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麼適合聯誼的游戲啊
一、接歌
規則:
1、主辦方先到網上找出20首KTV最受歡迎流行歌曲(要會唱的人很多的那種),列印出其副歌的歌詞(每首都斷開成為上下兩部分,各自打成一頁)。
2、男女分成兩隊,每隊各分到20首歌的一部分歌詞,由女隊第一人選擇唱出其中一首歌的那部分副歌,男隊中誰能接的上其歌的下一部分,即兩人配對成功,先獲得獎品;以此類推,最後唱不出或者接不上的男女罰雙雙擁抱。
二、撈球
規則:
主辦方准備兩個裝滿水的臉盆,裡面各放置20-30個乒乓球,男女生兩人一組共同使用一支乒乓球拍,撈出盆里的乒乓球,放到旁邊一個小盆里,1分鍾或者30秒後,球撈得多的組合勝,可以分多組玩多次。
三、走向幸福
規則:
1、男女各一人搭成一組,女生用紅領巾蒙住眼睛,男生用口罩蒙住嘴(也可改為咬住一個乒乓球,以防偷說話),要求男生在不能出聲的情況下,帶領女生一起穿越過障礙物,走向幸福的彼岸。
2、主辦方要事先預設兩條200-300米左右的道路,路上放置礦泉水瓶、小凳子、小石頭之類的障礙物,兩隊同時出發,男生用動作牽引女生一起前進,半路不能說話,不能碰到障礙物,先到者為勝方!
四、誰是卧底
規則:
參與游戲0的人中,除一人外均拿同一詞語,剩下1人拿到與之相關的另一詞語,即為卧底。每人用一句話描述自己的詞語後,進行投票選出卧底人選,得票多者出局。若卧底出局,則游戲結束。反之,游戲繼續。若卧底撐到最後一輪(場上剩3人時),則卧底獲勝。
五、誰是7號
規則:
任意一人開始數數,1、2、3這樣數下去,逢到7的倍數(7、14、21....)和含有7的數字(17、27....)必須以敲桌子代替。如果有誰逢7卻數出來了,就輸,有誰沒逢7就敲桌子的,也輸。
拓展資料:
1、在大陸,聯誼被解釋為聯合友誼,聯誼會以QQ群等形式廣泛存在,自2009年1月起,聯合友誼社(大慶)等同城交友社團率先興起,適應了網路時代的需求,發展迅速。大陸海外聯誼會等形式也初具規模。
2、在大陸地區現在已出現各式各樣的聯誼形式,較為常見的有酒會、化裝舞會、生日Party、同學聚會等形式。
㈡ 失眠圖片大全傷感圖片(失眠、熬夜、不睡覺)
最近睡得好嗎?
是否也因為工作不得不在深夜加班加點?
是否好不容易趕在12點前忙完了所有事,
躺在床上,卻怎麼都無法入睡?
有報告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
中國人均睡眠時長由8.8小時降至6.5小時。
中國成年人失眠率高達38.2%,
比全球平均高出11.2%。
而90後失眠比老年人嚴重,
1/3的90後在凌晨1點才入睡。
媒體人、醫務人員、公關人、IT從業者尤為嚴重。
睡一個好覺,竟然成了一件有些奢侈的事情。
平行世界裡,
受睡眠困擾的人的故事多種多樣,
看看他們的經歷,
和你有什麼相同,又有什麼不同?
