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阳县泥泥狗的相关资料
淮阳古称‘宛丘”和“陈”,位干豫东偏南,距河南省会郑州220公里;居淮水之阳,故称淮阳。传说淮阳上古时为“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旧都。《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陈,大昙之墟也。”,《纲鉴易知录·太昊伏羲氏》载:“太昊伏羡氏作都于陈,葬于陈。”《五帝纪》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今淮阳)。1993年,考古学家在淮阳城东南八里处,发掘出距今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宛丘古城遗址;为历史传说作了有力的佐证。郭沫若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史稿我国古代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中解释说:“传说中的太嗥(同昊),比炎帝稍晚一些,太嗥,号伏羲氏……,据记载应该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了”。
淮阳城北三里之遥有“大吴伏羲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当地俗称“人祖庙”。“太昊”一词是形容伏合氏像日月那样光明,以赞美他在“人生之始,茹毛饮血而在皮革”的年代里,教民“作网巴以佃以渔,以赡民用;养六畜,以充庖厨”的圣德(《史纲评要·太昊伏羲氏篇》)。
太昊陵始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现存碑文只有一句话:“陵墓在此相去年岁极远。”据《陈州府志》载:“汉以前已有词”。此说缺乏依据,故不能断定伏羲陵墓始建于何时。
大昊陵每年农历仲春二月有盛会,俗称“二月会”,也称“人祖占会”(从农历二月二日起至三月三日止)。据《陈州县志·卷二·民俗》载:“二月二日,黎明,用灰圈地作国形以兆丰年。儿童击瓦台,是日居民指大笑陵进香奠牲,至三月三日始止。击为古代盛酒之陶器,覆之则为乐器,相传为葛天氏所作。《诗经陈凤宛邱载:“坎其击击;宛丘之首,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可知击台歌舞之习俗始于陈国。由此推论,祭祀伏羲的活动在汉以前就存在是很有可能的。农历二月二;按我国民俗是“龙抬头”之巳据传太吴仪羲氏“人首蛇身”、“龙形”、“蛇躯”、“鳞身”、“即以龙为图腾”。
二月会期间;每日有数十万伏台子孙,远自安徽、山东、河北、湖南等省,云集于此朝祖进香。他(她)们高举黄绫青龙旗,手捧“香楼”,“旗杆”,肩挑“花篮”,唢呐声声;锣鼓阵阵,鞭炮齐鸣,香烟缭绕,十分壮观。香客们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朗为“人祖奶奶”,虔诚叩拜。焚香祭祖后默默祷念(求子、医病、祈安),大凡祭祖进香者,都要从家乡带来一把泥土,进香后添撒在伏羲陵墓上,寓意祖宗香火不断;子孙兴旺,繁荣昌盛。
女娲,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母性之神。传说上占时期,伏羲、女娲兄妹“抟土作人”,《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淮阳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伏羲兄妹抟土造人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伏羲、女娲成亲后,感到世界上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十分冷清。于是就用黄士捏起小泥人来,捏了许许多多,居然一个个都活了,一群群离开家独立生活去了。有一天突然下起暴雨;伏羲、女蜗急急忙忙收拾那些可爱的泥娃娃;最后剩下一些已来不及收拾了,急忙拔下柳枝把他(她)们扫进洞里,谁知慌乱中没轻没重,碰坏了一些泥娃娃,于是世界上便出现了许多壮壮实实黄皮肤的人,但也有了少数肢体不健全的残疾人。”女娲“抟土造人”并使男女交合,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于是后人尊女娲为“神媒’,或“高媒”,奉为母性始祖和管理婚姻生殖之神。
