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張三維圖片里是什麼字啊 聽說是五個字 急急急!!!
這五個字是「劉紅石作品」。圖片中是一座風車,風車下面是草坡。風車的左邊稍遠的地方從上往下排列「劉紅石作品」五個字。
劉紅石是中國三維圖片的代表人物,製作了大量的高水平三維圖片,可以搜索「劉紅石」訪問他的個人網站。
下面這張圖同樣是劉紅石的作品:
(1)小公雞卡通背景圖片擴展閱讀
看三維圖片的一些小技巧:
1、看三維立體圖時,你一定不要只看圖片上的碎片花紋。
2、可以選擇劉紅石製作的三維立體圖進行練習,因為他的作品比較成熟,而且最好選擇表面上的花紋看起來細碎均勻的圖片,那樣可以避免在初步練習中被大塊狀花紋所干擾。
3、正視圖片:要把目光范圍散落在圖片正中間四分之三的區域,視線的焦點則應落在圖片最中心,目光千萬不要游離或者盯著那些細碎的花紋看。
4、焦點後移:你將視線的焦點用很慢的速度穿過圖片,往後方一毫米一毫米地移動,心情不要急躁,心一急就容易移動過頭了。
5、找出感覺:當你視線的焦點穿過三維立體圖片,到達了後方正確的位置時,你會感覺到圖片裡面的花紋開始分成前後兩個層次,背景那層就像一面鏡子,但可能前面一個層次仍然看得不是很清楚。
6、調節焦點:找到第五步的感覺後,需要再次前後移動視線的焦點,找到最佳位置才能讓圖片中前面一個層次的景物清晰可見。
7、經常練習:初步找到感覺的你,對視線焦點的移動力度可能還無法操控自如,因此你需要經常練習,網上有大量三維立體圖片,你可以信手拈來。
②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一】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夥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1.讀懂句子,理解詞語。
2.識字,寫字。
【學前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3.學生觀察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樣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你們認識嗎?(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喊喊他們的名字,和他們打打招呼吧!
板書:小公雞小鴨子
2.結合圖片,說說是怎麼認出他們的。(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
3.繼續板書「和」,揭示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麼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麼,小公雞是怎樣對待小鴨子的?小鴨子又是怎樣對待小公雞的?)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藉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舉鍵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准它們嗎?
出示生字詞:
Kuàir zhuō jí zhí yān sǐ tōu tōu de hū shēn
一塊兒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 死 偷 偷 地 忽然 身邊
(1)指導朗讀,注意讀准兒化音「一塊兒」;「 偷偷地」 中「地」讀輕聲;「身邊」 的「身」讀前鼻音。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開火車朗讀。
(4)齊讀。
3.趣味識字。
(1)用轉轉滑答培盤的方法識字:也-他-地。
①轉盤游戲讀生字。
②指導書寫:「也」是獨體字。跟著老師書空筆順:橫折鉤、豎、豎彎鉤。出示生字「他」「 地」,與「也」字進行比較,找出變化。(這兩個字左窄右寬,「也」字的起筆要收,要有避讓。)
認識部首。注意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③教師范寫,學生描紅,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④反饋、評價。
⑤組詞。
(2)說說自己識記其他字有什麼好辦法。
「河」 :左右結構,用部件組合法記字形,左邊三點水,右邊「燈」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橫下加個「口」字,(可)。書寫要點:①整體位置,左窄右寬。②部件位置:三點水,第一筆靠右,二、三筆對齊。
「哥」,巧記:兩個「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個「可」的鉤去掉。書寫要點:上下兩個「口」字右邊壓豎中線。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聽後評議,相機正音。
三、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生字詞再讀課文,要求:字音讀准,句子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出去玩,小公雞在草地信唯上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小公雞就捉蟲子給小鴨子吃。
(2)小鴨子到河裡____________,小公雞也到河裡,差點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四、布置作業
1.書寫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麼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麼?怎麼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麼?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麼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像: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像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麼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隻()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裡?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麼?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麼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裡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麼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麼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後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後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麼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從中讀出了什麼?(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③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麼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①這兩句讀完後,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麼?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③小鴨子捉魚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像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後,心裡會怎麼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麼?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麼?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 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麼?(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四、布置作業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 板書設計】
5 小公雞和小鴨子
捉蟲子
小公雞 互相幫助 小鴨子
捉魚、救助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1種偏旁,會寫7個生字。
2、通過朗讀比較,聯繫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歡、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加上描述動作情態的詞語使句子更生動形象。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准「不」的變調;通過角色體驗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4.了解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生活習性,感受小夥伴之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2、讀好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對話。
【教學難點】
1、注意「不」 的 變調;
2、初步體會「」偷偷地、飛快地等詞語的用法。
教學准備:
1.(1)課文朗讀動漫。(2)小雞、小鴨的相關知識。(3)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了解小雞、小鴨。(學生)
教學時間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方法學習生字,認識提土旁,會寫「也、他、地」三個字。
2、能藉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准「不」字的變調;讀好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小夥伴之間的友情。
3、聯繫上下文,了解「一塊兒、吃得很歡、急得直哭」等詞語的意思並積累。
教學准備: 生字卡片,小鴨子和小公雞圖飾。多媒體課件設計。
教學流程:
一、謎語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則謎語,請注意聽好了:
謎語一:嘴巴尖尖,頭頂紅冠,腳像竹葉,嘰嘰叫喚。(猜一小動物)
謎語二: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不是擺架子。(猜一小動物)
說說你為什麼知道是小公雞(或小鴨子)的呢?貼上圖片,問:他們長得有些什麼不一樣呢?(他們長得不一樣。嘴:小公雞尖嘴,小鴨子扁嘴。腳:小公雞腳趾分開,小鴨子腳趾間有蹼相連。)長得不一樣,所以他們就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小公雞會捉蟲子,小鴨子會游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的故事,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和"在題目中是什麼意思?("和"表示事情發生在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那麼,小公雞和小鴨子之間發生了哪些故事呢?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兩個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些什麼呢?請你們自己讀課文吧。
1、學生自讀課文,課件出示合作學習目標:
(1)同桌一起拼讀生字2遍,說說怎樣記住生字。
(2)蓋上拼音,同桌互相認生字,小老師教認字。
(3)小組內檢查拼讀生字。
(4)小組四人一起朗讀課文。
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請分組朗讀課文。檢查了解課文內容情況,相應出示兩幅圖畫,板書「互相幫助」。
3、檢查生字反饋情況。
(1)字源識字法,出示「身」字的象形演變,
--身
「死」字的會意演變。
--死
(2)謎語:街中的土堆全拉走(行)
(3)加一加:捉 河 信
(4)換一換:快-塊 很--跟 減--喊
(5)數一數:直
(6)比一比:忽--急 忽然 忽視 忽冷忽熱 忽快忽慢
急忙 著急 很急 心急
(7)演一演:捉 跟 急 喊 行 信 忽 直 身
生字認熟了嗎?我們來開火車認讀生字吧。兩輪認字,抽三個小組認讀詞語。
4、提示「不」字的讀音。
bú bú bú
捉不到 不信 不會 (四聲前面讀二聲)
bù
不行 不好 不高 (其餘前面讀四聲)
點生讀句子;
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
不行,不行,你不會游泳,會淹死的。
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後面,也下了水。
5、老師的謎語又來了,快快開動腦筋啦!
(課件)有水變水池,有人變成他,有土成土地,加女成了她。
指導書寫這三個字。
學生觀察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提示應該注意的地方。
老師在田字格里板書「也」字,邊寫邊講寫字要領。
生在田字格里練習,師巡視。選兩本評議。
老師在田字格里板書「他」「地」字,邊寫邊講書寫要領。生在田字格里練習,師巡視,選一本評議,學習小組內評議。
三、圖文結合,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你每天總是跟誰「一塊兒」玩呢?
2.點生第2自然段。(1)看看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怎樣玩呢?請觀察圖畫說一說。
(2)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吃得很歡寫出了小公雞高興的心情,你會說類似的詞語嗎? (課件補充:睡得 跳得 聽得
跑得 )
(4)可是他的好朋友小鴨子呢?也高興嗎?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體會小鴨子的心情。
(5)小鴨子看到了,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根據情境,補充對話:
小鴨子:嗚嗚嗚……
小公雞:鴨子哥哥,你怎麼啦?
