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神縣景點
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漢陽古鎮、中岩寺風景區、德雲寺、灣神木園景區等。1、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國家4A級景區,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而打造。景區位於青神縣城以南,核心區面積2.8平方公里,景區主要包括:中國竹藝城、熊貓館、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竹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園和中國竹編第一村等。
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漢陽古鎮、中岩寺風景區、德雲寺、灣神木園景區等。
1、青神國際竹藝城景區:國家4A級景區,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青神竹編而打造。景區位於青神縣城以南,核心區面積2.8平方公里,景區主要包括: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中國竹藝城、熊貓館、中國首家竹林濕地公園、竹產業創新創業孵化園和中國竹編第一村等。
2、漢陽古鎮:位於青神城南20公里,是蜀中經由水路通往樂山、重慶的重要停泊口岸。漢陽鎮從漢代開始得名,歷史悠久,有「富漢陽」之稱。四合院、封火牆,吊腳樓、古檐、「井」字形街道構築起漢陽古鎮,有極高考古和旅遊價值。
3、中岩寺風景區:位於岷江之濱,分為上、中、下三寺(岩),區域面積褲歷26平方公里,遊程10華里,頂峰海拔高度為616米。景區始創於東晉,彰顯於唐、宋的古中岩,早期為佛教聖地,是十六羅波之第五羅漢「諾巨那尊者」道場,其佛法弘大,衫消古與峨眉山齊名。素有「先朝中岩,後朝峨眉」之說。
4、德雲寺:位於中岩寺山門處沿清關公路下約1.5公里。該寺與中岩寺同屬慈姥岩林壑一脈,進山門拾級而上,穿林過橋約2公里,乃見德雲寺大殿。德雲寺建於明代天順三年(1459年),規模明顯小於中岩,但卻建造宏偉,佛像庄嚴。進山口,迎面一尊摩崖虎頭面像,威嚴雄峙。廟宇大雄寶殿右側,岩石削出一個山灣,岩壁上有一尊摩岩卧佛像,長約100厘米。寺院後有一座石鑿經幢。
5、灣神木園景區:位於四川省青神縣,是蘇東坡讀或純知書和初戀成家的地方,與三蘇祠、樂山大佛、峨眉山相毗鄰。有六個功能區,建築為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群,青磚、白牆、灰瓦,飛檐翹角,雕棟畫梁,仿古長廊曲徑通幽,古建築群錯落有致,山水、花鳥、人物及詩詞歌賦隨處可見。神木館內珍藏有被歐洲人尊稱為「東方神木」的——烏木,以及熱帶雨林出產的珍貴、奇異、高大樹木雕刻而成的藝術品。
㈡ 成都面積最大的5個濕地公園
成都面積最大的5個濕地公園:
1、青龍湖濕地公園 青前慶龍湖濕地公園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道,以境內的青龍湖濕地而出名,是以展示明代蜀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風景區。十陵青龍湖濕地公園總面積30000畝,公園總體設計以展示明代蜀文化為主要內容。
以綠色生態為基調,以湖泊森林為主景,綜合考慮旅遊觀光、休閑娛樂、運動健身、商務會議等,實現將歷史風景慧念握園林由美化生活轉變到引導健康生活,由城市園林綠地規劃擴展到城市戶外遊憩空間設計的轉變。
2、白鷺灣濕地公園 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一笑易歡"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白鷺灣濕地公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區東南部錦江環城生態區,公園東與三聖鄉荷塘月色接壤,北面緊挨繞城高速,總面積為3000畝,其中水面面積1000畝。
是錦江區人民政府打造的一片生態濕地。2017年1月,成都市白鷺灣城市濕地公園獲批「國家城市濕地公園」,成為成都市首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
3、錦城湖濕地公園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我心明亮"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錦城湖濕地公園是成都市環市區六個濕地公園之一。總面積166公頃,位於益州大道,鄰近環球中心。
公園內草木蔥郁,湖水盪漾,園內建築體現濃郁的川西民居風格,與自然生態渾然一體。錦城湖濕地公園一共四個湖,一個湖一圈差不多2.7km,四個下來夠你跑了哈。伴著夜色浪漫的江岸景色,跟隨自己的律動,身體和精神都能放鬆下來咯!
4、成都北湖濕地公園 北湖公園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龍潭境內,是集水文化、鳥文化、竹文化、客家文化於一體的成都市主城區大的人工湖泊和美的生態湖區。分為南北兩區,北區為「靜區」,主要以觀鳥旅遊活動為主;南區為「動區」,主要以水體景觀的展示和水上娛樂活動的開展為主。
北湖是一個具有獨特鳥文化的風景區。目前,湖中的三座鳥島上繁衍生活著50多種野生鳥類,今後北湖將是中國西部大的城市觀鳥中心,成都的觀鳥愛好者們目前也已經把北湖作為觀鳥的必到之地。
5、郫縣雲橋濕地公園 雲橋濕地位於郫都區新民場鎮,徐堰河、柏條河和柏木河自村中穿流而過。成都市重要飲用水源地保護禁區———成都市自來水六廠取高悉水口就在近徐堰河一側。雲橋濕地原本是傳統的冬水田,受自來水取水口影響,地下水位抬高,多年沉積成為沼澤型濕地。
雲橋濕地恢復將引進國際濕地保護區——香港米浦濕地的保護理念,確保濕地恢復的原生態,力爭把雲橋濕地打造成「集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保護、自然導賞、環境教育」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成都精華版米浦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