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聲律啟蒙全部內容,請發給我,謝謝
《聲律啟蒙》全文閱讀
詩詞和對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學形式,兩千多年來一直薪火相傳,至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運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啟蒙》,則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分為上下卷。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臘簡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這類讀物,在啟蒙讀物中獨具一格,經久不衰。明清以來,如《訓蒙駢句》、《笠翁對韻》等書,都是採用這種方式編寫,並得以廣泛流傳。
作者:車萬育(1632~1705年),字雙亭,號鶴田,湖南邵陽人。康熙甲辰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康熙二年(一六六三),與兄萬備同舉湖廣鄉試,明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性剛直,直聲震天下,至性純篤,學問賅博。善書法,所藏明代墨跡最富,有螢照堂明代法書石刻十卷。
卷一
一 東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梁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塵慮縈心,懶撫七弦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唇紅。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二 冬
春對夏,秋對冬,暮鼓對晨鍾。觀山對玩水,綠竹對蒼松。馮婦虎,葉公龍,舞蝶對鳴蛩。銜泥雙紫燕,課蜜幾黃蜂。春日園中鶯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嶺雲橫,迢遞八千遠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對暗,淡對濃,上智對中庸。鏡奩對衣笥,野杵對村舂。花灼爍,草蒙茸,九夏對三冬。台高名戲馬,齋小號蟠龍。手擘蟹螯從畢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雲霄如玉筆;三姑石大,響傳風雨若金鏞。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雲葉,芍葯對芙蓉。陳後主,漢中宗,綉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踈\(同:疏)慵。
三 江
樓對閣,戶對窗,巨海對長江。蓉裳對蕙帳,玉斝對銀釭。青布幔,碧油輪祥褲幢,寶劍對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興延馬武,桀王失道殺龍逄。秋雨瀟瀟,漫爛黃花都滿徑;春風裊裊,扶疏綠竹正盈窗。
旌對旆,蓋對幢,故國對他邦。千山對萬水,九澤對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對鍾撞。清風生酒舍,皓月照書窗。陣上倒戈辛紂戰,道旁系劍子嬰降。夏日池塘,出沒浴波鷗對對;春風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銖對兩,只對雙,華岳對湘江。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塞缸。青瑣闥,碧紗窗,漢社對周邦。笙簫鳴細細,鍾鼓響摐摐。主簿棲鸞名有覽,治中展驥姓惟龐。蘇武牧羊,雪屢餐於北海;莊周活鮒,水必決於西宴搜江。
四 支
茶對酒,賦對詩,燕子對鶯兒。栽花對種竹,落絮對游絲。四目頡,一足夔,鴝鵒對鷺鷥。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蘼。幾陣秋風能應候,一犁春雨甚知時。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汾水鼎,峴山碑,虎豹對熊羆。花開紅錦綉,水漾碧琉璃。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里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五 微
