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方法
刘宝元老师对水数吵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分类如下,不知道图片是册罩否看的清楚,我把那篇文献以附件的形式州毕闹发给你,请下载:
B. 什么叫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减轻洪族胡水、干旱、风沙灾害,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社兆燃拦会公益事业[1]。 水土保持的对象不只是土地资源,还包段喊括水资源。保持(conservation)的内涵不只是保护(protection),而且包括改良(improvement)与合理利用(rational use)。 不能把水土保持理解为土壤保持、土壤保护,更不能将其等同于侵蚀土壤控制(soil erosion control)。水土保持是自然资源保育的主体。
C. 这是什么植物乔木树干高,就这一张图片!
索词条
╳
银荆
更多图片(7张)
银荆(学名:Acacia dealbata Link),被子植物豆科常绿乔木,高约25米,树干较谨模胡直,树皮灰绿或灰色;二回羽状复叶,偶数,小叶线形,银灰色或浅灰蓝色。3~4月开花,头状花序,具小花30-40朵,花黄色,有香气。荚果长带形,长3.5-11厘米,果皮暗褐色,密被绒毛。种子卵圆形,黑色,有光泽。
原产澳大利亚。中国云南、广码嫌西、福建有引种。可作行道树或在庭园作孤植、丛祥拦植布置。生长迅速,抗逆性强,适作荒山绿化先锋树及水土保持树种。
D.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一、标准条款
1 调查目的
1. 1 通过综合调查,了解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现状 ( 成就、经验和问题) 。
1. 2 综合调查的主要成果,应经过文字、图表的加工整理,纳入水土保持规划报告,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面系统地阐明规划的科学依据与工作基础。
1. 3 水土保持规划应通过综合调查进行分区,划分类型区; 根据各区的不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
2 调查前的准备
2. 1 调查前应制定统一的调查提纲和相应的调查表格,紧紧围绕编制水土保持规划的需要,安排调查的项目和内容。
2. 2 调查时间较长、参加单位人员较多时,应根据需要,在调查前举办培训。全体调查人员通过培训,应明确调查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3 调查内容
3. 1 自然条件: 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重点是地形、降雨、风、土壤( 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等五项因素,以及温度、霜等其他气象因素。
3. 2 自然资源: 着重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矿藏资源等。
3. 3 社会经济情况: 着重人口、劳力、土地利用、农村各业生产、粮食与经济收入 ( 总量和人均量) 、燃料、饲料、肥料情况、群众生活水平、人畜饮水情况等。
3. 4 水土流失情况: 着重各类水土流失形态的分布、数量 ( 面积) 、程度 ( 侵蚀量) 、危害( 对当地和对下游) 、原因 ( 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等。
3. 5 水土保持现状: 着重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开展水土保持的主要过程和经验、教训。团滑陪
3. 6 水土保持信息库建设: 着重信息采集、传输与储存。
3. 7 各项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见本标准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4 调查要求
4. 1 对规划中需要的内容,应集中主要力量和时间,全面完整收集,不应遗漏; 对于与规划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项目和内容,不应安排。
4. 2 调查中应逐项填写调查表,并勾绘有关草图。调查中收集的各方面的资料,应情况真实,数据可靠。
4. 3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应对流域内的主要分水岭、干沟和主要支沟逐坡、逐沟以及逐乡、逐村地进行让毁详查,按调查项目和内容,取得第一手资料。
4. 4 大中流域 ( 或省、地区、县)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应根据有关资料,将调查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区,在每一类型区内各选一条有代表性的小流域,按上述要求进行详细调查,并结合各区面上的普查,得出综合调查成果 ( 大中流域分区原则与方法步骤,将在第五章中规定) 。
4. 5 水土保持规划综合调查中,应充分运用有关塌蠢科研和业务部门的专业调查成果或分区成果。对这些部门取得的大范围的地貌、土壤 ( 地面组成物质) 、植物、气象、农业、林业、畜牧等成果,应经过分析,吸取其与水土保持规划有关的内容。在综合调查初期,就应索取上述有关成果,或邀请各有关部门人员参加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对原有成果应进行验证和补充。
4. 6 当综合调查邀请有关部门 ( 地理、地质、土壤、植物、气象、农业、林业、畜牧等)专业人员参加时,应根据统一的调查提纲进行; 如有些部门对其本专业的调查内容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调查提纲,在各有关专业单项调查报告基础上,吸取其与水土保持有关部分,同时补充其不足部分。
5 调查成果
5. 1 文字报告,包括综合调查总报告和各专项调查报告。
5. 2 附表和附图见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
5. 3 照片、录像和录音。
二、理解与实施
在水土保持综合调查这一节中,通过介绍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目的、调查前的准备、调查内容、调查要求、调查成果,对水土保持综合调查有全面的认识,从而为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提供依据。新标准与原标准的差异如下:
( 1) 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改动的内容不多,主要是一些词句的调整,使内容更加简明扼要,表达更具体准确。如新标准 4. 2. 2、4. 4. 3、4. 4. 6 与原标准对应项相比 ( 此处不详列) ,内容基本不变,但新标准中的语言表达较原标准的更为准确,且更符合逻辑。
( 2) 新标准删除了原标准 4. 1. 1 中的 “作为进行水土保持规划的依据,使水土保持规划能符合客观实际,更好地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实施,达到预期的目标效益”、4. 4. 1 中的 “以免分散力量,影响工作进程”、4. 4. 6 中的 “不是有关部门人员的调查重点”目的是使表达简洁明确。
(3)新标准4.3.1与原标准4.3.1相比,补充了“包括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重点调查因素由原标准的4项变为5项,并将原标准的“农业气象”改为“气象因素”。
(4)新标准中新增说明条款:新标准4.3调查的内容中增加了一条“4.3.6水土保持信息库建设,着重信息采集、传输与储存”(将原标准4.3.6变为新标准4.3.7)。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以水土保持信息化,推动水土保持现代化,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保证规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工作要对规划所需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基础数据进行大量的采集、传输和储存,水土保持信息库建设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方便,可以适时进行调查、更新,为规划工作打下扎实基础。这一条款被写入标准满足现实的需求,恰当而合理。
三、示例
以《嘉善县“十一五”水土保持规划》中的第2章和第3章为例,简单总结说明如下:
1.嘉善县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情况(原规划的第2章)
(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东经120°44དྷ″~121°1ཀྵ″、北纬30°45འ″~31°1″。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吴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区。全县总面积506.59km2,其中陆地占85.71%,水域占14.29%。县城魏塘镇东距上海市90km,西至杭州110km,南濒乍浦港35km,北接苏州91km,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2)地形地貌:境域轮廓呈田字形,地势南高北低,自东南斜向西北,平均高程1.83m(85国家高程,下同)。东南的大通、大云一带较高,地面高程一般在2.46m左右;西北的天凝、洪溪、陶庄一带较低,地面高程仅1.36m左右。全县地面高差不到1.2m。总体而言,全县境内地面坡度小于3°,较为平坦。
