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江書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江書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21 18:44:22

『壹』 傅江書法作品

傅江,藝名:石語,號:紅泥道人,齋號:語石山館、聽雨樓。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書畫大師。書法作品欣賞價值高,極具收藏價值。下面攜鬧是我為你整理的傅江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傅江書法作品欣賞

傅江書法作品圖片4

傅江基本資料

傅江,藝名:石語,號:紅泥道人,齋號:語石山館、聽雨樓。1923年生於河南長垣,幼年求學於西安,1947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後轉入西北大學中文系旁聽學習三年。在西安求學與從事工作近30年之久。現擔任中國少林書畫研究院藝術顧問、中國書畫聯誼會荊浩學術研究會顧問、跨世紀世界書畫名家大典顧問編委、河南省企業文化研究院顧問兼副院長、安陽書畫院總顧問。

抗日期間,半個中國淪陷給日本,愛國名士雲集長安古城,有緣得識於右任,張大千,徐悲鴻,黃君璧,關山月,趙望雲等藝界書畫大家,觀摩其馳穎染翰,有幸獲得其教誨。這期間與黃胄同學,與石魯為友,拜趙望雲為師。中年因時世到河南農村勞動改造,埋名避世,晚年作品遍及中原,聲譽京華。

成就之大,也源於其本身對文學藝術的愛好。童稚時即酷愛詩,書,畫,印,5歲學書;6歲學畫;7歲習刻印,抗戰期間拜趙望雲為師,專攻山水;拜岳松儕為師學書法;從邱星先生為師學篆書,金文,治印。並與邱先生合刻<梁山百單八將印譜>,1950年10月在西安聯袂展出,當時《群眾日報》,西北電台聯播七天,因而蜚聲西北五省,而且其中大部分印刻曾兩度在日本展出。

晚年築廬古都安陽,洹水之畔,殷墟小屯,閉門讀書寫字,研討殷商甲骨,陶皿,更以甲骨文之章法韻味溶於金文中,而今耄耋之年,西山日薄而西霞猶明不計烏兔追逐之疾也,倘以薄技能有益於社會而夙願償辯彎罩矣。

傅江人物評價

河大於安瀾先鬧運生評其作品“蒼勁入古,大氣磅礴”。其作品誠於繼承,上溯殷商甲骨鍾鼎之神韻,師古而不泥,創新而不野。功底深厚,溶百家於一爐,形成篆隸行楷蘇黃末蔡獨有風格。其籀文書曾多次在省內外及日本,新加坡,韓國展出或獲獎,並為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港,奧,台等地館,院方家收藏。

『貳』 完顏亮的詩詞《書江上吳宮》是誰做的

這首詩是金代皇帝完顏亮寫的。此詩寫於完顏亮決定南征而了解臨安(杭州)風物時。

完顏亮面對臨安富庶繁華的風物人情,觸景生情,寫下「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詩;志在「天下一家」的情緒,益顯激越豪邁。

譯文:

江南怎麼還能有另外一個國家呢,萬里山河都應該是車同軌,書同文的。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擁兵百萬,直取臨安。

(2)搜索江書的圖片擴展閱讀:

海陵王完顏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庶長孫,太師完顏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生於天輔六年壬寅歲,母為完顏宗干妾大氏。

完顏亮自幼天才英發,向深沉有大略,風儀閑逸靜和,體態雄偉練達,並極度崇尚漢文化,愛與留居於金地的遼宋名士交往褲廳,宗室之內名聲頗善,其才能為熙宗完顏亶所忌憚。皇統九年(1149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完顏亮弒君而篡位稱帝,改元天德。

其在位十二年,為人殘暴狂傲,淫惡不堪,殺人無數。然而,在此同時,完顏亮也勵精圖治,鼓勵農業,整頓吏政,厲行革新,巧派完善財制,並大力推廣漢化,遷都燕京,極度加強中央集權,成就《續降制書》,進一步鞏固奠定了金王朝本身的華夏正統性和在北方的統治。

正隆六年(1161年),完顏亮意圖統一華夏,興國百業,發大軍南征宋朝,然而卻在瓜洲渡江作戰時死於完顏元宜等女真保守份子手中,時年四十。 死後先被追廢為海陵煬王,不久又被廢為庶人。