大吴陵人祖庙会又称“二月会”;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礼记·月令》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也,奔者不禁。”“二月会”;是不同部落之间的男男女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奔者不禁”,实际是人类从母系社会中的“血缘婚”向外氏族寻求配偶的一种进步。是图腾行为禁忌;也是对不同图腾氏族男女通婚的一种保护形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自一切兄弟和姊妹间;甚至最远的旁系亲属间的性交关系禁例一经确立,上述的集团便转为氏族了”。
仲春二月,春回大地,万木复苏,男女相会结合。是对人类生殖、繁衍的一首“赞歌”。《诗经·陈风·泽陂》说:“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彼美一人,伤如之何。”如今的古城淮阳,依然是万亩城湖;风光依旧,水草依然,蒲荷犹存。在太吴陵的陵园中,曾有过一株古桑树(80年代尚存),这兴许就是仲春二月“奔者不禁”时代的遗桑吧。
袁王可在《中国古代神话》一书中说:“……二月会,大多设在山林和水泽,例如宋国的桑林,楚国的云梦,而且神坛上照例要竖一块石头;人们对这块石头非常尊敬,大概是古人崇拜生殖机能的遗存吧!”古人把这种象征男性生殖器官之石,叫作“郊石”或“启母石”。淮阳的二月会古时是否存在“郊石”;不得而知,但眼下太昙陵显仁殿的基石上却保留了一个叫“子孙窑”的圆洞,直径约2.5公分,深度约有一指左右。每年的二月会中;有求子愿望的香客;无论男女都用食指探摸窑洞(暗示男女交合行为),以求得子。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从而形成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图腾崇拜。
与“子孙窑”相关的另一传统习俗便是“拴娃娃”。求子者(多为妇女、老人),向“送子老奶”虔诚祈祷并作出许诺后,求得一个泥娃娃(男性),系上红头绳(拴走之意),藏于衣服下,边走边轻轻呼叫“留”、“锁”、“来”之类的吉祥名子,到家后;把拴来的娃娃置于被中或枕下。若果真得子,求子人须按许诺向“老奶”还愿,并奉还两个泥娃娃,以供他人求子之需。这一习俗,在河南民间极为普遍,至今,豫西、豫北、豫东各地农村,仍留存有“奶奶庙”、“娘娘庙”、“老奶庙”。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史前人类生殖,繁衍的观念,已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宗法礼教的求子观念所取代。然而,女娲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始终被誉为创造人类的皋媒始祖,东方的爱情之神,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偶像。
与“生殖崇拜”密切相关的的另一种原始艺术形式,则是太昊陵二月会中的“巫舞”——“履迹舞”,俗称“担经挑”。“履迹舞”源于“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伏羲”的故事。传说伏羲的母亲华胥(今陕西蓝田县人),因偶然踩着巨人脚印而怀孕,在成纪(今甘肃天水县境)生下伏羲。“履迹舞”的内涵,仍然是二月会的主题——祈子。舞者由当地有威望的中老年妇女四人组成(偶数、成双、象征伏羲、女娲),身着黑衣、黑裤,庄重、肃穆,用五尺黑纱缠头,多余部分则垂于身后,三人边歌边舞,一人按节奏击打经板(竹制)。舞姿变化大致有三:一是“剪子股”。舞者相对穿插走十字路线;形如剪股;二是“拧麻花”(又称“铁索链”)。舞者走8字形;状如拧麻花,反复相迭而井然有序;三是“蛇蜕皮”(又称“履迹步”)。即一人领舞,三人相随沿前者步履而舞,然后,二人从中间交叉而过,像蟒蛇逶迤而行。三种舞步交插旋转,身后飘洒的黑纱相互缠绕而又自动散开。象征伏羲与女娲“两尾相交”之意。从考古学的角度讲,这种舞还是颇有来历的,它与山东嘉祥县武梁词和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现存南阳汉画像石馆);以及隋朝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一样;都确切地表达出“生殖崇拜”是远古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们从舞者隅隅而语的“经文”(祷饲)中,可以进一步了解二月会祭祀人祖的文化内涵,现将原文抄录如下:老盘古安下下亘古一人,没有天没有地,哪有人伦,东南天有一个洪钧老祖,西南天出了个混元老人。上天神只管日月星斗,下天神只管五谷苗根,上天神发慈悲恻隐之心,留下了人祖爷兄妹二人。他兄妹下几来拯救精灵,不料想发洪水灾祸来临,上天神派神龟前来搭救;老白龟驮兄妹来到昆仑。顺天意,昆仑山,兄妹滚磨结亲,时间长,日子久儿女成群,到如今献花篮都来朝祖,且莫忘普天下皆为一母所生。