3)地质:嘉善县位于杭嘉湖平原东部,属新构造运动长期沉降区,区域内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分布广,厚度在50~300m,岩相岩性变化大,总体上由南西向北东逐渐递增。
4)水文气象:嘉善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10.8℃;1月为全年最冷月,多年月平均气温3.5℃,七月是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7℃。全年平均无霜期233.6天,初霜期一般在11月中旬,终霜期约在3月下旬,常年日照时数2008.2小时。平均风速2.6~3.4m/s,各月相差不大,全年以E和NW风向频率为大。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150.5mm,年雨日135.2天。最大降水年份1999年降水达1751.4mm,最少出现于1978年,为685.5mm。“梅雨”期和台风季节是全年降水的两个高点,降水量约占全年的一半。
从1956年以后的实测资料来看,嘉善站(魏塘镇)最高水位是2.32m(1962年,台风雨型),其次是1999年的2.27m(梅雨型),最枯水位1970年的0.04m,多年平均水位0.88m。
5)河流水系:嘉善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河网区,属运河水系。境内河港纵横交错,自西南流向东北,汇入黄浦江后注入东海,完全属感潮河流。数百条支流曲港迂回曲折,首尾相接,将全县分割成千个圩区,自古就有“水乡泽国”之称。
全县河道总长1693.7km,较大湖荡就有59个。河流流速平缓,水位季节变化较显着,夏秋季节的台风暴雨常引起河水骤涨,而冬季则水位较低。河网排水排放总趋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排向上海金山、青浦入黄浦江。
本县河道具有以下特点:①河道分布稠密但不均匀,走向较紊乱;②河面宽度不一,淤积较严重,过流断面较小;③河道底坡平缓,流速较慢,流量较小;④河水流向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干扰较大;⑤水体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河道污染普遍严重。
6)土壤:根据《嘉善县统计年鉴(2007)》,全县总面积506.59km2,含耕地面积269.19km2。本县地属冲积平原,根据土壤的成因类型、岩性特征等的差异,土壤分为2个土类、4个亚类、7个土属、19个土种。
本县土壤的特点是土层较深厚,各种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的承载力较高,具有良好的持力层,土壤种类多,适合各种植物、果树等的生长。
7)植被:本县属于太湖平原植被区,大部分被人工栽培的植物所覆盖,以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主要种植的果树有:桃树、梨树、葡萄、柑橘、枇杷等;农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油菜、玉米、蚕豆、豌豆以及各类蔬菜等;绿化植被主要有:水杉、柳树、湿地松、欧美杨、桂花、樟树、白榆等;还有各类自然植被,如狗尾巴草、蒲公英等;以及人工种植的各种花草类。
(2)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嘉善县总面积为506.59km2,为平原河网地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2.0亩;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69.19km2,人均耕地1.06亩,按农业人口来算,人均1.63亩。
2)水资源:根据《嘉善县水资源综合规划》统计分析得出,1956~2000年全县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36亿m3。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619m3,不足全省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100m3)的30%。全县过境水资源量较充沛,但由于过境水量受上游地区降雨及开发利用影响,年际变化幅度较大。
降水及地表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峰值在5月、6月和9月,汛期(5~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左右,最大连续4个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约50%,并且年际变化大,易造成平原河网的洪水和枯水,形成洪涝和干旱灾害。
3)生物资源:
a.植物资源:全县属钱塘江下游、太湖平原植被片。大部分为人工栽培的植物所覆盖。粮食作物以水稻、大麦、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籽、桑树、蔬菜、瓜类及药用植物。果树品种桃、梨在各地都适宜栽培。花卉生产有茶花、杜鹃、非洲菊、百合、天堂鸟、石榴、五针松、月季、玫瑰、海棠、梅花、桃花、牡丹等200余种。
b.动物资源:全县畜禽地方良种有嘉兴黑猪,引进的品种有金华猪、杜洛克、约克夏等猪种;牛有黑白花乳牛、温州水牛、海子水牛等;兔有英系、法系、丹麦系,以德国的安哥拉兔最为普及;家禽以饲养鸡、鸭、鹅为主,鸡的地方品种有萧山鸡、浦东鸡和王店鸡,引进的有白洛克、罗斯、浙黄鸡、红玉等;鸭以麻鸭、北京鸭为主;鹅主要是太湖白鹅及少量灰鹅和浙东白鹅。淡水养殖动物以淡水鱼、虾、蟹为主。
4)光热资源:嘉善县光热资源丰富,全年日照达2008.2小时,为全省日照高值区之一。1~2月最少,在125小时以下;7~8月最多,在230小时以上;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多年平均日照224.5小时,日均5.6小时;盛夏7月,多年平均日照233小时,日均7.5小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多年平均日照119.3小时,日均5.3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5%,8月最高达61%,3月最少仅35%。
全县年平均气温15.5℃,地域差异不明显,高低仅相差1℃。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3.6天,全年≥10℃活动积温4950℃~5039℃,间隔232~236天,出现在4月初~11月中旬末。
5)风景旅游资源:嘉善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嘉善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水乡如梦,古镇入画,田园可诗。有千年古镇———西塘;有十里蓉溪水乡游———大云生态旅游区;有吴越名湖江南情———规划汾湖旅游度假区等。
(3)社会经济。
1)行政区划:嘉善县现有11个镇:魏塘、西塘、干窑、陶庄、天凝、大云、丁栅、洪溪、姚庄、杨庙和惠民,社区(居委会)26个,村民委员会118个。全县总人口38.07万人。
2)土地利用结构:嘉善县总面积506.59km2,其中以耕地为主,占到了总面积的53.1%,其次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具体见表1-1。
表1-1 嘉善县土地利用状况表
3)社会经济现状:嘉善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继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51.3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748元。2006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87.14亿元,财政总收入18.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8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约为2∶1,远小于全国的3∶1,说明嘉善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较高,这为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嘉善县“三产”增加值情况表见表1-2。
表1-2 嘉善县“三产”增加值情况表
4)人口及城市化进程:全县2006年末总人口38.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3万人;全县总户数12.36万户。嘉善县经过近几年来的规划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战略部署和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嘉善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5)经济发展趋势:根据《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相关预测,“十一五”末嘉善总人口将达到40万人。根据《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加快推进富民强县,基本实施全面小康。预测“十一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以上,城市化水平60%以上。
2.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原规划的第3章)
(1)水土流失现状。
