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品流沙包
食材明細
主料
中筋麵粉250克
水130克
酵母2克
糖15克
- 輔料
豬油25克
糖粉40克
鹹蛋黃3顆
吉士粉或奶粉15克
牛奶25克
蔓越莓干30克
其他口味
蒸工藝
一小時耗時
簡單難度
1
先把熟鹹蛋黃碾碎,加糖粉,豬油,吉士粉也可以是等量奶粉。
2
最後調入純牛奶調成稠一點的糊糊。不要太稠,如果太稠了流沙效果就不好了。太稠可以加牛奶進去調勻。放入冰箱冷凍。
11
放入蒸鍋,最後醒發15分鍾再打開爐火。水開後蒸15分鍾,關火燜5分鍾再打開鍋蓋。
流沙包的做法步驟
Ⅱ 黑金流沙包的做法步驟圖,黑金流沙包怎麼做
材料
麵粉 300克 白糖 80克 胡蘿卜 2根 清水 150ml 酵母 4克 無鉛泡打粉 10克 栗粉 70克 白糖 100克 黃油 100克 鹹蛋黃 5粒 奶粉 50克
做法
將麵粉、白糖、酵母、無鉛泡打粉分成相等兩份放入面盆;胡蘿卜洗凈去皮,取一半清水與胡蘿卜混合榨成汁,酵母溶於清水、胡蘿卜中,靜置5分鍾備用。
分別揉成面團,發酵備用。
鹹蛋黃蒸熟(8-10分鍾),碾碎。
蛋黃加入糖、黃油、栗粉、奶粉混合調勻,調入少許胡蘿卜汁做成餡料。
調好的餡料放入冰箱冷藏20分鍾。
面團發酵至原來的1.5倍到2倍大,呈現蜂窩狀;用手輕輕將面團擠壓排除氣泡。
搓至麵粉柔軟適中,切成若干小劑子。
來回揉搓成長條,將三根兩色面條螺旋盤起成劑子。
餡料冷藏後取出,揉搓成圓球。
雙色劑子輕壓扁,包入餡料,搓圓。
放入蒸籠中靜置30分鍾。
取出,水開後上屜,大火蒸制10分鍾。
關火,3分鍾後開蓋,出鍋。
Ⅲ 最讓你欲罷不能的廣東早茶是什麼
飲咗茶未?廣州早茶,除了嘆茶,食美點之外;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杯起杯落,慢斟細品,茶香裊裊,有冷有暖。一個城市,除了有深厚的 歷史 文化底蘊之外;更應該有良好的民風民俗,這才顯得這個城市的包容性,也造就了一個優秀城市的特色。廣州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其中,不只是一朝一夕,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從廣州人早茶細節,你就可以看出廣州人的寬厚和包容。…
(圖片拍攝於廣州·天河·華南植物園·2018·7·22)
說起廣東的早茶,好吃的、令我欲罷不能的,簡直不要太多。想當年(貌似真的有十多年了)在廣州時,最喜歡的就是去茶樓喝早茶。那時員村二橫路靠近黃埔大道的地方,有一家老式茶樓,一天到晚人滿為患,每次去只是等位置都要好久,但是為了好吃的也就心甘情願的等了。讓我回憶下那幾年愛吃的早茶。
那時的茶樓,一進去自己拿份點菜單,上面密密麻麻的表明了小、中、大、超、頂點,茶樓的阿姨,推著滿是點心的小車在大廳轉,遇到喜歡的茶點,把單遞上,蓋個戳,直接拿上桌就可以。很是有趣。
1.
胡椒金錢肚,很常見的一款茶點,濃濃的黑胡椒味道,軟而不爛,有點韌性,很有嚼頭。
2.
香芋蒸排骨,排骨非常的滑嫩,配著下面軟糯的芋頭,香潤可口。
3.
豉汁蒸鳳爪。雞爪經過又炸又蒸,一吮就會脫骨,加上諸味調和的醬料,連啃骨頭都是一種樂趣。
4.
牛肉球。茶樓的牛肉球和潮汕的牛肉丸相比,少了幾分扎實的口感,但是多了幾分軟滑,裡面還添加了馬蹄,吃起來爽脆又彈牙,別有一番風味。
5.
叉燒腸粉。最喜歡有些許甜味的叉燒,配上香滑的腸粉。腸粉可遠種類其實很多,但我獨愛叉燒味道。
6.
廣式燒賣。很清口的一款燒賣,沒有太多油膩的口感,很喜歡。
7.
香煎蘿卜糕。味道很香濃,有著蘿卜特有的香味。
8.
香煎馬蹄糕。這款是甜味的糕點,有著馬蹄特有的清爽,吃多了鹹味糕點,偶爾來一塊,換換口味。
9.
奶黃流沙包。外表白嫩,內里金燦燦的奶黃流沙包,也是非常的香甜可口。
10
蛋撻。剛出爐的蛋撻,外殼酥脆,裡面軟滑香甜,蛋香濃郁,絕對不可錯過。
11.
