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抗戰小英雄有哪些
1.王二小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盪」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答睜襪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跡的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跡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2.楊來西
楊來西,是蘇北人,家裡人被日本人在「大掃盪」時殺害,被迫流浪到上海,過著無依無靠,沒有著落的生活。楊來西的悲慘生活,為當時在上海的地下黨員關注,他們收留了楊來西,自此後,楊來西也就加入了革命隊伍。
在革命過程中,楊來西還是非常賣命的,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1941年,楊來西跟隨著隊伍來到浙東,參與了相公殿戰斗、橫河戰斗。
3.張晶麟
張晶麟,出生於1926年,是膠東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與母親相依為命。張晶麟從小就乖巧懂事,早友學習也很努力,成績不不錯,尤其是非常崇拜愛國英雄。
1940年,日本侵略者對張晶麟所在的村莊進行了掃盪,犯下了累累罪行,張晶麟見到日寇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毅然地加入了抗日組織。因為年齡小,張晶麟所做的是一些傳遞情報、站崗放哨、發放傳單之類的工作,但她毅然是很投入,認真負責完成任務。
4.李愛民
李愛民的事跡流傳在太行山區,他出生於1930年,家住在山西武鄉縣白家莊,因為表現積極,成為當地的兒童團團長。李愛民曾多次為八路軍傳遞情報,運送緊急信件,因為靈活機智,多次躲避過了敵人的抓捕。
1943年,他在和鄉親們搶收完莊稼後回去的路上,碰上了正在巡邏的日本軍隊,為了掩護鄉親們的安然撤退,李愛民挺身而出,吸引了日本軍隊的注意力,最終為日本人所抓捕。
日本人對李愛民動用了多種酷刑,小英雄就是不招供,最後犧牲在日本軍隊的屠刀下。他的事跡一出,感動了當地無數人。
5.王朴
王朴,又叫作王璞,出生於1929年,河北省完縣人野場村,年僅11歲時被推選為兒童團團長,對於日本侵略者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行為及其厭惡。1943年,日寇和偽軍掃盪到野場村,將鄉親們圍在了一起,逼迫他們交待出八路軍的去向。
王朴寧死不屈,堅決不供出任何人,日本鬼子就把他給殘忍殺害了。就這樣,為了革命事業,王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後來,王朴被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光榮稱號,解放後,他還被共青團中央授予了「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1)搜索一對釆花的小姐妹圖片擴展閱讀: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清激,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網路-抗日小英雄
『貳』 有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姐妹是怎樣的體驗
有一對漂亮的雙胞胎姐妹,我覺得這一直是我特別希望的事情。雖然現在,條件還不具備。但是每次看見,人家有一家人領著小美女,我都羨慕的不要不要的。可能是年紀到了吧,可能是自己小時候,本身就特別喜歡妹妹吧。可能是獨生子女,又是在重男輕女觀念還有點重的末期吧,還是覺得要是自己有個小姑娘,一定會好好對她的。
不過,現在很多女生的夢想,都是生個台灣最美雙胞胎姐妹那樣的小寶貝吧,這種體驗,反正我自己覺得是爽歪歪了。可能會生的時候,比較辛苦。帶的時候,付出也會多。但是要是漂亮的話,你就真是自己的得意之作了。每天看著,就是有負擔的話,也是一種幸福的小負擔吧?
可以買漂亮的親子裝,給兩個小姐妹;可以一左一右的,拉著出門;可以被嘰嘰喳喳的環繞著,聽他們牙牙學語,然後學唱歌,學舞蹈。看他們學會各種才能,長得越來越出類拔萃。真是想想,就是很辛苦,也樂的不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想要的,就是能在一個自己喜歡的城市,安定下來。
不用東奔西跑,天天出差,能養自己喜歡的植物、動物,有人陪伴,一日三餐,陳暮日常。柴米油鹽,帶著自己小天使們。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就生活最基礎的部分,可是,我沒有這種條件,現在還在每日行走於不同的城市。成天追著人要錢,被各種推責任的,打壓。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骨氣勇氣,去拉起另一半的手,生個漂亮的小姑娘。希望,這樣的日子不要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