1)水土流失类型。根据《嘉兴市水资源和水利区划》分析得出,1985年全县河网库容(常水位下)为15995万m3,到2006年,根据《嘉兴市水域调查报告》成果资料得出为15303万m3,从而得出河网累计淤积量约690万m3(不包括期间约1000万m3的河网疏浚土方),进而估算20年来因水土流失而造成区域水土平均流失量达到1.5~2.0mm/a。
嘉善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力侵蚀。
2)水土流失分布。水土流失以“点、线、面”三种状态分布于全县,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和农村面源水土流失区域,以及房地产开发项目、各类园区开发建设、城市市政建设、公路及管道建设等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区域。
3)水土流失成因。第一,自然因素。全县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气候温暖,降雨量丰富,并且降雨量大而集中,地表径流大,台风、暴雨频繁,均为土壤侵蚀提供了原动力;由于河岸土体含水量较高,土体抗剪强度低,并且大部分河道两岸没有护岸保护,易在波浪的频繁冲击下其堤脚逐渐剥离而向内凹陷,上部土体因未受到或较少受波浪冲刷仍保持原状,成为不稳定的陡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上部土体由于失稳坍塌,泥土崩入河中。
在波浪冲刷堤岸的同时,水流和雨水对土堤也进行着冲刷。一次暴雨后,产生的地面径流划过土地表层松散土壤,夹带走大量的泥土颗粒汇入河流,淤积于河道中,而在地面上形成纵横交错的沟痕。
第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a.航道、水上运输受船行波的频繁冲击,造成岸边冲刷,对已做护岸保护的河段,部分因建造年代较早,造成基础淘空、坍塌;对未建护岸河段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大量泥土崩入河中。
b.全县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缺乏水保意识,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也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再加上施工结束后不及时恢复植被,失去地面植被保护的疏松泥土在雨水冲刷下非常容易流失。
c.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没有专门的堆放点,有些甚至直接倾倒入河,从而加剧水土流失。
d.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不仅仅在于地表上,在地下也同样存在。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开采,造成地面不断下沉,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
e.开发建设过程中随意占用水域、填埋河道、河浜,使得区块水域面积的减少,造成水土的流失。
4)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损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还加剧了水旱灾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主要表现在:
a.耕地、园地、林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土层减薄,土壤质地变粗,导致土地生产力降低,涵养水源和生态保护功能减弱,对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b.船行波冲刷引起河岸坍塌严重,土地开发利用价值不断下降,导致植被遭受破坏,资源生态环境恶化。
c.水土流失夹带的大量泥沙和有机物质淤积河道、湖泊,降低河道行洪调蓄能力,加剧洪涝灾害,降低河道航运能力、河道自净能力,并直接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d.水土流失作为面源污染物传输的载体,是造成河道、湖泊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全县河道水体普遍遭到严重污染,根据《嘉善县2006年度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报告》按全年期平均值评价得出,水体100%超标,其中Ⅴ类及劣于Ⅴ类水体占到总水体的46%,特别是劣于Ⅴ类水体占40%以上。
e.水土流失在造成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的同时,导致河道湖泊的萎缩,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生物群落结构和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繁殖率和存活率降低,甚至威胁到种群的生存,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并对城市、乡村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水土保持现状。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历来都十分重视,特别是1991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对水土流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水土保持意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嘉善县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较重视,对水保基本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从而维护和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几年来,全县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水土流失治理。
a.从2003~2007年全县疏浚河道总计800km,疏浚土方约600万m3;新建护岸共300km。
b.灌区改造工程,累计治理面积达150km2。
c.分期分批治理整顿和淘汰小土窑和粘土砖瓦轮窑。其中2007年已淘汰关闭小土窑22座,粘土窑企业8家。
2)水土保持宣传和监督执法。
a.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标语,召开各镇村水法、水土保持法宣传大会,上街开展水法、水土保持法活动、宣传咨询,印发宣传手册资料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从而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
b.加大监督力度。全县水土保持监督员采取检查、监督等措施。根据嘉善县人民政府〔2005〕82号《关于印发嘉善县粘土砖瓦行业整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经过3年努力,基本完成全县砖瓦行业的结构调整。全县水土保持监督人员采取检查、监督等措施,从而保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以增强其防治水土流失的自觉性。
c.加大执法力度。为推动全县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对那些造成水土流失且不治理的生产单位和个人。通过查处案件,起到了“查处一个,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
(3)存在问题。
1)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亟待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各级领导和广大公民、法人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虽有所提高,但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水土流失这个中国头号环境问题缺乏认识,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
2)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艰巨。全县处于杭嘉湖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流失的土壤随地表径流入河道、湖泊,因此,水土流失治理涉及面广、量大,治理措施相对单一。
