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修圖 » 搜索輕槍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搜索輕槍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05 05:42:20

A. 槍的種類名稱有哪些

槍的種類名稱有:

1、手槍:

非自動步槍是只能單發,而且裝彈和空備並退殼都要手工操作,射速低、使用不便的步槍。非自動步槍一般容彈量5發,有效射程800~2000米,重3~5公斤,精度比自動步槍要好一些。

B. 這是什麼槍不太像ZB-26啊。蘇聯好像也沒有產過這種槍吧

朝鮮造73式輕機槍。

其最大特色是其供彈系統,類似於前捷克斯洛伐克生產的Vz52(52/57)式7.62mm輕機槍,可用彈匣或彈鏈供彈。因為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拉動彈鏈,這槍在使用彈鏈時的理論射速比使用彈匣時還略低一些。

缺點也和Vz52輕機槍類似,其供彈結構復雜,勤務保養困難。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朝鮮的73式輕機槍和前捷克的Vz52輕機槍一樣,彈匣和彈鏈供彈的模式都源於前蘇聯的RP46連用機槍。我國仿製的58式連用機槍也是這個思路。

C. 沖鋒槍長什麼樣子

沖鋒槍是泛指,具體型號很多,簡單介紹幾種。

沖鋒槍(Submachine gun,縮寫SMG),又稱短機槍、短機關槍、機關短槍或次機槍,舊譯手提機槍或手提輕機槍,一般泛指使用手槍子彈的連發槍械,沖鋒槍的設計者對這種武器的共同設計訴求為「輕便」及「全自動射擊」。原因是他們認為世界上第一支沖鋒槍是協約國義大利的Villar-Perosa(簡稱VP 或Mod.1915),採用雙槍管設計,發射手槍子彈,裝有兩腳架但沒有槍托。

「沖鋒槍」是國內對「submachine gun」的稱呼,港澳地區則一般採用「手提式輕機槍」之類的叫法。按照《兵器工業科學技術辭典——輕武器》中的定義,沖鋒槍是「單兵雙手握持發射手槍彈的輕型全自動槍」,注意「發射手槍彈」和「輕型全自動」這兩個關鍵詞,國內對沖鋒槍的劃分方法是習慣以這兩個關鍵定義作為分類標準的。沖鋒槍通常是指雙手持握、發射手槍子彈的單兵連發槍械,曾被稱作 「手提機關槍」。它是介於手槍和機槍之間的武器,比步槍短小輕便,便於突然開火,射速高,火力猛,適用於近戰或沖鋒,因而得名 「沖鋒槍」。

HK-MP5

辯辯1970年,HK公司推出了MP5的新改型MP5A2和MP5A3。外形上,MP5A2和A3與MP5和MP5A1一樣,只是在槍管的安裝方法作了改良,採用了浮置式槍管,即槍管不再用前後兩點固定的方式,僅安裝在機匣前端而形成浮置狀態。槍管長225毫米,6條右旋膛線,槍口動能為650焦耳。表尺射程為200米、300米和400米。

MP5A2和A3具有基本相同的結構,兩者的區別只在於MP5A2安裝固定式塑料槍托,MP5A3則為伸縮式金屬槍托。最初的MP5A2、A3使用直型彈匣,到1977年全部改為弧型彈匣。在1985年HK公司推出MP5A4和A5以後,由於其大型塑料護木使用起來相當舒適,因此很多原來的MP5A2、A3的用戶都紛紛購買塑料護木安裝在MP5A2、A3上。

20世紀80年代,突擊步槍開始流行3發點射的功能。於是在1985年,HK公司也推出了有3發點射功能的MP5新改型——MP5A4和MP5A5。與MP5A2和A3相比,MP5A4、A5主要的改進是內裝3發點射機構和塑料制的護木。MP5A4和A5的區別與A2和A3一樣,分別為固定式槍托和伸縮式槍托。

D. 2戰時期的槍械圖

1、美國湯姆遜沖鋒槍:

E. 求MG18機槍的圖片。

德國MG18機槍,口徑13.2x95mm,馬克沁重機槍的放大版.