01
他是圍棋選手古力,多次獲得世界冠軍。
對腦力消耗極大的他來說,
睡眠和心態尤為重要。
他自己也非常清楚這一點:
感覺如果沒睡著的話,比較焦慮、比較急躁一點。
多年前的夢百合世紀之戰中,
他敗給韓國棋手李世石。
而在那之前,不眠之夜經常性地伴隨著他,
但越想睡,反而越睡不著:
太想贏了,壓力比較大,
老是想著睡著,但到3點鍾還沒睡著。
越睡不著就越緊張,越緊張就越睡不著,
多少人的失眠之夜,處於這種惡性循環之中。
02
他是陳長城,兒科住院總醫師。
在過去的30個小時里,他睡了不到4個小時。
每隔4天,他就要上這樣一個夜班:
從早上8點,一直到第二天下午4點。
夜班之後,第二天還要繼續上班。
無論凌晨幾點的樣子,他都已見過不知多少次。
值班的時間里,他要負責全部一線搶救,
尋呼機一響起,立馬就要前去解決。
除了忙碌,還有緊張:
做的很多決定,都可能對小朋友有決定性的影響。
人命關天,這樣的凌晨,容不得絲毫馬虎大意。
同樣是兒科醫生的張磊,
連自己5歲生病的兒子都顧不上。
從早上8點,到第二天晚上8點,
一個班就是36個小時。
一天坐診近100個病人,每周還有近20台手術。
妻子忍不住抱怨:
我打電話給你你也不接,你在單位要看病,
你家裡也有生病的小朋友好不好?
高強度的工作顯然影響了他的睡眠,
好不容易有了睡覺的時間,反而無法入眠:
有時候特別忙,
忙到後面你覺得人處於很亢奮、很興奮的狀態,
就是給你時間去睡覺,你也睡不著。
03
他是李海名,從事IT工作。
已到而立年紀的他,家庭和事業卻都沒什麼進展。
到上海這些年,
他幾乎每天重復著公司、住處兩點一線的生活,
回到住處的時間,早則八九點,晚則十一二點。
明明很努力,可上海的房價和高昂的生活成本,
讓他感覺到想要的穩定體面的生活,遙不可及。
回老家?
還是繼續在大城市打拚?
生活的壓力、感情的困擾,前途的迷惘……
常常讓他徹夜難眠。
夜深人靜,思緒繁多,
而這些問題一想,就沒有盡頭,
又是一個不眠夜。
04
她是馬小閑,游戲主播,
也是個沒覺睡的職業。
因為工作需要,她經常需要黑白顛倒,
作息非常不規律。
工作已經如此,但年紀尚輕的她,
有時還會自己主動熬夜。
原因和很多人一樣:控制不住。
雖然沒什麼大毛病,但身體已經開始給她信號了:
早上醒過來之後感覺很疲憊,
不管睡多久,
早上醒來以後都有點腰酸背痛,頭昏腦漲。
05
泣不成聲的她,是一名全職媽媽。
飽受睡眠折磨的原因不是工作,而是孩子。
當媽之後的生活,完全超出了她的預料,
這讓她的情緒幾近崩潰。
為了照顧孩子,凌晨1點、2點、3點、4點……
她不停地醒,不停地起來,像陀螺一樣沒有停歇。
困得不行的時候,卻發現天已經亮了。
孩子出生之後的這些夜裡,
幾乎沒有哪天能睡超過四個小時。
這樣的生活,讓她開始有些產後抑鬱。
晚上孩子和老公都睡著以後,
各種事情各種思緒湧上心頭,
她會忍不住自己流眼淚……
06
每個深夜,都有人通宵達旦;
每個凌晨,都有人無法入眠。
原因多種多樣,
傷害卻是同樣無法避免。
你以為熬夜帶來的僅僅是黑眼圈、浮腫、脫發,
或者第二天有點無精打采?