來對往,密對稀,燕舞對鶯飛。風清對月朗,露重對煙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對漁磯。晚霞舒錦綉,朝露綴珠璣。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婦念寄邊衣。春水才深,青草岸邊漁父去;夕陽半落,綠莎原上牧童歸。
寬對猛,是對非,服美對乘肥。珊瑚對玳瑁,錦綉對珠璣。桃灼灼,柳依依,綠暗對紅稀。窗前鶯並語,簾外燕雙飛。漢致太平三尺劍,周臻大定一戎衣。吟成賞月之詩,只愁月墮;斟滿送春之酒,惟憾春歸。
聲對色,飽對飢,虎節對龍旗。楊花對桂葉,白簡對朱衣。尨也吠,燕於飛,盪盪對巍巍。春暄資日氣,秋冷借霜威。出使振威馮奉世,治民異等尹翁歸。燕我弟兄,載詠棣棠韡韡;命伊將帥,為歌楊柳依依。
六 魚
無對有,實對虛,作賦對觀書。綠窗對朱戶,寶馬對香車。伯樂馬,浩然驢,弋雁對求魚。分金齊鮑叔,奉璧藺相如。擲地金聲孫綽賦,迴文錦字竇滔書。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築;既逢周後,太公舍渭水之漁。
終對始,疾對徐,短褐對華裾。六朝對三國,天祿對石渠。千字策,八行書,有若對相如。花殘無戲蝶,藻密有潛魚。落葉舞風高復下,小荷浮水卷還舒。愛見人長, 共服宣尼休假蓋;恐彰已吝,誰知阮裕竟焚車。
麟對鳳,鱉對魚,內史對中書。犁鋤對耒耜,畎澮對郊墟。犀角帶,象牙梳,駟馬對安車。青衣能報赦,黃耳解傳書。庭畔有人持短劍,門前無客曳長裾。波浪拍船,駭舟人之水宿;峰巒繞舍,樂隱者之山居。
七 虞
金對玉,寶對珠,玉兔對金烏。孤舟對短棹,一雁對雙鳧。橫醉眼,捻吟須,李白對楊朱。秋霜多過雁,夜月有啼烏。日曖園林花易賞,雪寒村舍酒難沽。人處嶺南,善探巨象口中齒;客居江右,偶奪驪龍頷下珠。
賢對聖,智對愚,傅粉對施朱。名韁對利鎖,挈榼對提壺。鳩哺子,燕調雛,石帳對郇廚。煙輕籠岸柳,風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硯,龍涎三炷博山壚。曲沼魚多,可使漁人結網;平田兔少,漫勞耕者守株。
秦對趙,越對吳,釣客對耕夫。箕裘對杖履,杞梓對桑榆。天欲曉,日將晡,狡兔對妖狐。讀書甘刺股,煮粥惜焚須。韓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賦三都。嘉遁幽人,適志竹籬茅舍;勝游公子,玩
B.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5篇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下面就是我整理的聲律啟蒙讀書筆記5篇,希望大家喜歡。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1
《聲律啟蒙》我授課的對象是太平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因此在備課的時候,我根據學生們已有的人認知水哪顫咐平,在國學與音樂這兩部分我採用的都是由淺入深。
國學部分的內容我通過五種讀,看圖片,看注釋,了解其中的意思並聯想李純感受意境美。
音樂部分的內容共有四個階段:一是有節奏的朗讀,二是有節奏的拍手,三是旋律伴奏,四是樂器演奏有感情的歌唱。
通過這兩部分的教授學生能夠快速記憶,學生感興趣,課堂氛圍非常活躍,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快樂。但是,在教授的內容上,我發現國學部分涉及的環節過多,內容量較大,因此,在二次備課中,在了解大意,感受意境美得關節,可以用直觀的看圖片的方式讓學生感受。
在音樂部分,我應該給他大家《聲律啟蒙》的歌曲旋律打出來,又便於學生直觀的學唱。
課後思考,國學教學不僅對學生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對於我們白身也是有很大的提升。教學之後,反思白己,自身看書學習的時洞掘間少了,尤其對祖國傳統的文化的營養汲取太貧乏了。當想學習時,總是以各種借口來麻痹自己、為白己開脫。課前有時於對教材的鑽研不充分,自身對教材吃得不透,就傖足上陣。這樣做其實是很不妥的,要給學生帶來有益的、有效的課堂,就必須先認真鑽研教材,設計好教學流程使課堂教學更精彩。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2