白灼芥蘭或菜心。兩種蔬菜都是大愛,只是經過簡單的白灼,保留了蔬菜的本味,菜心清甜而又爽脆,芥蘭帶有微微的苦味,味道相當不錯。
12.
濕炒或干炒牛河。不管濕炒還是干炒,都是鑊氣十足,非常惹味香口。
寫不下去了,還有好多就不一一寫了,只是想到看到,卻吃不到,實在太折磨人!
廣東早茶點心博大精深, 要真列舉的話短短的一篇文章根本介紹不完,下面列舉一些家喻戶曉、必吃的廣東特色點心。
鳳爪 :
鳳爪是廣州茶樓里銷量最多的點心,沒有之一。 這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雞爪咸點,經炸過之後再蒸,皮酥肉嫩,色澤飽滿, 豉汁味美 。 鳳爪富含膠質,可以保持皮膚的滋潤,有養顏之效,所以人們早茶餐桌上少不了一份耐嚼味美的鳳爪。
叉燒包:
叉 燒包是粵式早茶的 「 四大天王(蝦餃、干蒸 燒賣、叉燒包、蛋撻) 」 之一。 叉燒包的 麵皮是用北方常用的發酵面團經過改進而成的。 因為發酵適當,蒸熟後包子頂部自然開裂,好似開花的饅頭,紅色叉燒餡形成幾道誘人的色彩。
薄皮蝦餃 :
薄皮蝦餃, 晶瑩透明,它選用剛從河裡捕的鮮蝦作餡,鮮美異常 。胖乎乎的蝦餃晶瑩剔透,粉色的蝦肉忽隱忽現,煞是好看。味道 鮮甜適口,蝦鮮味濃郁,最經典的粵點之一。
燒賣:
干蒸燒賣 廣式飲茶中的干蒸燒賣是茶市必點的人氣點心之一。 干蒸燒 賣用薄麵皮裹半露的肉餡料蒸熟,色鮮味美,質地爽潤,爽口不膩。廣式 燒賣 有豬肉乾蒸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金色的蝦仔如花蕊點贊其上,賣相好看誘人。
蛋 撻:
和其他點心不一樣 ,撻的形式是從西方引進來的 ,通過廣東師傅的巧手, 改造為如今粵點的蛋撻。廣式 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口感細膩嫩滑,奶香十足。
蘿卜糕:
蘿卜糕, 廣東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 不只是酒樓, 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蘿卜糕顧名思義白蘿卜為主料 ,以臘味為點綴輔料, 做好的蘿卜糕切成四方厚片,再用平底鍋把表面煎成金黃色,吃起來一股蘿卜的清甜。
流沙包 :
流沙包,包子餡料能夠像金沙一樣流淌,不僅餡料好吃,金黃色流沙慢慢流出的感覺尤為誘人,更別說一口下去的即化的口感。
腸粉:
蒸腸粉,米漿製成的粉皮, 其成品質感如透亮的紗,將各種食材如、牛肉、鮮蝦、叉燒、齋菜等卷於粉皮中,淋上特別調制的醬油,米粉與餡料的融合,飽滿味足。
蒸排骨:
蒸排骨不僅是一款點心,也是尋常廣東人家的家常菜餚。用豆豉蒜頭作為腌料蒸出來的小排,嫩而有咬勁,別有一番獨特的鮮味 。
廣東早茶是一種消遣文化,喝早茶就是享受吃和交流的時間,以一份優哉的閑情,時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和食物一樣有滋有味。
廣東點心品種很多,令我欲罷不能的廣東早茶有很多款,介紹一下我個人必點啦。
1、腸粉
腸粉是一種米的製品,也叫拉粉,它的特別是皮薄如紙,香滑容易入口。腸粉的餡料有很多種,主要有豬肉、豬肝、牛肉、雞蛋等,樣子透明,吃起來口感最贊。~
2、蒸排骨
蒸排骨主要是豬的排骨為食材,通常用蒸的方法,配料是用豉汁,最重要是調的味和蒸的時間要把握好。
3、干蒸燒賣
干蒸燒賣的原材料是用豬肉、蝦仁、雲吞皮等製作而成,吃起來滿口鮮味。
4、蝦餃
蝦餃是自己必點的點心,以一層薄薄的皮包著幾只蝦為餡料,鮮的河蝦是最好的,有時會放些豬肉配襯得更加爽口,蝦餃的皮及蝦肉是決定著只蝦餃的口感和關鍵。
5、流沙包
流沙包,另一種叫法是金沙包,餡料是用鹹蛋黃。包子裡面餡料是黃澄澄的,色澤很艷麗。口感特別柔韌、唇齒留香。
