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湖北恩施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湖北恩施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1-19 03:16:46

① 湖北恩施的特色吃的圖片

你說的這幾個我都明白,但是一時半會兒沒有圖片,倒是有那些比較有名的小吃的圖片和註解!不好意思啦!~

② 湖北恩施有什麼縣

截至2016年11月,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③ 恩施離武漢有多遠多少公里

恩施到武漢有約522公里,開車約5小時40分鍾左右,過路費250元。

④ 恩施有幾個縣

截至2016年,恩施自治州下轄2個縣級市,6個縣。

2個縣級市:恩施、利川

6個縣: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

(4)搜索湖北恩施圖片擴展閱讀: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是湖北省的自治州、地級行政區,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連本省的神農架林區,宜昌市。

恩施州於1983年8月19日建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漢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納西族、壯族等29個民族。

恩施州森林覆蓋率近70%,享有「鄂西林海」、 「華中葯庫」、 「煙草王國」、「世界硒都」之稱號。

全州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00萬千瓦,可開發量達500萬千瓦,風電資源蘊藏量達300萬千瓦,是華中地區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恩施州的鄂西鐵礦是中國四大鐵礦之一,已探明儲量13億噸,預測儲量達40億噸。天然氣已探明儲量1500億立方米,預測資源量達1.5萬億立方米。恩施還擁有世界最大的獨立硒礦床。

參考資料:網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⑤ 湖北恩施鳳凰城的照片誰有,街道的照片之類的

使用網路地圖,裡面有個全景模式,找到恩施鳳凰城,點擊進去選擇全景模式就可以看到接到和兩次商鋪的照片。

⑥ 湖北恩施市有哪些縣

恩施市沒有下屬縣,恩施州下轄恩施和利川2個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和鶴峰6個縣。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縣,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東西寬86.5千米,南北長90.2千米,總面積3972平方千米。轄1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

恩施市行政區劃:

恩施市轄3個街道:舞陽壩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轄4個鎮:崔家壩鎮、龍鳳鎮、板橋鎮,白楊坪鎮。轄9個鄉:三岔鄉、新塘鄉、紅土鄉、沙地鄉、屯堡鄉、太陽河鄉、白果鄉、芭蕉侗族鄉、盛家壩鄉。共有居委會34個,村委會172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簡稱恩施州),為湖北省自治州、地級行政區。

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鄂、湘、渝三省(市)交匯處,位於東經108°23′12″-110°38′08″、北緯29°07′10″-31°24′13″。西連重慶市黔江區,北鄰重慶市萬州區,南面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東北端連本省神農架林區,東面與本省宜昌市為鄰。

恩施州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恩施自治州下轄恩施、利川2個市;建始、巴東、宣恩、咸豐、來鳳、鶴峰6個縣。全州共有88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其中46個鄉,37個鎮,5個辦事處;2627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村民委員會2543個;23510個村、居民小組,其中村民小組22662個。

⑦ 湖北恩施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恩施市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上游,北鄰重慶市萬州區,西鄰重慶市黔江區,東臨湖北宜昌市,南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東北端接神農架林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面積3967平方千米,人口約78萬,以漢族為主,漢巫縣地,三國時吳置沙渠縣,元為施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施州衛,清雍正六年(1728)改衛置恩施縣,1982年劃縣城關鎮及近郊置恩施市,1983年恩施縣並入,恩施市境內為鄂西南山地。主要有煤
、鐵、硫、水晶石等礦產,農業主產有玉米、水稻、紅薯、小麥等,經濟作物以桐、茶、漆、麻著名,恩施黑豬為優良品種。珍貴樹種有穗花杉、珙桐、水杉等,產黨參、當歸、天麻等100多種葯材。有機械、採煤、電力等工業。土特產品有玉露茶、板橋黨參、石窯當歸、紫油厚朴、香菌、中華獼猴桃等,是歷史古城,抗日戰爭時期湖北省政府曾遷此,名勝古跡有連珠塔、文昌祠、柳州城遺址等。