我最近愛讀爸爸給我推薦的《聲律啟蒙》,這本書作者是清朝的張思岩,共二十二卷,收有著名詞家四百三十四人的作品。這本書寫得還不錯,就是這本書的印刷和正常不一樣,文字是豎著排版,讀的時候需要反方向翻,這讓我覺得很奇怪。於是我問爸爸:「為什麼這本書是反著翻呢?」爸爸說:「古籍都是這樣的,是古人的習慣。」
我記得第一句是「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讀著朗朗上口也很好記。但是有些文字我從來沒有見過,它的解釋也很讓人費解,比如說:疎墉(我不知道是哪個疎墉)的意思是懶也。有些人根本就看不懂,只有文學修養很深的人才能看懂,比如說像我就看不懂,不知道我爸爸能看懂不,不過我爸爸說看不懂不要緊,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還有,這本書是押韻的,什麼叫押韻?就比如說一(代表條目)東(代表韻腳),那麼許多句子最後一個字的韻母都是ong(如東、中、空等等等等)。
我讀《聲律啟蒙》的收獲:一是認識了好多生字,能夠非常熟練地查字典,二是學會了很多近義詞和反義詞,比如近義詞有「金對玉,寶對珠,玉兔對金烏」等等,反義詞有「邪對正,假對真,幽對顯,寂對喧」等等。三是讀《聲律啟蒙》讓我感覺到_語言的博大精深。我學會了很多對仗工整、語句優美的對子,如:「鳥翼長隨鳳兮洵眾禽長,狐威不假虎也真百獸尊」。
這一學年老師推薦我們讀了一本好書—《聲律啟蒙》。()
《聲律啟蒙》是一本國學經典,是我們的祖先用淬煉出的精華。這本書包羅著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朗朗上口。
我讀了這本書想起一句名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聲律啟蒙》讓我們增長智慧,陶冶情_ ,學會的道理!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3
昨天下午,我們學校舉行了四年級的背《聲律啟蒙》比賽。先一個班級一起接龍,再叫順序號抽查。
四(1)班背完後,該我們班了。我們按排有順序的入場,入場後中間一排做著,上、下兩排站著。開始了,麥克風像傳接力棒似的,在同學們手中傳遞著。當劉勃含說到「一蓑_ 雨」時,我的大腦飛快做出判斷:「我要說溪邊晚釣之翁。」我接過麥克風說:「溪邊晚釣之翁。」把麥克風遞給了阮明雨。可是高鵬旭竟然忘詞了,他只好傳給下一個同學,就這樣傳了兩圈,我們班結束了。
開始抽查了,我忽然聽見了16號。16號?那不是我的號嗎?我趕緊過去。叫完了號,抽紙條排序。老天,怎麼這么靠後?我暗暗叫苦。
我的前面有一個男生,背著背著,忽然忘詞了。看著他一臉?逑啵?蟻胄Γ??鋈幌肓似鵠矗?轄舯懲晗綠ā?/p>
等來等去,到我了。我要背第2段。上台時,我的心像敲小鼓似的咚咚響。後來,我想:「都上台了就沒什麼好怕的。」於是,我盡量背好、不背錯。背完了,我趕緊下台,回到班級。
這次比賽,我知道古人寫書是不易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4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即使不知道《聲律啟蒙》,大多數人對這句話也還都是耳熟能詳。這樣的句子有讓人過目不忘的「本事」——它是如此簡單、工整,又美得不可方物。就算不必浸淫書齋,甚至對閱讀了無興趣,但是看到這樣的句子,總還是難免心生好感。
僅僅是言辭上,《聲律啟蒙》便無疑是一本很美的書,手上這本果麥新版《聲律啟蒙》,更是在書中配上了白石老人的六十幅畫作。白石老人本就是寫意大師,寥寥數筆便能勾勒出累累萬言也難以說盡的幽深情趣——《聲律啟蒙》中的詞句同樣如此。二者搭配,可謂是將「美」之意境體現得淋漓盡致。
隨手翻開一頁來讀吧!「作酒固難忘曲櫱(音:聶),調羹必要用鹽梅。月滿庾樓,據胡床而可玩;花開唐苑,轟羯鼓以奚催。」(《聲律啟蒙·上卷·十》)所謂「曲櫱」,指的是酒麴等釀酒的原材料;而「鹽梅」顧名思義,即鹽與梅子,二者一咸一酸,皆為調味之品。因而這段頭兩句,在表現生活凡常之物的同時,又似乎若有若無地點出了某種哲理。至於後兩句,則分別敘述了兩個典故,前者是晉代庾信曾在月圓之夜,帶著胡床——即來自海外的一種坐具,登樓賞月;後者則是唐楊貴妃賞花,因嫌花開太晚,命人擊羯鼓——自然也是來自外夷的一種樂器,催促花開,據說百花果真因此競相開放。短短幾言,便是一段頗有趣味的故事,意境也蘊含其中,「不談風雲,只談風月」,多麼有趣!
