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可爱图片 » 小班入厕流程图片超可爱的
扩展阅读
女生和渣男搞笑图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长什么样图片 2023-08-31 22:06:10

小班入厕流程图片超可爱的

发布时间: 2023-05-28 07:36:41

A. 幼儿园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

两岁前后,是训练宝宝如厕的适合时机,待宝宝有想要自主如厕的信号发出,例如模仿大人上厕所、穿着尿不湿尿尿或者拉臭臭不舒服、能够学着自己脱裤子穿裤子等,加上天气转暖,宝妈就可以考虑让宝宝开始学习自主如厕了。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能急,不能逼,尊重宝宝的节奏,鼓励为主,少责罚埋怨。不要跟别人的孩子比,看到别人已经戒尿不湿就着急自己的宝宝。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规律,只要在正确时间内,都不需要着急的。

我家宝宝即将接近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讲如厕相关的绘本故事,灌输给他长大了就不需要穿尿不湿了,要学习去小马桶尿尿拉臭臭哦。让他向绘本中的小主人翁学习。

然后我会帮他选择一个适合的小马桶,但我没有选择那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之类的,毕竟尿尿拉臭臭也是需要专心的,而且幼儿园的小马桶可没那么可爱,我选择的是常规的,但颜色会比较艳丽些,吸引宝宝眼球。

开始训练,我家宝宝穿的是拉拉裤,所以我观察到他有尿尿的预兆,就会让他脱了拉拉裤去小马桶尿。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不适应,没几天就有些抗拒,不愿意用小马桶,坐小马桶上拉不出臭臭。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可能是我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宝宝,有点急进了。于是我开始放慢训练的节奏。因为是男宝,所以让爸爸也参与到训练中。让爸爸带着宝宝一起去上厕所,2岁的孩子是最喜欢模仿,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让他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象征着他长大。然后在他每次能够尝试到马桶尿尿的时候就称赞他,尤其能够成功尿到马桶里的时候就奖励他,表扬他,让他引以自豪,这样他就会有动力去继续保持。

适应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不给宝宝穿尿不湿了。并且观察宝宝尿尿的时间,差不多时间的时候就询问他是否需要尿尿,或者提醒他要尿尿就告诉妈妈或者自己去小马桶尿。但切不要强迫。戒掉尿不湿大概半个多月,我家宝宝就可以自己自主如厕,整个过程是很顺利的。

总结几点:

1、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能引导,不能强逼,不能急进。

2、绘本故事引导,亲身示范,让宝宝模仿。女宝由妈妈示范,男宝由爸爸示范。

3、准备好适合宝宝自主如厕的工具和物品,让宝宝如厕方便舒适。

4、训练宝宝如厕时要提供他方便脱和穿的衣裤。

5、表扬并且庆祝宝宝每一次成功的自主如厕。

6、一定要有耐性,不要埋怨宝宝尿裤子或者不用小马桶。

关于如厕的绘本有:

噼里啪啦系列之《我要拉粑粑》
《我也行呀》
《马桶的故事》
《我的小马桶》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小熊系列之《拉粑粑》
小猪威比系列之《拉粑粑》
《妈妈我要自己做-拉便便擦屁屁》
《我会拉便便》
《咕噜噜,拉便便》
《嗯,我在便便》
等等

B. 如何进行指导中班幼儿如厕

如厕环节是幼儿园与幼儿在家的共通环节,但由于盥洗室环境、人数、成人指导方式的不同,难免会使幼儿产生紧张、不适应的情感。所以在如厕环节中不仅仅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更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如厕氛围,成为让家长放心幼儿在园的理由。那么,在如厕环节中,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1、如厕前的准备

1)如厕时间,合理安排。

(1)根据一日作息安排,如厕时间为点心前、运动后、自由活动、午餐前、睡觉前、起床后、离园前。

(2)如厕时间要有弹性,尊重一些幼儿的自身习惯,教师要懂得察言观色,避免一些幼儿因为紧张而不敢提出如厕要求。

(3)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因为对一日生活时间还未习惯,教师要在每次如厕提醒幼儿,并在其他时间充分地尊重幼儿的如厕需要,不给幼儿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中班幼儿已对幼儿园生活相对适应,教师要鼓励幼儿合理安排如厕时间,做到不影响其他活动。大班幼儿应更关注幼小衔接,彰显自由活动、课间十分钟等时间段,让幼儿自主、有效地安排如厕时间。