一首“履边舞”的“经文”,道出了“龙”的子孙不忘伏羲、女娲“化育万物、抟土造人”的创世功绩。
太吴陵二月会上,还保留一种“抢‘旗杆’,还‘旗杆’”的古代遗俗,如今,这一民俗行为的内涵和寓意,几乎已不为人知了。所谓“旗杆”,大致形状是用一根粗壮的木棍,顶端削成男性生殖器龟头状,然后将木棍穿过一个上不封顶的扁方形木盒中(两性交合象征)。献“旗杆”,是求子如愿后的还原行为,而抢“旗杆”则是求子者的行为(类似拴娃娃)。
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曾出现对女性生殖器的崇拜;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又生产了对男性生殖器官的崇拜。正如甲骨文中的“祖”字,如从“象形”解析,实则是人向男性生殖器作揖礼拜的形象而已。新石器时代父系社会咄土的“祖”,有“陶祖”、“石祖”、“王祖”等,均属父系时代“男性生殖崇拜”的历史物证。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且东西方均不例外。
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中,人的繁衍是部落生存的保证。但是也只有在人类对“生育”的奥秘还处于无知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对“生殖”的崇拜。而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重男轻女,男子被认为是支撑门户的“顶梁柱”、“主心骨”,被尊为“一家之主”,所以,“抢旗杆”的动机和行为,早巳失去了原始“氏族丰产”的主题内涵。
“生殖崇拜”是中国最早的祖先崇拜内容之一,“图腾胜地”是史前人类祭祀活动的场所。淮阳二月会对人祖伏羲、女娲的祭祀及祈子行为,是由史前人类对生殖的崇拜演变而来,我们可以从二月会中的一些可视的民俗的表层文化中,窥视出远古文化的一些遗痕,进而从中寻找出解析“泥泥狗艺术深层文化内涵的途径,以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1.“泥泥狗”名号的由来:
“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出售的泥玩具总称。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为定语,作动词使用,即用手传揉,也含亲呢之意;后一个“泥”字作名词,即物体的材质“泥”。当然,这种解释仍限于顾名思义的概念理解。
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人面猴、四不象、猫拉猴。草帽虎、怪狮、驮子斑鸠、鱼蛙、龟、蟒、蛇、狗、熊、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
面对这些古拙、怪诞超现实的形体,我们似乎很难把它和“玩具”直接联系在一起。那么,“泥泥狗”究竟和伏羲、女娲有什么联系,“泥泥沟”的名号又因何而产生呢?对此,1994年笔者曾作过一些调查。我向着名老艺人李修身询问泥泥狗产生的根源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是人祖爷、人祖奶持土造人时传下来的。”;另一位老艺人贾得同对我说:“养狗就是看家护院,陵狗就是给人祖爷护陵的神狗嘛!”;金庄的金华芝(女)老人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她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去朝香祭祖,于是,大吴陵变得冷冷清清。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的功夫便下起了飘泼大雨,人们都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只见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干啥哩?再细一瞧,明白了,原来都在犁地、耙地。第二天天一明,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而且墒气十足,于是大家欢呼蹦跳,纷纷到太吴陵敬香叩拜。从此,人祖庙的香火旺盛起来。”