3)开发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严重。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方边治理边破坏,甚至破坏大于治理;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个别地方人为水土流失仍呈扩大趋势。交通、土地开发利用、开发区、工业园区、市政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开发建设活动,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对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破坏,开挖面、填筑面、料场、渣场不注意防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随意性大,产生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成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竣工验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4)水土保持投入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并组织实施。但目前全县财政没有固定的水土保持专项资金投资渠道,未设立水土保持专项资金,年资金投入较小,与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不匹配。现状建设开发性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不到位现象较为突出。
(信息来源:嘉善县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open.jiashan.gov.cn/art/2008/7/2/art_200_21.html.)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涉及土壤、大气、地貌、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子,其信息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而传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影响了水土保持效益的充分发挥。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3S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水土保持工作也随之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高效化。如RS可实时、快速地记录流域的空间信息及各种变化参数,已成为获取流域信息的主要手段;而GIS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是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必需工具。对数字化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综合分析,可以使小流域治理规划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当前许多水土保持综合调查内容涉及水土保持信息库建设。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水土保持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2001年,为了使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更加科学,西藏自治区启动了投资6000多万元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对全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监测。2001年底,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水土保持规划》等多部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办法》,使得西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效显着。
2001年,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使用,该系统是一个以信息库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体,以分析、管理为手段,以城市水土保持应用为目的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服务于水土保持管理;集成与快速处理多种水土流失数据;实现水土保持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实现全市水土保持部门网上办公,逐步过渡到无纸化办公。
2004年,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完成了北京市山区小流域水土保持基础信息库,并在1∶1万DEM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山区水土保持单元———小流域地理信息数据库,完成了规范化的小流域编码,该编码已被北京市计委采纳,成为北京市基础空间信息标准。
为适应并推广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在新标准中增加了4.3.6水土保持信息库建设:着重信息采集、传输与储存。
E. 求北方常见绿化树木等植物的名称和配套图片,越全越好。
北方常见园林树木
银杏
别名:公孙树、白果树
学名:Ginkgo bilobaL.
性状: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扇形。雌雄异株。种子核果状。
分布:仅1科1属1种,为中国特有种。北京各公园、庭院、路旁及古庙内有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种子可食、入药,叶可提取银杏醇。
白杆
别名:云杉、麦氏云杉
学名:Picea meyeri Rehd.et Wils
性状:松科云杉属。常绿乔木,小枝上有叶枕。针叶线形,被白粉。雌雄同株。球花单生枝顶。种子核果状。
分布:北京密云县海拔1500米以上山地有分布。各公园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
华北落叶松
学名: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性状: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条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400米以上。北京山区海拔800米以上有栽培。耐寒。
用途:用材树种。材质坚重,供建筑用。树干可采割松脂,树皮可提取取单宁。
雪松
学名:Cedrus deodara(Roxb.)G.Don
性状:松科雪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塔形,枝平展。叶针形。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原产喜马拉雅山等地,我国多引种栽培。北京广见于各大公园和庭院。
用途:世界着名观赏树种及用材树种。对HF和SO2较敏感。
白皮松
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斑驳状,灰白色。针叶,3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500~1500米山地。北京各地有栽培,耐瘠薄,抗SO2。
用途:优良的绿化树种及庭院观赏树种。球果可入药,种子可食。
华山松
学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针叶5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常见栽培。
用途:用材及庭院观赏树种。种子可食或榨油,树皮可提取栲胶。
油松
学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性状: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成年树树冠常平顶,树皮灰褐色。针叶,2针一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中低山区有分布,各地广见栽培。耐寒,耐瘠薄。
用途:用材、防护林及绿化观赏树种。种子可榨油,树干可采脂,松针及花粉可入药。
水杉
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性状: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条形,交互对生,扭成2列。雌雄同株。球果近球形。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香山樱桃沟及部分公园有栽培。喜湿润。
用途:速生用材树种及园林观赏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侧柏
别名:柏树、扁柏
学名:Platyclas orientalis (L.) Franco
性状: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树皮淡灰色,小枝扁平。叶全为鳞片状,交互对生。雌雄同株。球果卵球形。
分布:原产中国及朝鲜。北京城乡广见栽培。耐寒,耐干旱、瘠薄。
用途:北京市树之一,重要的绿化树种。根、树皮、叶、种子均可入药。
北美香柏
别名:香柏
学名:Thuja occidentalis L.
性状:柏科崖柏属。常绿乔木,小枝排成地平面。叶鳞形,对生,揉碎有芳香。雌雄同株。球果红褐色,种子具翅。
分布:原产北美。北京部分公园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叉子圆柏
别名:沙地柏
学名:Sabina vulgaris Ant.
性状:柏科圆柏属。匍匐状灌木。叶二型:鳞形及刺形。球果卵形。
分布:产于中亚及欧洲。北京的公园及延庆县有栽培,耐干旱、瘠薄。
用途:庭院观赏及绿化先锋树种。枝、干、根可提取香精。
圆柏
别名:桧、桧柏
学名:Sabina chinensis(L.) Ant.