小鴨子:我的嘴巴
小公雞:別哭別哭,我
小鴨子:
(小鴨子吃了一條蟲子)
小公雞:蟲子好吃嗎?
小鴨子:真
小公雞:那我
小鴨子:你真是
(6)讀完了這段話,你明白了什麼?你會和學習小夥伴一起表演這個故事嗎?如果小夥伴不會,你也要幫助一下他哦!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到這里,下節課再讀後面的故事。那麼,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呢?說來聽一聽吧,如果你的小夥伴還有不會的,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公雞和小鴨子》教案【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和新詞。會使用常用詞語。能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了解鴨子和雞的不同特徵。教育學生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2、能正確說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能用「一塊兒」、「飛快地」造句。
4、能有表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會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用「一塊兒」、「飛快地」造句。
教具准備:
放大課文、掛圖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7 小公雞和小鴨子
二、指導學生看圖,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出示圖畫,指導學生看圖:
圖上畫的是什麼?它們在干什麼?
指名說說圖意後,師小結:第一幅圖畫的是小公雞找到小蟲子給小鴨子吃,第二幅圖畫的是小鴨子救小公雞上岸。
2.學生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
3.提出生字:
huànyānsǐtōumìng
喚淹死偷命
4.教學生字。
5.再讀課文,勾畫出不懂的詞語。
6、聯系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叫喚:叫的意思;
淹死:結合課文內容講解;
偷偷地:結合課文內容講解;
救命:和「淹死」對照講解意思。
三、鞏固練習。
1.讀、寫字詞,講詞義。
2.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讀通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看(聽)寫詞語:
淹死 救命 叫喚 偷偷地
2.指名講講詞語的意思。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讀。
(2) 說說事情的地點和人物各是什麼?
地點:草堆里 人物:小公雞 小鴨子
(3)小公雞為什麼能找到許多蟲子?小鴨子怎麼樣?小公雞看見了什麼?它為什麼找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
(4)第一自然段主要講什麼?(第一自然段講小公雞幫助小鴨子找蟲子吃。)
2.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它們又來到什麼地方?小鴨子說什麼?小公雞說什麼?小鴨子聽了,說什麼?齊讀小鴨子的話。但小公雞聽小鴨子的話了嗎?它是怎麼做的?
(3)分角色讀小鴨子和小公雞的對話。
(4)指名說說第二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二自然段講小鴨子不讓小公雞到河裡捉魚,小公雞偷偷地跟它後面下了河。
三、鞏固練習。
1.指導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2.說說這兩個自然段的意思。
四、作業。
朗讀一、二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第一、二自然段。
2.說說這兩段的意思。
二、讀講第三自然段。
1.齊讀第三自然段。
2.這一段有幾句話?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3.思考:
(1)小鴨子正在水裡捉魚的時候,忽然聽見什麼?
(鴨子聽見小公雞的救命聲。)
(2) 它是怎麼做的?
(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讓小公雞爬到自己的背上,往岸邊游去,把小公雞送上了岸。)
(3) 小公雞說什麼?
4.說說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第三自然段講小鴨子救小公雞。)
5.齊讀。
三、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說說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樣互相幫助的?
小公雞的嘴尖尖的,不會游水;小鴨子的嘴扁扁的,會游水。
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叫喚。小公雞找到蟲子就給小鴨子吃。小鴨子聽見小公雞在河裡喊救命,飛快地游過去,讓小公雞爬到自己的背上,把它救上岸。
3.教育學生要向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樣,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四、作業。
1.朗讀課文。
2.背誦和默寫課文。
第四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背誦課文。
2.默寫課文。
二、做課後練習題。
1.第2題:
(1) 讀第三自然段。
(2) 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
(3) 說說每句話的主要意思。
(4) 這一段主要講什麼?
2.第3題:
(1) 出示題目:
①小公雞的嘴( )的,會( ),不會( )。
②小鴨子的嘴( )的,會( ),不會( )。
(2) 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寫。
(3) 小結。
3.第4題:
(1) 讀下面的句子: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一塊兒去玩。
②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2) 說說帶點詞語的意思。
(3) 讓學生用帶點的詞語說句子。
(4) 把說的句子寫下來。
4.第5題:
(1) 讀下面的一段話。
小鴨子聽見小公雞喊救命。小鴨子讓小公雞坐在自己的背上,往岸邊游去。它飛快地向小公雞身邊游去。
(2) 找一找這段話中有什麼錯誤。(句子順序錯了)
(3) 讓學生重新排列一下。
(4) 齊讀排好的句子。
三、作業。
第2.3.4題。
③ 求此PS過程,謝謝
1、打開雞圖,用鋼筆把含叢雞卜源的外輪廓勾勒出來,勾完後把路徑選為選區,談弊櫻按下方的添加矢量蒙版,再用魔棒把白色部分刪除。
2、打開背景圖,背景圖層要放在雞的上面,弄為剪貼蒙版。
3、最後設置斜面浮雕效果
④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什麼課文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書(2017春季修訂版)第5課的課文,是一篇童話。
3、課文內容的延伸性。
課上,可以讓學生試段州著復述課文講的故事,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感知生活道理,教育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和其他同學互相幫助,團結友愛。
⑤ 故事小雞和小鴨圖片大全
① 看圖寫話念州小雞和小鴨一起避雨
在一個山腳下,抄住著小雞姐妹倆,它襲們是姐姐丁丁和妹妹冬冬。
星期天上午,天空陽光明媚,小雞們又說又笑地來到公園,玩得正開心。突然,天空刮來一陣大風,雷公公大叫一聲,一道道閃電滑過了天空,下起了傾盆大雨,雨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從天上落了下來,小雞們撒腿就跑,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這時,她們碰到了鄰居小鴨,小鴨說:「瞧,你們身上都濕漉漉的,我來幫你們摘片荷葉當雨傘吧。」小雞說:「太好了。」於是小鴨飛快地跳進小河裡,摘了一片荷葉,馬上跑過去把荷葉給小雞當傘。小雞說:「謝謝你,小鴨。」小鴨說:「沒關系,小雞,我把你們送回家吧!」小雞說:「小鴨子,你真好。」
她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② 作文圖上有小雞和小鴨在水上玩它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
小雞不會水,小鴨背小雞過河。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攔高雀採納喲!
③ 小雞小鴨過河看圖寫話
1、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認真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仔細觀察理清圖意、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簡早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你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因此理清圖意,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以及合理推測很重要。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在寫話的時候增加合理的想像,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④ 小雞和小鴨看圖寫話
一天早上,天氣晴朗,天空飄著朵朵白雲。小鴨和小雞約好去山那邊樹林玩,走版著走著,它們看見前面有一權條小河,河面上沒有小橋,小雞不會游泳,要怎麼過去呢?它們犯愁了。這時小鴨想到一個辦法了,自己會游泳可以背小雞過河。於是小雞小心的爬上小鴨的背上,小鴨慢慢地游到岸邊,小雞先爬上岸,然後把小鴨拉上去,就這樣它們順利地上岸了。
它們高興地繼續向前走著,邊走邊欣賞著路邊的風景,一不小心,小鴨掉進一個坑裡了。這下麻煩了,因為坑有點深,小鴨爬不上來,小雞也夠不著拉它上來。這是小雞想起一個辦法,它找來個盆子到河裡裝水來,倒進坑裡,小雞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裝水倒水,小鴨慢慢浮上來了,小鴨感動地對小雞說:「今天謝謝你救了我,在不是你我就回不了家了。小雞說:「我們是好朋友。」它們高興的笑了,繼續玩去了。
⑤ 小雞和小鴨對話的故事
小雞和小鴨的故事:
有一天,小雞遇到了小鴨。小雞說:「你看我的羽毛多漂亮啊!內」小鴨說:「我的容腳掌才美呢!」於是它們爭論起來。
這時,白鵝大哥來了,它說:「你們別爭了,做一次比賽吧。」小雞和小鴨都答應了。白鵝大哥說:「第一項比賽是游泳。」
小鴨聽了後,二話不說就跳進河裡開始遊了起來。小雞不甘示弱,也跳進了河裡。小雞哪裡會游泳啊,一到河裡就喝了幾口水,差點被淹死。小雞被白鵝大哥救了上來。
第二項比賽是捉蟲子。小雞一會兒就捉到了十幾條蟲子,而小鴨一隻也沒有捉到,哭喪著臉,承認了失敗。
白鵝大哥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以後大家都不要驕傲了。」小雞和小鴨慚愧地點了點頭。
⑥ 小雞和小鴨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小雞與小鴨的故事!
