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切實加強元旦期間幼兒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範意識。
2.向幼兒進行防凍、防燙、防交通事故、食品安全、預防傳染病等安全防範教育,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和安全防範意識。
3.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准備:
元旦假期安全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介紹元旦知識。
(二)防凍瘡。
1.凍瘡最常張在哪?常發生在身體末端,暴漏部位。
2.凍瘡防護。
(1)室內保暖:盡量保持室內溫度不低子10℃;
(2)外出保暖:外出時帶好手套、帽子,穿棉鞋棉襪;
(3)裸露皮膚擦護膚品;
(4)合理飲食:適當多食用年羊肉等防寒保暖的食物;
(5)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皮服對寒冷的適應力。
(三)交通安全。
1.步行安全:
(1)行人須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
(2)行走時必須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3)行人不準在車道上追逐,或車輛臨近時猛拐橫穿。
(4)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或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5)不準在公路上玩耍、嬉鬧。
(6)學齡前兒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年人帶領。
2.乘坐公共汽車安全知識:
斗棗(1)乘坐公共汽車,要排隊候車,按先後順序上車,不要擁擠。上下車均應等車停穩以後,先下後上,不要爭搶。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險品帶入車內。
(3)乘車時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或路邊樹木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以免傷及他人。
(4)乘車時要坐穩扶好,沒有座位時,要雙腳自然分開,側空模拆向站立,手應握緊扶手,以免車輛緊急剎車時摔倒受傷。
(四)迷路了怎麼辦?
小朋友們要記住,平時應當准確地記住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手機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等,以便需要聯系時能夠及時聯系。迷路了也可以向路上的行人問路,還可以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如果迷了路,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五)預防燙傷發生燙傷對小兒來說是十分痛苦的,因此,玩火、火柴以及煤氣灶具的危險性,教育小兒不要在廚房打鬧。家中的開水壺不要放在地面,暖瓶不要放在桌旁床邊,以免小兒碰倒造成燙傷。對於嚴重的各種燙傷,特別是頭面、頸部,因隨時會引起休克,應盡快送醫院救治。頭、面、頸部的輕度燙傷,經過清潔創面塗葯後,不必包紮,以使創面裸露,與空氣接觸,可使創面保持乾燥,並能加快創面復原。
(六)食品安全小朋友們要記住,路邊的小食品顏色艷麗,包裝精美,口感好,價格便宜,又有小玩具在裡面。這些漂亮美觀的小食品很有誘惑力和吸引力,但那些小食品都是一些不正規的廠家生產的,衛生條件差,不幹凈,而且裡面還添加了化工原料,對身體有害。自覺拒食垃圾食品,讓父母幫助選擇營養豐富、綠色健康食品。大家相互監督,遠離垃圾食品,愛護自己的身體。
(七)預防傳染病流感流行的時候要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保證健康飲食及充足的睡眠,勤鍛煉,勤洗手,室內保持通風,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若出現高燒、結膜潮紅、咳嗽、流碼敗膿涕等症狀,在家中,要及時告訴家人,前往正規醫院看病。在學校,要及時告訴老師,老師會通知你的家長,帶你去看病。治療期間,不能去學校。要等病完全好了,才能去學校。
(八)不玩電。小朋友們要記住,我們千萬不能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四、安全總結,祝小朋友們元旦快樂。
教學反思:
安全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它關繫到每一名幼兒的安全,牽系著每一位家長的心。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圍繞「迎新年」這一話題,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3、通過參加節日《迎新年》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活動室裡布置過新年的情境,如掛燈籠、綵帶、自製鞭炮、拉花等。自製的新年倒計時、願望樹、每人准備一個禮物。卡紙裁剪成賀卡形狀、皺紙、廢舊圖書里的圖片、錄音機等。
2、知識經驗准備:豐富有關過新年的知識經驗,如:讓幼兒觀察家裡為過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紹燈會、聯歡活動、放焰火等活動。
3、事先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教學活動後的日子裡給自己的孩子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迎新年的愉快情緒。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師:發現活動室有什麼不一樣?
引導幼兒自由描述班級的變化。(漂亮、新穎、舒服、熱鬧、喜慶、高興等)
師:是為了迎接什麼節日的到來?
2、新年倒計時。
師:離「新年」還有幾天?