性状:柏科圆柏属。常绿乔木,树冠卵球形。叶二型:鳞形和刺形,3枚轮生或交互对生。雌雄异株。球果肉质,近球形,有白粉。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各地常见栽培。耐干旱、瘠薄。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枝、叶可入药。
龙柏
学名:Sabina chinensis (L.) Ant.cv.Kaizuca
性状:柏科圆柏属圆柏栽培变种。常绿乔木,枝条向上直展并扭曲。叶全为鳞形叶。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毛白杨
学名:Populus tomentosa Carr.
性状: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有种子毛。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各地广有栽培。耐寒,抗大气污染。
用途:用材及平原区主要绿化树种。
新疆杨
学名:Populus alba L.var.pyramidalis Bge.
性状:杨柳科杨属银白杨变种。落叶乔木,树冠圆柱形,侧枝向上集拢,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分布:原产中亚。北京有栽培,在延庆县生长较好。耐干旱。
用途:防护林及观赏树种。
加杨
别名:加拿大白杨
学名:Populus Canadensis Moench.
性状: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纵裂。单叶互生,叶三角形。雌雄异株。
分布:原产美洲。北京部分公园、路旁见栽培。喜湿。
用途:四旁绿化及观赏树种。
小叶杨
学名:Populus simonii Carr.
性状: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绿色,小枝具棱。单叶互生,近菱形,中部以上最宽。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分布:中国特有种。北京山区有分布,平原风沙地区有栽培。抗风。
用途:防护林及用材树种。
山杨
学名:Populus davidiana Dode
性状: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顺近圆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
用途:用材树种。树皮可入药。
旱柳
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性状: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单叶互生,披针形,叶背灰白色。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具种子毛。
分布: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北京城乡常见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防护林及绿化树种,亦可作用材树种。
北方园林常用植物2
李
别名:玉皇李
学名:Prunus salicina Lindl.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叶倒卵形,叶缘具重锯齿。花常3朵簇生,具花梗,花瓣白色。核果,被腊粉。
分布:北京各果园和庭院习见栽培。
用途:果可鲜食,核仁入药。
红叶李
别名:樱桃李
学名:Prunus cerasifera Ehrh.f.atropurpurea (jacq.) Rehd.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叶椭圆形,紫色。花常单生,花瓣淡粉色。核果。
分布:北京街头、庭院及公园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日本樱花
学名:Prunus yedoensis Matsum.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或倒卵形,叶柄常具2腺体。总状花序,先叶开放,花瓣白色或粉红色。核果黑色。
分布:原产日本。北京玉渊潭等公园有栽培。
用途:着名的观赏树种。
珍珠梅
别名:华北珍珠梅
学名:Sorbaria kirilowii (Regel) Maxim.
性状:蔷薇科珍珠梅属。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叶缘具重锯齿。顶生圆锥花序,白色,夏季开花,花期长。蓇葖果。
分布:北京山区有少量分布。各公园、绿地、庭院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白梨
学名: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性状: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叶缘具尖锯齿及芒尖。伞形总状花序,白色。梨果黄色。
分布:北京郊区及庭院广有栽培。耐寒。
用途:北京主要鲜果之一,生食或加工成罐头、蜜饯。亦可观赏。
山杏
别名:野杏、安杏
学名:Prunus armeniaca L. var.ansu Maxim.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小枝褐色。近叶圆形。花2朵并生。核果,球形。
分布:原产亚洲西部。北京低山区常见野生及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水土保持及观赏树种。种仁可食及入药。
杏
学名:Prunus armeniaca L.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嫩枝褐色。叶卵圆形,叶缘具钝锯齿。花单生,无梗,先花后叶,花瓣白色或浅粉红色。核果,被短柔毛。
分布:北京各地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果可生食或制成杏脯、杏干,杏仁可食或入药。
碧桃
学名:Prunus persica (L.)Batsch f. ru bra-plena Schneid.
性状:蔷薇科李属桃变型。落叶乔木。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花常单生,重瓣,先叶开放,红色。核果。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有栽培。较耐寒。
用途:观赏树种。
榆叶梅
学名:Prunus triloba Lindl.
性状: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叶先端常3裂,边缘具重锯齿。花1~2朵,先叶开放,粉红色。核果。
分布:北京山区有分布,各公园、绿地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合欢
别名:绒毛树、马樱花
学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xx.
性状: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镰刀形,全缘。头状花序,粉红色。荚果扁平。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有栽培。喜温暖,耐沙质土及干燥气候。抗污染。
用途:观赏树种。木材可做家具,树皮及花蕾可入药。
紫荆
学名:Cercis chinensis Bge.
性状: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单叶互生,近圆形,全缘。花先叶开放,簇生于老枝上,紫红色。荚果。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树皮、木材及根可入药。
红花锦鸡儿
别名:金雀儿
学名:Caragana rosea Turcz.
性状:豆科锦鸡儿属。落叶灌木。小叶4枚,假掌状排列。花单生,蝶形花冠,黄色或淡红色。荚果,褐色。
分布:北京郊区山地有分布,生于山坡、沟边、路旁或灌丛中。
用途:观赏及水土保持树种。
皂荚
学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
性状:豆科皂荚属。落叶乔木,具分枝刺,偶数羽复叶。花杂性,总状花序,黄白色。荚果。
分布:北京山区有分布,公园、庭院有栽培。抗HF、SO2和CL2。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枝刺、果实、种子可入药。
国槐
别名:槐树、槐
学名:Sophora japonica L.
性状:豆科槐属。落叶乔木,小枝绿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荚果,念珠状。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市树之一,各地广有栽培。抗SO2、CL2、HCL和烟尘。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花、果入药。
龙爪槐
学名:sophora japonica L. var.penla Loud.
性状:豆科槐属国槐变种。落叶乔木,大枝扭曲向上,小枝下垂。奇数羽状复叶。荚果念珠状。
分布:北京的公园、庭院、绿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紫穗槐
学名:Amorpha fruticosa L.
