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何天下掉下來的雪花,大小和外觀都是不一樣的
漫天的雪花總讓人聯想到那句"千樹萬樹梨花開",漫天大雪的壯觀讓眼前的一切煥然一新,不覺的興奮起來,都期盼著一場大雪。其實雪花很小,窗外的白雪皚皚都是一片一片的雪花堆積起來,才有了千樹萬樹的壯景,所以下雪的時候很少有人仔細觀察一片雪花具體長什麼樣子,一片純白的雪景很美,但那僅僅鑽石大小的雪花也美得震撼,而且在這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雪花。
我們常見的雪花是六角星形狀的,這種形狀的雪花經常作為代表出現在教科書上,或者網路上。但是雪花的形狀可不僅僅是這種,它在環境溫度、濕度的差異下形成的形狀也有所區別,有點甚至還區別很大,有點區別就較小。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的相同雪花,即使在溫度濕度,水汽飽和度都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存在,形成時水分子在各個角落的影響,下落過程中風力摩擦力,等各方面都會影響雪晶的形狀,在雪花產生時就沒有一模一樣的更何況下落呢。這就是大自然值得研究的地方。
2. 怎麼拍下雪
下隱哪伍簡雪拍照技巧如下:
1、向上拋雪花
雪天拍照的時候,可以讓自己手捧雪花,然後眼睛自然看向鏡頭,向上拋雪花。讓攝影師瘋狂抓拍,多拋幾次雪花,多抓拍幾次,總能抓拍到完美的雪天美照。
3. 雪花真實照片(十張)
氣象科學家做過這樣的觀察:當空中溫度–8℃至–5℃時,形成稜柱狀冰晶。當–5℃至–3℃時,形成針狀冰晶。當溫度為–3℃至0℃時,生成薄薄的六角板狀冰晶。可見,在溫度為–3℃至0℃時,雪花形狀最大、最完整。
在非常嚴寒時形成的雪花晶體反而很小,幾乎肉眼看不見,只有在陽光下閃爍時,人們才能發現它們像細粉狀,這種雪被稱之為干雪。
先來介紹一下雪花的形狀:
空中雲層的厚度、濕度、溫度對雪花的形態有極大的影響,星形雪花的形成要求較大的濕度,而濕度較小的雲層易於形成片狀、粉末狀雪花。雪花的個體是極其微小的,直徑在0.5-3mm之間,5000顆雪花放在精密天平上才不過1克,在顯微鏡下觀察非常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