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梨俱吠陀的簡介
公元前10世紀,居住於印度的雅利安人產生了婆羅門教,其經典是《吠陀》。「吠陀」(veda)的意義是求知或知識,也有解釋為「聖經」。最初有三種或曰「三明」,後來增加一種即所謂四吠陀。雅利安文化及其醫學的來源是四部《吠陀》經。第一部《梨俱吠陀》或譯作《贊誦明論》,大約於公元前1500~900年間陸續寫成,是印度醫學的起源。其中提到葯用植物,並提及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
《梨俱吠陀》,印度古代《吠陀》文獻中的一部,它和《阿闥婆吠陀》同為上古詩歌的總集,是印度現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全名《梨俱吠陀本集》。它在世界文學中放射著光輝,好像我國上古詩歌的總集《詩經》一樣。
「吠陀」的本義是知,即知識;「梨俱」是作品中詩節的名稱。《梨俱吠陀》編訂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只有一派的傳本,收詩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認為是附錄。最短的詩只有3節,最長的有58節,一般都不超過12節。全書共有10552節詩。詩的創作年代又有先後。語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獻的用語更為古老。這部詩集的創作和編訂的確切年代還沒有定論。全書分為10卷或8卷。印度傳統認為,書中詩歌是由上古的修道士仙人傳授下來,由一個名叫廣博(音譯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
《梨俱吠陀》中詩的內容比較復雜,有上古的神話傳說,也有自然界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以及祭祀和巫術。這些詩歌反映了印度原始社會時期和階級分化並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思想、生活和習俗。還包括有強烈生活氣息的對話體詩,分為對白和獨白,可以在祭祀、巫術儀式或者節日集會上表演,有一定的戲劇性,有人認為是印度戲曲的起源。
神話中歌頌最多的神是眾神之首的因陀羅。對於這些神話中的神,印度按照以後的宗教信仰加以解釋。近代西方學者先以為它們是自然現象的化身,後以為是社會現象的體現,以後由於考古發掘的文物不斷出現,對神話傳說中所反映的歷史事實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作品中有幾首詩對神提出懷疑,顯示了印度最早的哲學思想。《梨俱吠陀》作為上古歷史文獻資料,是人類寶貴的遺產。
作為文學作品,《梨俱吠陀》包含了人類早期的一些清新樸素的詩歌作品。有不少詩在藝術上已有相當水平,不是原始的簡單歌唱。書中的詩已有15種格律,可見當時文學創作的發展。詩的格律是以每節詩中的音數整齊的句作單位的。4個8音句構成一節的格律廣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謂32音一節的頌體。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內容貧乏、詞句呆板的作品,例如一些贊美布施的詩。
《梨俱吠陀》長期靠口傳,後有了寫本,到19世紀才由歐洲人第一次刊印。現有數種語言全譯或選譯本。 實際上,性的觀念,女神與男神交媾而創造宇宙的思想,在印度神話中由來甚古。據《梨俱吠陀》記載,在宇宙初始的混沌中,產生了宇宙秩序的破壞者、惡神弗栗多(Vritra),無父有母(母即束縛、限制之神Danu),與他們對立並相持不下的,是宇宙秩序的建立、維護者,眾善神阿底提亞(Adityas)。後者也是無父有母的,其母為無縛、無限之神阿底提(Aditi)。這位宇宙之母支撐天地、賜福兒童,予人自由。迄至此刻,「性」的觀念雖巳引入創世過程,但兩性相「愛」的行為則闕如。直至榮膺「殺弗栗多者」(Vritrahan)之聖名的因陀羅(lndra)誕生前夕,兩性交媾與兩性分離的觀念才明確出現:據《梨俱吠陀》講述,因陀羅是天父、地母交合而成,生下不久,由於痛飲神力無邊的蘇摩酒(Soma),頓時壯偉異常,天父地母因被他的擴張擠向上下兩個方向,永無相會之期,因羅陀因此背上「讓生母守活寡」的惡名聲。
在《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中,大神毗濕奴(Vishnu)的第八化身黑天(Krishna)宣布:我待眾生一視同仁, 沒有仇者和親者之分, 獻我以忠貞之愛者, 即與我同一, 我亦與之同一。
少年時代的黑天,就是情場上的好漢,既未道人冷遇,也不受人嫉恨,他吹奏橫笛,與牧女交舞,把愛的樂趣領略無余。無怪印度人頌揚他「其自身就是愛」,並據此認為,與這神溝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奉獻出愛。