中國文人自古便強調文字作品的「音韻美」,不僅要寫的好看有趣,意境高遠,讀出來同樣需要朗朗上口、優美典雅。《聲律啟蒙》正是這方面的典範。實際上,僅從書名便不難推測,這部作品乃是「發蒙之作」,是作者清人車萬育為了訓練幼童有關聲調、音律和格律的文學修養,「嘗取對偶……故實,多取習見,且細為評注」(蔣允焄語)而完成的作品,為後世所推崇。而另一方面,《聲律啟蒙》雖以規范訓讀、格調,強調音韻為目的,但其內容本身又相當充實,隨意擷取,便盡是旨趣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句句藏實,實在值得留在近旁,不時翻閱一番。
曾聽人說,讀書正是因缺乏了社交屬性,才日漸衰微。對於現代人,生活節奏總是頗為快捷的。每個人似乎都在社會里舉足輕重,以至於要時時捧著手機——與世界保持聯系。在這樣的背景下,《聲律啟蒙》這樣的「慢讀物」似乎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一方面,唯有誦讀方能盡受其美;另一方面,字里行間又似乎都「暗藏玄機」,需靜下來,細心體會。但從根本上講,不論審美,還是感懷舊事、情思與事理,哪怕只是借這本書,「抄一抄」、「讀一讀」,以放空自己,其實都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那麼喜歡和別人「保持聯絡」的你,為什麼就不肯靜下來,關照一下自己呢?
「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疏懶。」這是《聲律啟蒙》中,我頗為喜歡的一句話。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過上叱吒風雲的日子——事實上,大部分人都與此無關。所以更多地,我們有且只有自己的生活。做一個「逸民」,不免陷入日常的寡淡甚至絕望之中——倘若「無詩無酒」,這日子該多麼難熬!
聲律啟蒙讀書筆記5
網上有個段子有段極火,大意是說:我們之所以讀書,是因為當看見夕陽西下,鴻雁南飛的時候,脫口而出的將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卧槽,看,有好多鳥飛過去了!」讀書讀詩的意義自然不止於此,而身處信息爆炸的浮躁時代,能靜下心來讀詩的人卻愈來愈少,網路語言橫行,漢語卻變得貧瘠。上段《詩詞大會》的走紅,當我們聽著別人背出那些已然遺忘的詩詞,為傳統文化激動地鼓掌,甚至留下敬佩的熱淚,亦是人們對自己所匱乏的撿拾。
讀中文系的時候,詩詞課的老師曾教導我們,對於很多人而言,詩詞是童子功,是骨子裡的東西,過了年輕的歲月,有些事諸如讀詩如果不曾嘗試,也將永遠錯過。詩之美,讀過便知,而古詩之美,若要體會得深切,則需要一定文化的啟蒙與積淀。清人車萬育的《聲律啟蒙》,其深入淺出,大抵可以當做是孩子詩歌學習中的《三字經》,讀來朗朗上口,細想則頗有回味。
作者車萬育是康熙時代的進士,對於詩詞韻律頗有研究,所著《聲律啟蒙》、《懷園集唐詩》皆流傳較廣,特別是這本《聲律啟蒙》。作為聲韻格律之啟蒙讀物,書分上下兩卷,按韻分編,內容則包羅萬象,花草蟲魚、天文地理,個中意象、各種典故,均濃縮於書中。單字、雙字、多字成對,層層屬對,既可以用以學習與檢索不同韻腳以及對仗的規律,亦可用於欣賞與培養語感。書中全無枯燥的說教,而是將所有聲律的常識與規律寫入詩體之中,每一句教導亦是例證。有雅興時信手翻來或在安靜的時候讀上幾句,都能體會漢語的韻律之美。《聲律啟蒙》所述的工整之道,正是隨意的現代漢語使用中所缺失的優雅與凝煉。
