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竹石的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竹石的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6 03:50:21

❶ 枯木竹石圖的蘇軾作品

[宋] 蘇軾 《枯木竹石圖》紙本 水墨,26.5 x 50.5 公分
蘇軾強調繪畫抒寫主觀情感的功能,主張詩畫相融相通,要求作品有詩的境界,物象有活的精神,是宋代文人墨戲的創導者與實踐者。他的傳世作品《枯木銀派竹石圖》,繪干扭枝曲的枯樹,若掙扎伸展,堅硬頑強;怪石與古木皆用清淡、空靈、鬆散之筆似勾似擦,草草而成。雖筆墨不多,卻有孤傲險怪之氣,與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寫了胸中的磊落不平。同時,東坡在鋒早賀散文、詩詞文學、書法上投入精力甚多,至於睜閉他的畫,只涉足於一些枯木、叢竹、怪石之類用於「滑稽詼笑之餘」,用於自娛而已。本卷作品透出的他對蕭散簡遠、古雅淡泊之氣韻和孤傲險怪之筆墨性格的表達技藝,無不與其書法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如之後元初趙孟頫所題「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雖在其文章題款之中沒有見到他說書與畫的確切關系,但是他卻是一個對於「以書作畫」的典型而成功的實踐者。
蘇軾的理論有力地推動文人畫潮流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蘇軾是文人畫理論的實際奠基人,文人畫的重要創道者。

❷ 竹石的作者是誰

《竹石》的作者是清代書畫家鄭燮(鄭板橋)。

全詩如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全詩翻譯:竹子抓住青山一點也不放鬆,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縫中。經歷無數磨難和打擊身骨仍堅勁攜歷,任憑你刮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

賞析:「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用擬人手法形容消孝竹子的紮根於散亂、破碎的岩石之中,不怕土薄石堅,基礎不牢,卻像鋒牙利齒一般,一旦咬定就不放鬆。「咬定」寫其堅定不移的形態,「立根」言其本性孤高而不隨俗,可見其紮根之深且穩。「原」字有推其根源之意,正因為此竹「立根原在破岩中」,以青山為家,才生長得更為堅勁挺拔。這就生動地刻畫出了竹子堅勁、頑強的性格。第二句既為第一句作了解釋,又為後兩句張本。有了前兩句的鋪墊,自然地引出了後兩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還」字有仍然之意,又有反而之意。意思是說,任你四面八方的狂風暴雨,一年四季的霜打雪凍,千般磨折,萬般打擊,它反而更蒼勁挺拔,堅韌不移,頑強不屈。這就進一步描繪了竹子無視環境壓力的豪放氣概。這既是竹子的天賦稟性,也是詩人所憧憬和所追求的。詩人用「千」「萬」兩字寫出了竹子堅韌無畏、從容自信的神態,可以說全詩的意境至此頓然而出。詩人在贊美竹子的堅定辯橋搜頑強中,隱寓出自身的剛勁風骨。

❸ 竹石的圖片怎麼

1. 首先准備一張白紙,用鉛筆在紙上畫出棗塌寬楊柳樹的枝幹,樹干要有活潑的感覺;

2. 用鉛筆畫出竹子的外形,做出細節的表現;

3. 用鉛筆畫出石頭的樣子,要做到紋衫滲理清晰;

4. 用彩色鉛筆畫出草地,可以做出細膩的草綠;

5. 用彩色鉛筆畫出一些小鳥,使畫面更加生動。

最凳亮後,可以用水彩顏料畫出一副美麗的竹石圖景就完成了。

❹ 中國十大竹子名畫

中國十大竹子名畫:《墨竹圖》、《清閟閣墨竹圖》、《竹石圖》、《墨竹圖》、《雙鉤竹軸》、《雪竹圖》、《墨竹坡石圖》、《修竹圖軸》、《竹石菊花圖》。

1、《墨竹圖》北宋文同

文同是北宋著名畫家,以善畫竹著稱於世。文同墨竹畫,大大超過了前人,所畫竹葉,正面用濃墨,反面用淡墨,正反濃淡錯落有致,靈氣頓顯。同時代的蘇軾等人都學習他的畫法,其後的追隨者就更多了,中國畫壇由此形了「湖州竹派」。

文同也就成了一代宗師,有「墨竹大師」之稱,而「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起源於他畫竹的思想。

❺ 竹石是什麼圖上的一首題畫詩

《竹石》是清代畫家鄭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畝豎逗,是一首詠竹詩纖數,題於作者自己的《竹石圖》上。

❻ 竹石圖的作者是誰

竹石圖的作者是清代畫家鄭燮。

《竹石圖》是清代畫家鄭夑七十三歲時所創大蔽讓作的紙本墨筆畫,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通過畫竹,來抒發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態度。

畫左上方題詩一首:「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桿。」題詩後款「乾隆甲滾局戌重九日板橋鄭燮畫」,下鈐「七品官耳」並瞎「丙辰進士」兩印。此圖為庭院中的竹石,瘦石壁立,以白描的筆意為主,長折帶皴勾出堅硬挺削的石質,褶襇處略施以小斧劈皴。石前新篁三枝,勁拔挺秀,以「冗繁削盡留清瘦」的簡潔風格寫成。畫面簡約明快,竹清石秀。

❼ 竹石鄭燮古詩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竹石是鄭燮創作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有非常高的文學價值,對我國文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現如今,這首詩被人們創作成書法作品,有非常高的歷史地位。下面是我整理的竹石鄭燮古詩毛筆書法作品圖片。

竹石好看的古詩毛筆書法欣賞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於格律聲韻之分。


古詩的詞藻和句法

因為每一個漢字基本上都是一個兼具形音義的獨立單位,而且很多漢字是一字多義的,字與字之間粘合的關扮臘系多種多樣,所以,這種粘合而成的詩歌中的詞藻,就顯得異常復雜多樣。例如,在“風”字後面再加一字,可以構成很多詞語廳拿滑:風姿、風物、風雷、風霜、風鬟等。

❽ 《竹石》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通過詠頌立根破岩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這首詩是一首詠竹詩。詩人所贊頌的並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剛毅。前兩句贊美立根於破岩中的勁竹的內在精神。

開頭一個「咬」字,一字千鈞,極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剛毅性格。再以「不放鬆」來補足「咬」字,勁竹的個性特徵表露無遺。次句中的「破岩」更襯托出勁竹生命力的頑強。後二句再進一層寫惡劣的客觀環境對勁竹的磨練與考驗。

不管風吹雨打,任憑霜寒雪凍,蒼翠的青竹仍然「堅勁」,傲然挺立。「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極言考驗之嚴酷。這首詩借物喻人,作者通過詠頌立根破岩中的勁竹,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絕不隨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詩語言質朴,寓意深刻。

(8)搜索竹石的圖片擴展閱讀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譯文:

緊緊咬定青山不放鬆,原本深深紮根石縫中。千磨萬擊身骨仍堅勁,任憑你刮東西南北風。

注釋:

1、咬定:咬緊

2、立根:紮根。破岩:裂開的山岩,即岩石的縫隙。

3、千磨萬擊:指無數的磨難和打擊。堅勁:堅強有力。

4、任:任憑,無論,不管。爾:你

出處:《板橋詩鈔》——清·鄭燮(鄭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