黑天的「愛」只是涉及神人交通,而不關系宇宙的創造,因此,這只相當於希臘與日本神話中「創造文化與歷史的愛與性的第三重奏」,至於「創造自然現象的愛與性的第一重奏」和「創造生命及人的愛與性第二重奏」,則付闕如。對照一下希臘神話和日本神話就一目瞭然:印度神話的「愛與性」,在宇宙生成中的作用是暖昧而脆弱的,其女神性格也遠遠達不到構成主題的強度。盡管晚期的雪山女神業已增大了性格的強度,但已無法參與創世的過程。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早的醫學文獻。雅利安文化及其醫學的來源是四部《吠陀》經。第一部《梨俱吠陀》或譯作《贊誦明論》,大約於公元1500~900年間陸續寫成,是印度醫學的起源。其中提到葯用植物,並提及麻風病、結核病、外傷等疾病。後來的《優婆吠陀》(Upaveda),《壽命吠陀》或《阿輸吠陀》(Ayurveda),為續吠陀的書,講述健康醫療或生命學。
Ⅱ 印度《梨俱吠陀》核心部分是第幾卷
《梨俱吠陀》絕大部分內容是贊頌吠陀諸神的頌詩,因此又得名《贊誦明論本集》。全書共10卷,贊詩1028首,其中核心部分是第2卷到第7卷,他們是分別傳給各家流派的,也稱《家傳書》。第10卷是後來的婆羅門祭司加上去的,時間上明顯晚於其他內容。
Ⅲ 求厲害的段子手。我自己家裡種的甜瓜。然後我想在網上朋友圈賣。文字附帶圖片。我想在圖片上帶點比較潮的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佛言:諦聽!思念莫忘!現在、未來一切如來分身光儀,過去諸佛全身舍利,皆在寶篋印陀羅尼。是諸如來所有三身,亦在是中。
爾時世尊即說陀羅尼 那莫悉怛哩野。地微迦南。薩婆怛他櫱多喃。唵部微婆嚩娜嚩唎。嚩者梨嚩者智皆。祖嚕祖嚕。陀啰陀啰。薩嚩怛他櫱多。陀睹陀梨。缽娜[牟*含]吽。婆嚩底惹也。嚩梨母怛梨。薩摩啰。怛他波多。達摩斫迦啰。缽羅摩力多娜。嚩日羅。冒地滿拏。楞迦啰楞訖哩諦。薩嚩怛他波多。地瑟恥諦。冒陀野冒陀野。冒地冒地。沒[亭*夜]沒[亭*夜]。參冒陀儞參冒陀野。者攞者攞者覽都。薩嚩嚩啰拏儞。薩嚩播波微跛諦。戶嚕戶嚕。薩嚩蘇迦弭波帝。薩嚩怛他波多。訖哩娜野。嚩日啰抳。三婆啰三婆啰。薩嚩怛他波多。虞悉野。陀羅尼母涅力。啰沒地蘇沒地。薩嚩怛他波多。地瑟恥多。陀睹波陛。娑嚩賀。三摩耶地瑟恥帝。娑嚩訶。薩嚩怛他波多。訖哩娜野。陀睹母那力。娑嚩訶。蘇缽羅底瑟恥多。薩睹閉怛他波多。地瑟恥帝。戶嚕戶嚕。吽吽。娑嚩訶。唵薩嚩怛他波多。烏瑟尼沙。陀睹母那啰尼。薩嚩怛他波怛。娑陀睹微部使多。地瑟恥帝。吽吽。娑嚩訶。
爾時佛說是神咒已,諸佛如來自土聚中出聲贊言:善哉!善哉!釋迦世尊,出濁惡世,為利無依無怙眾生,演說深法。如是法要,久住世間,利益廣多,安穩快樂。
Ⅳ 梨從吠陀的內容是什麼
吠陀文學是印度最早的文學,屬宗教文學,其代表性作品是婆羅門教《吠陀本集》的《梨俱吠陀》和《阿闥婆吠陀》。
《梨俱吠陀》是古印度宗教經典《吠陀本集》的四部作品之一,是印度最古老的經典,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詩歌集之一。成書時間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200年間,它比希臘的荷馬史詩還早了幾百年。
《梨俱吠陀》是一部集體之作,共收錄不同時期不同作者的頌歌或神曲1028首,分為10卷。作者都是世襲的婆羅門祭司,在公元7世紀前,古印度還沒有文字記事,10卷神曲完全靠祭司們的記憶和口授,一代一代口耳相傳,到後世才記載下來。
《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是雅利安人征服自然、征服異族,以及關於他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形態的真實歷史。雅利安人是一個游牧部族,在征服印度前後處在氏族公社向奴隸制過渡時期。當時,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使他們感到自己的渺小,於是將自然現象人格化,並向它們頂禮膜拜,渴望得到它們的賜福。主持這種膜拜的祭司們將宇宙分為三界:天界、空界和地界,每一界有11個神,三界共33個神。在《梨俱吠陀》中,作者為這些神仙們寫下了許多贊美詩。在諸神中,因陀羅、阿耆尼和蘇摩三位神的地位最高,歌頌他們的篇幅也最多。
因陀羅是戰神、雷神,雅利安人把他奉為最高神。《梨俱吠陀》中約250首詩是頌揚他的,占詩篇總數的1/4。在詩中,因陀羅被描繪為身材高大,皮膚和須發為金色。他手持金鋼杵,行走時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激起的狂風震撼天地,具有無比的威力。他固定搖晃的大地,穩住顛簸的群山,伸出巨手拓寬天空。他驅逐達薩,殺死河中的巨妖,用無比的神威保護雅利安人的利益。
阿耆尼的地位僅次於因陀羅,贊頌它的詩也有200餘首。阿耆尼是祭火人格化的神,他須發鮮紅,尖下巴,滿口金牙閃閃發光,口中噴出的火焰像咆哮的波濤,濃煙滾滾直沖天空,聲音像天國的雷鳴。在雅利安人心目中,阿耆尼是維護他們家庭利益的神。詩中說,他請諸神來到雅利安人的家中,消滅雅利安人的敵人,帶給他們無窮的財富,使他們的家族英雄輩出,聲名遠揚。
蘇摩是酒神,是一種名叫蘇摩的植物人格化的神。這種植物具有使人興奮的作用。在贊美他的詩中說,發出香味的蘇摩,能醫治百病,不僅凡人而且天上的諸神也飲用它來強身健體。雅利安人飲用蘇摩酒後,精力充沛,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詩中的蘇摩神往往以武士的形象出現,手持彎弓,射殺敵人。