小結: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慶祝新年的到來。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太陽公公出來了,它笑眯眯地迎接新年。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是用什麼方式迎接新年的?
(2)師:小動物是怎樣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禮物,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昨天,新年老人給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禮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禮物:一張賀卡和一棵新年願望樹。
師念賀卡上新年老人「寫「的話:」小朋友們,過了新年,你們就又長大一歲了,祝你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
2、師:過了新年,還有誰也長大了一歲?
啟發幼兒說出周圍的人,親戚、鄰居、夥伴、各種動物也都長大一歲了。
3、師幼一起圍坐在「願望樹」旁,表達自己的願望。
師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這是一棵神奇的「願望樹」,只要對著「願望樹」說出自己的`願望,你的願望就能夠實現。
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願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裡想實現的願望。請配班教師幫忙記錄下來,掛在「願望樹」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錄音,萌發對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們,你們的願望我都聽見了。新年快要到了,你們要怎樣歡迎我呢?(引出下一環節)
(三)引導幼兒裝扮「願望樹」,用多種方式迎接新年。
1、師:新年快要到了,我們要怎樣迎接「新年老人」的到來呢?
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第一組:製作賀卡
材料:卡紙裁剪成各種賀卡形狀、彩筆、帖帖紙、廢舊圖書等。
第二組:製作彩鏈、擰花、剪窗花,繼續豐富活動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皺紙、手工紙、剪刀等。
第三組:裝扮「新年願望樹」。
在「願望樹」上掛上一些小禮物和裝飾用的彩鏈、彩燈等。
2、老師和幼兒手拉手圍著「願望樹」,高興地唱、跳,交換新年禮物,再次感受濃濃的新年氛圍。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活動後的日子裡幫自己的孩子實現許下的願望。
教研組評析
(一)選材
豐富多彩的新年蘊含了許多節日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是幼兒學習的教材,教師能根據幼兒的談話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從選材來看,所選內容很恰當,很合時機,是幼兒喜聞樂見並感興趣的。
(二)從組織實施來看
1、讓環境說話。陳鶴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則中指出:「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環境創設,讓活動室充滿了歡樂喜慶熱鬧的氣氛。
2、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一個能激發情緒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擬人化——「新年老人」,並巧妙地利用禮物「願望樹」,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願望,接著,用多種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裝扮「願望樹」,然後,圍坐在「願望樹」旁一起唱歌、交換禮物。在這個情境中,孩子們的情緒隨著情節亦步亦趨,能大膽地表達,很自然地誘導幼兒自覺地進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從師幼關系看
小班幼兒是言語習慣養成的時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語言習慣就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此活動,孩子們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互動的,使幼兒想說、敢說,接著,帶著興趣轉入操作活動,從孩子的活動表現可以看出幼兒的活動熱情非常高。整個活動流程使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圍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快樂,獲得了發展。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的語言環境。
幼兒園種植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帶來的喜悅,知道自己長大了,願意表現自己這一年的收獲,讓家長同伴為自己喝彩。
2.通過親子迎新年活動增進家園聯系,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和聯系,增進彼此的感情。
3.參與節日游戲。
4.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環境創設:
1.幼兒剪紙展示
2.燈籠鞭炮製作
3.懸掛氣球、張貼窗花
4.紙筒製作的煙花裝飾舞台
活動口號:
新年新氣象,展現新風貌。我的表現好,我的表現棒,我的表現!
祝福語口號:
鼠年到到到,祝你好好好,
祝爺爺奶奶福星照照照,煩惱少少少,
祝爸爸媽媽身體棒棒棒,腰包鼓鼓鼓,祝小朋友們喜訊報報報,前程妙妙妙,
祝大家圓夢早早早,全家笑笑笑!
活動流程:
一、我有小巧手
晨間活動:
(1)幼兒折紙(手機、帽子)手工製作(橡皮泥、粘貼)根據班級特色進行區域活動。
(2)教師講解幼兒園及班級活動及照片PPT展示。
二、我是小明星
幼兒兒歌、歌曲、舞蹈展示
1)開場舞——紅綢舞
2)兒歌展示
選擇朗朗上口的兒歌,以幼兒個人、小組、男女分組、整體的形式進行展示
《好心情加油站》《五星紅旗我愛你》《我們的祖國真大》《唐僧司馬咚哩個咚》《樹真好》
3)歌曲展示
《我愛你》《國旗國旗紅紅的哩》《同唱一首歌》《戲說臉譜》《龜兔賽跑》《秋天多麼美》
《蘋果豐收》《捏麵人》《豬八戒吃西瓜》《猴哥》《雪花飛》
4)舞蹈展示
《擠奶舞》《哈達獻給解放軍》《金孔雀輕輕跳》
三、我有大智慧
趣味問答:
1)冬天到了,怎樣能讓自己變暖和?