小雞和小鴨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每天朝夕相處,形影不離。
有一天,他們都說自己的本領大,誰也不服氣誰。小雞得意地說:「咱們來比賽捉蟲子,怎麼樣?」小鴨不屑一顧地說:「行,比就比,誰怕誰呀!」小雞又不緊不慢地說了比賽的規則:各自把捉到的蟲子放進盆子里,如果在規定的時間內,誰捉到的蟲子最多,誰就獲勝。
比賽開始了,他們飛快地捉起蟲子,不一會兒,小雞捉到了許多的蟲子,小鴨捉了大半天,連一條蟲子也沒捉到。小鴨氣得都跺起了腳,跑過來怒氣沖沖地說:「這樣不行,捉蟲可不是我的強項!咱們換一種方式比賽。」小雞連忙問:「你想換什麼方式比賽?」小鴨趾高氣揚地說:「游泳唄!在規定的時間內,誰先游到河對岸就算贏。」
又開始比賽了,小鴨輕松地游到了對岸。小雞呢,他剛下水就被嗆了好幾口水,狼狽地跑回岸邊。
正在這時,河岸上的老牛看見了說:「這是怎麼回事?」小鴨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老牛,老牛語重心長地說:「原來是這樣,但要記住,你們各有各自的本領,千萬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小雞和小鴨聽了,都羞愧地低下頭,互相道歉後又開心地玩了起來。
小雞和小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也有短處,切勿以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這不是一件光榮的事!
⑦ 小雞和小鴨的故事
小雞和小鴨的故事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兩個好朋友。它們經常一起玩。有一天,它們走啊走,走到草地上。小公雞在草地上找到許多蟲子,用尖尖的嘴巴啄蟲吃,啄了一條又一條,吃得真歡。小鴨子用扁扁的嘴巴啄蟲子,啄來啄去啄不起,急得「呷呷呷」地直叫。小公雞看見了說:「小鴨子別著急,我來幫你啄吧。」它就把啄到的蟲子和小鴨子一起吃。小鴨子高興地說:「謝謝你,小公雞。」小公雞和小鴨子到小河邊去玩。河裡有美麗的荷花,可愛的小金魚。小鴨子說:「小公雞,我到河裡捉魚給你吃。」小公雞說:「我也去。」小鴨說:「不行,不行,我的身體扁扁的,腳上有蹼,能像小船一樣在水上游,你長得和我不一樣,下水會淹死的!」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後面下了水。小鴨子在河裡正忙著捉魚,忽然聽見小公雞喊:「救命,救命。」它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救起小公雞,讓它騎在自己的背上,向岸邊游去,小公雞象做船一樣,一會兒就上了岸,它對小鴨子說:「謝謝你,小鴨子。」河裡的小魚和荷花看到它們這么友好,都笑了。
小雞和小鴨是好朋友。有一天,它們在草地上玩,玩得很開心。突然,小鴨一不小心掉進了一個大坑裡,怎麼跳也跳不上來。小雞圍著坑焦急地轉來轉去,心想:怎麼辦呢?就在小雞焦急的時候,它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興奮地說:「對了,小鴨會游泳,我只要把坑裡的水灌滿,小鴨就可以游上來了。」說著,小雞拿來兩只水桶,飛快地向河邊跑去。好一會兒,坑裡的水灌滿了,小鴨得救了。小鴨連聲說:「謝謝你救了我!」
請採納,謝謝支持!
⑧ 小雞和小鴨吃蟲的故事,看圖寫話
。。。。。愛服了有
⑨ 看圖寫話圖中有一隻小鴨和一隻小雞怎樣編故事
《小公雞和小鴨子》「喔喔喔……」每天早上,小公雞都會不辭勞苦地准時叫人們起床,自從學會打鳴以後小公雞,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因此,小公雞非常受歡迎。一天,小公雞外出覓食,看見小鴨子迎面走來,小鴨子垂頭喪氣,滿臉愁容。小公雞問:「鴨子姐姐,你怎麼了?」小鴨子說:「我心愛的花頭巾被風刮到樹枝上了!我既不會飛,也不會爬樹,簡直愁死了!」小公雞說:「我會飛,咱們先看看去。」它們來到一棵大樹下,小鴨子告訴小公雞:「你看,我的花頭巾就在上面。」小公雞看了看,它先往後退了一段距離,然後,猛跑幾步,奮力揮動翅膀,飛到了大樹上。小公雞小心翼翼地把花頭巾從樹枝上取下來,遞給小鴨子,小鴨子不停地說:「謝謝你。」小公雞說:「不客氣。」它們相跟著來到河邊玩耍。小公雞給小鴨子捉蟲吃。小鴨子說:「謝謝!你在河邊先等一下,我下河給你捉魚吃。」小公雞說:「鴨子姐姐,我也去!」小鴨子說:「你不會游泳,下水會淹死的。」說完小鴨子就下河捉魚去了!小公雞看到小鴨子在河裡游得非常靈活,感覺學游泳應該很容易。它趁小鴨子不注意,偷偷地下了河。小鴨子正在河裡抓魚,忽然聽見小公雞的呼救聲,它急忙向小公雞游過去。小公雞得救了!說:「謝謝鴨子姐姐。」小公雞問小鴨子:「為什麼你會游泳,而我卻不行呢?」小鴨子說:「我們鴨子的身體天生就適合游泳,我們身體寬大,就像一艘平底船,穩定性極好,浮力也足夠大,我們的羽毛充滿油脂,防水性很強,所以我們很快就能掌握游泳技術。而你們公雞的身體結構天生就不適合游泳,尤其是你們的羽毛,一旦沾水,就會變得死沉死沉的,根本浮不起來,你看你現在不就是變成了一隻落湯雞了嗎?」哦!原來如此,小公雞恍然大悟。
⑥ 這個圖片的含義是啥子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全集,寓意深遠!
中國吉祥紋飾源遠流長,通常都是以吉祥語、民間諺語、神話故事為題材,用借喻、比擬、雙關、象徵等表現手法,將圖案和吉祥語完美結合,凝結著人們的美好願望。
經過2000多年的歷史沉澱,吉祥圖案日趨豐富,下面考考大家,你認識或記得多少個呢?
