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果樹瀑布的資料
黃果樹瀑布,即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布著「黃葛榕」而得名。
位於中國貴州省安順市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屬珠江水系西江幹流南盤江支流北盤江支流打幫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為黃果樹瀑布群中規模最大的一級瀑布,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以水勢浩大著稱。
瀑布高度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寬101米,其中主瀑頂寬83.3米。黃果樹瀑布屬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蝕裂典型瀑布。
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游歷、傳播,成為知名景點。
(1)瀑布群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黃果樹大瀑布的成因
談到黃果樹大瀑布的成因,要上溯至二億多年前的中三疊紀,那時黃果樹一帶沉積了一套巨厚的碳酸鹽岩。黃果樹瀑布便發育在一套「中三疊世中統關嶺二段中厚層夾少量薄層狀雲灰岩」中,位置在翁寨小背斜東翼。
黃果樹瀑布形成時期的白水河,是一條發育於距今10萬—50萬年之間,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時期由「寬谷期」向「峽谷期」演化中的地上河流。
後因「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地殼多次間歇抬升,引起河流侵蝕基準面下降,導致河流的侵蝕、溶蝕等下切作用加強,在該處形成「裂點」(即河床因地殼抬生、侵蝕基準面下降及構造、岩性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較大轉折處)。
這個裂點處的裂隙、溶洞、暗河非常發育。白水河先是形成了一個喀斯特侵蝕裂點型的落水洞型瀑布,後來隨著河流侵蝕、溶蝕、側蝕作用在地殼間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後期溫濕氣候中,水動力逐漸加大等因素影響下,落水洞的洞頂逐步坍塌。
黃果樹大瀑布磅礴雄渾的風姿終於展露於世。它穩定在現今的位置上,至少已經有5萬年了。
黃果樹大瀑布從遠古走來,以她美麗無窮的神韻讓億萬觀眾為之傾倒。她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變幻莫測,時而雷霆萬鈞,聲震天外,向世界展示著其勢不可擋的偉力;時而涓涓細流,溫柔恬靜,如泣如訴地講述著她遠古以來不同凡響的歷程。
每當洪水季節,巨瀑擊潭,飛沫反涌,騰空升起數百米高的水霧,在黃果樹街上灑下「潤物細無聲」的甘霖,構成黃果樹一景,名為「銀雨灑金街」;朗朗晴日里,每值上、下午艷陽偏斜,瀑水噴珠濺玉,折射陽光,如丹青妙手繪出七彩輝耀的紅霓,有時還會出現「雙虹耀日」景象。
如在水簾洞內觀賞,觀者移步,彩虹跟著移動,並不斷變換著色彩、形狀和位置,古人稱此奇觀為「雪映川霞」並刻石銘記。今人把犀牛潭稱做「孵彩虹的窩」、「彩虹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