2)請你背誦一首古詩,隨機解釋名詞。
3)你知道種子是用什麼方式傳播的?(蓮子、蒼耳、蒲公英、豌豆)
4)你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風景名勝嗎?
5)請你說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6)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有哪些?
7)請你演示幾個交警常用手勢並說出代表意思。
8)新的一年,小朋友又長大了一歲,你又增加了哪些本領呢?
9)小朋友,馬上就是20xx年了,20xx年是什麼年?你是屬什麼的?能介紹一下家人屬相(與家長互動)
四、我是小健將
幼兒游戲——自理能力夾豆子
親子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幼兒、家長PK——蜈蚣競走搶椅子
五、頒發獎狀和禮品
⑵ 幼兒園植物角趣味名字
幼兒園植物角趣味名字有:綠色森林、青蔥歲月、開心農場、快樂種植園等。
相關文件指培李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幼兒園里開設的植物角,就要讓其成為孩子探索的熱點,學習的視角。作為教師,需要做好孩子的向導,創設立體多維的空間,運用多種教育策略,引導幼兒探索發現。
幼兒園植物角的作用:
1、自然教育的影響對幼兒的成長發育十分重要,幼兒園植物角是大自然的縮影,它為幼兒打造了一個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的小花園,是幼兒們認識自然、了解自然的窗口,能夠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以及研究自然奧秘的求知慾。
2、構建幼兒對植物生命的理解。在幼兒園植物角設計中,豐富多樣的植物可以讓幼兒探索,了解不同類型植物生長的周期、形態、種植方式的不同。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分組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激發幼兒對自然的親近熱愛,豐富幼兒的植物科學經驗,積累生活常識。
3、幼兒園植物角是幼兒園一游猛處重要的教育場所,通過自然植物的生長規律激發幼兒的觀察力、動手協調能力、合作能力等,促進幼兒思維活躍度,從而健康成長,實現寓教於樂,並且增強了團隊凝聚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⑶ 幼兒參觀菜園的意義
如下:
1、各種蔬菜、瓜果、糧食對現在的幼兒來說其實很陌生,幼兒參觀菜園能幫助幼兒開拓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小朋友們知道了好多蔬菜的名字,了解了好多蔬菜的生長過程。
寶貝們在小小的菜園里,感受到了收獲的喜悅,感知蔬菜的成長過程,讓幼兒有一個直觀、透徹的了解,從而更加珍惜勞動成果。
2、這片小小的菜園,是孩子們成長的見證,也是孩子們學習的園地。它不僅教會孩子們在動手中學習喊局運,還讓孩子們在動手中鄭梁進步,體會勞動的光榮和豐收的喜悅,體驗一起合作的開心,感受分享的快樂。
幼兒參觀菜園活動環節
活動分為三個環節。首先是參觀小菜園。教師帶領孩子們來到小菜園,在參觀過程中,孩子可以聞一聞蔬菜的味道,摸一摸臘手蔬菜的葉子,深入的了解一下蔬菜的特徵。
然後師幼共同說說看見了什麼蔬菜、他們是什麼顏色的、吃了這樣的蔬菜對身體會有什麼好處等師幼互答活動。最後幼兒用畫筆把剛才看到的蔬菜的樣子畫下來,加深對蔬菜的記憶。
⑷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精選11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鄭缺物動力,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1
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大社會是我們的生活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根據這一理念,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發現大自然植物生長的奧妙、體驗種植的樂趣。長海兒園特將種植活動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園內為6個班都開辟了種植區。經過各班師生及家長的精心播種和澆水,種植區呈現欣欣向榮的長勢。瞧,菜園里種的是幼兒常見的一些蔬菜,有青菜、油菜、菠菜、土豆、芹菜等等。近日,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和引導下,來到種植區與大自然來個親密的接觸,觀察蔬菜寶寶的生長情況,以及它們的顏色、形狀等等。在小小的種植區里孩子們探頭張望著,詢問著,討論著,盡情地享受著大自然的傑作。
孩子們從中體驗勞動和收獲的快樂,促進幼兒對自然知識的探究和觀察興趣。 「播種希望、收獲快樂」生態種植園是小孩嘗試、探索、開發的基地,更是孩子喊液的開心小農場。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2
幼兒園的植物角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區域,對於促進幼兒觀察力發展、激發探索欲有極大的幫助,藉此契機,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創意盆栽展活動。
