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動漫的畫風,畫工,和畫功分別是什麼
畫風指的是做畫的風格,指畫畫的筆法與構圖;畫工,也作畫功,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藝術工人,也指畫畫的功底。
畫風體現的是創作者對整個動畫風格的定位而非由於技術手段的缺陷所致,包括人物設計,場景,線條,比例,色調等,體現的一種藝術功能。而畫工則體現的是一部片子的純技術含量,包括動畫製作技術,色彩技術,軟體特效技術等,畫質的不同完全屬於技術水平的差別。
(1)中國動漫畫家拿獎圖片擴展閱讀:
畫風相關介紹:
畫風在繪畫界(包括漫畫)指繪畫風格,包括作者對人物,布景等的繪畫手法,線條處理,如對人物鼻子,眼睛,耳朵,肌肉,頭發的線條處理,繪畫手法。在插畫和其他彩色畫中還包括對色彩,色調等其他方面的處理手法。
在動畫領域,由於動畫的每個畫面基本上都是人工手繪,所以畫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的動畫創作者的作畫風格,但動畫不同於繪畫,除了作畫風格之外,動畫畫風還包括動畫的整體色彩風格,色調風格,光線風格,畫面整體風格(畫面的空間感,層次感)等。
Ⅱ 中國動畫大師都有誰
1,萬籟鳴
萬籟鳴(1900.1.18-1997.10.7) 號籟翁,藝名馬痴。世界動畫大師,藝術大師,中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世界著名導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
2,萬古蟾
萬古蟾(1900年1月18日-1995年11月19日),江蘇南京人,中國動畫片的創始人之一,著名的萬氏兄弟之一。萬古蟾於1920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1926年進入長城畫片公司任美工。
3,萬超塵
萬超塵(1906.10-1992.10)。南京人。中國早期美術片的開拓者之一,著名萬家四兄弟之一。生於南京。受其兄影響,自幼喜愛繪畫。17歲考入南京美術專門學校西畫系,後在上海東方藝術專門學校學習裝飾畫。
4,特偉
特偉(1915年8月22日-2010年2月4日),原名盛松,出生於上海市,祖籍廣東省中山市,中國內地動畫導演、編劇、畫家,上海尚賢中學肄業。1951年,執導個人首部動畫短片《小鐵柱》。
5,徐景達
徐景達(1934年-1987年),別名阿達,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崑山市,中國內地動畫導演、編劇、美術設計師、特效師。1956年,擔任動畫短片《我知道》的布景師。1958年,自編自導個人首部動畫短片《趕英國》。
Ⅲ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有哪些
中國當代十大畫家:
國際藝術界2009年選出中國當代十大畫家. 資格為對藝術有重大創新, 為國際尊重及欣賞, 仍然活著的畫家. 十大畫家為吳冠中, 趙無極, 丁紹光, 范曾, 歐豪年, 黃永玉, 范光陵, 陳丹青, 高占祥, 劉國松十位. 排列不分名次.
1. 吳冠中
吳冠中,別名荼,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農村。1942年,畢業於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曾任教於國立重慶大學建築系。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1964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0年,「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賓館畫創作。1978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辦「吳冠中作品展」。1979年,當選中國美協常務理事。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吳冠中回顧展」。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勛位」。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勛章」。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1999年,國家文化部主辦「吳冠中畫展」。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吳冠中在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在海內外享有很高聲譽。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和全國十餘個主要城市舉辦個人畫展,並先後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香港藝術中心、美國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館、堪薩斯大學藝術館、紐約州聖約翰博物館及底特律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巴黎市立塞紐奇博物館等舉辦畫展。已出版個人畫集50餘種、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生命的風景》、《吳冠中文集》等十餘種,曾寫《橋之美》。
2. 趙無極
趙無極1921年生於北平一書香世家。其家族淵源久遠,族譜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趙無極自小即天資聰穎、對文學、中外歷史極感興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親和叔父,對繪畫藝術都十分重視。他的父親常不厭其煩地從美學及技巧的觀點向子女解釋一幅作品的偽劣,他的叔父則經常從巴黎帶回一些仿製名畫的明信片送給趙無極。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對繪畫藝術倍感興趣與好奇,他便是在這種環境下激發起成為畫家的抱負。1935年14歲時,他入杭州美專就讀,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兒到畫油畫,其中也學習國畫臨摹、畫法理論及西洋藝術等課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為師,畫風比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們所謂的「 具象」時期。 1941年,趙無極舉行首次個展,但他不滿意明清以降的傳統中國畫。他盼望有一種更令他滿意的訓練。於是他在1948年與第一任妻子謝景蘭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裡,他結識了許多畫家,如拉吉、哈同、布蘭姆等人,與當時的巴黎塞爾努奇美術館長艾利塞夫熟悉,與詩人米修結為莫逆,而他與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結識。