(4)注重平日引导幼儿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幼儿有需要就及时如厕的习惯。

2)安全环境,保驾护航。

(1)如厕前要保持盥洗室地面干燥,以免幼儿滑倒,发现问题应与保育员时刻沟通,中大班可以让值日生事先检查。

(2)地面贴有排队指示标记,以免人多造成拥挤。(如小脚印等,教师可根据班级特色进行创设)

3)环境支持,洁净如厕。

(1)教师可以创设环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如在便池两边贴有小脚印帮助幼儿正确站位、在弟弟便池中贴有荷叶让幼儿小便时为其浇浇水,做到专注如厕)

(2)便纸箱要设置于幼儿蹲下蹲下后右手边的适中位置,便于幼儿拿取自如,并保持便纸充足。小班可提供较柔软的纸巾,中班可提供事先已对折的便纸,以免便纸过薄擦不干净,减少幼儿学习使用便纸的困难,大班可以提供整张便纸,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4)丰富文化,温馨如厕

小班如厕可着重营造温馨的如厕氛围,减少幼儿如厕时的紧张感,如通过一些幼儿熟悉的卡通形象、动物造型对盥洗室进行布置,在墙壁上、挡板上贴一些暗示图片,在台盆或窗台上放一些盆栽、小饰品等,让幼儿感到亲近、放松(装饰品要注重安全性,防止玻璃制品、尖角出现)。

中大班幼儿则可在如厕时加强男女标志文化的渲染,让幼儿了解男女分开如厕,与实际生活接轨。

2、如厕时的组织

1)要求明确,有序如厕

(1)在盥洗前应对幼儿提出相应要求,如排队、盥洗室内不奔跑、使用便纸、便前便后洗手等,可以为常规上的也可以是这段时间班级着重加强的问题。

(2)中大班教师可请值日生提前进入盥洗室协助做好维持如厕秩序、冲刷厕所、清理地面以及检查便后洗手等工作。

(3)为避免盥洗室发生拥挤,教师应分批组织幼儿进入盥洗室。

2)明确站位,分工合作。

班级两位教师以及保育员需要明确各自的站位以及职责,分工合作,组织幼儿有序如厕。

(1)带班教师:需站在盥洗室和教室当中,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视线范围内,及时关注幼儿盥洗室遇到的问题,维持幼儿盥洗的有序开展。

(2)配班教师:需站教师中间位置,组织剩余幼儿的有序活动。

(3)保育员:需站在盥洗室内,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及时清理盥洗室,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无异味。全日为幼儿提供好充足的清洁用具。(便纸、毛巾等)

3)如厕顺序,要求明确。

女孩大小便流程:

①便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②站在便池前两腿分开站稳。

③抓住裤腰,将裤子脱至靠近膝盖的地方。

④慢慢蹲下,蹲稳排便。

⑤便后用手纸轻轻将尿液擦拭干净(擦大便时要从前往后擦)。

⑥抓住裤腰,用力向上提裤子。先提里面的内裤、衬裤,再提外面的裤子,最后将裤子的两侧、前面和后面整理平整。

⑦冲干净厕所。

⑧便后洗干净手。

男孩小便流程:

①便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②站在便池前两腿分开站稳。

③抓住裤腰,用力脱至胯部。

④手扶阴茎,对准便池中心位置小便。

⑤抓住裤腰,用力向上提裤子。先提里面的内裤、衬裤,再提外面的裤子,最后将裤子的两侧、前面和后面整理平整。

⑥冲干净厕所。

⑦便后洗干净手。

C. 幼儿园的孩子是如何上厕所的

 孩子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天,免不了就要上厕所解大小便。先是父母带领,以后就是老师或保育员带领了。

  幼儿初入厕所,父母或老师首先要教孩子的是认识自己的性别,如果是女孩,就只能进入女厕所解便;如果是男孩,就只能进男厕所解便了。

  但是,大多数幼儿老师比较重视幼儿的进餐和睡眠,而相对忽略入厕这一环节。

  其实,在幼儿入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少,也很值得保教者的深思。

  比如,你知道孩子不肯在幼儿园大便的原因吗?孩子便污了裤子,你该怎样对待他(她)?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在厕所逗留?当你发现幼儿在入厕时观察异性,你会怎样呢?