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塑料瓶、油桶等廢舊物品,對其進行切割、造型,然後放入泥土、水,種上各種花草,與孩子一起探討植物生長的小秘密,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快樂。創意花盆也是別出心裁,形成了該園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此次活動師幼共同分享了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倡導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對該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3
本學期,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的引領下,姚庄鎮中心幼兒園繼續開展種植特色活動,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使全園師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園內種植,穩步有序。依靠園內大塊的種植園,各年齡段按照各自特點開展相應的種植活動,如小班蘿卜、中班萵筍、大班花菜對比種植,幼兒從播種到管理,全程主動、積極地參與,在種植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蔬菜的認識,也促進了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
班級種植,有所創新。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重點開辟班級種植區,青菜、大蒜、菊花菜……種類應有盡有。同時,本學期還新加入了班級中草葯的種植,擴展了種植的種類,豐富了種植的內容。
種植環境,各具特色。在開展種植活動的同時,園內更豐富了種植特色環境,室內室外到處洋溢著純扮昌朴的種植氛圍,無論是瓷磚牆、室內種植區域,每個角落都讓幼兒、老師和家長感受到種植活動的成效。「開心種植園」作為姚庄幼兒園的重點特色,在幾年的開展過程中,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後我園將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創新點,使特色活動取得更大的成效。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4
在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中,美麗的種植區始終都是班級環境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為它不僅具有綠化班級,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還蘊涵著很大的教育價值。
在當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們越來越遠離大自然。在種植區里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是他們直觀感受植物生長過程的良好機會。它不僅能激發孩子們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的愛心、耐心、責任心以及觀察、比較等多方面能力。那麼如何利用種植區開展有趣的種植活動,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呢?我們做了以下嘗試:
策略一:有效利用種植區,鼓勵孩子自主種植和管理
以往,教師為了讓孩子們參與種植區活動,教師都要求他們都從家裡帶一些自己種植的小植物放到班級的種植區里,但是大部分孩子種植的小植物都是由家長代勞的,孩子們(甚至包括家長)是在被動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對於這個小植物以後的生長狀況並不關心。即使有一些做得很好的家長和孩子,在把種下的小植物帶到班級後,由於植物的發芽都需要一個過程,孩子的興趣無法持續很久。加之很多植物放在一起,教師也很難顧及到每一株植物的變化,於是經常出現這樣一種場景:雖然每個班級的種植區都是鬱郁蔥蔥,但是孩子們卻很少真正的去關注,只是教師或班級里個別的孩子管理種植區,沒有發揮其教育價值。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向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建議:請孩子在家種一株小植物,並精心照顧它,等它發芽後再拿到幼兒園來,比一比誰的植物長得好。孩子們在爭強好勝的心理作用下,都積極地參與了種植活動。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種的植物長得最好,家長們責無旁貸地充當了指導者的角色,在家裡認真地一對一地指導孩子,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對種植興趣,同時也掌握一些簡單的種植方法。
由於種植時間以及植物生長速度的不同,孩子們陸陸續續地把植物帶到幼兒園來,使孩子們都有機會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小植物。實踐證明,不僅孩子們愛上了種植區活動,經常到種植區看看植物的變化,家長也充分體會到了種植活動的教育價值。
比如:甜甜的媽媽和孩子種了幾顆黑豆,發芽以後,甜甜說:「這個豆子發芽太有意思了,媽媽,別帶到幼兒園了,我要在家看它長大。」媽媽說:「把它帶到幼兒園,給小朋友講講你是怎麼把它照顧到發芽的,然後和小朋友一起看它長大,那多好呀!」這個事例充分說明,幼兒園種植活動不僅能激發孩子對植物生長的興趣,而且還是鼓勵孩子和別人交流與分享的絕好機會。