參考資料:網路-完顏胡寬隱亮

『叄』 再說長江的內容簡介

《再說長江》是中央電視台33集大型電視紀錄片「再說長江」的圖書版。本書以簡練深厚的文字、豐富多彩的照片向讀者展示了:一條億萬年生生不息的大江;一條孕育了偉大民族的大江;一條蘊涵著豐厚歷史的大江;一條充滿了時代活力的大江。
《再說長江》以飽滿的創作激情、深厚的民族情感、強烈的社會責任、高昂的宏吵時代精神,全景式地展現了長江波瀾壯闊的壯麗景象、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觀,以強烈震撼的內容凸現出充滿魅力的長江形象。
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慢慢打開,一條浩浩大江的光陰故事鮮活呈現。
本書介紹了生生不息的大江之源;本書真實再現和動畫合成演繹了長江文明的源流;本書通過500多幅圖片展現了長江的生命脈絡;本書記錄了數百位生活在長江邊的人們,記錄下他們生動的面孔,記錄下他們感人的笑容,記錄下他們真實的故事。
從長江源頭到人海口,33集《再說長江》完整地記錄了這條中華民族生命之河的歷史燃絕如——億萬年滄海桑田;五千年文明變遷;二皮啟十年波瀾畫卷。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長江,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徵,中華文化代代傳承的載體。

『肆』 大江東去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大江東去浪淘盡是北宋學者蘇軾創作的赤壁懷古里的一句詞。現如今,這首詞的書法作品受到許多人的書寫與欣賞,有獨特的欣賞價值。下面是我整理的大江東去的書法作品圖片。

大江東去的書法作品圖片

《 念奴嬌·赤壁懷古型滾》是宋代文學家 蘇軾的詞作,是 豪放詞的代表作之一。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 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全詞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盪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赤壁懷古的白話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在那久遠古戰場的西邊地方,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四面石亂山高兩岸懸崖如雲,驚濤駭浪猛烈地拍打著對岸,捲起浪花彷彿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麗如圖又如畫,一時間湧出了多少英雄豪傑。

『伍』 紀江紅寫過什麼書

《紀江紅簡介》為一本少兒科普讀物,作者紀江紅,由遲敬寬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它以豐富的內容,新穎獨特的版面設計,科學嚴謹的知識體系,直觀具體的精美圖片,囊括了與宇宙有關的所有知識。它按照科學的構架,依據現代人的思維理念,把紛繁的知識點碼亮和無窮的原理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表述出來,使青少年讀者在學習知識的同稿念時展開充分的想像,最大程度地獲取信息。

《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 者】紀江紅。

《中國國家地理(3冊)》紀江紅 / 北京出版社。

《中國少年兒童網路全書》(全4卷)紀江紅 編 / 浙江教育出版社

『陸』 關於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搜戚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發生破碎,出現壯觀場面。

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卻是少數,學者認為,涌潮的產生與河水流速度跟潮波速度的比值有關,如果兩者的速度相近,勢均力敵,有利於涌潮的產生,如果兩者的速譽沒度相差很遠,不能形成涌潮。

還有,杭州灣在東海的西岸,東海的潮差,西岸比東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東北進入東海後,在南下的過程中,受到科氏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西岸潮差大於東岸。

一般而言,錢塘江潮在農歷每月初一至初三、十五至十八出現,而農歷八月十八的潮水最為壯觀。宋人范仲淹曾詩雲:「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海寧鹽官鎮因有壯觀的「一線潮」而成為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最佳地點。而每年都有人因觀潮而被潮水捲走丟掉性命。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蘇東坡詠贊錢塘江潮的千古名句。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前後,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群集,爭睹奇景。

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為第一佳點,這里的潮勢最盛,且世虛陵以齊列一線為特色。第二個觀潮佳點是鹽官鎮東8千米的八堡,可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第三個觀潮佳點是鹽官鎮西12千米的老鹽倉,可欣賞到"返頭潮"。

余亞飛詩雲:「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以隆隆的聲響。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勢如萬馬奔騰。

(6)搜索江書的圖片擴展閱讀:

錢塘江是中國浙江省第一大河,發源於安徽省黃山,流經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亦名「折江」或「之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其流域是越國和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占省域面積的一半以上。

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河口潮汐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472萬千瓦特。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

錢塘江其正源(北源)新安江出自安徽省徽州地區休寧縣青芝埭尖,進入浙江後經過淳安縣,在建德市梅城鎮會合錢塘江的南源蘭江。

南源蘭江各段分別稱為馬金溪、常山港、衢江、蘭江。兩江匯合後稱富春江,又流經桐廬縣、富陽區至杭州市區,杭州以下始稱錢塘江,此後為蕭山區、海寧市、上虞區等的界河,在海鹽縣與慈溪市之間注入杭州灣。曹娥江被認為是錢塘江最後一個大支流。

『柒』 江字草書

1.練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
學習書法的途徑,傳統觀念認為應從唐楷入手,逆時而上,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南行、北碑、漢隸、秦篆。另一種觀念認為從青少年手部肌肉發育尚不成熟的特點出發,可以從變化較少的秦篆入手,順時而下,由行草而後楷書。這兩種觀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認為我們學習的硬筆書法與上文所述的毛筆書法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因循其練習方法,更不能受惑於先學毛筆後學硬筆的傳統觀念。我們現在廣泛使用的是硬筆,寫不好毛筆字照樣可以寫好硬筆字,沒有必要走彎路。
練習硬筆字應從哪種字體練起呢?我認為:從青少年的手部肌肉發育特點及硬筆書法筆畫粗細均勻,變化較少的特點出發,應從不求運筆快慢和輕重變化的字體練起。最好是印刷體中的黑體字,這種字體的美感主要表現在其結構上,我們可以通過對黑體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愛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刻苦練習。
2.練字都應該練什麼?
首先要練眼,即認真讀帖。宋代的書法家黃庭堅說:「古代人學習寫字不都是依靠臨摹,他們常常把古人的書法作品張掛在牆壁上,專心致志的觀看它,看準了才下筆。」唐朝的歐陽詢發現了晉代索靖寫的碑,愛不忍離,索性坐下讀碑三天。讀的帖越多,眼力就會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寫才好,好在哪裡。有一個成語叫「眼高手低」,我認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發現不了美,不知什麼是美,就更談不上創造美了。有不少同學以為書寫潦草是所謂的行書,導致他們以丑為美的原因是他們「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練腦或說練心。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還要把寫得好的範字牢牢地記在心裡,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腦里,無論何時,一旦提到這個字,馬上就能想出這個字在字帖上的形狀。做到胸有成帖,腦有成字。
第三要練手。練眼和練腦是為了搞清字該怎樣寫。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寫出這種最好效果,因為腦不一定能指揮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揮得了筆。練手就是要達到心手一致,手筆一致的境界,所以練手也是至關重要的。練手主要是練指力、練腕力、練手感。寫字的時間長了會感到手指發痛,手腕發酸,手不聽使喚,多鍛煉這一現象就會消失。經常幫老師在黑板上抄題的學生和辦黑板報的學生寫字往往又快又好,他們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練出來的。還要注意練手感,讓大腦能指揮手,感覺到筆變成了手的一部分,變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輕松的指揮筆,想快則快,想慢則慢,想輕則輕,想重則重,想寫出什麼樣的效果就能寫出什麼樣的效果。
第四要練結構,因為練字的關鍵是掌握字的結構。字的結構是指字的筆畫的長短比例及筆畫間的穿插避讓關系。謝曉東在歌曲《中國人》中唱道:「最愛寫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漢字的結構特點。掌握了漢字的結構,寫出了方方正正,結構美觀的黑體字,將其筆畫稍加變化就能寫出宋體、魏體、楷體、仿宋體、龐體、司馬體、隸書等各種字體的漢字。如果掌握不住漢字的結構,無論如何對字的筆畫進行修飾,進行美化,都是難看的贅物,越變越難看。所以掌握字的結構,寫好黑體字是練好一切字體的關鍵和基礎。
第五要練筆畫。不少同學練過書法,他們從楷書練起,許多運筆的規則都忘了,只記住了頓筆。結果寫出來的字拖拉累贅,狀如鬼畫符。我提倡大家從黑體字練起,抓住字形,取消頓筆。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筆畫的寫法和大多數同學在書寫這些筆畫時容易出現的毛病:
