过少(500ml以下),易发生羊膜与胎儿粘连。影响正常发育,羊水过多(2000ml以上),也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羊水含量不正常,还与某些先天性畸形有关,如胎儿无肾或尿道闭锁可致羊水过少,胎儿消化道闭锁或神经管封闭不全可致羊水过多,穿刺抽取羊水,进行细胞染色体检查或测定羊水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可以早期诊断某些先天性异常。
3.卵黄囊卵黄囊(yolk sac)位于原始消化管腹侧。鸟类胚胎的卵黄很发达,囊内贮有大量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人胚胎的卵黄囊内没有卵黄,卵黄囊不发达,它的出现也是种系发生和进化的反映。人胚胎卵黄囊被包入脐带后,与原始消化管相连的卵黄蒂于第6周闭锁,卵黄囊也逐渐退化,但人类的造血干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却分别来自卵黄囊的胚外中胚层和内胚层。
4.尿囊 尿囊(allantois)是从卵黄囊尾侧向体蒂内伸出的一个盲管,随着胚体的形成而开口于原始消化管尾段的腹侧,即与后来的膀胱通连。尿囊闭锁后形成膀胱至脐的脐正中韧带。鸟类胚胎的尿囊发达,具气体交换和储存代谢废物的功能。人胚胎的气体交换和废物排泄由胎盘完成,尿囊仅为遗迹性器官,但其壁的胚外中胚层形成脐血管。
5.脐带脐带(umbilical cord)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索状结构。脐带外被羊膜,内含体蒂分化的粘液性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内除有闭锁的卵黄蒂和尿囊外,还有脐动脉和脐静脉。脐血管的一端与胚胎血管相连。另一端与胎盘绒毛血管续连。脐动脉有两条,将胚胎血液运送至胎盘绒毛内,在此,绒毛毛细血管内的胚胎血与绒毛间隙内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脐静脉仅有一条,将胎盘绒毛汇集的血液送回胚胎。胎儿出生时,脐带长40~60cm ,粗1.5~2cm,透过脐带表面的羊膜,可见内部盘曲缠绕的脐血管。脐带过短,胎儿娩出时易引起胎盘过早剥离,造成出血过多;脐带过长,易缠绕胎儿肢体或颈部,可致局部发育不良,甚致胎儿窒息死亡。
(二)胎盘
1.胎盘的结构 胎盘(placenta)是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与母体的基蜕膜共同组成的圆盘形结构。足月胎儿的胎盘重约500g,直径15~20cm,中央厚,周边薄,平均厚约2.5cm。胎盘的胎儿面光滑,表面覆有羊膜,脐带附于中央或稍偏,透过羊膜可见呈放射状走行的脐血管分支。胎盘的母体面粗糙,为剥离后的基蜕膜,可见15~30个由浅沟分隔的胎盘小叶(cytoledon)。
在胎盘垂直切面上,可见羊膜下方为绒毛膜的结缔组织,脐血管的分支行于其中。绒毛膜发出约40~60根绒毛干。绒毛干又发出许多细小绒毛,干的末端以细胞滋养层壳固着于基蜕膜上。脐血管的分支沿绒毛干进入绒毛内,形成毛细血管。绒毛干之间为绒毛间隙,由基蜕膜构成的短隔伸入间隙内,称胎盘隔(placental septum)。胎盘隔将绒毛干分隔到胎盘小叶内,每个小叶含1~4根绒毛干。子宫螺旋动脉与子宫静脉开口于绒毛间隙,故绒毛间隙内充以母体血液,绒毛浸在母血中。
2、胎盘的血液循环和胎盘膜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物质交换。母体动脉血从子宫螺旋动脉流入绒毛间隙,在此与绒毛内毛细血管的胎儿血进行物质交换后,由子宫静脉回流入母体。胎儿的静脉血经脐动脉及其分支流入绒毛毛细血管,与绒毛间隙内的母体血进行物质交换后,成为动脉血,又经脐静脉回流到胎儿。
胎儿血与母体血在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称胎盘膜(placental membrane)或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早期胎盘膜由合体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基膜、薄层绒毛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发育后期,由于细胞滋养层在许多部位消失以及合体滋养层在一些部位仅为一薄层胞质,故胎盘膜变薄,胎血与母血间仅隔以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和薄层合体滋养层及两者的基膜,更有利于胎血与母血间的物质交换。
3.胎盘的功能
(1)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是胎盘的主要功能,胎儿通过胎盘从母血中获得营养和O2,排出代谢产物和CO2。因此胎盘具有相当于出生后小肠、肺和肾的功能。由于某些药物、病毒和激素可以透过胎盘膜影响胎儿,故孕妇用药需慎重。