除歌頌神靈外,《梨俱吠陀》也有一些贊美大自然景色的詩句,它們往往也被賦予人性化的特點。在詩中,太陽被比喻為在天空中賓士的白馬、公牛。它用火焰般的光亮照亮天地,驅散黑暗,迫使繁星像竊賊一樣地逃散。還有一些詩句反映了社會勞動的情況,如說農民「系緊犁頭架上軛,播撒種子在犁溝,倘若頌歌獲應驗,揮動鐮刀迎豐收」,形象地再現了古印度人民勞作的全過程。
《梨俱吠陀》贊頌諸神和大自然的景色時,多來用比喻和誇張的藝術手法,並直率地表達了作者驚奇、贊嘆、敬畏的心情,反映出作者對自然界和社會現象已有一定的審美眼光和描繪能力。
《梨從吠陀》中還包含有婚禮、送葬、娛樂、愛情、巫術等方面的內容,反映了雅利安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記錄了古印度最早的社會制度、民情風俗、哲學思維和天文地理。因此,它可以說是古印度最早的網路全書。
Ⅳ 請問梨坨子做法。 我買的是小南果梨
做坨子,糯米飯極關鍵。選上好糯米,充分浸泡,蒸煮成熟,粒粒飽滿如玉。豬肉則取豬夾心肉,連肥帶瘦,剁成肉糜。雞蛋數個打散,蔥姜切末,鹽、味精等調料均適量加入,然後。順同一方向著力攪和上勁,其間加少許清水,而後擠搓成團,蘸水澱粉,入油鍋炸。顏色從淺黃、深黃至淺紅,待深紅後撈出,那坨子中間糯軟而表層脆硬、結實,若從桌上滾落於地,要基本不會碎裂。
Ⅵ 迎梨陀婆兩首抒情詩是________和________。
摩呵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Ⅶ 梨俱吠陀的介紹
《梨俱吠陀》,全名《梨俱吠陀本集》,是《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是印度最古老的一部詩歌集。它的內容包括神話傳說、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與解釋,以及與祭祀有關的內容,是印度現存最重要、最古老的詩集,也最有文學價值。
Ⅷ 關於季羨林的資料
季羨林,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臨清市康莊鎮。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作家。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趙氏,農民。叔季嗣誠。幼時隨馬景恭識字。
6歲,到濟南,投奔叔父季嗣誠。入私塾讀書。 7歲後,在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附設新育小學讀書。10歲,開始學英文。12 歲,考入正誼中學,半年後轉入山東大學附設高中。 在高中開始學德文,並對外國文學發生興趣。18歲,轉入省立濟南高中,國文老師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譯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來舞筆弄墨不輟,至今將過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筆,全出於董老師之賜,我畢生難忘。"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業方向德文。從師吳宓、葉公超學東西詩比較、英文、梵文,並選修陳寅恪教授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的文藝心理學、俞平伯的唐宋詩詞、朱自清的陶淵明詩。與同學吳組緗、林庚、李長之結為好友,稱為"四劍客」。同學中還有胡喬木。喜歡"純詩",如法國魏爾蘭、馬拉梅。比利時維爾哈倫,以及六朝駢文,李義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譯德萊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學期間,以成績優異,獲得家鄉清平縣政府所頒獎學金。
1935年9月,根據清華大學文學院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協定,清華招收赴德研究生,為期3年 。季羨林被錄取,隨即到德國。在柏林和美國與喬冠華同游。10月,抵達哥廷根,結識留學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學,"我夢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讀一點書,讀點古代有過光榮而這光榮將永遠不會消滅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這個夢。」(《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羨林選擇了梵文。他認為「中國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太大了,我要對中印文化關系徹底研究一下,或許能有所發現」。因此,「非讀梵文不行」。「我畢生要走的道路終於找到了,我沿著這一條道路一走走了半個多世紀,一直走到現在,而且還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運允許我堅定了我的信念。」 季羨林在哥廷根大學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學,學梵文、巴利文。選英國語言學、斯拉夫語言學為副系,並加學南斯拉夫文。