官上加官
雞冠花和一隻雄雞的圖案
雞冠花的冠與官同音,雄雞的冠也與官同音同聲。官上加官,即官位連續提升的美好祝願。
喜從天降
蜘蛛從蛛網長長地掛下來的圖案
蜘蛛在今天不少人不待見,但是在唐朝,蜘蛛因其停於壁上的形狀,被稱為壁錢。一般認為此蟲出現乃是吉兆,稱之為蟢或蟢蛛。宮中妃嬪將它作為當晚能夠得到皇帝寵愛的吉兆,見之則喜,被稱為喜子。
《西京雜記》中稱,收集蜘蛛即可百事歡喜。劉勰的《新論》中也說,見畫蟢子為喜樂之兆等等。
喜得連科
喜鵲站在蓮花和蘆葦叢中
在民間傳說中喜鵲是能報喜的鳥類,這里利用「蓮」、「連」同音,蘆葦棵棵相連,「棵」與「科」同音,組成了「喜得連科」的吉祥紋。「喜得連科」寓意學子連連取得應試好成績。
福在眼前
圖案為蝙蝠與一枚古錢
古錢是孔方外圓,借孔為眼,錢與前同音,亦稱「眼前是福」。
福至心靈
圖案為蝙蝠、壽桃、靈芝
桃為壽而其形似心,借靈芝之靈字,表示幸福到來會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平安如意
花瓶中插一柄如意的圖案
如意是隨佛教一道從印度傳來的(梵語阿那律)。傳說僧侶講經時,為避免忘詞,常將要點寫於其上。今菩薩像往往手持如意,為佛具之一。從古至今,如意祥雲一直是最吉祥的圖案之一。
五福捧壽
圓形篆體的壽字或桃周圍列五隻蝙蝠的圖案
《尚書·洪範》雲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長命、富貴、健康寧靜、道德良心得到滿足、得善終這五點,是中國古人對一生福氣的終極追求,五隻蝙蝠圍繞壽字飛行,就代表了五福捧壽。
壽居耄耋
壽石搭配菊、蝴蝶、貓的圖案
《禮記》說:「七十曰耄,八十曰耋,百年曰期頤」。古人活到七、八十歲的很少,耄耋就代表非常長壽了。所以用貓和蝴蝶的圖案指代長壽的美好祝願。
鶴壽龜齡
圖案為一龜一鶴
《韻會》:「龜為甲蟲之長」。龜壽萬年,是長壽的象徵;鶴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鶴千年則變蒼,又二千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龜鶴同齡,乃同享高壽之意。
三綱五常
五個文人圍著三隻缸品酒的圖案
三綱指君臣、父子、夫婦之道。五常即仁、義、禮、智、信。缸與綱同音同聲。嘗與常同音同聲。三缸通三綱,五嘗通五常,最終構成了這一通俗的畫面,表達古代社會對人際關系與為人品質的基本要求。
平生三級
平花瓶插三枝戟旁邊配笙的圖案
瓶與平同音。笙與升同音。戟與級同音異聲。用諧音表示平平安安連進三級官等,意指榮升速度之快。
吉慶有餘
戟和磬兩頭掛魚插於花瓶的圖案
戟與吉同音異聲。磬與慶同音同聲。魚與余同音同聲。這幅畫面容易和前邊的平生三級搞混,只要注意看有沒金魚的要素,如果有,就是吉慶有餘的意思。
四海昇平
圖案為四個娃娃抬起一瓶
四個小孩(海)抬起(升)一瓶(平),表示四海昇平,以此表達人民厭惡戰亂,熱愛和平之善良願望。
喜象昇平
一隻大象馱著一個寶瓶的圖案
象壽命極長,可達二百餘年,被人看作瑞獸,也喻好景象。寶瓶,傳說觀世音的凈水瓶,亦叫觀音瓶,內盛聖水,滴灑能得祥瑞。「太平有象」也叫「太平景象」、「喜象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
三羊開泰
三隻羊並立的圖案
羊、古同祥字,寓吉祥。三羊喻「三陽」。三陽,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陽氣盛極而陰衰微也。開泰即啟開的意思,預示要交好運。「三陽開泰」,寓意祛盡邪佞,吉祥好運接踵而來。
二龍戲珠
圖為兩條雲龍一顆火珠
龍,《說文》十一:「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鉅,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珠,指夜明珠、珍珠。後演成「耍龍燈」的民俗活動,「二龍戲珠」即由「耍龍燈」演變來的,有慶豐年,祈吉祥之意。
金魚搖尾
兩條金魚擺動尾巴的圖案
金魚,亦稱「金鯽魚」,由鯽魚演化而成的觀賞魚類。魚與「余」同音,隱喻富裕、有餘,年畫多喜這個題材。「金魚搖尾」,言財富極多。
室上大吉
一隻公雞站在石頭上打鳴的圖案
石,即指室,房屋、房間、內室。「雞」、「吉」諧音。「石(室)上雞鳴(大吉)」,寓意閤府安康,生活富裕,大吉大利。
喜報三元
圖案為喜鵲三、桂圓三或元寶三
古代科舉制度的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jie,四聲)元、會員、狀元,合稱三元。明代科舉以廷試之前三名為「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三元」是古代文人夢寐以求升騰仕取之階梯,喜鵲是報喜之吉鳥,以三桂圓或三元寶寓以三元,表示一種希望和嚮往的圖案。
福壽三多
圖案為一蝙蝠 一壽桃 一石榴或蓮子
「三多」指多福多壽多男丁,為祝頌之辭。蝙蝠取其福,壽桃取其長壽。石榴取其子多之意,「蓮子」乃連子之意。
事事如意
圖案為柿子如意
《爾雅 . 翼》:「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蠢,五霜葉可玩,六佳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臨書」柿與事同音,加之如意,寓意事事如意或百事如意或萬事如意。
瓜瓞(dié)綿綿
圖案為「蝴蝶」、「瓜」、「瓜蔓」
大瓜與小瓜喻子孫昌茂,繁衍不息。多用於民間男女衣服、首飾及掛飾等,流行於明清時期。
富貴長春
牡丹和月季花的圖案
周敦頤《愛蓮說》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又因《廣群芳譜》記載,「薔薇花月月開放,又稱月季。因其四時不絕,亦稱作長春花」。將牡丹和月季並提,就代表了常年的富貴吉祥。
丹鳳朝陽
朝陽丹鳳一齊鳴的圖案
出自《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
和合二仙
圖案為寒山、拾得二聖
和仙、合仙,是指高僧寒山和拾得。寒山,一稱寒山子,唐代僧人,相傳他居豐縣(今浙江天台)寒岩,喜吟詩飲酒,與天台國清寺僧人拾得為好友。清雍正十一年,寒山,拾得被封為和聖與合聖,世人稱「和合二仙」或「和合二聖」。「盒」與「合」、「和」同音,喻「和合」。舊時民間嫁娶,喜掛和合像,取「和諧好合」之意,以圖婚姻美滿。
鳳喜牡丹
飛鳳穿行於牡丹之中的圖案
「鳳喜牡丹」,也有「鳳穿牡丹」一說。鳳為白鳥之王,牡丹為百花之王,兩相結合,象徵著安寧吉祥,富貴興旺。宋元時已有此類圖紋,明清時期尤為盛行。多用於貴族男女衣服、首飾。
龍鳳呈祥
圖案為一龍一鳳
龍的傳說有很多,記載文獻也很多,但將龍和帝王聯系起來的是司馬遷的《史記》。鳳凰在劉安《淮南子》一書中開始被稱為祥瑞之鳥,雄曰鳳,雌曰凰。龍鳳都是人們心中的祥獸瑞鳥,哪裡出現龍,哪裡便有鳳來儀,象徵著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魚躍龍門
圖案為天上有一條雲龍,水中有一鯉魚。或一龍首鯉身;或一鯉魚翻躍龍門之上。
古代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凡是鯉魚能跳過龍門的,就可以變化成龍,不能跳過龍門的,點額而歸,故黃河之鯉魚多有紅色在額頭。魚躍龍門表示青雲得路,變化飛騰之意。
鶴鹿同春
圖案為鶴鹿與松樹
古人稱鹿為「仙獸」神話故事中有壽星騎梅花鹿。鹿與陸、祿同音。鶴是仙禽,《崔豹古今注》:「鶴千年則變蒼,又兩千歲則變黑,所謂玄鶴也」。鶴與合諧音,固有「六合」(指天、地、東、南、西、北)同春之意和富貴長壽之說。
喜上眉梢
圖案為梅花枝頭站立兩只喜鵲
古人認為鵲靈能報喜,故稱喜鵲。兩只喜鵲即雙喜之意。梅與眉同音,借喜鵲登在梅花枝頭,寓意「喜上眉梢」、「雙喜臨門」、「喜報春先」。
三多九如
圖案為蝙蝠、壽桃、石榴、如意
《詩·小雅·天保》:「哪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天保》篇中連用九個如字,寓為祝賀福壽延綿不絕之意。圖案中以如意表示九如。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藝術,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後人、凝聚國民的力量。希望在全社會形成弘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每個人都應貢獻一份力量。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自「壹號收藏」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與寓意
八仙慶壽
八仙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傳說為赴王母壽宴,各顯神通渡海。圖為眾仙集松柏之間,仰望雲間,口頌祝詞之情景。