(2)内分泌功能:胎盘的合体滋养层能分泌数种激素,对维持妊娠起重要作用。主要为: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其作用与黄体生成素类似,能促进母体黄体的生长发育,以维持妊娠,HCG在妊娠第2周开始分泌,第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②绒毛膜促乳腺生长激素(human chorionic somatomammotropin,HCS),能促使母体乳腺生长发育,HCS于妊娠第2月开始分泌,第8月达高峰,直到分娩;③孕激素和雌激素,于妊娠第4月开始分泌,以后逐渐增多。母体的黄体退化后,胎盘的这两种激素起着继续维持妊娠的作用。
④ 生孩子后的胎盘,到底有没有药用价值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和贺孩子在医院当中降生,孩子出生之后胎盘竟然还有很大的作用,大家可能不知道吧。
在中医的医药当中,胎盘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被叫做紫河车,这种中药必须用健康产妇的干燥胎盘才能够支撑,再从母体当中分娩出来的时候胎盘是红色的,放置久了之后就会变成紫色,所以会被叫做紫河车。
虽然胎盘具有很多的营养价值,但是大家也不要以为胎盘就一定是可以有大补的功效的,这是因为胎盘很有可能会有大量的致病因子,在上面对于人体是不利的,而胎盘中确实富含蛋白质,钙糖等营养元素,这也不意味着吃了之后就一定会被人体吸收。
⑤ 胎盘是孕育宝宝的重要部件之一,胎盘的作用和功能究竟有哪些
胎盘是什么?
1、从结构上讲,胎盘是胚胎和母体组织的结合体。它由羊膜、叶绒毛膜和蜕膜组成。羊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它的厚度只有0.02 ~ 0.5毫米,由五层越来越薄的膜组成:上皮细胞层、致密层、基底膜消册、成纤维细胞和海绵层。叶绒毛膜: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胎盘的主要结构是绒毛。它经历三个发育阶段,即第一级绒毛、第二级绒毛和第三级绒毛。受精后3周左右,绒毛内血管形成,胎儿的胎盘循环系统建立。正是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胎儿从流经胎盘的母体血液中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
2、气体交换,母体血氧分压高于脐带血,可通过绒毛扩散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在胎膜中,容易交换,没有明显的气体分压差异。排泄,胎儿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拿搏宏通过胎盘送入母体银袭血液,排出体外。
3、免疫功能,胎盘的结构使得母子血无法通过,首先消除了第一次排斥的必要条件。妊娠末期,胎盘与母体之间有一层纤维蛋白沉积,滋养层细胞周围有一层由透明质酸和唾液酸组成的纤维蛋白,可能形成屏障阻断细胞抗原。此外,胎盘产生的类固醇激素和蛋白质激素也可能起到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4、防御功能,一般细菌和较大的病原体不能通过胎盘,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一些病原体,如结核杆菌、疟原虫、梅毒螺旋体等。可先在胎盘形成病变,破坏绒毛再进入胎血感染胎儿。母体血液中的抗体也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使胎儿获得被动免疫。但母体抗A、抗B、抗Rh等血型抗体也会进入胎儿血液,引起胎儿溶血和死产
⑥ 什么是胎盘绒毛膜
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壁层构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泡表面形成许多绒毛样的突起,以细胞滋养层为中轴,外裹合体滋养层,称初级干绒毛。胚外中胚层长入初级干绒毛的中轴,使初级干绒毛变成了次级干绒毛。当绒毛膜的胚外中胚层内形成血管网和结缔组织,并与胚体...内的血管相通时,次级干绒毛改称三级干绒毛。三级干绒毛末端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形成细胞滋养层壳。随着胚胎发育,丛密绒毛膜与基蜕膜共同构成了胎盘,而平滑绒毛膜则和包蜕膜一起逐渐与壁蜕膜融合。
⑦ 胎衣是什么
胎衣,即人胞衣、紫河车,为健康产妇娩出之胎盘。
《本草纲目》释其名谓:“天地之先,阴阳之祖,干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称紫河车。
名词解释: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儿孕胎中,脐系于没乎耐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顷嫌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枯春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