性状:豆科紫穗槐属。落叶灌木。奇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荚果,圆柱形,有瘤状腺体。
分布:原产美国。北京沙地及路、渠旁有栽培。耐荫,耐旱,耐水湿和盐碱。
用途:水土保持及防护林树种。枝条可编筐,嫩枝及叶可作饲料。
刺槐
别名:洋槐
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
性状: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具2托叶刺。总状花序,白色。荚果。
分布:原产美国。北京各地广有栽培。耐干旱、瘠薄。
用途:用材及防护林树种。亦可观赏。花为蜜源。
花椒
学名: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性状:芸香科花椒属。灌木或小乔木,有香气,常具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花单性,圆锥花序,顶生。蓇葖果,红色。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低山区陵区多有栽培。耐干旱。
用途:果皮为调味料,又可入药。种子可榨油。
臭椿
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性状: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深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具2~4个腺齿。花杂性,圆锥花序,白色带绿。翅果。
分布:北京各地有栽培或分布。耐寒,耐干旱、瘠薄及盐碱。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根、皮可入药。
千头椿
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cv. Qiantouchun
性状:苦木科臭椿属臭椿栽培变种。落叶乔木,分枝细密,树冠近球形。奇数羽状复叶,腺齿不明显。花杂性,圆锥花序,翅果。
分布:北京公园及路旁有栽培。抗空气污染能力较
用途:观赏材种。
香椿
学名:Toona sinensis (A.Juss.) Roem.
性状:楝科香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多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或具浅锯齿。圆锥花序,白色。蒴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各地有栽培。耐水湿,耐寒、耐旱性稍差。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嫩叶可食,根皮,果实可入药。
黄杨
别名:小叶黄杨、锦熟黄杨、黄杨木、瓜子黄杨
学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Cheng
性状:黄杨科黄杨属。常绿灌木,小枝绿色,四棱形。单叶对生,全缘,革质。花簇生,无花瓣,蒴果。
分布:原产日本。北京各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常作绿篱,树皮可入药。
火炬树
别名:鹿角漆树
学名:Rhus typhina L.
性状:漆树科盐肤木属。灌木或小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枝、叶柄、叶轴和花序密生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核果,果序红色,似火炬。
分布:原产北美。北京东郊区广有栽培。耐旱。耐瘠薄,、耐盐碱
分布:原产北美。北京郊区广有栽培。耐旱,耐瘠薄,耐盐碱。
用途:水土保持及观赏树种。
冬青卫矛
别名:大叶黄杨
学名:Euonymus japonicus Thunb.
性状: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绿色,四棱形。单叶互生,具钝锯齿。聚伞花序。蒴果,假种皮红色。
分布:原产日本。北京各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常作绿篱。树皮可入药。
元宝枫
别名:平基槭
学名:Acer truncatum Bge.
性状: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单叶对生,常3~5裂。花杂性。双翅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城乡广为栽培。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
鸡爪槭
学名:Acer palmatum Thumb.
性状:槭树科槭属。落叶小乔木,小枝紫色。单叶对生,7~9掌状深裂,裂片边缘具重锯齿。伞房花序,杂性,花瓣紫色。翅果。
分布:北京部分公园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七叶树
别名:娑罗树
学名:Aesculus chinensis Bge.
性状: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掌状复叶,有长柄,小叶5~7。圆锥花序,白色。蒴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的公园。寺庙有栽培。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
栾树
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性状: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羽状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小叶具锯齿。圆锥花序顶生,黄色。蒴果,囊状。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山区有分布,公园、路旁有栽培。耐干旱,瘠薄。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花为蜜源。
梧桐
别名:青桐
学名:Firmiana simplex (L.f.) Wright
性状:梧桐科梧桐 赂。落叶乔木,树皮灰绿色。叶掌状3~5裂,具长柄。圆锥花序,花绿色。蓇葖果,叶装。
分布:原产中国和日本。北京的公园、庭院常见栽培。不耐寒。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叶、花、根入药。
柽柳
别名:桧柽柳、山川柳、观音柳、西河柳、华北圣柳
学名:Tamarix chinensis Lour.
性状:柽柳科柽柳属。灌木或小乔木,枝紫红色。叶鳞片状,淡蓝绿色。总状花序,粉红色,花两性。蒴果。
分布:中国特有树种。北京永定河流域有少量野生,各公园有栽培。耐盐碱,耐水湿及干旱。
用途:河滩及盐碱地绿化树种,亦可观赏。嫩枝、叶可入药。
紫薇
别名:痒痒树
学名:Lagerstroemia indica L.
性状: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条光滑。叶近无柄,椭圆形。顶生圆锥花序,鲜红色。蒴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有公园、庭院、绿地常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树皮、根、花入药。
石榴
学名:Punica granatum L.
性状:石榴科石榴属。小乔木,具刺。叶对生或簇生,全缘。花两性,红色。桨果。
分布:原产亚洲南部。北京的公园、庭院有栽培。喜温暖,耐干旱。
用途:观赏树种。果可食。
红瑞木
别名:椋子木
学名:Cornus alba L.
性状:山茱萸科梾木属。落叶灌木,枝红色。单叶对生,卵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黄白色。核果。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柿树
学名:Diospyros kaki L.
性状: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叶椭圆形,背面淡绿色,沿脉有毛。雌雄异株。桨果大,橙黄色,萼宿存。
分布:中国特有树种。北京郊县及各公园、庭院有栽培。坑HF。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果可食用。柿蒂及根皮可入药,叶代茶。
黑枣
别名:软枣、君迁子
学名:Diospyros lotus L.
性状:柿树科柿树属。落叶乔木。叶长圆形,背面灰绿色。雌雄异株。桨果小,黑色。
分布:中国特有树种。北京中低山区有分布,郊区县及公园有栽培。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果富含维生素丙,可食用或药用。
美国白腊
学名:Fraxinus americana L.