群仙獻壽
西王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女仙。她不但長得美貌無比,而且長壽。在她的仙居之地種植蟠桃,此桃三千年開一次花結一次果。每逢蟠桃熟時,西王母在瑤池召集群仙,舉行壽筵,群仙在祥雲中為其祝賀,此圖乃稱「群仙獻壽。」
瑤池集慶
此為群仙為西王母祝賀生誕圖案,王母壽宴於瑤池,群仙趕來賀壽。寓集慶、福祿壽全,永享富貴。
關聖辟邪
這就是五月十三祭關的緣故。至於懸貼關公圖形,更有祈其時顯靈,為自家驅斬一切妖邪而納福的廣泛意義。
和合二聖
和合神即萬回。《太平廣記》言萬回僅一人。「和」、「合」為二神,始於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封天台山寒山大士為「和聖」、拾得大士為「和聖」。
民間年畫常繪二聖,一持荷花,一捧如意和圓盒,「荷、盒」與「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諧,魚水相得。
此圖寓意夫妻和睦則福祿無窮,所謂「家和萬事興」者也。
百無禁忌
傳說姜太公相周伐紂,百戰伐功後,即奉元始天尊之命,撐著玉符、金敕,登上封神台,大封陣亡忠臣、逢劫神仙,使遊魂各有所依。
諸神得知後,都感佩不已,於是相約:「往後無論姜太公到誰管轄之地,一概退避三舍,將自己的血食承讓與他。」
因此姜太公所到之處,即百無禁忌。民間貼此畫,認為有鎮邪之用。
天官賜福
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天官,即《三元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之一;又稱「福、祿、壽」三星中的「福星」。天官可謂神人,圖中又有蝙蝠飛來,寓福自天上來,多用於生誕的祝頌。
指日高升
天官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賜福祿之神。
「指日」意為不久之後就能陞官。圖中天官手指天中之日,寓吉兆。寓意陞官後,如日中天、步步高升。
加官受祿
神話傳說中,「天官」是賜福世人之神,鹿為瑞獸、神鹿。
圖中天官束帶加冠裝扮,「加冠」與「加官」同音同義,「鹿」與「祿」同音。
舊時為官者貴,人們願子孫均能陞官發財。這里指名利雙收之意。
洞天一品
中國神話傳說「洞天」是神仙的仙居。
據說宋代大書畫家米蒂深受太湖石,將其最喜愛的觀賞石命名為「洞天一品」,每日衣冠整齊,對著太湖石三拜九叩,以此表達對該石的珍愛。
太湖石又被稱為「壽石」,中國古代官制的最高官階為「一品」。此圖寓意人傑地靈,頌祝長壽。
羲之愛鵝
圖案中羲之愛鵝的典故出自《晉書·王羲之傳》,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性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市(買)之。道士雲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
據說,鵝在水中,紅蹼拔清波,羲之從中悟出運筆之神韻,其字出神入化,流暢瀟灑,王羲之被稱為書聖。後人學字運筆均學王羲之。寓勤學苦練、風雅助人之意。
劉海撒錢
圖案由劉海蟾、古錢組成。
劉海蟾,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時燕山人。一說名哲,字元英,後梁廣陵人。事燕主劉守光為相,好學習,後受仙人點悟,棄官隱修於華山、終南山,果然得道成仙。元世祖時封為「明悟弘道真君。」
「劉海撒錢」寓意放棄功名利祿,淡泊修行。中國民間流傳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說法,贊揚視金錢如糞土人的品格。
傾聽佳音
鍾馗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赫赫有名的斬鬼之神。鍾馗亦有「終葵」之稱。
天中辟邪
農歷五月五日天中節。鍾馗在唐宋時期就被尊為辟鬼之神。「天中辟邪」是端午節家家喜聞樂見的圖案。
恨福來遲
鍾馗是傳說人物。
相傳唐明皇於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大鬼自稱名鍾馗,生前曾應武舉未中,死後決心消滅天下妖孽。唐明皇醒後,命畫工吳道子繪成圖像(見沈括《夢溪筆談》)。
舊俗端午節多懸鍾馗之像,謂能打鬼和驅除邪祟。天中即天中節,《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端午,也作端五。陰歷五月初五,民間節日。圖中的蝙蝠寓意福來,恨福來遲之意。
雙喜臨門
喜鵲在古時候曾被叫做「神女」,俗稱喜鵲為喜鳥。
姐妹二人推開房門,見兩只喜鵲正迎面飛來,寓意喜慶、快樂的事情即將來臨,此圖案為雙喜臨門。
家家得利
圖案中的鯉魚,是雙關諧音。鯉魚的「鯉」與「利」諧音,「魚」與「余」同音雙關。在中國古人的心目中「鯉魚」象徵著富裕、吉慶。
此圖寓意各家各戶家家得利,富裕有餘。
三綱五常
圖中有三口缸,五位老者在嘗酒。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寓人要有德行禮儀規范。
「缸」與「綱」同音,三綱為君臣、父子、夫婦之道德約束。
蒼龍教子
圖案由大小兩條龍組成,喻父子二人。諺語中有望子成龍之說,寓父養子,應與教,養不教,父之過。
丹鳳朝陽
圖案由鳳凰、梧桐樹、太陽組成。
俗語雲:「沒有梧桐樹,招不來金鳳凰。」鳳凰與梧桐、太陽組成的圖案,寓意天下太平、普天同慶、人民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
鸞鳳和鳴
鳳凰,亦作「鳳凰」,傳說中的神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
其形據《爾雅·釋鳥》郭璞註:「雞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欽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安寧。」
古來有關鳳凰的傳說故事很多,像「鳳凰於飛」、「和鳴鏘鏘」、「五世其昌」這些句子,其中「鳳凰於飛」因容易用形象表示,吉祥圖案中一般稱為「鸞鳳和鳴」,特指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子孫繁盛,家業興旺。
百鳥朝鳳
傳說黃帝即位之後,勤政愛民,天下太平。
鳳凰偕百鳥翱翔起舞,引吭鳴囀,這種百鳥朝鳳景象甚是罕見。
後人依此傳說繪制百鳥朝鳳圖,寓太平盛世。
百鳥朝王
鳳凰為中國傳說中的瑞鳥,在百鳥中雄居首位。鳳是鳳凰的簡稱。
《大戴禮.易本命》雲:「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為之長。」它與龍一起構成了龍鳳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關於鳳凰的生成,《春秋演孔圖》雲:「鳳,火之精,生丹穴。」《春秋元命苞》曰:「火離為鳳。」言鳳凰為五行中的火所生成。
鳳凰即為瑞鳥,百鳥之王,為百鳥之長,群鳥皆從其飛。
傳說鳳凰雄為鳳,雌為凰。全身羽毛皆成文字,首紋曰德、翼紋曰禮、背紋曰義、鷹紋曰仁、腹紋曰信。
人們傳說鳳凰非梧桐樹不棲,非竹蟲不食,飲靈泉,百鳥從之。
鳳凰的「凰」與「皇」同音,寓意人們感得君主之意。
如意吉祥
圖案中有象、如意、萬年青、寶瓶、魚等。
「象」與「詳」諧音,寓意吉祥如意。
萬年青,「萬」與「萬」同字,「魚」與「余」同音,寓意萬年有餘。
寶瓶,「瓶」與「平」同音,寓意太平有象。
百子圖
百子圖,我們也叫它百子迎福圖,一種畫著眾多小孩,祈求多子多孫的畫。楊緋楨《六宮戲嬰圖》詩雲 :「百子圖開翠屏底,戲弄碰扭未生齒。」宋代辛棄疾《稼軒詞·鷓鴣天·祝良顯家牡丹一本百朵》詞雲:「恰如翠幙高堂上,來看紅衫百子圖。 」 即通常所說的「嬰戲圖」,是傳統裝飾紋樣之一。通常指繪有很多穿各色衣褲,做不同游戲的男孩的畫面,故名。
「百子圖」始創於宋徽宗時宣和畫院,圖為小童游戲於庭前階下,百童稚嬉娛之狀,寓意喜報多子,多福,多壽(三多),以百子舞龍類的畫面最為有趣,清乾隆以後盛行此種紋飾百子圖,一般也叫作百字迎福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特定含義。由於百子圖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賀的良好願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至的狀態。在禮儀之邦的中國,上到古代的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文人、平民,都願意在喜慶、甚至平常日子用上它,因為大家相信,願望好的結果一定會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它的一種特定含義。由於它含有大或者無窮的意思,因此把祝福、恭賀的良好願望發揮到了一種極至的狀態。在禮儀之幫的中國,上到古代的皇帝、士大夫,下到普通文人、平民,都願意在喜慶、甚至平時用上它,因為大家相信,願望好的結果一定會好。