季羨林師從"梵文講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學者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成為他唯一的聽課者。一個學期 40多堂課,季羨林學習異常勤奮。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冊,是用混合梵文寫成的,他爭分奪秒,致力於讀和寫,"開電燈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羨林在論文答辯和印度學、斯拉夫語言、英文考試中得到4個"優",獲得博士學位。因戰事方殷,歸國無路,只得留滯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學漢學研究所擔任教員,同時繼續研究佛教混合梵語,在《哥廷根科學院院刊》發表多篇重要論文。"這是我畢生學術生活的黃金時期,從那以後再沒有過了。"博士後"的歲月,正是法西斯崩潰前夜,德國本土物質匱乏,外國人季羨林也難免"在飢餓地獄中"掙扎,和德國老百姓一樣經受著戰禍之苦。而作為海外遊子,故園情深,尤覺"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祖國之思和親情之思日夕 索繞,"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941年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後曾師從語言學家E.西克研究吐火羅語。
1945年10月,二戰終結不久,即匆匆束裝上道,經瑞士東歸,"宛如一場春夢,十年就飛過去了"。離開哥廷根35年後的1980年,季羨林率中國社會科學代表團重訪哥市,再謁83歲高齡的瓦爾德施米特恩師,相見如夢。後來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達上海,旋赴南京,與李長之重逢,經李介紹,結識散文家梁實秋、詩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謁清華時期的恩師陳寅恪,陳推薦他去北京大學任教,遂又拜見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學代理校長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會北大文學院院長湯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學聘為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創建該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語言學家馬堅、印度學家金克木等。 解放後,繼續擔任北大東語系教授兼系主任,從事系務、科研和翻譯工作。先後出版的德文中譯本有德國《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1955 年),梵文文學作品中譯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達羅》(劇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書》(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優哩婆濕》(劇本,1962年)等,學術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叢》(1957年)、《印度簡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54年、1959年、1964年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以中國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後出訪印度、緬甸、東德、前蘇聯、伊拉克、埃及、敘利亞等國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幫"及其北大爪牙的殘酷迫害。1978年復出,繼續擔任北京大學東語系系主任,並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組長、第二屆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第6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和《語言文字卷》編輯委員會主任等等。其學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對中世紀印歐語言的研究上頗多建樹。