性状:木犀科白腊属。落叶乔木。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雌雄异株。翅果。
分布:原产北美。北京的公园及街道有栽培。耐寒,抗烟尘。
用途:观赏及用材树种。常作行道树。
连翘
别名:黄寿丹
学名: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性状: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叶单生或3小叶。花先叶开放,黄色。蒴果。
分布:原产中国。公园、庭院、绿地广泛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果实入药,种子油可制化妆品。
紫丁香
学名:Syringa oblata Lindl.
性状: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叶阔卵形,基部心形,全缘。圆锥花序,花紫色,芳香。蒴果。
分布:原产中国。各公园,庭院及绿地广泛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种子药用,花可提取芳香油,嫩叶或可代茶。
白丁香
学名:Syringa oblata Lindl.var.affinis Lingdelsh.
性状:木犀科丁香属紫丁香变种。落叶灌木。单叶对生,叶卵形,全缘。花白色。蒴果。
分布:北京广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垂柳
学名:Salix babylonica L.
性状: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枝细长,下垂。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蒴果,种子有种子毛。
分布:产于亚洲、欧洲、美洲。北京的公园、水旁常见栽培。耐寒,耐水湿。
用途: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
镘头柳
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Var.umbraculifera Rehd
性状: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分枝密集,树冠阔卵形,呈镘头状。单叶互生,披针形。雌雄异株,柔荑花序。
分布:北京公路旁、公园常见栽培。耐寒,耐旱。
用途:观赏树种。
龙爪柳
学名:Salix matsudana Koidz. Var.tortuosa(Vilm.) Rehd.
性状:杨柳科柳属旱柳变种。落叶乔木,枝条卷曲向上。单叶互生,披针形。单性异株,柔荑花序。蒴果。
分布:北京各公园常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核桃
别名:胡桃
学名:Juglans regia L.
性状: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枚。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状花序。假核果。
分布:北京山区广为栽培,城区公园亦常见。耐干旱。
用途:重要的木本油料、用材及观赏树种。核桃仁可食,可榨油。枝、叶、果皮及种仁均可入药。
核桃楸
别名:胡桃楸
学名: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性状: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奇数羽状复叶,小叶9~17。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状花序。假核果。
分布:北京山区沟谷有分布。耐寒,耐旱。
用途:用材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白桦
别名:桦树
学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
性状:桦木科桦木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侧脉5~8对。雌雄同株,柔荑花序。坚果具翅。
分布:北京门头沟区百花山、房山县、密云县、怀柔县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有分布。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
鹅耳枥
别名:北鹅耳枥、土姜
学名: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
性状:桦木科鹅耳枥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卵形,侧脉8~12对。雌雄异株。坚果,果苞叶状。
分布:北京房山区广见分布,生于阴坡或杂木林中。
用途:用材树种。种子可榨油。
毛榛
别名:胡榛子、角榛
学名:Corylus mandshurica Maxim.et Rupr.
性状:桦木科榛属。落叶灌木。单叶互生,长圆形。雌雄同株。坚果,果苞管状,密被刚毛。
分布:北京山区广见分布,常与榛子混生。
用途:果仁可食及榨油。
板栗
别名:栗
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 B1.
性状:壳斗科栗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具刺芒状锯齿。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3朵聚生。坚果,生于刺状总苞(壳斗)内。
分布:北京花岗岩山区广见栽培。喜沙壤土。
用途:重要的木本粮食植物。种子可食。枝、根可入药。
栓皮栎
学名:Quercus variabilis B1.
性状: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树皮木栓层发达。单叶互生,叶缘具刺芒状锯齿。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单生或数个聚生。坚果,壳斗杯状。
分布:北京低山阳坡多有分布。耐旱。
用途:用材及水土保持树种。树皮制软木。壳斗含鞣质,果实含淀粉,可醇酒。
蒙古栎
别名:小叶槲树
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Turcz.
性状: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倒卵形,叶缘具波状钝锯齿,侧脉7~11对,叶柄短。雌雄同株。雄花柔荑花序。坚果,壳斗具瘤状突起。
分布:北京昌平、密云、怀柔等县有分布。
用途:用材树种。
辽东栎
别名:小叶青冈
学名: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x.
性状: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叶缘具波状锯齿,侧脉5~7对。壳斗杯状,坚果。
分布:北京山区广见分布。生于山坡,常与山杨、白桦、油松混交或成纯林。耐寒。
用途:用材及水土保持树种。种子含淀粉,可酿酒,作饲料。
柞栎
别名:槲树、大叶波罗
学名:Quercus dentate Thunb.
性状: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单叶,近无柄。雌雄异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簇生。壳斗杯状,坚果。
分布:北京山区有分布,常与其他树种混交或成纯林。耐干旱、瘠薄。
用途:用材及水土保持树种。种子含淀粉,可酿酒,作饲料。嫩叶可饲柞蚕。
榆树
别名:家榆、白榆
学名:Ulmus pumila L.
性状:榆科榆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具单锯齿。两性花,簇生。翅果,近圆形。
分布:北京各地均有散生分布。耐寒,耐旱。
用途:用材树种。树皮、根可造纸;幼果、嫩叶及树皮可食用或入药;种子可榨油。
青檀
别名:翼朴
学名: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
性状: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单叶互生,三出脉。雌雄同株,雄花簇生,雌花单生。坚果具翅。
分布:仅1属1种,中国特有树种。北京石灰岩山区有分布。耐干旱、瘠薄。
用途:水土保持及用材树种。树皮为宣纸的主要原料。
柘树
别名:柘桑
学名:Cudrania tricuspidata (Carr.) Bur.
性状:桑科柘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常具枝刺。单叶全缘或3裂。雌雄异株,头状花序。聚花果红色。
分布:北京门头沟等山区有分布。耐干旱,常生活于石灰岩山区。
用途:用材树种。树皮可造纸,果可食,根入药。
桑树
别名:白桑、家桑
学名:Morus alba L.