6、豉汁蒸鳳爪
鳳爪蒸出來的特別爛,,再加上豉汁的醬料,令人回味。
7、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切皮蛋小塊及咸瘦肉為配料,會為粥帶來不同的口感。
8、蛋撻(葡撻)
蛋撻是西式點心,蛋撻分為牛油類蛋撻及酥皮類蛋撻兩種。我們平時通常在廣東早茶吃牛油類蛋撻為多。
9、香煎蘿卜糕
主料是以黏米粉、蘿卜絲,蒸飪方法是用煎,外表是金燦燦的,家裡的爸爸每次去飲早茶都是必點這個。(屬於懷舊點心)
10、烏龜菠蘿包
烏龜造型的菠蘿包,酥皮是關鍵,餡料通常是用菠蘿。賣相可愛,小朋友的至愛。
喝茶,可以理解為單純地泡茶喝,但是在廣州,更傾向於地道的粵式早茶, 廣東人稱為「飲早茶」,也叫「嘆早茶」。
廣式早茶的點心極為精緻,花樣也很多,最多可達百十來種。推薦 蓮香樓、陶陶居、廣州酒家、大同酒家、南國酒家 等傳統早茶店。
按照 美食 家趙珩的說法,廣東早茶可以分為 六大種類 :
一是 葷蒸 ,如 鳳爪、排骨、牛腩、糯米雞 ;
二是 甜點,蛋撻、椰絲球、水晶餅、叉燒酥 等也有三十來個品種;
三是 小籠蒸,蝦餃、腐皮干蒸、海鮮包 等都屬於這一類;
四是 大籠蒸 ,說是大籠,實際比小籠大不了多少,區別在於大籠蒸的皮大多是發面的,如 叉燒包、奶黃包、玫瑰豆沙包、蓮茸包 等等;
五是 粥類 ,如 魚生粥、雞生粥、皮蛋瘦肉粥 等;
最後是 煎炸 ,如 煎餃、馬蹄糕、春卷、蘿卜糕 等。
讓我欲罷不能的早茶點心有 鳳爪、豆豉排骨、腸粉、馬蹄糕、奶黃包、水晶蝦餃、皮蛋瘦肉粥 等等。吃過很多次早茶,每吃一次都有新的感覺,每吃一次也都會愈發地熱愛廣東早茶。泡上一壺鐵觀音或普洱,吃一些點心,甚至能悠閑地坐上一整個上午!
你喜歡廣式早茶的哪種點心呢?不妨跟我說說。
龍哥喜歡的早茶,品茶食點心,蝦餃,排骨,包,腸粉……
牛肉球嘍!吃一口,你會忘記和誰來吃的,第二口,你就忘記在哪吃,第三口,你會忘記服務員是否漂亮。百吃不膩,內有馬蹄的脆,牛肉的濃厚,香菜(北方稱呼)提味。正宗的吃法,要蘸JI(同音)汁。哇
廣東的早茶,不僅僅只有茶,還有各式各樣的小點心和小吃,絕對是吃貨們嚮往的,豉汁蒸鳳爪,蒸排骨,蘿卜糕,奶黃包,榴槤酥,皮蛋瘦肉粥,雲吞面等等,光是看到這些名字就已經欲罷不能了。
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最喜歡的當然要屬榴槤酥了,雖然每家的造型略有不同,但是相同的是皮酥內香,榴槤的特有香味誘惑著我的味蕾,一口一個榴槤酥,滿滿的都是幸福感,回味無窮,每每想之,欲罷不能。廣東早茶,別的可以不吃,但是榴槤酥必然是不可缺少的。
各式的茶配甜點比較合適,苦澀的茶尤好,苦中帶甜,解膩去火,嘴裡的味道被中和了許多,身體也沒有那麼多的負擔,一口茶,一口榴槤酥,悠閑大抵如此。
胡椒豬肚白蘿卜。評價這道茶點的關鍵是豬肚夠不夠軟爛,胡椒的鮮辣有沒有滲進去。
秋冬,來一碗胡椒豬肚白蘿卜,先喝一口湯,白蘿卜的清甜混著胡椒的辣,辣辣地順著喉嚨暖進胃裡,豬肚綿軟,嚼一口湯汁四射,吞下去胡椒的辣味才在唇舌間綻開,白蘿卜放進嘴裡不怎麼嚼就已經化了,豬肚胡椒的味道全在裡面,鮮,辣,甜。
小時候,爸爸帶著我去喝夜茶(主要是和工作上的朋友)。那時八十年代,大家都是打工的,一般就是一個大大的薩其馬對付我。爸爸總是說,我能到晚上11點半都不睡著,就給我買牛肉丸。但是,基本上沒有吃過。挺貴的,而且多半是睡著了,那時四歲,五歲左右。我連根我爸一起飲茶的叔叔的全名以及大致性格都記得。
那時父母都很忙,要做外快賺錢養家,還債,但是星期日還是堅持帶我去公園玩。那時吃得最多的是韭菜餃子
因此,對我來說,哪怕廣州茶點千千萬萬,在我心目中,牛肉丸和韭菜餃子就是永恆的。
七歲以前,是我一輩子最美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