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方綠色的蛇,有黑色花紅色的斑點是什麼蛇
是虎斑頸槽蛇。
虎斑頸槽蛇,別稱虎斑游蛇、野雞項、雉雞脖、竹竿青、雞冠蛇,野雞脖子。屬有鱗目、游蛇科、頸槽蛇屬。
形態特徵:
體長約0.8米,體重200~400克。頸背有一明顯頸槽,枕兩側有一對粗大的黑色斑塊。背面翠綠色或草綠色,有方形黑斑,頸部及其後一段距離的黑斑之間為鮮紅色,腹面為淡黃綠色,下唇和頸側為白色。
毒性:
虎斑頸槽蛇的毒液量很低,平均毒量11.8mg,毒液成分主要是金屬蛋白酶類凝血酶等。但靜脈毒性很強,靜脈LD50高達0.265mg/kg,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08年我國已把它列為毒蛇。
(1)搜索蛇板花的圖片擴展閱讀
生境分布:
生活於山地、丘陵、平原地區的河流、湖泊、水庫、水渠、稻田附近。以蛙、蟾蜍、蝌蚪和小魚為食,也吃昆蟲、鳥類、鼠類。廣泛分布全國各地,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山東、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均有分布。北京各區縣均有分布。
⑵ 花斑蛇的剋星
卵生蛇類在孵化期易遭受的天敵有:螞蟻、鼠類、鱷魚、各種肉食性動物及成年蛇類等等;
剛孵化後的幼蛇(1-3歲幼蛇期)的天敵有:大蟾蜍、牛蛙、各種成年蛇類和各種龜類等等;
成年後的蛇類天敵則有:猛禽中的鷹、雕、犀鳥、大冠鷲、白腹蛇雕、鳳頭捕蛇雕等對成年大蛇有特殊的嗜好;哺乳動物中的獾、鼬、浣熊、刺蝟等;還有專以各種蛇類為食的蛇,如眼鏡王蛇等等;
冬眠時的蛇類會遭受的天敵有:熊類、老鼠等等哺乳動物的襲擾。
最厲害的:蛇獴,又稱:蒙哥,灰獴,體細長,全長約為75cm,尾長大約佔到身長的一半,吻尖,四肢較短,體灰,略帶棕黃,身體靈活,多棲息於熱帶叢林中,捕食小動物,亦食眼鏡蛇,對蛇毒具強抗性,產於雲南,可飼養。
⑶ 七斑花蛇是什麼蛇
蛇的分類中沒有「七斑花蛇」這個品種,如果你說的不是學名,可以上傳圖片來鑒定一下。
⑷ 蛇身有金黃色斑點的是什麼蛇圖片如下
玉斑錦蛇,俗稱美女蛇,無毒。
⑸ 花斑蛇有毒嗎
花斑蛇有毒。
蝮蛇(花斑蛇)是我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毒蛇,其種下分類問題,頗多爭論。曾爭論長達60多年之久,主要是缺乏足夠的根據以說服對方。為此,中國研究人員在全國各地的560條蝮蛇標本及Maki(193)所搜集的資料進行了比較分析。
根據鱗片數目、頭型、色斑以及分布區域不同,確定中國蝮蛇可分為3個亞種,即中介亞種、短尾亞種及日本亞種。
(5)搜索蛇板花的圖片擴展閱讀:
分類
1、尖吻蝮
俗稱五步蛇、百步蛇、翹鼻蛇等。頭呈三角形,吻端突出且向上翹起,體背灰褐色,布有灰白色菱形方斑,腹面白色,有多個明顯黑色圓斑,體長可達1.5米。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生活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區、丘陵地帶。
2、中介蝮
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北地區,東起內蒙古,西到新疆,在動物地理區劃上,屬於古北界蒙新區及華北區的黃土高原亞區的西部。
3、短尾蝮
短尾蝮主要分布在秦嶺以南,南限約在北緯26°附近,屬於東洋界華中區及西南區的一部分。但山西、河北、山東及東北三省是這兩個亞種的同域分布區。
Smith(1943)把蝮蛇分布的南限延伸到北部灣的一個小島上,這是嚴重的錯誤,他所說的這個小島叫做小龍山Syoryuzan島,其實就是蛇島,在遼東半島南端的西面,並非雷州半島的西面。
⑹ 花斑色是什麼蛇圖片
是這個嗎,這個叫花斑蛇
⑺ 淮南的土名叫花瓷斑的蛇,學名叫什麼。
赤練蛇,有劇毒
⑻ 蛇斑瘡是什麼樣的可以看看圖片嗎
帶狀皰疹即蛇斑瘡,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
⑼ 綠色紅斑點蛇是什麼蛇,有圖片,山裡看到的
虎斑頸槽蛇
(圖片來自網路)
分布極廣的一種游蛇,具有達氏腺,是達氏腺毒蛇,沒有毒牙,咬人一般不會有事,但是出現過嚴重咬傷的病例,另外還有頸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