性状: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异形叶。雌雄异株,柔荑花序。聚花果(俗称桑椹),黑色或白色。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山区有分布,平谷等县有栽培的桑园。较耐寒。
用途:叶可养蚕,果可食,树皮可造纸,果、叶可入药。
构树
别名:楮树
学名:Broussonetia papyrifela (L.) Vent.
性状:桑科构树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异形叶。雌雄异株,雄花柔荑花序,雌花头状花序。聚花果,橘红色。
分布:北京各地有分布。耐旱,喜钙。
用途:树皮可造纸。果、根入药。
柴叶小檗
学名:Berberis thunbergii DC.var.atropurpurea Chenault.
性状:小檗科小檗属小檗变种。灌木,枝具刺。单叶紫色。花单生或簇生。桨果。
分布:北京各公园、绿地有栽培。
用途:观赏或作绿篱。
二乔玉兰
别名:朱砂玉兰
学名:Magnolia soulangeana Soul.-Bod.
性状:木兰科木兰属。落叶小乔木。单叶互生,倒卵形,先端短急尖。花被瓣9,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早春开花,先花后叶。聚合蓇葖果。
分布:北京的公园、绿地及庭院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紫玉兰
别名:辛夷、木笔
学名:Magnolia liliflora Desr.
性状:木兰科木兰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全缘。花单生枝顶;萼片3,绿色;花瓣6,外面紫色。聚合蓇葖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各公园有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树皮、叶及花蕾可药用。
玉兰
别名:木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e Desr.
性状: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叶倒卵状椭圆形,先端突尖。花瓣9,纯白色,早春开花,先花后叶。聚合蓇葖果。
分布:原产中国。北京的公园、庭院常见栽培。
用途:观赏树种。
鹅掌楸
别名:马褂木
学名:Liriodendron chinense Sarg.
性状: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马褂形。花瓣9,黄色;花单生枝顶。聚合翅果。
分布:北京各公园有栽培。
用途:用材及观赏树种。
杜仲
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性状:杜仲科杜仲属。落叶乔木,具胶丝。单叶互生。雌雄异株,无花被。翅果。
分布:仅1属1种,中国特有种。北京的公园、植物园有栽培。耐干旱,较耐寒。
用途:特有经济树种及用材树种。树皮可入药,叶、树皮、果可提取杜仲胶。
三球悬铃木
别名:法国梧桐
学名:Platanus orientalis L.
性状: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树皮片状剥落。单叶,5~7深裂。雌雄同株,头状花序。聚花果3~7个串生。
分布:原产欧洲及亚洲西部。北京的公园、绿地、庭院有栽培。
用途:着名观赏树种。果可入药。
F. 求黄土高原“打坝淤地”真实图
打坝淤地真实图片如下:
打坝淤地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蓄水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在流域沟道中,用于淤地生产的坝叫淤地坝或生产坝。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沟沟壑壑,人民群众广泛流传着“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说法。并亲切地称淤地坝为“粮囤子”、“钱袋子”。
实践证明,淤地坝具有显着的综合效益。
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人造小平原,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坝地主要是由小流域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土层淤积而成,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据绥德水土保持试验站实测资料,坝地土壤含水量是坡耕地的1.86倍;坝地平均亩产量300—400公斤,高的达900公斤,是坡耕地的6—10倍,是梯田的2—3倍。
目前,黄土高原坝地已成为基本农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干旱年份,坝地就成了“保命田”。
如1995年陕西省遭遇历史特大干旱,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坝地亩产仍在300公斤以上,而坡耕地亩产仅10公斤,坝地亩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因此,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地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的说法。
淤地坝良好的水肥条件和高产稳产,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退耕还林还草、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使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经济结构,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并举,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已由单一小农经济变为农林牧副渔多业并举,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贫穷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与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分不开的。
此外,在黄土高原建设淤地坝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仅拦蓄泥沙一项,效益就十分显着。据调查,在黄河下游河床清淤1立方泥沙,需投资十几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坝每拦1立方泥沙,所需投资还不到1元。
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测算,陕西省3万多座淤地坝,50多年累计拦泥51亿吨,按四分之一粗泥沙沉积下游河床,以每吨清淤费20元计算,就可为下游节省清淤费用近260亿元。
(6)水土保持图片简单扩展阅读:
打坝淤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得到快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水利水保部门总结、示范和推广,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以来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
据调查统计,经过50多年的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现有淤地坝11万余座,淤成坝地450多万亩,可拦蓄泥沙210亿立方米。
主要分布在陕西(36816座)、山西(37820座)、甘肃(6630座)、内蒙(17819座)、宁夏(4936座)、青海(3877座)、河南(4147座)等七省(区),其中陕、晋、蒙三省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82.5%。
G. 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
学术上称为防止水土流失,主要采取的方式为:正斗昌
1、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应充分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切实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2、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占用破坏,谁恢复补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补偿制度。
3、科学规划与合理利销升用土地,全面推广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建设高标准的水土保持设施和高产稳产农田,同时改变顺坡耕作、陡坡开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轮作,秸杆还田,提高土壤的抗蚀、抗冲能力。
(7)水土保持图片简单扩展阅读:
水土流失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举扒盾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加剧了这一矛盾。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岩溶区和长江上游等地有相当比例的农田耕作层土壤已经流失殆尽,母质基岩裸露,彻底丧失了农业生产能力。
H. 水土保持设施
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猜谈晌能的一切设施的总称。包侍橡括有水土保持植物、工程设施的地域外,还包括没有水土保持植物、工程设施的穗锋荒山、荒丘等。
I.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J. 竹节沟是怎样的,有图片吗 竹节沟是在山坡上沿等高线顺自然地势开挖水平竹节型蓄水沟,水土保持措施的一种。下图是:果园坡改梯-修筑竹节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