下圖為李伯實先生所繪的《百子圖》,整幅畫卷充滿了喜慶、祥和的氣氛。以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活靈活現地描繪出孩童稚趣的心理和天真可愛的象貌。春夏秋冬百子圖四幅共一百個娃,每個神態都不同。根據我國古代傳統風俗,婦女懷孕後,娘家都要送幾幅「百子圖」,掛在卧房或客廳的牆壁上,好讓孕婦常常看到那些白白胖胖的小孩,希望這位孕婦也生下一個像百子圖上的小孩,那般可愛。
大人虎變
虎為山林中的猛獸,歷來被稱為「百獸之王」。《說文》雲:「虎百獸之君也。」《風俗通》中說:「虎為陽物,百獸之長也。」
虎樞星散開而形成,白虎為「四靈」之一,白虎仁慈,不傷人害物,如白虎早上鳴如雷聲,則預兆有聖人出現。
自古以來關於虎的詞令很多,稱英勇善戰的將軍為「虎將」,雄健奮發的兒子為「虎子」,威武雄壯的步伐為「虎步」,睥睨雄視為「虎視」,形式雄偉為「虎踞」,豪雄人傑奮發為「虎嘯生風」等等。
虎為陽獸,代表雄性,白虎象徵著秋季和四方。虎是勇氣和膽魄的象徵,它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
《易經》革卦如雲:「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又稱雲從龍,風從虎,虎嘯生風為大人者。
寓革新大業,事業有成。
太獅少獅
獅子與虎一樣,在百獸中也稱之王。獅子兇猛威嚴,獅因在百獸王的地位,被以藉以象徵人世的權勢、富貴。官府門前獅子左邊代表「太師」,右邊的獅子代表「少師」。
「獅」與「師」同音,表達吉祥意願。古代官制有太師、少師。太師為三公子一,少師為三孤之一,都是指導、輔弼天子皇上為政的高官。明清補服的補子綉有獅子,為二品武官。
圖案中有大小兩頭獅子,「大」與「太」似音,「小」與「少」似音,「獅」「師」同音。太師、少師為古代官名,大小獅子喻太師、少師,寓世世代代高官厚祿。
君子豹變
豹也是百獸中的佼佼者,它不僅威猛矯健,且豹紋絢麗多彩。
《易經》革卦中雲:「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君子豹變」頌祝為君子之人赤膽忠心,助成大業。
報喜圖
豹威猛矯健,豹紋光彩奪目。
古人把豹紋繪綉圖案作為爵祿、榮譽的象徵。
如宋代的「豹尾旗」、「豹尾車」。清代三品武官服飾的補子上綉的豹紋等。
早在民間,用「豹腳紋」、「豹頭枕」等是為了驅魔辟邪,邪惡遠離的意思。
豹與喜鵲組成的圖案,喜鵲寓喜,「豹」與「報」同音,喻大喜臨門。
八駿馬
圖案中有八匹形象各異的駿馬。
中國古人視馬為尊貴、祥瑞的象徵。
傳說周穆王巡遊天下時,各地官宦獻媚送馬,周穆王擇其善跑俊美者組成八駿。
《拾遺記·周穆王》載:「周穆王馭八龍駿巡天下,八匹神馬輔王而行,功勛卓著。」
在唐代,馬為最高統治者權威的象徵,中國人十分喜愛馬的矯健雄資和永遠奔騰向上的精神。
鶴鹿同春
梧桐樹,落葉喬木,樹干平滑挺直,桐木是製造樂器的好材料。
「桐」與「同」同音,「同春」,像春天一樣美好。「鶴」、「鹿」都是瑞獸。隱喻「祿」、「壽」。「鶴鹿同春」祝頌長壽之詞。
百祿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西王母,太陰之精,天帝之女也,慕黃帝之德,乘白鹿來獻白玉環。又神人自南來,乘白鹿獻,帝德至矩乃出。」鹿,「千年為蒼鹿,又五百年為白鹿,又五百年為玄鹿。」
《宋書》:「虎鹿皆壽千歲,滿五百歲者其毛色白,以五百歲者,即能變化。」鹿壽可達兩千年以上,乃為長壽仙獸。
鹿為長壽、繁榮昌盛的美好象徵。
「鹿」與「祿」同音,圖案由一百隻鹿組成,故百鹿即百祿,寓福壽雙全,高官厚祿。
三陽開泰
「易經」陽卦,三陽為六十四卦中少見。泰卦也是陽,均為吉兆。
「羊」與「祥」諧音,寓吉祥。三羊喻「三陽」。
三陽,卦爻之初九、九二、九三,陽氣盛極而陰衰微也。
開泰,泰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萬物通。開泰即啟開的意思,預示要交好運。
「三陽開泰」圖案,寓意祛盡邪佞,吉祥好運接踵而來。
九陽啟泰
圖案中有九隻羊及松、竹、梅。
九陽指日。《楚辭·遠游》:「朝濯發於湯谷兮,夕餘身兮九陽。」這里「羊」與「陽」同音。九,泛指多數或多次。
啟泰即開泰。寓意走運,好兆頭。
「羊」古「祥」安,羊喻「祥」。九羊,吉祥如意之事,數不勝數,連綿不盡。
「松」四季長青,象徵長壽。
「竹」與「祝」諧音,喻祝福。
「梅」與「眉」同音,暗含「喜上眉梢」意也。
「九陽啟泰」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順遂。又稱「九陽開泰」。
一品當朝
圖案由一隻鶴立於潮水拍岸的岩石上組成,鶴為長壽祥瑞之鳥,為鳥類宗長,鶴為一品鳥。
中國古代官職最高官階為一品,鶴立於岩石之上,頭朝當空太陽,比喻當朝,「潮」與「朝」同音,寓意官升一品,國家大事集於一身,權重德威。
一琴一鶴
圖案由七弦琴和丹頂鶴組合而成。
琴,撥弦樂器。一般指古琴七弦琴。見於周、成於漢。琴身狹長,面板用梧桐木,底板用梓木,右手彈撥,左手按弦,彈奏出的聲音優美動聽。
鶴,俗稱仙鶴。在中國文化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地位僅次於鳳凰。
傳說神仙和道人游都有仙鶴隨行,被稱為「一品鳥」。
鶴被稱為長壽仙禽,具有仙風道骨。
《相鶴經》中稱其「壽不可量」。《淮南子》載:「鶴壽千歲,以及其游。」鶴因此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
鶴羽毛潔白,頸背和翼部分呈黑色,頭頂有紅色肉冠。體態瀟灑優雅。
《宋史·趙·傳》載神宗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寓其為政簡易,如其行裝也,後人用「一琴一鶴」稱頌為官刑清政簡、廉正不阿。也用以稱頌品德高尚者。
此圖還另有傳說,號稱鐵面御史、宋代趙抃一生剛直,為官清廉,以琴鶴為友,兩袖清風,故後人用一琴一鶴頌祝品德高尚之人。
轉自「就愛閱讀網」
⑦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在欣賞故事的基礎上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2。通過語言活動,讓幼兒知道種子發芽的科學知識。
3。在嘗試種植的過程中,使幼兒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發展觀察力。
二、活動准備
1.「小公雞種豆」課件。
2.字卡「空氣」「水」「溫度」。
3.比較歡快的音樂。
4.種子、盆子、水、鐵杴、標簽。
三、活動過程
1.分段欣賞故事
圖一:圖上有什麼?它想干什麼?
圖二、三:小公雞跟大豆說了什麼?大豆是怎麼說的?大豆需要什麼?(幼兒回答)[出示字卡空氣,幼兒認讀]
圖四:大豆發芽了嗎?為什麼?小公雞是怎麼做的?(幼兒回答)[出示字卡水,幼兒認讀]
圖五:鬆了土,喝足了水,大豆發芽了嗎?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幼兒討論回答)繼續看圖六:大豆發芽還需要什麼判亂?(幼兒回答)[出示字卡溫度,幼兒認讀]
圖七:故事欣賞完了,大豆發芽了嗎?
2.完整的欣賞故事
提問:大豆發芽需要什麼?
3.分享快樂
師:大豆發芽了,小公雞真高興。我們和小公雞一起慶祝一下。(音樂起,幼兒自由做動作表達內心的快樂)
4.嘗試種豆
教師講解示範並請個別幼兒幫助操作。
教師提出要求,結合故事中講到的三個條件,幼兒操作。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種好豆的盆子放到科學角進行觀察比較。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觀察的技巧,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2.多種方式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大膽想像宴灶和動手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准備:
各種顏色、形狀的卡通杯若干、彩色筆、蠟筆、圖畫紙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法激趣。
小朋友,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會口渴,口渴的時候會想要喝水。用什麼裝開水喝,用自己的杯子喝水晌沖扮是最衛生的。沒有杯子的孩子也沒有關
系,通過這堂課的努力,我們會獲得自己最喜歡的杯子的。
二、展示若干漂亮的卡通杯。老師拿一隻杯子讓幼兒仔細的觀察後,提問:
老師:孩子們,這是只——漂亮的卡通杯。想一想,說一說,杯子可以來做什麼?