对“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要不;咋叫它“灵狗”呢!还有,行路客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扣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无怪乎来淮阳朝祖进香的海外赤子和港、澳、台同胞临行前,都极虔诚地从太昊陵带走一手巾兜黄泥土回去;看来,也是为了医治眷恋祖国的思乡之情吧。
淮阳“人祖会”以“泥泥沟”作为祭祀伏羲的“神物”。淮阳人崇拜狗;敬重狗,认为“神狗”能为人类消灾、被病,保卫一方平安。传说伏羲崇狗,至今淮阳民间仍流传着“伏羲与盘瓠”的神话,大意是有狗称“五色犬”,被扣在金钟内;变成人首狗身,即伏羲氏也。无独有偶,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苗、瑶、蕾族中也有类似的传说,如畲族的“狗皇歌”。这一文化现象绝非巧合,《封禅书》记载:“德公,伏犬畴碟狗邑四门;以防蛊。”大意是说:祭祖先祖伏羲的田园时,把狗劈成四半,埋至四门;以防庄稼受病虫之害。很明显,这是把狗视为图腾神,一种镇物。淮阳人敬狗,认为狗能驱邪、保平安,是否与伏羲遗风有关值得深思。
历史发展到汉代,依然有把大作为“尊人”之说。徐慎《说文》解析“伏”字为:“伏者,伺也。臣伺事于外也。从人犬。犬,同人也,不日大人,而日人犬,列于人部者,尊人也。”伏字者分解的话,乃人与大的合成,也可以理解为狗是伏羲氏族的原始图腾。新石器时代以后。畜牧业和农业的切期阶段开始形成。社会生产由攫取形式向生产形式过渡,人类社会开始了一个新的飞跃。于是在狩猎、采集这种攫取性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图腾文化,又逐步向适合于农业、畜牧业等生产方式的文化体系“龙”图腾转化。狗是史前人类最初驯养的主要家畜。它善解人意,能帮助人类照看牧群,能为主人报警,最忠实于人类。在人类发展畜牧、刀耕火种时代,狗对人类的生存是功不可没的,当然它也受到人类的崇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狗的地位也随之转化。《说文》解伏字又说;“司也。从人犬,大司人也。”注:“司,今之伺字,伏伺即服事也。”狗从早期成为人类崇拜的“亲属”、“祖先”,渐渐地降为人类使役的“奴仆,,也是人类进化的自然法则。这就不难理解“泥泥狗”作为“陵狗”,在太昊伏羲陵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再者,狗的自然形状也十分典型,具备一切爬形兽类的基本特征,很多兽类都用大字旁,可以说无“犬”不成曾。《吕氏春秋》说:“……狗似 , 似母猴,母猴似人。”就连繁体了的“龙”字,就有一种写法是“ ”,竟也没有逃脱一个“犬”字。事实证明,人类思维最早的进化,便是在认识上脱离主体,将生活中与人为伍的“狗”,作为认识客体的原型,其它再与狗比较后分出类别的。所以“类”字是从“犬”的;形状的“状”字也从犬旁。其它如猫、狼、狮、猿、獾、猴等等均从“犬”,就不一一例举了,由此联想到:“泥泥狗”作为各类禽兽的泛称,并成为守护伏羲的“陵狗”,也是事出有因,不无道理吧。 1,打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地取材是淮阳泥泥狗的一个特色
2,搓坯:按照泥泥狗的成品的大小规格,挖一块和好的胶泥,把胶泥块搓成形状大小都与成品相近似的坯子
3,成型:有用胶泥翻制的模子,又有了用石膏翻制的石膏模子
4,染色:把泥泥狗放在一个容器里,往上淋浇黑色染料,等泥泥狗染得通体发黑后,一个个拿出来晒干
5,点花:点花用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用肖成斜面的高粱秆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淮阳民间小泥塑的统称,与淮阳民风、民俗有着同构互渗的血缘关系。淮阳泥泥狗的制作工艺非常特殊,分为打泥、搓坯、成型、染色和点花五道工序,费时较长。泥泥狗的造型十分奇特,全身黑底色,上面绘有七彩纹饰,其文化内涵皆与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有关,被专家学者誉为真图腾、活化石。
泥泥狗还是节日赠送亲朋好友最好的礼物,是出国旅游最好的礼品。
泥泥狗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