樓上,你們放的是蘇聯NSV12.7mm機槍的圖

另外,MG08馬克沁水冷式輕機槍的風冷型號叫MG08/18,口徑7.92x57mm

F. 全球最帥氣的手槍

全球最帥氣的手槍是:隕石手槍。

該槍械採用的是上千萬年前降落在地球的隕石製成,造價非常的昂貴,美國人為了紀念M1911手槍做出的貢獻,特別製作的。該槍械打造的每個步驟都是人工打造,同時細節也非常的到位,總共花了2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隕石M1911手槍成為了非賣品

該槍的打造是為了致敬M1911手槍的貢獻,畢竟這把槍已經服役了一個多世紀,幫助美軍取得了多場戰爭的勝利。第一眼看見它的人都想購買,奈何實在太稀有,再加上意義非凡,隕石M1911手槍成為了非賣品。

現在這兩把屬於藏品系列,放在相當安全的地方,人們可以近距離的觀賞它,卻不可以觸摸它,甚至一旦行動古怪一些都會被附近的安保人員給趕走,重要性不言而喻。

G. M5—S5槍是什麼槍

M5—S5槍是機關槍,簡稱機槍,是種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子彈的槍械。

口徑20毫米以上的機關槍叫「機炮」。 主要特徵是:為了滿足連續射擊的穩定需要,帶有兩腳架、槍架或槍座,發射步槍子彈,能連續射擊,以殺傷有生目標為主,也可以射擊其他無裝甲防護或薄裝甲防護的目標。通常分為輕機槍、通用機槍、重機槍等幾種。

總體評價

加特林轉管機槍從誕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決定了其具有能連發射擊,火力猛等優點,但也存在重量大、機動性差等缺點。正如許多其它發明一樣,在軍用領域,加特林轉管機槍是「早產兒」——當時世界主流軍事思想還沒有為其誕生做好准備。

1862年並不存在對轉管機槍的戰術需求,因為當時軍隊不知道如納汪何有效地將一挺機槍作為高效火力來使用,轉管機槍不洞源仔能給人以深刻印象。

而將機槍用在步兵進攻中作為近距離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國陸軍進行了論證,甚至後來在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各國陸軍裂飢都還經常採取大規模步兵集群沖鋒的戰術,可見直到20世紀初很多國家都還對機槍的威力不夠重視。

H. 二戰芬蘭使用什麼機槍

芬蘭軍在冬季戰爭(1939-1940年)中主要使用自研和歐洲國家援助槍械,在二戰芬蘭參加的部分中(芬蘭方面稱續戰:1941-1944年)使用的主要為自研和德國援助槍械,關於德軍援助槍械就不闡述了,資料很多。

簡單說下芬蘭自研機槍:

一、最著名的就是樓上兩位提到的M1926輕機槍,這是一種高精度的機槍,由芬蘭天才設計師艾莫•約翰尼斯•萊迪(AimoJohannesLahti)和陸軍中尉薩羅倫塔(A.E.Saloranta)合作完成,最嚴重的問題是經常在戰斗中卡殼,而且由於彈匣容量小,僅20發,所以火力持續性不好,需要有經驗的射手打短點射以免被敵軍判斷出再裝彈間隙趁機突擊,其戰術操作同捷克式,但彈匣在下,這款算芬蘭軍標准步兵班用機槍。雖然存在敬者種種問題,但該槍在戰斗中贏得的聲譽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中華民國陸軍也曾經少量裝備過這種槍用於抗日戰場。

二、馬克沁M/32-33型7.62毫唯稿寬米重機槍,經萊迪改進後的機槍和槍架被芬軍統一稱為馬克沁M/32-33型。這是一種基於馬克沁機槍但重大改進的槍械,為營連級支援武器,主要改進方面是提高射速、減輕重量,對冬季適應性做出改良。採用前文天才設計師——萊迪新設計的金屬式彈鏈供彈,槍機結構得到修改,槍口增設了調壓器。這一切使其最高射速提升到850發/分鍾,遠遠超過了M09型原先的600發/分鍾。另一項實用的改進在於為水冷套筒增設了加雪蓋,打開後可以直接裝入雪塊,逐漸融化後為槍管製冷。此外,許多細節部分也體現出萊迪的良苦用心。比如後部握把和照門均有所改善,並增設了光學瞄準鏡安裝座。槍架部分也由萊迪修改出一些新的附件,能夠快速轉換為對空射擊狀態,被被命名為M/33型重機槍架。使蘇聯人大跌眼鏡的是:同樣都是馬克沁機槍,芬蘭軍的M/32-33居然可以狙擊,這歸功於改良的光學望遠瞄準鏡。而且正是由於對繳獲的芬蘭該型機槍的研究,使蘇聯軍隊對沿用自帝俄時代的俄國馬克沁M1910重機槍做出了重大改進,衍生出1940-1941各型,借鑒了直接填充雪塊的水套筒等寒區實用化設計,蘇聯的M1910系列馬克沁機槍在2戰中發揮了相應戰術價值,也算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吧。但值得注意的是,芬蘭軍馬克沁M/32-33型7.62毫米重機槍戰術指標優於俄國改進版,尤其是射速方面,因為俄國人沒有舍棄過時的布制彈帶。與世界各國使用的馬克沁機槍比較,芬蘭的M/32-33型性能突出,產量少而質量精。