  1.为使保教人员重视和正确看待幼儿入厕这一环节,保教人员应增强保育意识,更新保育观念。保育不仅是照顾好幼儿的身体,还要注重幼儿心理及个性的发展。

  比如,幼儿在人厕时,会像发现“新大陆”似地兴奋地告诉老师:“哇!我看到大便是不一样的,有长的、短的;还有一粒一粒的;一头大一头小的。”如果老师认为孩子观察又脏又臭的大便简直是无聊,甚至认为孩子下流,进而生气地斥责孩子,那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观察事物的积极性。这时保教人员应因势利导,让孩子们知道排泄是人的生理需要,由于饮食、身体状况的同,其大便的形状和颜色也有不同。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认识到排便是正常的,也可使孩子们获得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识。

  2.保教人员要向幼儿家长详细询问幼儿的入厕习惯。为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保教人员要耐心指导,及时提醒幼儿排便,不可硬性规定和限制时间。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排便习惯。

  3.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厕所是幼儿园必要的设施之一,在明亮清洁的厕所里,幼儿心情愉快,有利于排便。

  4.幼儿人厕时也受保教人员的情绪、态度、语言等精神环境的影响。如幼儿便污了裤子,你若对他(她)说:“你怎么会把裤子尿湿。”就会使他(她)更加难堪,增加心理负担。但若亲切地告诉他(她):“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以后提前告诉老师好吗?”这样,会消除幼儿的紧张感,增强他(她)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她)不再会对类似事情烦恼,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5.要抓住教育时机。人厕与幼儿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幼儿的最好机会,往往发生在厕所里。

  (1)幼儿观察异性的问题。孩子们往往在幼儿园人厕时,发现男孩女孩不一样。对此,保教人员应抓住时机,教育幼儿体验自己与别人的不同,逐步明确性别差异,在特定的环境下,这种教育方式极其自然,以消除幼儿对此问题的迷惑。

  (2)幼儿在厕所逗留问题。这不一定都是在里面打闹、玩耍。有时幼儿感兴趣的是管道设备,喜欢看排水冲便。教师不妨给幼儿讲讲原理,不要压制其求知欲;有时幼儿在厕所交谈,这是因为这里没有人“监视”,可以自由交往,随心所欲,教师不妨思考一下,今后为幼儿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自由活动机会和时间,以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D. 简述幼儿如厕的过程

妈妈开始给宝宝进行如厕训练,也要懂得如厕训练的正确步骤,这样能让宝宝更快地接受。宝宝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一般包含以下七大步骤:
第一步:把宝宝带到坐便器旁
当宝宝在便器旁边的时候,妈妈应先询问宝宝是否有便意或尿意,教宝宝脱下裤子坐在坐便器上。并且教宝宝下次要大小便时,用语言告诉妈妈。
第二步:拉完后清洁小屁屁
卫生问题也不能忽视,如厕后一定要注意清洁。当宝宝拉完后,教宝宝如何用手纸清洁小屁屁。不要因为怕宝宝弄脏手而不教宝宝自己擦屁股,有很多宝宝上了幼儿园以后,因为“没人给我擦屁股”而感到莫大的精神压力,有些还会为此抗拒上幼儿园。其实只要家长多向宝宝示范正确的擦拭方法,几次以后宝宝就学会了。
第三步:教宝宝学会自己穿裤子和洗手
当宝宝会告诉妈妈有“需要”,并拉完后可以自己清洁小屁屁,妈妈还要教会宝宝整理自己的衣裤,并教宝宝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第四步:让宝宝明白坐便器的作用
不止要让宝宝知道如哪里如厕,还要告诉宝宝坐便器的作用。宝宝大便后可以当着宝宝的面清理掉坐便器中的大便,告诉宝宝,这才是它应该去的地方。
第五步:教宝宝使用抽水马桶
坐便器只是一个过渡,宝宝不能一直都使用坐便器。等宝宝再长大些,就可以指引宝宝到抽水马桶上大小便,并教会宝宝便后要及时冲水。男宝宝则要教宝宝小便前要先将马桶坐垫掀起,便后再将其放下。
第六步:开始夜间训练
除了白天如厕训练,妈妈还要逐渐培养宝宝夜间如厕习惯,让宝宝习惯在入睡前、早起后主动如厕。如果宝宝睡前饮水太多或情绪特别兴奋、身体特别疲惫,在凌晨时不妨叫起宝宝,再上一次厕所。
第七步:反复练习,强化训练
坚持反复训练。宝宝如厕训练不会一回两回就成功的。只有反复地训练宝宝,才能够养成宝宝上厕所大小便的良好习惯。当宝宝准备好学习这项成年人的本领时,宝宝就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