恩施市地處湖北省西南腹地,位於長江之南清江中游,是鑲嵌在鄂西南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因擁有舉世罕見的硒資源而被譽為「世界硒都」。恩施市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硒礦第一市候選世界紀錄。
1998年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現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還有「鄂西林海」「天然氧吧」「華中葯庫」「祖國三大後花園之一」的美譽。
州域自然風光無限,特別是以「雄、奇、秀、幽、險」著稱於世。[1]恩施州主要風景區有:巴東神農溪(5A)
利川騰龍洞(4A)
清江闖灘
利川魚木寨
利川大水井建築群
利川星斗山
恩施大峽谷(4A)利川佛寶山漂流(4A)
水布埡恩施梭布埡石林,咸豐坪壩營原始森林公園
利川龍船水鄉
恩施土司城
恩施龍鱗宮
利川蘇馬盪
利川齊岳山
恩施哈格咂
建始野三河
咸豐黃金洞
利川朝陽洞
利川玉龍洞
咸豐洗草壩
唐崖土司城
等。

⑧ 恩施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恩施對我來說是一種有家的味道的地方,因為今年三月我踏進了這片土地,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把土家人的熱情。恩施是湖北西部的一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屬於地級市。是一個擁有青山秀水,土家風情十足的地方,他們每一個都是能歌善舞,善良大方的人,有一句俗話叫做「只要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說話,就會唱歌。」所以,如果你要來湖北玩,一定不要錯過恩施!

所以,如果你想來恩施,絕對不會白來,而且你還會想留下來,這里的人會讓你感受到在異鄉的家味。

⑨ 湖北恩施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一、在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區域內,有一片深情的沃土,世界硒都--恩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地區。全州轄恩施市、利川市、巴東縣、建始縣、宣恩縣、咸豐縣、鶴峰縣、來鳳縣8縣市,2.4萬平方公里,380萬人口,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52.6%。

二、恩施州位於長江之濱,三峽腹地,西接重慶市,南鄰湖南省,東北部與湖北省宜昌市接壤,自古以來是我國中部與西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橋頭堡。境內長江水道和東西走向的318國道公路,是貫通我國中西部的生命線,南北走向的209國道公路,是連接我國南北部的重要通道之一。恩施處在長江三峽庫區,又是正在進行梯級開發的清江源頭,是長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由於區位條件重要,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國民黨省政府所在地。

三、唐代詩人曾以「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的詩句描繪恩施清江的山水秀色。恩施州屬雲貴高原與東部低山丘陵的過渡區域,境內小氣候發育,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期,降水充沛。獨特的地理氣候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全州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2%,素有「鄂西林海」、「華中葯庫」、「天然植物園」、「煙草王國」的美稱。恩施州所產「毛壩生漆」、「金絲桐油」、「利川雞爪黃連」、「富硒茶葉」、「恩施板黨」等土特產品斐聲海內外,曾作為「國家隊」,為促進國際交流合作與支援國家建設,作出過巨大貢獻。

四、恩施州處在舉世聞名的神龍架原始森林--長江三峽--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黃金旅遊帶中間,境內三峽風光、神龍溪漂流、清江闖灘和坪壩營休閑旅遊等精品,令遊人留連忘返。

五、恩施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全州已探明礦產60種,分別佔全國和全省礦種的40%和55%,其中具有D級以上儲量的礦產16種,尤其是硒、鐵、煤、石煤、天然氣、磷、硫鐵礦、耐火粘土等礦產佔全省第一位。礦產資源地域組合好,礦區附近均有煤或水能資源,為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創造了便利條件。

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特別是國家開展扶貧攻堅和加大民族扶持政策力度以來,恩施州的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較快的發展。2000年,全州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9.75億元(不變價),「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1.7%。財政收入達到10.6億元,「九五」期間翻了一番。「九五」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9億元,相當建國至「八五」末全部投資的1.42倍。2000年全州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520元。經過多年的努力,恩施州的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七、恩施州是一個集「老、少、邊、山、窮、庫」於一體,倍受黨和國家特別關注的地區。為了促進恩施州的發展,在八七扶貧攻堅中,全州8縣市均為國定貧困縣。特別是1983年成立自治州後,黨和國家的民族扶持政策沐浴著年輕的自治州逐步擺脫貧困,茁壯成長。到2000年,累計減少124萬貧困人口,全州已基本解決溫飽問題,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步入良性發展階段。

八、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恩施州列入享受西部開發政策的地區范圍,給恩施州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一年多來,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目前已有一批西部開發項目陸續實施,給恩施的經濟和社會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2004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繼往開來、齊心協力、推動"一主三化"進程。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目標,堅持"一主三化",抓住"四個重點",推進"兩個創新",健全保障體系,促進全面進步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特色立州、科教興州、工業強州,開放活州戰略,聚精會神抓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克服非典疫情和嚴重自然災害,全面實現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全州生產總值140.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增幅為2001年以來最高,比平均預期目標高出2個百分點。