三、萊迪L39/44型20MM防空機槍,同樣是由天才設計師萊迪研製完成。最初原型是由L35/36型13.2毫米口徑反坦克機槍改進而來,在2戰中期階段以後,由於坦克裝甲增厚,L35/36型反坦克槍在對付裝甲車輛方面逐步過時,已經不能給敵軍裝甲車輛造成有效殺傷,所以萊迪將該款最初研製時設計為單發半自動的反坦克槍改為自動發射方式且增大口徑,作為對空機槍重新採用,有效延長了過時武器的服役期限,最大限度利用了裝備的戰術價值,使過時兵器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

繳獲兵器:鑒於蘇聯軍隊戰術方面的拙劣,大量兵器慘遭芬蘭軍繳獲,所以,蘇軍列裝的DP1927機槍、馬克沁M1910機槍甚至是新型的郭留諾夫M43型機槍,在蘇芬前線的芬蘭軍中的使用情況都是非常普遍的(主要是蘇聯和芬蘭的彈葯通用,芬蘭沿用了帝俄時代的彈葯體系,與蘇聯基本相同,步機槍的7.62*54mmM1908彈可以互換使用),繳獲的蘇聯DP轉盤機槍是如此之多,甚至芬蘭軍由德軍援助的的三號突擊炮都統一將裝填手艙蓋上的機槍架由原適合德軍標准MG34機槍的改為適應蘇聯DP機槍的。

歐洲國家援助兵器:主流的歐洲機槍均有使用,比如丹麥麥德森M1903型等,因種類太多不再詳述。

給出的鏈接為設計師艾莫•約翰尼斯•萊迪簡介,對以上兵器均有指亮涉及。圖片為萊迪L39/44型20MM防空機槍

I. 中國槍械有哪些種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先後完成了以五三式系列和五六式系列為代表的兩代蘇式機槍的仿製,不僅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軍隊裝備的制式化,而且也鍛煉了技術隊伍,積累了研製經驗。出於對機槍技術性能的考慮,要使武器裝備適應中國氣候、地形、地貌條件,適合中國人機匹配要求,適合中國軍隊作戰特點和傳統戰法,以及資源立足於國內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需求,中國走上了自行設計製造的道路。四十多年來,自行設計製造並已裝備使用的機槍有六七式、六七一式和六七二式輕重兩用機槍、七七式高射機槍、八一式輕機槍、八五式八五式高射機槍和八二式艦載機槍等近十種機槍,其中有些機槍的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海戰兵器。護衛艦、巡洋艦、航母、戰列艦、導彈艇、魚雷艇、掃雷艦、補給艦、布雷艦、兩棲攻擊艦、兩棲指揮艦、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直升機母艦、常規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彈道導彈核潛艇 。

J. 輕機槍被稱為「二戰暴力收割機」,它究竟有什麼戰績

其實我們在很多電影電視劇裡面都有看到過這種輕機槍。這款輕機槍擁有獨特的外形是因為他有一個扁扁的大圓盤彈夾。雖然它的外表看起來有點憨憨的,但是它的殺傷力其實非常威猛的。他的戰績大部分都是對美國對美軍無論是在抗美援朝還是蘇聯對美國的朝鮮戰場他的戰績都是非常的好看。

志願軍在朝鮮戰爭時,裝備大量的蘇制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在與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戰斗時,因為火力猛,彈夾容量大,深受廣大官兵的喜愛。這款機器外形和普通步槍差不多,方便士兵們攜帶,在戰爭中也是我國志願軍最主要的班組支援武器。蘇聯紅軍利用這款DP-28輕輕機槍解決了非常多的敵人。不僅是二戰,在後來的朝鮮戰場上,蘇聯也用這款輕機槍重創了美國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