①點,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運筆,有一個運筆過程。注意「點」也是有長度的,不能厾成圓點。
②橫,由左至右平等運筆。關鍵是「橫要平」,不能一頭高一頭低,或頓筆頓成波浪形。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③豎,從上往下垂直運筆。關鍵是「豎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寫成豎鉤。根據方塊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長短,不要太短或太長。
④撇,從右上方往左下方運筆,不要寫成點撇或橫撇。
⑤折,寫折筆時,折角宜方不宜圓。不要在轉角處大肆頓筆,寫成脫肩的兩個鈍角,要寫成一個直角。
這樣寫出來的字,如用圓珠筆寫,就是類似火柴棍的幼圓體美術字;如用鋼筆書寫,就是標準的黑體字。雖然筆畫單調,但只要結構准確,照樣美觀好看。就像蹲馬步是練武術的基本功一樣,橫平豎直是寫漢字的基本功。許多人寫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橫不平豎不直、結構不準確。如果結構不對,筆畫的變化再豐富也寫不出好字來。
3.練字的一般步驟
在練習黑體字,掌握字的結構,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可以選定自己喜歡的字體進行練習。選定字體的過程叫選帖,在選帖的基礎上,還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黑體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橫的長度是豎的長度的二倍,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硬筆書法筆畫的變化並不明顯,也不易為中學生所掌握,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藍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在作業紙上,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作業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中學生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4.練字的注意事項
下面我再談談練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書寫工具的選擇。「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無論是鋼筆還是圓珠筆都要選用書寫流暢,線條粗細均勻的好筆。墨色太淺,難以辯認;墨色太黑,又給人以壓抑感。在考試時往往會因此影響閱卷老師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筆跡的墨色以藍黑色為最好。
第二個問題: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由於現在絕大多數的中學生使用的是圓珠筆,我就以圓珠筆為例談談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用圓珠筆寫字要採用坐姿,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由於圓珠筆寫的字小,所以筆尖的活動要在視覺效果最好的區域。一般右手執筆,筆的位置要略偏右側。眼睛距紙面約30厘米,胸部距桌邊約10厘米。兩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別按住筆桿的左右兩側,中指第一關節左側抵住筆桿的下方,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貼靠中指自然彎曲成半握拳狀,起直轄市控製作用。拇指與筆桿接觸點到筆尖的距離約4厘米。筆桿斜靠在虎口上,與紙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鋼筆寫字還應注意筆尖在外,筆舌在里,讓筆尖的中縫接觸紙面,以保證出水均勻,線條流暢。
第三個問題:練字要心平氣靜,善始善終,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寫字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不苟,每一筆都要寫得實實在在。有人練字的時候,喜歡在結束前亂畫一氣,這種亂畫是練字的大忌,不但有損筆尖的壽命,而且讓練了半天,剛剛取得的進步化為烏有。
第四個問題:不要輕易變換字體。練字要有恆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實在基本功。練字要堅持經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須知:一日練功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在掌握了字體結構的基礎上,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堅持不懈的練下去,輕易不要變換字體。因為一旦變換字體,又得從頭練起。
第五個問題:要學用結合,練寫合一,有的同學練字的時候寫得很好,但寫作業的時候又瞎寫一氣,這們是永遠練不好字的。練過的字平時用到了,應該寫的象練時那樣好,練一個用一個,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用結合才能練好字。