策略二:關注植物的生長變化,幫助孩子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
對於這一點,我們過去也有一些很好的經驗,如:做植物生長記錄。但是對於幼兒來說,做植物生長記錄還是一件有難度的工作。那麼怎樣指導孩子完成呢?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幼兒做榜樣。
具體表現為教師要親自種小植物,還要從孩子的角度審視所提出要求的合理性、適用性。如果教師本身都對種植活動不感興趣,怎麼為孩子做榜樣呢?因此在選擇所種植物上,我刻意標新立異,找到一根萵筍,目的是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首先我向孩子們介紹萵筍的名稱,並組織幼兒說說它的外形特徵,然後讓孩子們猜想它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最後請孩子們畫下小植物現在的樣子和猜想的樣子,於是有了第一次的觀察記錄,全班幼兒都饒有興趣地參與其中。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知道了什麼是觀察記錄,知道了可以用繪畫的方式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孩子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記錄水平,我又提出了新要求:學會觀察和寫生。因為植物的生長速度是不同的,其生長過程中的形態也是不一樣的,有一些植物很快就能發生變化,有一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就沒有太多的變化,所以教師決不能為了記錄而記錄。教師要引導孩子經常觀察植物的變化,當發現有變化時再記錄。
例如:小豆苗長出新葉子了,白菜好像結花骨朵了,地瓜苗又長高了,甚至是蘿卜爛掉了,蒜苗乾枯、死掉了。不管是誰有了新發現,教師都會做發起人,以小組的活動形式組織孩子進行觀察記錄,這樣不僅利於指導幼兒的觀察、繪畫,還可以組織幼兒對植物的生長進行話題討論。這些話題包括:白蘿卜和紅蘿卜的葉子一樣嗎?為什麼這棵蘿卜的根會爛掉?種在水裡、沙里、土裡的大蒜長出的蒜苗哪個最快?哪個最粗?等等......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參與話題討論,也許孩子們的討論只是只言片語,缺乏邏輯性,但是孩子們真真正正在思考問題,這是最重要的。
策略三:放大種植活動成果,促使孩子積累有益的生活經驗
雖然孩子們種植活動在成人看來很不起眼,但教師要高度關注種植活動,並及時放大這種成果,充分滿足孩子們的成就感。當有的孩子種的植物變化快,成為大家觀察和討論的中心時,孩子的內心是充滿快樂的;當有的孩子種的蒜苗被剪下來送到食堂成為美味的湯料時,孩子的內心更是充滿快樂的。教師千萬不要忽略了每一次機會,要及時使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這種快樂,並把它放大再放大。
總之,種植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開展的工作,其教育效果也不是一、兩次活動就能夠完全呈現出來。教師必須把對種植區活動的關注作為一種習慣,抓住這一良好的教育契機,引導孩子們學在其中、樂在其中,並獲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經驗。因為這些生活經驗的獲得,遠比孩子們枯燥單調地學習一種知識更為重要,它必將在孩子們美麗的人生畫卷中留下最為新鮮靚麗的一筆。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5
一、種植目標
結合季節特徵,引導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現象,發展觀察力,為提供嘗試、探究、實驗的機會,通過親自觀察、動手、種植獲得知識,培養對大自然的興趣,豐富然科學知識,養成注意集中,專注的好習慣,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
二、指導思想
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是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途徑。幼兒學科學的特點主要是具有直觀性、活動性和趣味性,所以幼兒園的種植活動是幼兒科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現代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稚園需布置一個科學環境,盡可能地領導兒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孩子從事澆水、除草、收獲種子等工作……
三、教育目標
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讓幼兒自己動手進行簡單的種植活動,使他們能親自看到植物從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的全過程,不僅能培養幼兒對植物的興趣,還能學到許多有關植物的科學知識,掌握簡單的種植技能,從而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四、工作安排
1、整地、作畦
教師帶領孩子一起用鐵鏟將土塊敲碎,並揀去石塊、碎磚瓦,然後耙細,將地分做成幾小塊,地的寬度以幼兒在兩側能夠操作為宜,地邊應留出讓小朋友行走站立的田埂。
2、播種