孩子會想到可以裝水喝水,可以做屋子的點綴,可以用杯子裝水漱口,還可以用保溫的杯子裝雞湯等。
杯子有這么多用處,你一定很想從這裡面挑一隻杯子吧。請小朋友們有序的來挑一隻自己喜歡的杯子。看一看,你挑選的杯子的顏色、樣式,摸一摸杯子,有什麼樣的觸覺,想一想,我選的杯子與其他杯子有什麼不同,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交流,說一說,我選擇的杯子怎麼認。
三、引導幼兒,用清楚的語言表達出我喜歡這個杯子的原因。
盡量用因為我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樣的圖案,喜歡什麼樣的形狀,所以我才選這個杯子是我最喜歡的杯子。
四、教師在黑板上范畫一個自己喜歡的杯子,並給幼兒說一說喜歡這個杯子的原因。
提示幼兒杯子有無「耳朵」,有「耳朵」的好處在於方便拿握,並且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花朵、小動物等在杯子的杯蓋兒上和背外表面。舉例,《藍色生死戀》里的杯子就是把家人的頭像印到杯蓋上,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機引導幼兒,獨一無二的杯子最漂亮,畫出你心中最
美最好用的杯子,也是與終不同的杯子。
五、幼兒自由設計杯子畫在畫紙上。
分發畫紙,准備彩色筆、蠟筆
要求:展開幼兒的聯想,畫出自己想要的杯子。形狀、大小、顏色,杯上的圖案自由創作。
六、作品展示。
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獨一無二的杯子。讓幼兒自由表達,盡力讓幼兒把一句話說完整。並讓幼兒說說說自己設計杯子的意圖,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選這種裝飾物,打算把杯子送給誰……
七、活動評價。
每位幼兒都積極參與,且大膽發言,在第二個環節讓幼兒觀察杯子時,個別幼兒很細心,觀察很仔細,說自己喜歡的理由也很新穎。比如:
在展示女兒的水杯時有的幼兒就驚奇!企鵝媽媽有帽子,為什麼三個小企鵝卻沒戴呢?幼兒們就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大家說了很多可能,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後我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寶貝,企鵝媽媽戴著帽子在為孩子們跳舞呢!你沒看見孩子們在為媽媽鼓掌嗎?大家都笑了……
最後看了幼兒設計的杯子,你會大開眼界,原來孩子們的'想像力真的很豐富,設計的圖案很奇特,也很美觀,真的能讓你耳目一新。所以,幼兒的智慧是你無法想像的,只要你給了他翅膀,他就會飛得很高、很遠,讓你無法想像。
八、課後延伸
在所有的作品中,大家選一個設計最美,最有創意的作品。再讓這個小朋友在所有的杯子中選一個他最喜歡的杯子送給他最愛的人。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黃梅戲,感知黃梅戲清新婉轉的曲調。
2、學會哼唱黃梅戲的曲調,能大膽地把詩歌改成黃梅戲進行演唱。
3、喜歡黃梅戲,體驗表演的快樂。
活動准備
1、《誰料皇榜中狀元》視頻、伴奏。
2、幼兒已學會兒歌《我家小池塘》。
活動過程
(一)欣賞《誰料皇榜中狀元》,初步感知黃梅戲清新婉轉的曲調。
教師:你們喜歡看錶演嗎?今天我帶來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師:你看到了什麼表演?你知道這是什麼戲曲嗎?剛才這個演員是怎麼唱的?
(二)學唱黃梅戲曲調,能跟著旋律哼唱。
1、跟著視頻學一學黃梅戲的曲調。
教師:她表演得好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唱一唱吧!
2、能用"啦"來哼唱黃梅戲。
(三)用黃梅戲的曲調演唱詩歌:《我家小池塘》
1、回憶詩歌,嘗試改編。
教師:黃梅戲真好聽,可以用我們學過的詩歌來編嗎?
(1)復習詩歌,能跟著圖譜有節奏的朗誦。
(2)嘗試改編。
教師:這首詩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黃梅戲嗎?我們來試試。
2、大膽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兒嘗試學唱。
(2)教師范唱。
(3)完整學唱。
(4)難點練習。
(5)大方表演。
教師:嗯,真像小演員,我們再表演給客人老師看看。
(四)提出要求,結束活動。
教師:客人老師給我們鼓掌,高興嗎?這首詩歌《我家小池塘》還有兩段呢,我們回去以後把它唱給更多的人聽。
活動延伸
區角游戲:演出戲服,能在表演區自主表演。
家園合作:與父母一起搜集各種戲曲,了解的戲曲文化。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拆筆套和還原筆套的過程中,探索筆套的製作方法。
2.有嘗試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活動准備:
幼兒自己的鉛筆、已經做好的筆套(個數多餘幼兒人數)、人手兩張長條紙(用於製作筆套)
活動過程:
1、送筆套,認識了解筆套的用途。
(1)出示筆套,引起幼兒興趣。
師:你們要上小學了,張老師要送份禮物給你們。邊說邊出示筆套。
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
(2)筆套有什麼用?(保護鉛筆,不讓筆頭斷掉,保持鉛筆盒干凈)
(3)送給每個幼兒一個筆套。
2、拆筆套。
師:一個筆套夠不夠?不夠怎麼辦?今天老師不教,你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知道筆套是怎麼做的?
(1)幼兒嘗試把筆套拆開。
(2)討論拆筆套的方法。
(2)觀察打開後的筆套。
3、還原筆套
(1)請幼兒將拆開的筆套按摺痕再還原。
(2)教師巡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3)說說筆套是怎麼做的。
(3)討論:在還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3、製作新筆套。
(1)幼兒根據還原筆套過程中獲得的經驗,自己嘗試做一個新的筆套。
(2)把筆套套在自己的鉛筆上。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培養幼兒樂於與人交往的性格。
2、培養幼兒能用語言清晰地表述出自己想表達的內容。
活動准備:
1、貼絨教具: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氣象圖時鍾以及與之相對應的電話號碼120、119、110、121、117。
2、幼兒製作電話所需的材料:兩只飲料杯粗細適中的繩子。
活動過程:
1、看圖猜電話。
(1)教師出示貼絨教具,要求幼兒說出與之相對的電話號碼。說對了,教師就將正確的電話號碼貼在旁邊。
(2)模擬練習:讓幼兒練習打電話,如有急事或要查詢什麼事,電話打通了,你怎樣與對方說話?
2、做電話。
(1)幼兒製作電話。
(2)幼兒交流觀摩製作好的小電話。
3、打電話。
(1)要求幼兒說出給誰打電話?對方的電話號碼是多少?自己要與對方說件什麼事?
(2)幼兒自由結伴打電話,教師巡迴指導。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產生 :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在生活上一手包辦,忽視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進行了「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生活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活動目標 :
1、掌握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准備 :
《一雙有蝴蝶結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一:故事《一雙有蝴蝶結的鞋》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2、結合掛圖,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開始,媽媽為什麼不給佳佳買這雙有蝴蝶結的鞋?
(2)佳佳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媽媽真的給她買了這雙有蝴蝶結的鞋,佳佳是怎樣穿好這雙這雙鞋的?心裡又是怎樣想的?藉此復習前面的短句。
3、學扎蝴蝶結
發給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提醒幼兒根據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4、娛樂活動
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扎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系鞋帶的?
