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藍色的西瓜
一個「福州農林大學DNA實驗室培育出藍色西瓜」的帖子在網上熱傳,最終被制圖高手輕松破解,並列為網路十大謠言,但關於該帖的討論卻始終沒有停止。
農大老師:一個假新聞
為求證這則帖子的真實性,記者拿著從網上下載的列印版,專程來到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進行求證。園藝學院蔬菜學系的何碧珠老師一看這則帖子就直搖頭:「按理說,像西瓜這樣的農產品,都是由蔬菜學系負責研究和培育的,但我們系從來就沒有培育過這種藍色西瓜,何況我們系也沒有什麼DNA實驗室,我還是第一次聽說這樣的事。再說,如果真的培育出了藍色西瓜,這種西瓜的種子就帶有控制藍顏色的基因,藍色西瓜就可用種子繁育下一代。此外,發布這條新聞的人稱在農大兼職教平面也不可信,因為能在農大兼職的人員,一般都是些專家,一般人不可能進農大進行兼職教平面,肯定是一個虛假新聞。」
記者就農大培育出藍色西瓜一事,采訪了果樹學系的老師和幾位正在實驗田裡做實驗的作物科學學院的學生,都說那帖子純粹是個假新聞,純屬某些人的惡作劇。
原來是PhotoShop製作,網友指出破綻明顯
在網站上看過這一「假新聞」的福州大學計算機系學生小徐說,他一看就知道藍色西瓜的圖片明顯是PS的。在電腦上製作這種圖片時,只要事先用數碼相機拍一張切開的西瓜圖片,輸入電腦後,利用PHOTO-SHOP摳圖、調色來改變西瓜的顏色,這再簡單不過了。「不要說藍色,就是做成五彩色,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而一位網友更是直接點出了藍色西瓜的破綻。他說,由於原拍圖是個紅瓤西瓜,因此在廚房的金屬用具上留下了紅色的反光。在隨後的PS製作過程中,製作者只把西瓜的紅瓤改成了藍瓤貼了出來。但他沒想到圖像中左邊爐灶以及金屬水壺、金屬鏟子的紅色反光露出了造假的馬腳。更關鍵的破綻是,白碗旁大塊西瓜的綠皮上,有它下方那一小片吃剩西瓜的淡紅色倒映,沒有了瓜皮上應有的那種順滑自然的顏色過渡,明顯是製作的。
當然,最明顯的一個錯誤是,福建農林大學被製作和發布者寫成了福州農林大學。
藍瓤轉基因西瓜完全可以培育出來,但沒市場價值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曾經搞過動、植物基因研究的王文成教授認為,雖然目前還沒有藍瓤西瓜問世的正式報道,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要使傳統的紅瓤西瓜改造成藍瓤西瓜,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培育過程中,只要把其他同類植物中控制藍色、綠色和紫色的基因轉到紅、黃瓤西瓜中,經過組合培育,就有可能得到與傳統紅顏色不一樣的藍瓤、綠瓤和紫瓤的轉基因西瓜。其實像目前已培育出來並且上市的五彩椒、變色康乃馨、藍色妖姬玫瑰花,都是轉基因的傑作。
但農大的何碧珠老師認為從現實角度看不可行,把傳統的紅、黃瓤西瓜培育成藍瓤西瓜,一是成本大,再就是沒有什麼經濟價值,所以培育這種藍瓤西瓜意義不大。
網路食物謠言
需要合理懷疑
坊間關於食物的謠言特別多,比如口對口方式喝礦泉水不安全、食物中毒喝酸奶會解毒、蜜餞含高量二氧化硫會造成氣喘、豬脖子肉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等等。更厲害的是關於可樂的,比如:可樂加味精或啤酒會產生興奮劑,甚至產生鎮靜安眠劑FM2;可樂+烤肉=骨癌。這些謠言頗聳人聽聞,而且言之鑿鑿。
台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陳樹功指出,網路傳言以簡短、聳動為特色,與食品相關的網路傳言大概可分兩大類。一是以專家學者口吻呈現,或編出煞有介事的親身經歷,再添上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論基礎組織。只要稍加求證,不難發現多數無中生有。另一種網路食品謠言,是針對特定品牌業者,散布類似「某連鎖店販賣的飲料會喝死人」之類,不但非出於善意,甚至是惡意中傷。事實上,有的傳言可謂歷史悠久,並隨網路化改頭換面卷土重來,比如台灣傳了20多年的「香腸+養樂多=癌症」,在網路上變身為「熏肉三明治+酸奶會致癌」,兩者以同樣的假說推論,也同樣沒有醫學證據可支持。
在台灣,為免民眾受誤導,「衛生署」專門請人搜集整理食品網路傳言,加上說明後以問答方式刊發在官方網站,以解民眾心中疑惑。
在大陸,網上食物謠言也不少,而網路假新聞更是可怕。假新聞的發布者如果出於惡搞、娛樂也就罷了,可怕的是,有些人利用人的好奇心達到商業炒作的目的,甚至惡意中傷,這就過分了。