請孩子們一起准備青菜籽。因菜籽較小,可拌上細土或沙,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幼兒把菜籽均勻地撒播在地里。具體方法:先聽教師講播種的方法,然後看教師示範,再由幼兒分組進行,播種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巡視,及時幫助幼兒種好。
3、管理
植物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較長時間而且經常性的工作,教師應教育幼兒做到持之以恆。
(1)澆水。種子播下後就需要澆水,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足夠的水。出苗後每天安排幼兒澆水,澆時必須使水滲透土層。
(2)除草。出苗後,植物周圍會不斷長出雜草,必須及進拔除,否則將影響植物生長。教師可帶領幼兒用手拔除雜草,使植物能更好地生長。
(3)施肥。組織幼兒觀看花工給青菜施肥……
(4)移栽。組織幼兒將菜秧移栽,以便冬天能長成大青菜。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6
目標:
1.通過講講、看看、玩玩、種種等活動,讓幼兒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加深幼兒對常見樹的認識,了解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互相合作、激發他們愛護樹木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准備:
1.製作好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
2.自製常見樹小紙牌人手3~4張
3.植樹的工具,在幼兒園內開辟種植角,備好柳樹枝段。
設計思路:
從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現代幼兒教育更新的具體體現,活動設計擬在讓幼兒認識自然物,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系,頌揚人類改造自然、保護自然,通過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以及春天特徵的多媒體課件,把幼兒認知、情感、行為貫穿於各種活動中,讓幼兒採用不同的認知思路、多層次去認識周圍世界,運用觀察、談話、種植、游戲等多種方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過程:
一、講樹
1.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配以音樂解說,製造略顯緊張的氣氛。讓幼兒通過聽講解、觀看「風沙的危害」,多媒體課件,了解風沙對人類的危害。
2.引導幼兒重點討論:如何來避免風沙帶來的災難呢?在討論的基礎上,讓幼兒得出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及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3.觀看春天季節特徵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二、誇樹(植樹對人類的益處)
觀看樹木與人類關系並結合多媒體課件討論,植樹對人類的益處:凈化空氣、調節氣溫、防風遮雨、防止火災等功用。
三、玩樹牌
幼兒每人3~4張小紙牌,上面繪有各種已認識的常見樹木。幼兒自由結伴,兩人一組玩樹牌。
玩法:
雙方同時出一張樹牌,先拍桌者先講:一要講出這兩種樹的樹名,二要講出每種樹的一二個主要特徵。三要講出其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都講對了,兩張數牌就歸講者所有;講錯了,就有對方講。如雙方均未講對,就把這兩張牌擱一邊,雙方重新出牌。最後以牌多者為勝。
四、種樹
1.激發幼兒參與種樹的興趣
帶領幼兒去園內的種植角,讓幼兒說說如何種植「柳樹」
(1)種植工具
(2)種植方法
2.幼兒種植,老師巡迴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每棵樹枝的間距。
3.插上小標志,便於日後負責照看和護理。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7
植樹節活動已經落幕,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卻是剛剛開始,今年植樹節與以往不同,這次是讓孩子自己帶盆栽,在幼兒園里親自照顧自己的盆栽,就像是爸爸媽媽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都給自己的盆栽澆水,鬆土、拔草,儼然成了小大人。
在植樹節當天,我們帶領著孩子們,給自己的盆栽澆水,除草,雖然很累,一張張小臉兒紅彤彤的;但是他們很開心,每張小臉兒上都洋溢著笑容。
在孩子澆花的時候,我們會告訴孩子什麼花多澆水,什麼會不用澆水,像(仙人球等)。i活動中,也聽到孩子們在相互討論「這是我媽媽給我買的,綠色的仙人球」「這是我爺爺給我帶的叫什麼?我忘了」引起一片笑聲; 「老師,我不哭了,我哭了,小花也會哭的」。這是剛入園小朋友曹曦月的聲音。看著孩子們可愛的小臉兒,聽著孩子們稚嫩的話語,深深地感受到幼兒園每一次活動的用意。
同時,也感謝家長朋友對本次活動的支持與配合,有了您的支持,我們的孩子在每次活動中才能收獲更多。謝謝各位家長!祝願我們的孩子在你我共同的呵護下能夠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8