2、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幼兒學習鞋帶的願望。
3、引導
幼兒根據扎蝴蝶結的經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系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在區角中增設自理區,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學習系鞋帶。
活動評析
本活動設計體現出以下特點:
1、循序漸進,巧妙過渡。
系鞋帶是一項幼兒較難掌握的技能,練習時幼兒往往會因為枯燥難學而失去興趣,扎漂亮的蝴蝶結卻是幼兒樂於學習的。該活動從讓幼兒聽故事開始,先學主人公扎蝴蝶結,再遷移至學系鞋帶,如此循序漸進,巧妙過渡,幼兒願意學,有興趣學。
2、以語言指導行動,且貫穿整個學習活動。
故事中的短句實際上把系鞋帶的方法具體詳細地表達出來,而且念起來象兒歌般朗朗上口,很有韻味,幼兒樂於接受。在整個活動進程中,教師充分發揮了這一指導語的作用,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育、保教並重。
活動一是一次正規的教育活動。活動二則是保教方面的學習內容。整個活動,教育是為保教服務,保育中又有教育的成分。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
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的活動延伸非常必要,因為幼兒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絕非一兩次學習活動所能達到的,必須在平時多次練習、鞏固。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欣賞莫奈的作品《睡蓮》,感受作品中疏密、遠近、色彩所帶來的意境美。
2.嘗試用點畫的方法表現睡蓮的意境美,體驗作畫的趣味。
二、活動准備:
1.ppt:莫奈的睡蓮圖片及范畫、睡蓮的照片;
2.背景音樂:可尼的蝴蝶;
3.盤子及水粉作畫工具
三、活動過程:
(一)感知實體睡蓮實物的畫面美
1.出示睡蓮的照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簡單描述畫面。
師:你看到過睡蓮嗎?它像在做什麼?它躺在靜靜的湖面上,做著美美的夢,讓我們也靜靜地躺下來做個美美的夢吧!
2.播放音樂,幼兒雙手交叉做睡覺狀。
(二)欣賞名畫《睡蓮》,感受作品疏密、遠近以及色彩的美
1.色彩感知
師:老師這里有幾幅名畫睡蓮圖,我們一起來感受它的美
(1)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
(2)這么多的綠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小結:深深淺淺的綠色給人涼涼的,寧靜的感覺。
2.線條感知
提問: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睡蓮的花朵,它們有什麼特徵呢?他們好像在干什麼?
小結:是啊,看似隨意的線條卻很柔美,眼前的睡蓮像一個個美女在小河裡隨著微風跳舞呢。
3.布局感知
提問:小河裡的睡蓮多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這些睡蓮生長有什麼特點?
小結:有的生長的睡蓮有很多,有的地方沒有生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在很遠的地方,有的離我們很近。
(三)欣賞其他幾幅睡蓮圖,認識畫家——莫奈
(1)那麼這么美的畫是誰畫的呢?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叫莫奈,住在遙遠的法國,他是印象派的代表人,他擅長畫自然景物,他能迅速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完美的以繪畫的方式呈現出來。
(2)師:老師這里還有幾幅美麗的睡蓮圖,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提問:你喜歡這些睡蓮圖嗎?你覺得他們美在哪裡?
(2)師:這幾幅《睡蓮》色彩豐富、線條柔美、有密有疏 ,真是太美了。
(四)幼兒感謝作畫
1.教師示範:既然莫奈的畫這么美,那麼請小朋友也把心中的睡蓮也畫下來,筆頭點一點,然後拖一拖,一片兩片三四片,睡蓮花瓣就出現。
2.交代操作要求:老師為你們准備了水粉顏料和水粉筆、抹布,還有圓盤,你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進行繪畫,但是一種顏色用完了筆還是要放回同種顏色的杯子里哦。這是我心中的睡蓮,你們趕緊去畫自己的睡蓮吧。
提醒幼兒
(五)幼兒繪畫,整合作品
(1)教師出示睡蓮的風景圖,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慾望睡蓮總喜歡聚在一起,來展示它的美麗與獨特
師:我們也可以嘗試著把這些睡蓮擺設起來,是不是也能變得如畫面中這般美麗。
(2)請幼兒把睡蓮放到支架上。
(3)師:眼前的睡蓮像一個個美女在小池塘中洗澡、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舞蹈。讓我們靜靜地欣賞一下吧。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天氣變化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2、了解氣象知識,激發幼兒觀測天氣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生活現象圖片: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
2、兒歌《天氣預報》及投影片
3、氣象站投影片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談論本周的天氣(5)
導語:老師看到一則新聞,題目是「早春乍暖還寒,浙江春茶受『傷害』」,就是說剛到春天,這天氣是忽冷忽熱的,不僅很多小朋友都生病了,連浙江那邊茶葉的種植都受到了嚴重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天氣。
提問:今天是什麼樣的天氣?這一周還出現了哪些天氣?(晴天、刮大風、陰天和下雨)
追問:你們以前還遇到過其他什麼類型的天氣?(下霧、下雪、下冰雹、台風、霜凍)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天氣情況,如:晴天、多雲、陰天和雨天等。
二、看圖講述(10』)
(出示反映曬衣服、打羽毛球、放風箏、漁船出海等生活現象的圖片。)
導語:你們覺得天氣有沒有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啊?我們來看幾張圖片。
提問1: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麼人在做什麼事情?做這件事情需要什麼樣的天氣?什麼天氣會影響人們做這些事情?(每張圖片請1-2名幼兒回答)
提問2:怎樣的天氣會給人帶來災難?你還知道哪些災害性天氣?
小結:氣候的變化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萬物生長需要多種多樣的氣候條件,但是天氣過冷或過熱並持續很長時間,雨水過多或過少都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播放災害天氣的圖片:旱災、澇災、雪災、冰凍災)
三、兒歌續編(10』)
1、興趣激發
導語:人們為了應對天氣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減少災害性天氣所造成的損失,就做了一件事情,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天氣預報、天氣預測)
提問:除了收聽天氣預報,還可以有哪些方法了解天氣情況?
(看雲,如朝霞有雨晚霞晴;觀察小動物)
2、看圖片,講兒歌
導語:你們知道嗎,大自然中有許多會預報天氣的小能手呢!你們知道他們是怎麼來預報天氣的嗎?
(老師播放蜜蜂采蜜、蜘蛛織網、蜻蜓低飛的圖片,讓幼兒辨認與天氣的關系。)
蜜蜂采蜜忙,晴天太陽亮;蜘蛛織網忙,陰雨轉晴朗;蜻蜓四處飛,大雨雷電閃……
3、兒歌續編
提問:你們知道還有什麼小動物會預報天氣嗎?
追問:我們能不能也像兒歌裡面的,把每種現象用十個字表達出來,前面五個字表現動物的行為,後面五個字表現天氣的變化。把兒歌編長一些?
(螞蟻搬家忙,出門帶雨衣;魚兒出水跳,風雨就來到;田螺浮水面,風雨不久見;雨中聞蟬叫,預告晴天到;青蛙叫得歡,必有大雨天……)
四、了解氣象站(5』)
播放氣象站的投影片,老師來講解氣象站的設備及氣象衛星。
導語:我們現在所收看的天氣預報就是由氣象站里測出來的。你們氣象站是什麼樣子的嗎?
活動延伸:
世紀公園附近就有氣象站,周末有空時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著去參觀一下。
大班教案 篇9
目標 :養成孩子認真傾聽的習慣,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培養孩子大膽探索的精神。
准備 :相同的玻璃杯七個,筷子兩只,水若干。
玩法:
1、七個玻璃杯並排在桌上,請孩子數數共有幾只杯子。
2、在杯子里注入不同高度的水,讓孩子給杯子按照水位由低到高排隊。
3、孩子用筷子敲擊杯沿,聽一聽說一說像什麽音?
4、家長引導孩子觀察比較水位與聲音的關系。
5、家長調整水量,以便發出Do、Re、Mi等音階聲音,然後演奏樂曲,激發孩子演奏興趣。
6、親子合作演奏歌唱,家長鼓勵孩子邊敲杯子邊歌唱。
7、親子輪流當樂師、歌唱家、舞蹈家。
活動反思:
《小小音樂家》設置了兩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聽歌曲,以及編創活動。孩子們通過學習,領會了本課的主題,並能夠通過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達出來。
對於歌曲的學唱,孩子們都掌握的比較好。都能夠用自然、輕松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及稚嫩、可愛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及歌曲所表達的內涵。
在聆聽樂曲選擇拍擊方式時,部分孩子沒有選擇准確。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採用多次聆聽分別拍擊的方法,引導他們辨別樂曲的拍子,用正確的拍擊方法為其伴奏。
在編創活動中,我採取「辨別身邊聲音的長短」這一環節,鼓勵他們學會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和學習中的「音的長短」,進一步加深孩子們對這一知識的印象和理解,為以後的學習奠定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