漢語的美,形神兼備,在古漢語中體現得尤為顯眼,在極小的篇幅里,卻能一語萬言,彰顯豐富的內涵。古詩之所以短小精悍,很大程度取決於其中所蘊含的典故。作為具有一定聲律常識的讀者,在閱讀《聲律啟蒙》時,如將其作為一本典故辭典,亦能收獲頗豐。值得一提的是,此版本的《聲律啟蒙》對於文中所提到的典故,一一作了簡要的注釋,為讀者指明了方向、標明了出處。無論是較為人所熟知的典故,諸如「青眼」的典故出自於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管中窺豹」則出典於賭博;還是相對較為冷僻的出典,諸如「書淫」並非貶義,指的是博覽群書的皇甫謐,「傳癖」則是同時代的杜玉,其愛《左傳》成痴,而所謂「宋宗雞」,並非是那個讓少女痴迷的韓國歐巴,而是晉朝宋處飼養的一隻聰穎異常的雞,可以與人對談;本書甚至收錄了不少皇家八卦,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則是「花開唐苑,轟羯鼓以奚催」,其所講的故事是:楊貴妃賞花,嫌棄花開台灣,下令敲打羯鼓催促,最終百花競相盛開;每一個書中提及的典故如若遇上現今的段子手,大抵都是大有可為的好素材。
除了了解令人稱奇的典故,書中的另一聲律之外的養料則是可以教會我們不少意象詞彙的典雅表達,「鏡奩對衣笥」,盡顯閨房之雅;「楊柳和煙」、「桃花流水」,好一派愜意河山。如作者車萬育所言:「逸民之志,須憑詩酒養疏慵」,喝了太多應酬之酒的現代人,漸漸忘了讀詩的滋味,也丟了忙碌之外的閑情逸致。漢語如此美麗,而美好之事物,值得我們堅守與傳承。
C. 《聲律啟蒙》手抄報 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聲律啟蒙手抄報
聲律啟蒙主題的手抄報環保主題的手抄報
主題聲律啟蒙手抄罩談報主題手抄報
聲律啟蒙下卷手抄報 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卡通可襲搭愛聲韻啟蒙小報word手抄報
四年級聲律啟蒙手抄報 四年級手抄報
小學生拍悶拿聲律啟蒙手抄報 小學生手抄報
聲律啟蒙二冬手抄報 手抄報模板大全-
聲律啟蒙有關的手抄報手抄報圖片大全
有關聲律啟蒙一東的手抄報 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誦讀經典聲律啟蒙手抄報閱讀經典手抄報
古詩聲律啟蒙的手抄報 古詩手抄報
D. 《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讀哪個版本好我要帶注音和注釋的
現在書店裡有關《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的誦讀本是很多的,但是也魚龍混雜,烏七八糟。一般都帶有注音,但是有詳細注釋的版本好像比較茄鋒少見,要有注音又有注釋的話,給你推薦一本《〈聲律啟蒙〉與〈笠翁對韻〉探源精解》。我買的就是這本,感覺有用。下面附有圖片,你可以看看是不是符合你的需求。
我買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老人,其中有一位已經接近80歲了吧,大約前後花了六年的時間,廣搜資料,注釋非常詳細,注音也很准確,原文部分每韻單獨弄在一頁,用大字注音,很適合與誦讀。遇到看不懂的,可以馬上看後面的注釋。注釋部分,也可以單獨納納凱看,裡面涉及的詩詞和歷史文化典故,非常多,對於了解古代文化,豐富文學、歷史知識,初步掌握創作詩詞和撰寫對聯的語言技巧很有幫助。
《聲律啟蒙》與《笠翁洞喚對韻》,這兩本書最好都熟讀。在清代,它們屬於蒙學讀物,對於古代的小孩子來說,是入門級的書,並不難。兩本書的體例,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分成30韻,每韻也就兩三段話,少數有4段的,一共沒多少字。對現代人來說,一天熟讀一韻,堅持下來,2個月就能把兩本書都熟記於心。能掌握天文地理、神話典故、時令文史、人倫世俗、宮室珍寶、山河景物、器用飲食、鳥獸花木等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