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頌中限定動詞的變位》(1941年,系統總結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頌所用混合梵語中動詞的各種形態調整)、《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1944年,發現並證明了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羅語的特點之一)、《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1985年)(論證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闡明了原始佛教的語言政策、考證了佛教混合梵語的歷史起源和特點等)、《〈福力太子因緣經〉的吐火羅語本的諸異本》(1943年)(開創了一種成功的語義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語言論集》(1982年)等。作為文學翻譯家,他的譯著主要有:《沙恭達羅》(1956年)、《五卷書》(1959年)、《優哩婆濕》(1959年)、《羅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作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潤集》(1981年)、《季羨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雜憶》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其著作已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國文化書院 院務委員會主席。並曾以學者身份先後出訪德國、日本、泰國。
季先生長年任教北大,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現在即使在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書,不僅是老先生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季羨林先生備受關注的《病榻雜記》近日公開發行。在書中,季羨林先生用通達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的,他表示:「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70年代後期以來擔任的學術回體職務有:中國外國文學會副會長(1978年)、中國南亞學會會長(1979年)、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 1980年)、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1981年)、中國語言學會會長(1983年)、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1983年)、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198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1984年)、中國作家學會理事(1985 年)、中國比較文學會名譽會長( 1985年)、中國亞非學會會長(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雜憶》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認為"這是一本用血淚換來的和淚寫成的文字。這是一代宗師留給後代的最佳禮品"。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
曾被「2006年感動中國」獲獎人物之一
季羨林,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散文家.東方文化研究專家。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
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
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
季羨林的學術研究涉及的范圍:
1.印度古代語言,特別是佛教梵文
2.吐火羅文
3.印度古代文學
4.印度佛教史
5.中國佛教史
6.中亞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異和共性
11.美學和中國古代文藝理論
12.德國及西方文學
13.比較文學及民間文學
14.散文及雜文創作
Ⅸ 梨俱吠陀的神曲結構模式