他的繪畫在巴黎獲得全面開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畫廊舉辦首次個展。他一面作畫、一面思索,西方繪畫發亦已達到一個必須突破的關口,於是他由克利的畫中得到啟示,一躍而入抽象的世界。 他繼續探索繪畫的可能性,而在中國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間觀念中得到認識,將他的繪畫帶到另一個階段。之後,他的畫以色彩和空間分配,領著觀者進入一個似無形又有形的無限世界。 趙無極從塞尚、畢卡索過渡到克利,此時藝術也從架構一個完整的世界過渡到隨機創作的階段。至此,觀眾已無法直接從視覺形象來定義作品的內涵,1952年的作品「靜物」,即是此類轉型作品的典範。畫面中隨意置放一些乾樹枝及雜物,造型奇特且充滿荒涼、神秘的氣氛。對藝術家而言,靜物是色彩與符號,在一定光線下,配上各種冷暖色調的合,他擺脫了具象畫風,從分解主觀的外表,使客觀的形體以簡單的形式出現。 1958年的作品「雲」之後,趙無極的作品不再有標題,他僅在畫布背面註明創作日期。 他六七十年代的作品,逐漸擺脫一切法則,恣意地揮灑他的自由,以各種創新組合的方式去表達內在的需求與感受。趙無極在其80年代以後的作品,隨著年齡及閱歷的增長,注入了較多的溫情與靈逸。激情與對立則逐漸溶進雲彩或水氣中,1986年的重要作品「向馬蒂斯致敬」,人們可以發現他的改變,他較注重畫面的調和,色彩更為流暢。如果說文字元號是他們創作的里程碑,則色彩的運用則擴張了藝術家的繪畫語言。 一直到今天,年屆80多的趙無極仍孜孜不倦地創作,他曾說:「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我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能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
3. 丁紹光
(1939.10—)生於陝西,祖籍山西運城。是以中國現代重彩畫之神韻領世界畫壇之風騷的藝術家。1962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62-1980年,任教於雲南藝術學院。1979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創作大型壁畫《美麗、豐富、神奇的西雙版納》,同年出版《丁紹光西雙版納白描寫生集》。1980年7月,赴美定居。自1986—1996年在世界各國舉辦個人展400次以上,作品收藏遍及五十個國家及地區。各國報刊、電視、廣播、書刊雜志專題介紹上千餘次。1990年在日本世界藝術博覽會上,被選入自十四世紀以來百名藝術大師排行榜,名列第二十九位,是唯一入選的華人藝術家。1993-1995年,連續三年被選為聯合國代表畫家。1993年,聯合國向全球發行丁紹光作品《人權之光》限量出版畫,紀念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1994年,聯合國向全球發行丁紹光作品《母性》限量版畫,紀念國際家庭年。1995年,聯合國向全球發行丁紹光作品《宗教與和平》限量版畫。聯合國郵政局向全球發行丁紹光的作品《西雙版納》和《催眠曲》、《和平,平等,進步》、《文化與教育》六幅作品的郵票,以紀念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首日封和郵票在日內瓦萬國宮博物館永久珍藏。聯合國連續三年撰文向世界一百六十個國家介紹丁紹光的藝術與生活。1995年,聯合國在藝術與集郵項目總結報告中提名表彰了聯合國成立五十年來二十九位當代藝術大師,丁紹光是其中唯一的亞洲藝術家。1998年他第四次受邀創作《美麗的夢》以紀念聯合國人權宣言發表五十周年。由聯合國世界聯合會向全球發行限量絲網版畫,聯合國郵政總局發行首日封。2001年再次受聯合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委任創作《童年》,並向全球發行限量絲網版畫為聯合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義賣。
丁紹光現任中外十餘所大學名譽和客座教授,國際中國美術家協會會長,美國世界美術家聯盟首任主席。各國政府和社會團體頒發給丁紹光幾十個獎狀,包括榮譽市民,金鑰匙,命名丁紹光日等。1996年,經中國文化部批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丁紹光獎全國美術大展》。中國、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台灣、香港分別出版丁紹光畫集。1995年日本NHK出版社出版的《丁紹光作品集》獲世界文化交流金獎。
4. 范曾
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7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半年後轉入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分配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隨沈從文編繪中國歷代服飾資料,並臨摹優秀繪畫作品多件。1978年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1984年調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曾捐款400多萬元人民幣建設該系。 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中國人物畫,兼長詩文、書法。《靈道歌嘯圖》等藏於日本岡山范曾美術館,《八仙圖》等藏於中國美術館,《秋聲賦》等藏於美國伯明翰博物館。出版有《魯迅小說插圖集》、《范曾書畫集》、《范曾畫集》、《范曾吟草》、《范曾書畫集》、《范曾懷抱》、《范曾自述》等。1979年他首訪日本,被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獲日中文化交流功勞紀念杯,1986年獲日中藝術交流特別貢獻金獎。
5. 歐豪年
歐豪年 出生於廣東茂名,一九七0年定居台灣。當今台灣畫壇第一人。歐豪年十七歲師從嶺南畫派巨擘趙少昂,力學精研,卓然自成大家,其繪畫題材兼善畫花鳥、山水、人物、畜獸,對書法與詩文亦多有研究,藝術成就多元而豐富。二十歲左右即參加東南亞巡迴展,往後數十年不斷應邀在海外各地展出,備受國際藝壇之肯定與推崇,並於一九九三年榮膺法國國家美術學會巴黎大宮博物館雙年展特獎。
6. 黃永玉
黃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鳳凰縣城沱江鎮。土家族人。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土家族人,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十六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黃永玉1952年偕同夫人張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先後擔任副教授、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1956年就出版過《黃永玉木刻集》,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