答案比想像的要可怕許多。
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
維持264小時,也就是11天的清醒狀態,
看看會發生什麼。
實驗第二天,他的眼睛就已經無法聚焦了,
接著,他失去了依靠觸摸來辨別物體的能力。
後來,他變得喜怒無常,動作也無法協調。
在實驗結束的時候,保持專注對他來說已經非常困難,
同時他的短期記憶出現了問題,
變得易怒,而且出現了幻覺。
睡眠不足之後,
學習、記憶、情緒、反應時間都會受到影響。
還會導致發炎、幻覺、高血壓,
甚至和高血糖、肥胖產生聯系。
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死亡。
2014年夏天,年僅39歲的周先生中風身亡。
在此之前,他已連續三天熬夜看世界盃,
事發那天凌晨3點,他又准時坐到沙發上看球,
可比賽剛開始,他便突然不省人事。
醫生全力搶救,依然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醫生介紹,病人是腦干出血引發了中風。
美國亞拉巴馬大學曾有研究發現,
與每晚睡眠7-8小時的人群相比,
睡眠不足6小時的中老年人中風風險要高上4倍。
如今看來,此類危險的發生,
正越來越低齡化。
07
成年人需要保持7-8個小時睡眠,
這是身體的需要,
我們感到睏倦就是身體給我們的信號。
清醒的時候,細胞工作會分解出各種副產品,
比如腺苷,它的積累會增加睏倦感,
於是告訴我們的大腦:該休息了。
之所以喝咖啡能提神,
就是與咖啡因阻斷腺苷受體有關。
其他代謝物也會聚集於大腦,
如果不清理出去,會導致大腦和思想超負荷運轉。
(大腦是怎樣完成清潔工作的)
想像一下,廚房如果一個月不打掃,
會造成怎樣的狀況?
同樣的,如果大腦裡面本身一團糟,
又怎麼讓它正常工作呢?
而大腦的清潔工作,在睡眠時更高效。
08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睡眠的重要性,
他們在不斷尋求著改變。
文章開頭提到的古力,
已經和夢百合世紀之戰中失手的他,不大一樣。
他一直在主動調節自己的作息和睡眠。
如今他已經養成了兩個習慣,看書和踢球。
看書可以讓心態放鬆,而踢球是為了身體。
越來越規律的生活,讓他比以前從容了許多,
如今在比賽的時候,他的思路更清晰、內心更平靜。
總是被現實的煩惱攪得徹夜難眠的李海名,
也在努力調整。
他已經明白,想再多也沒有用,
好好睡覺,白天才能更清醒地解決問題。
彈簧在一定范圍內,松一點緊一點都可以承受,
可是當力量超過彈性限度之後,
它就再也無法恢復原狀了。
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迫熬的夜,
都會在你身體的變化中呈現出來,
而持續的時間越長,後果也就越不容樂觀。
生活的壓力裹挾著我們不敢停歇,
但實際上,良好的休息反而能積蓄更多力量,
不僅提高效率,也還給我們一個更健康的自己。
睡不著的時候,不如放下手機拿起書;
深夜想不清楚的事,不如就留給明天清晨;
難得休息的時候,好好睡一覺會比報復性熬夜更舒服。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而我想,在那些理想當中,
健康,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希望你健康,希望你今晚可以,做個好夢。
東方衛視《追眠記》、
Lessons Worth Sharing | TED-Ed、網路
㈢ 很多人每到晚上就睡不著,科學公認最有用的催眠圖是什麼
1.數羊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天晚上都很難入睡。如果他們不早睡,第二天就沒有精神上的掙扎。以前睡不著的時候會說數羊,現在這個套路對大多數人來說好像沒用了。對於他們來說,用魔法圖片睡10秒鍾,無疑是一件好事。仔細看上圖,有沒有一種數綿羊的感覺?
7.催眠的起源。
神奇催眠10秒,剛剛好,藉此機會學習一下催眠吧!催眠起源於18世紀。當時,德國醫生弗朗茨·安東·梅斯麥發明了一種神奇的療法。他讓病人將腳浸泡在磁化的泉水中,同時握住一根與樹相連的電線。他聲稱樹被磁化了,然後人經歷了催眠。醒來後,他們覺得自己的病「治好了」。
而且Max Mai很快發現,不用磁鐵也能有催眠效果,只要嘴裡有字,就能提示病人處於催眠狀態。然而,這樣的「療效」最初被認為不過是Max Mai的想像。
催眠經歷了幾千年。但這種帶有濃厚神秘主義和玄學色彩的方法,卻長期與庸醫巫術和偽科學聯系在一起,始終擺脫不了尷尬的局面。事實上,催眠的意義和價值取決於人們如何正確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