網路對謠言的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持,而人的輕信和難於監控客觀上助長了謠言的傳播,在此呼籲公眾健全誠實人格、文化教養和凡事講求實事求實的精神,對網路上的謠言應保持「合理懷疑」,確認真有其事前還是讓謠言止於智者,不要再行轉寄散播。真假難辨者,可將相關資訊提供給有關部門,向權威人士求證。
B. 從種子到長出西瓜的變化配圖
西瓜屬一年生蔓性作物,從種子到種子為一個生育周期,全過程一般需100-120天。
一、發芽期
從播種到第一片真葉出現為發芽期,一般需要10天左右。發芽適溫28-30℃,低於25℃,發芽期延長,發芽率降低,幼苗瘦弱,超過35℃,發芽率明顯降低,幼苗生長瘦弱。變溫處理,可縮短發芽期,提高發芽率和幼苗素質。
(2)搜索最後的西瓜圖片擴展閱讀:
西瓜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卷須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兩面具短硬毛,葉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於葉腋。雄花花梗長3-4厘米,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花萼筒寬鍾形。
花冠淡黃色;雄蕊近離生,花絲短,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與雄花同;子房卵形,柱頭腎形。果實大型,近於球形或橢圓形,肉質,多汁,果皮光滑,色澤及紋飾各式。種子多數,卵形,黑色、紅色,兩面平滑,基部鈍圓,通常邊緣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C. 網友種出一百年前的頂級西瓜,你知道這種西瓜長什麼樣子嗎
夏天如果讓我則吃什麼水果,那麼我第一個會選擇吃西瓜,如果只能吃這一種水果,其他百茶冰激凌都不能夠吃,那麼我依舊會選擇吃西瓜。我真的超級愛吃西瓜,西瓜一切開,紅紅的西瓜肉就像是在向我招手,黑黑的西瓜籽也像是在我發出邀請。拿出一個勺子坐在那裡,慢慢的一勺一勺舀著西瓜吃,別提有多爽。
從博主分享的圖片可以看到,這個西瓜表皮並沒有黑色和墨綠色的條紋,有點像一個褪色版的大冬瓜。這個西瓜確實是又大又圓的一個存在,一個瓜30斤重,想一想那該有多麼好吃啊,裡面充沛的汁水,紅紅的西瓜肉,彷彿在向我招手,結果再往下看這位博主的圖片,就發現這個西瓜彷彿是在開玩笑,巨大的西瓜里,只有像是褪色的粉紅色西瓜肉,而且瓜皮的厚度就達到了二十斤。
當然大家肯定會好奇,怎麼以前的超級西瓜也看起來一點也不甜?這是因為我們現在之所以能夠自由吃瓜,並且吃上這么甜,這么好吃的西瓜,正是要歸功於一位九十多歲高齡的老奶奶,她呢,是我們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更是我國國內著名西甜瓜育種專家吳明珠。
吳明珠院士,培育了將近三十多個品種,很多西瓜,甜瓜都是出自她手上。吳院士和她的愛人一生都奉獻在培育瓜上,正是她和愛人將心血全都放在了培育甜瓜上,所以我們才能在現在吃到如此美味的瓜,在這里,我想謝謝吳院士和她的愛人楊其祐,是您讓我在炎炎夏日品嘗到甜滋滋的西瓜,謝謝您和您愛人的付出。
D. 西瓜圖片。
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英文:Watermelon),西瓜堪稱「瓜中之王」,原產於非洲。唐代引入新疆,五代時期引入中土。屬葫蘆科,有多個種子。 中國南北皆有西瓜栽培,西瓜是一種雙子葉開花植物,植株形狀像藤蔓,葉子呈羽毛狀。它所結出的果實是瓠果,為葫蘆科瓜類所特有的一種肉質果,是由3個心皮具有側膜胎座的下位子房發育而成的假果。西瓜主要的食用部分為發達的胎座。果實外皮光滑,呈綠色或黃色,果瓤多汁為紅色或黃色,罕見白瓤。西瓜性寒,味甘甜;它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的功效;有助於治胸膈氣壅,滿悶不舒服,小便不利,口鼻生瘡,暑熱,中暑,解酒毒等症。皮還可以做菜、入葯等。 世界上最小的西瓜產於南美洲,學名「佩普基諾」,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高檔水果,外表與普通西瓜無異,3厘米長、直徑2厘米。外皮柔滑細嫩,內瓤為青綠色。
E. 西瓜在地里長什麼樣圖片
請看以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