早春三月,草長鷹飛間,冬天的寒意還未褪盡,春天帶著綠色的氣息向我們走來,春風吹綠了枝頭上的嫩芽,吹綠了地上的小草,也吹動了韓旺幼兒園孩子們的熱情。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為了讓幼兒了解樹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從小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激發愛幼兒園、愛社區的情感,我們將在3月12日,組織孩子們開展「我和大樹一起長」的植樹節愛樹護樹活動。
(一)幼兒通過「綠色家園從我做起」——我為校園添點綠活動
每班在走廊上創設綠色植物角,通過每天的澆水、觀察、記錄,讓孩子了解花卉的生長過程。
將綠化植物帶來園,家長寫上花卉的名稱及孩子的姓名。讓孩子在室外長期種植、觀察的。
(二)通過教育活動,知道了植樹節來歷、知識,宣傳植樹節意義
(三)通過畫一畫、太陽人娃娃來「領樹」、「我為小樹澆澆水」活動培養了幼兒愛護植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主動參與植樹節的相關活動,親身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美化環境的意義,激發愛幼兒園、愛社區的情感。
主要的活動有:
(一)「綠色家園從我做起」——我為校園添點綠
每班在走廊上創設綠色植物角,鼓勵每位幼兒一人帶一盆盆景布置班級的植物區,通過每天的澆水、觀察、記錄,讓孩子了解花卉的生長過程。
1.將綠化植物帶來園,要求家長寫上花卉的名稱及孩子的姓名。(要求花卉要存活率較高的,可以讓孩子在室外長期種植、觀察的,如:太陽花、月季花、蘆薈、仙人球、吊蘭等)
2.在收集過程中老師發現好的植物掛上標簽後及時把它展示到幼兒園愛心種植園區(大小道左右兩邊均可以)
(二)晨談:介紹植樹節來歷、知識,宣傳植樹節意義
(三)玩一玩畫一畫,介紹班級幼兒提供植物的一些品種等。
各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畫一幅以愛樹、護樹為主題的圖畫。
(四)太陽人娃娃來「領樹」
各班級開展認樹領樹活動,要求製作班級領樹的標簽,標簽上要有標語、和班名。
(五)「我為小樹澆澆水」
大班段幼兒參與,每班准備小水桶10個左右每個班級在幼兒園找一個小片區,開展澆水活動。
活動時間:3月12日下午3:00——3:30分(每班的澆水園區由組織提前統一分配,不要出現沖撞的現象)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9
幼兒園的植物角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區域,對於促進幼兒觀察力發展、激發探索欲有極大的幫助,藉此契機,實驗幼兒園開展了創意盆栽展活動。
活動中,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塑料瓶、油桶等廢舊物品,對其進行切割、造型,然後放入泥土、水,種上各種花草,與孩子一起探討植物生長的小秘密,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快樂。創意花盆也是別出心裁,形成了該園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此次活動師幼共同分享了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倡導了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對該園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10
為了讓孩子們能親身參與到種植活動,觀察了解種植的每一個步驟,感知植物的生長過程,體驗勞動的快樂,我園特將種植活動納入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日常工作,在園內為每個班都開辟了種植園地。經過去年的精心播種和澆水,今年各班園地里終於迎來了豐收的一刻。
7月14日下午,老師們和孩子們採摘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有的拔蘿卜,有的摘菠菜,快樂和喜悅都寫在孩子們的臉上,相信在這一刻他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辛勤播種、快樂收獲的滋味。
在動手動腦中,孩子們認識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長規律,同時又能讓孩子們對大自然保持著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今天的這一收獲真正體現了種植園地給孩子們帶來了勞作收獲的快樂,從而培養孩子們的勞動意識。讓我們的種植園地地成為孩子們探索的樂園,成長的樂園!
幼兒園種植活動總結 篇11
為讓幼兒成為種植園地真正的主人,實現種植園地的課程價值,同時讓幼兒在參與種植的過程中,認識各種不同蔬菜的種子,了解種植蔬菜的方法,體驗勞動的快樂,7月1日,高新區實驗幼兒園組織全體幼兒一起參與種植。
活動前,老師們不僅和孩子一起認識了各種蔬菜以及種子,而且發動家長朋友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種植的方法,豐富孩子種植方面的知識;活動中,請有經驗的家長走進幼兒園和孩子一起種植,先除草、再翻地、然後播撒種子、最後澆澆水,在家長朋友的引領下孩子們乾的不亦樂乎。種植完,孩子們不禁發問「老師,我們的蔬菜寶寶什麼時候長出來?」。
種植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參與中學會了種植的具體方法,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在參與中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激發了孩子探索的慾望!