十、根據恩施州"十五"計劃綱要,經考察研究,確立40大項目,作為5到10年西部開發的標志性工程。

----交通大通道工程。宜萬鐵路和高速公路已破土動工,解決東西大通道瓶頸問題。

----電力開發工程。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恩施州電力裝機達到300萬千瓦以上。

----"鄂西林海"保護建設工程。恢復性保護建設"鄂西林海",把恩施建成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示範州。

----富硒特色產品建設工程。依託我州生態環境的優越條件和硒資源、傳統土特產品優勢資源,開發富硒特色產品。

----扶貧開發工程。結合國家民族扶持、扶貧攻堅戰役,抓好教育扶貧和改善貧困地區基本生活條件,為穩定解決溫飽,逐步實現小康夯實基礎。

----生態旅遊與民族文化建設工程。發揮三峽庫區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建設"綠色生態州,民族風情園"為紅色根據地爭光添彩。

美麗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十一、是一方革命紅土地。董必武、賀龍、周逸群、關向應、陳連升、肖克、廖漢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開辟了這片紅色沃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恩施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賀龍元帥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開展武裝斗爭8年之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解放事業就有1.2萬恩施各族兒女為國捐軀,血染清江。抗戰時期,恩施責無旁貸的成了湖北省臨時省會和抗戰大後方,著名作家馬識途以如火如茶的求翻身鬧革命為背景,寫下長篇名著《清江壯歌》。

十二、這是一片文化厚土。恩施州是巴文化的發祥地。巴楚文化、巴渝文化在這里交融,是土家苗族文化的搖籃,積綻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擺手舞、銅鈴舞、滾龍連響舞動山嶽,山歌、情歌、撒爾嗬歌海如潮,而且是世界25首著名民歌之一《龍船調》的故鄉,由此譽為"歌舞之鄉"創造了恩施州文化積綻,厚重之精華。

這是一片旅遊休閑的樂土。地處亞熱帶季風情山地濕潤氣候,四季分明,藍天秀川,是為"天然氧吧";八百里清江、浩浩盪盪、穿山越谷、碧水長流、青山常綠、奇峰異石、溪洞飛瀑,佳林名卉遍布,組成了秀、雄、奇、綠、險旅遊之聖地。游"神州第一漂----清江闖灘漂流",是水上芭蕾,隨波沖浪谷,有驚無險,好不壯觀,是對自然最壯麗的搏奕與征服;探"世界特級溶洞----騰龍洞"賞卧龍吞江,享洞天福地;觀"荊楚第一石林----梭布埡石林",翠屏環抱,群峰競秀,千姿百態,風情萬種,乃嘆為觀止;仰"天下第一杉----謀道水杉"蒼海桑田,遠古自然,萬物盡逝,唯有獨存,堪稱生命之奇跡;憑"土家第一寨----魚木寨",歷史構成,幽思懷古,土家文明盡顯其中;登"土司第一城----恩施土司城",集土家建築之經典,匯民族文化之精華,是聆聽盛世與歷史的對話;赴"女兒會",跳"擺手舞",飲"四道茶",譜"土家情歌",徜祥在神奇壯麗的恩施風情園與張家界,新三峽的壯美情懷之中。

十三、這是一片正在開發的熱土地。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著巨大潛能,加入WTO,國家加大對民族地區投入,新一輪扶貧開發四大機遇同時垂青恩施州,從而進入了千載難逢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未來的5----10年,國家將有500億以上的資金投入,將成為鄂西南乃至武陵山區投資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成為鄂西南重要經濟增長點。土家苗族兒女世代企盼的鐵路、高速公路、水電開發,綠色產業夢均成為現實。

十四、380萬土苗兒女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奮發向上,與時俱進,精心打造"綠色恩施州,土家苗風情園"。

十五、撩開恩施州神秘的面紗,以美麗絕倫的容顏展示在世人面前,共和國最年輕的自治州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開放開發,熱切希望五湖四海賓朋齊聚恩施,成千上萬客商慕名恩施共創宏圖偉業!

十六、恩施州魅力無限,是民族之林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