第六個問題:各科教師要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師要寫規範字,其次還要鼓勵學生練字。對作業書寫潦草的學生要批評教育,讓其改正。督促學生練字不只是語文教師的責任,每個教師都有責任。
5.練字有三種境界。
大家都看過金庸的長篇小說《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對練劍的精闢論述:初學乍練之時,以手使劍,有時劍不聽使喚,甚至會傷及自己。練過一段時間之後手劍合一,以心使劍,劍隨心走,劍術就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劍術的最高層次是心劍合一,無劍無我。舉手投足即是劍著,飛花摘葉,皆是利劍,一枚細細的綉花針也能抵擋三個劍術高手,這樣的劍術可以說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練字也是這樣,我們練字的最初階段同樣是以手使筆。筆由不聽手的使喚到逐漸熟練有一個過程,進一步可以發展到筆手合一的境界。這時寫字的時候感覺筆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筆寫,而是在用手寫。只要我們認真練習,是可以達到這一境界的。
練字的第二個境界是以心使筆,心筆合一,心動則筆動。筆下所寫的就是心中所想,達到了這一境界,書法水平可以說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內的我們大家都要努力向這一目標邁進。
練字的第三個境界是師法造化,無我無筆。古代許多著名的大書法家都是這樣的。如王羲之見白鵝游水之姿,悟出「浮鵝鉤」的筆勢;張旭見擔夫爭路,公孫大娘舞劍,從中悟到結構點畫的爭讓穿插關系和用筆的疾徐、節奏,大大豐富了其狂草的寫法;懷素觀夏雲海濤,領悟到草書的大氣磅礴、翻江倒海之勢;顏真卿觀屋漏痕、錐畫沙,理解了用筆的遲澀和力度。這是我們練字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境界,無論有筆無筆,軟筆硬筆,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寫出絕妙的書法作品。
讓我們用心寫字,而不僅僅是用手寫字,努力向這一理想的境界邁進吧!
下面談談第四個問題:我是怎樣練字的。
開始時我用毛筆臨《顏勤禮碑》,後來我找到一本《99天鋼筆字速成字帖》,該帖精選99個具有代表性的漢字,要求練習者每天練習一個,記住一個,學會一個。練完99天,99個漢字都會寫了,觸類旁通,其它的漢字也都會寫了。我從《顏勤禮碑》中找出這些漢字,每天一個,刻苦練習,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明顯的進步。
後來,有同學說,我寫的顏體很有「顏」味,只是軟而無力,原因是我在運筆的時候做不到「中鋒行筆」,很多情況下都是拖筆。這個同學是一個眼高手低的人,發現了我的毛病,卻不能幫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認真觀察別人如何寫字,終於發現了這一訣竅:原來,別人寫字的時候常常捻動筆桿,讓筆尖隨著運筆轉動,始終處於筆畫的中間,這樣就做到了「中鋒行筆」。
後來,我的另一個同學對我說:「你的字筆畫很規范,但組合到一塊後並不美觀,主要原因是結構不對。要想掌握字的結構,你不如跟著我學寫黑體字,筆畫象火柴棍一樣的黑體字,只有結構對了才美觀。」於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著報紙新聞的黑體字標題在地板上練習。很快我就掌握了黑體字的寫法,並為一些班級書寫了大字標語。我發現,在學會黑體字後,許多從未練習過的字體,只要對其基本筆畫稍加練習就能寫成。這也是我今天建議同學們從黑體字練起的原因。1993年,我參加石家莊市教委組織的書畫比賽獲三等獎,如今我經常幫助同事們出壁報,寫大字,既鞏固了練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寫字的水平,既幫助了別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們談了練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果大家按我說的去做,我想你一定會取得進步的,因為我指導學生練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後我就談談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不但要自己寫好字,還要指導學生寫一手好字。為了讓學生寫好字,我曾經讓學生寫過「每日一字」,經過練習,98屆學生李超學習龐中華體鋼筆字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鯤鵬的鋼筆字方正謹嚴自成一體。我還為學生搞過多次書法講座,並多次組織學生參加書法比賽。2001屆學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筆書法作品曾在「世紀之星」書法比賽中獲獎。如今,我在學生中開展評比「星級書寫能手」的活動,學生練字的熱情很高。「三星級書寫能手」孫瑞靜同學不但書寫工整清楚,而且達到了每分鍾50多字的書寫速度。
最後我還想告訴大家: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其實並不難,只要你用心練用心寫總會成功的。當你看到一個個端莊秀麗的漢字從你的筆下流淌而出的時候,當你看到一頁頁整潔清楚的作業在你的筆下誕生的時候,當你看到作業本上的紅對鉤和「優」的時候,你不覺得寫好漢字也是一種藝術享受嗎?讓我們走進漢字書法的藝術世界,盡情的揮毫潑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