《梨俱吠陀》1028支神曲結構模式是:每一曲由若干首頌詩(詩節)構成,共10600個頌,平均一曲十頌。通常,一個頌包含四個詩行(四句),少數有三行或五行的。詩行一般由8個、11個或者12個音節組成。一個頌的詩行照例是格律一致,長短相同,但也有個別罕見的式是由長短不一的詩行混合寫成。《梨俱吠陀》的詩律約有15種,常見的僅7種,而最通用的是其中3種:三贊律、唱誦律、大地律。按這三種格律寫成的頌幾乎佔全書三分之二。《梨俱吠陀》的格律講究音量節奏,交替使用長短音節,屬於一類普通長短格或抑揚格。一個詩行中,只有最後4個或5個章節受到最嚴格的規定;11音節和12音節詩行中間還有一個頓號。《梨俱吠陀》的詩律無疑是後吠陀的古典梵語詩律的基礎,但在格律運用上,顯得比較集中和自由,不像古典梵語那樣復雜和嚴格。《梨俱吠陀》中的每首詩由若干詩節(「rg」)組成,每個詩節又由若干音步(pada)組成,最少二音步,最多八音步,一般三、四音步,偶爾也有五音步的情況,每個音步通常由八、十一或十二個音節組成,在四音步詩節中,它們分別被稱為「阿奴濕圖朴」(Anustubh)、「特哩濕圖朴」(Trismbh)和「闍迦底」(Jagati),這是《梨俱吠陀》最典型的三種詩體形式,其中「阿奴濕圖朴」體發展成為後來史詩中著名的gloka,即「輸洛迦」體,也稱「頌」體。此外,八音節三音步詩在《梨俱吠陀》中數量也很多,約佔全書的四分之一,被稱為「迦耶特哩」(Gayatri)。
這個時期的詩律雖然不像古典詩的格律那樣繁縟復雜,但已開始講究音量節奏,每個音步最後四、五個音節的音量是確定的,有固定的長短音次序,最常見的是短長格,但通常最後一個音節即使是短音也可讀長,因此實際上這個音節並不確定。綜觀吠陀詩律的基本特徵,正像金克木先生評價的那樣「符合自然的節奏」、「多半接近歌謠」。由於缺少嚴苛的格律限制,吠陀詩歌如同我國的《詩經》一樣,常常憑借詩人發自口心的自然音響感染讀者。值得一提的是,在後來所謂的六吠陀支中,有一支專門研究吠陀韻律,被稱為「闡陀」(chanda),其中涉及的很多知識促進了梵語詩歌創作的繁榮。
根據傳統詩律學規定,梵語詩歌以「詩節」(stanza)為單位,每節詩一般分兩行四音步,詩律有波哩多(vrtta)和闍底(jati)兩類,前者按照音節數目(aksarasamkhya)劃分音步,後者按照音節瞬間數目(mdtrdsamkhyd),即音量劃分音步。
在波哩多中,第一,要區分長短音:所謂長音,就是指用長母音、二合母音或三合母音組成的音節。此外,還有一種所謂詩律長母音,就是在鼻化音(anusvara)和送氣音(visarga)前的短母音,以及在復輔音前的短母音,都算長母音。其二,音節有重音節(guru)和輕音節(1aghu)之分,而按照每個詩節的音步是否相同, 波哩多又被分成三類:
1、規則波哩多(samavitta),指四音步完全相同,屬於最嚴格規整的詩律。按每個音步音節數目不同而分為許多類。(其中「△」代表輕音節,「一」代表重音節)。
音節數目最少的是每音步四個。格式如下:
─ ─ ─ ─
每音步五個音節的,格式如下:
─△△─ ─
每音步六個音節的,有四種格式,第一種是:
─ ─△△─ ─
其餘從略。最著名的,使用最廣的的詩體叫「輸洛迦(sloka),每音步八個音節,共有多種格式,第一種按照《羅摩衍那》的說法應是:
─△─ ─△─ ─△ △△─ ─△─△─
─ ─△△△─ ─△ △△─ ─△─△─
《羅摩衍那》中的這一偈,與格律書上的並不協調。姑錄之,以備參考。
每音步九個以上的例子可以不必再列舉。按規定,音步可以長到九百九十九個音節。
2、半規則波哩多(ardhasamavrtta) 指奇數音步和偶數音步不相同(即第一音步和第三音步完全相同,第二音步和第四音步完全相同)。共有六個不同形式,第一種是:
奇數△△△△△△─△─△─
偶數△△△△─△△─△─△─
其餘從略。
3、不規則波哩多(visamavrtta),指四個音步完全不同的音步各不相同。格式是:
第一音步△△─△─△△△─△
第二音步△△△△△─△─△─
第三音步─△△△△△△─△△─
第四音步△△─△─△△△─△─△─
根據傳統,詩節中音步的韻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而音節數目更是變化無窮,有的每個音步只有四個音節,有的每個音步長到二十七個音節,理論上最長可以達到九百九十九個音節,但很多長律僅限於理論,並未用於創作實踐。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古代詩律學家通常以八種音群單位劃分波哩多律,以便標明音節數量。之所以分為八種,是因為每組音群依次包含三個音節,音節又分輕重,故而排列組合得出八類音群,它們分別是:
ma(一一一),
na(△△△),
bha(一△△),
ya(△一一),
ja(△—△),
ra(一△一),
sa(△△一),
ta(△ 一△),
因為每種波哩多律不一定都能被三整除,所以傳統上還另將單一的輕重音節標示出來:ga(一)和la(△)。以rucira律為例,其韻律形式是:△—△—△△△△一一△一一,依據傳統,我們就可將之描述為j bh S r g 。
在闍底(jati)詩律中,一個短母音占據一個音節瞬間,而長母音則占據兩個音節瞬間,最常見的是阿哩耶(aryd)體。其格式是:
第一個音步有十二個音節瞬間
第二個音步有十八個音節瞬間
第三個音步有十二個音節瞬間
第四個音步有十五個音節瞬間
Ⅹ 《梨俱吠陀》主要講的是什麼
《梨俱吠陀》是一部抒情詩集,按內容可分為4部分:神話傳說、描寫自然的抒情詩、反映現實生活的詩和有關巫術的詩。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幾部詩集的總稱,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
其中《梨俱吠陀》是印度最早的詩歌總集,形成於公元前1500年左右。它是一部抒情詩集,共收詩1028首,按內容可分為4部分:神話傳說、描寫自然的抒情詩、反映現實生活的詩和有關巫術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