;⑸ 這個圖片是出自哪部動漫呀,知道的回復一下,謝謝
是《DARLING in the FRANXX》。
《DARLING in the FRANXX》是由TRIGGER和A-1 Pictures(後更改為CloverWorks)共同製作的原創科幻電視動畫作品,舞台設定在遙遠的未來。動畫於2018年1月13日起每周六在TOKYO MX、栃木電視台、群馬電視台、BS11首播。全24集。
該片在中國大陸由ANIPLEX發行,由網路平台愛奇藝獨家提供視頻點播服務,後因不可抗力下線處理。
劇情簡介:
他們擁有夢想。總有一天,飛向廣闊天空的夢想。知曉被玻璃遮蓋的這片天空有多麼遙遠。
遙遠的未來。人類在荒廢的大地上建設了移動要塞都市「種植園」,並謳歌著文明。在那當中建造的駕駛員居住設施「槲寄生」,通稱「鳥籠」。孩子們就住在那裡。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對自由的天空一無所知。
他們被告知的使命,只有戰斗而已。敵人是一切都被謎團覆蓋的巨大生命體「叫龍」。為了對抗尚未見過的敵人,孩子們乘上被稱為「弗蘭克斯」的機器人。他們堅信,乘坐其中,就是對自己存在的證明。
有一位曾被稱作神童的少年。代號016。名字是廣。但他現在卻跌落谷底。是不被人需要的存在。如果沒有乘上弗蘭克斯,就如同不存在一樣。在這樣的廣面前,某天,一位被稱作02的神秘少女出現了。她的額頭,長著兩根艷麗的角。
⑹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浮現出怎樣的畫面
畫面:農家孩童在桑樹地下學著大人栽種瓜果的景象。
出自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原文: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譯文:
白天在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
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陰下學著種瓜。
(6)小朋友參觀種植園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蘆猜的活。
「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幹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腔嘩敬,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
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伍慎橫生。
⑺ 種植區對幼兒的重要性
一、種植區的創設,有助於幼兒獲得對自然和科學的初步經驗
在幼兒園種緩稿植區,幼兒可以發現問題、討論問題,獲取知識和經驗,體驗活動的樂趣。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可在活動室內和室外設置兩類種信襪植區。
二、種植區的創設,有助於幼兒了解植物與人們的密切關系,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品格
幼兒是天生的探究者,從一出生就在不斷探究周圍世界,豐富知識。在「收獲的喜悅」活動中,幼兒把採摘的蔬菜拿到廚房,在老師幫助下,做成「美食」,體驗著收獲的喜悅。
收獲麥子後,幼兒看著麥子被磨成了麵粉,並動手參與,與老師一起來做不同花樣的面點,懂得了各類植物和人類的飲食息息相關,明白了為什麼要珍惜糧食、熱愛勞動。
三、種植區的創設,可以激發幼兒觀察美、表現美的追求
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種植區,關注和熱情日益增長,顯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果在種植區提供美術工具和豐富的繪畫顏料,引導幼兒把植物的生長變化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創設種植區,為孩子們提供了親近大自然的條件。在這里,孩子們分工合作,感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逐漸培養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養成尊重生命、保護環境的習慣。
幼兒園種植計劃:
一、植物:
1、目標:結合季節特徵,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現象,發展幼兒觀察力,為幼兒提供嘗試、探究、實驗的機會,通過親自觀察、動手、種植獲得知識,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豐富自然科學知識,養成注意集中,專注的滑哪激好習慣,學習簡單的勞動技能。
2、材料准備:
園內植物、種子(花生、黃豆、綠豆)、金盞菊、記錄本、筆。
3、活動方式:
(1)種在土裡觀察其生長(花生)。
(2)泡在水裡觀察其生長(花生、黃豆、綠豆)
(3)裝在透明容器中作上標記,隨時觀察(花生、黃豆、綠豆)。
⑻ 小學生種植園創意標語
讓綠色看得見,讓綠色聽得見。
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植樹栽草種清手花,利國利民利家。
森林是地球的肺,我們要保護森林。
綠樂園,創意歡樂齊分享。
少一串腳印,多一份綠意。
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小花小草傳芳香,請答升嫌你把路繞一繞。
草木綠,花兒笑,笑消空氣清新環境好。
請您愛護綠色,綠是生命之源。
向陽好種茶,背陽好插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