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蠍子有幾條腿
蠍子有8條腿。
有附肢6對,第一對為有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對為長而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須,司捕食、觸覺及防禦功能,其餘四對為步足。
蠍子沒有耳朵,幾乎所有的行動都是依靠身體表面的感覺毛。蠍子的感覺毛十分靈敏,能感覺到一米范圍內的蟑螂的活動。
(1)蠍子行動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生長習性
蠍子完全為肉食性,極個別種類會少量攝取植物性飼料(如會全蠍),取食無脊椎動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種昆蟲的幼蟲和若蟲甚至是小型壁虎。
分布范圍
斑蠍主要分布於台灣省;藏蠍分布於西藏和四川西部;遼克爾蠍分布於中部各省和台灣省;東亞鉗蠍亦稱馬氏鉗蠍,在我國分布最廣,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省均有分布,其中河南、河北、山東最多,福建、台灣等地也有分布。
B. 蠍子養殖技術資料
一、掌握蠍子的生活習性
蠍子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都喜歡食用軟體多汁的昆蟲。如黃粉蟲、土鱉蟲、蚯蚓、蠅蛆等。蠍子是一種喜陰怕光,喜潮怕濕的特種經濟動物,同時還有鑽小縫的習性。
因此在建蠍場時應盡可能地模擬蠍子的野生生活環境。建蠍場從單位面項積和投蠍數量來規劃,不外乎有兩類:即合群飼養法和隔離飼養法。實踐證明:合群飼養法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缺點。蠍的成活率較低,因此在建蠍場上盡量採用隔離飼養法,這樣有利於提高人工養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種蠍,放養密度適宜
蠍子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干,喜暗懼怕強光刺激。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但若不是同窩蠍子,相遇後往往會相互殘殺。
三、飼料多樣化
蠍子為肉食性動物,喜吃質軟多汁昆蟲。投喂時應以肉食性飼料為主,飼喂的小昆蟲的種類愈多愈好。種類不同的昆蟲體內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對蠍子的生長、發育、產仔及蛻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所以說飼料的種類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蠍子的營養,投食時間一般應放在天黑前1小時進行。每次投喂量應根據蠍群及蠍齡的大小適量供應。
總之在供料時要把握好以下兩個原則:昆蟲類飼料要以「滿足供應、寧余勿欠」為原則,組合飼料要以「限量搭配、寧欠不余」為原則,供水時間應放在投食前兩個小時進行。
四、匹配合適的光
蠍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強光的刺激,但它們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陽的熱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長發育的速度,以及有利於胚胎在孕蠍體內孵化的進程。據報道和觀察,蠍子對弱光有正趨勢,對強光有負趨勢,但它們最喜歡在較弱的綠色光下活動。
五、減少氣味刺激
蠍子對各種強烈的氣味,如油漆、汽油、煤油、瀝青以及各種化學品、農葯、化肥、生石灰等有強烈的迴避性,可見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這些物質的刺激對蠍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會致死。蠍子對各種強烈的震動和聲音也十分敏感,有時甚至會把它們嚇跑,終止吃食、交尾繁殖、產仔等。
養殖前景
蠍子養殖對養殖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補充作用。在國家對特種養殖業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下,我國蠍子養殖業正在崛起和迅猛發展,蠍子養殖前景還是很大的,在我國養殖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成為我國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的蠍子養殖前景已形成特種禽類、特種獸類、特種水產並駕齊驅的格局,很多品種技術成熟、市場相對穩定,已形成商品化生產規模。
我國現代的特種養殖,在1978年之前,主要由少量的國有單位或國家許可的特殊的村鎮集中飼養。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蠍子養殖前景進入的蓬勃發展階段。
每年都有很多的品種和很多的人進入特種養殖行業。特別是在,近些年,中國特養中的一些品種,在一些局部的地方,發展速度達到200%,有的甚至更快。
隨著科學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全蠍葯用價值的認識、對蠍毒的提取及使用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為此,人們對蠍子的需求量也就逐年增大,人工養蠍無疑是彌補蠍子來源不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