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日本做的動漫那麼出色
,我認為以下原因可能是日本動漫出色的主要因素:1. 超強的創意和故事情節:日本動漫推崇原創和創意,製作方會投入大量人力、時間和金錢來打造出深入人心的故事情節,這是許多西方動漫無法比擬的。2. 精美的美術風格:日本動漫的畫面精緻、布局合理,色彩飽和度高,層次感豐富,用動差拿作、音效、美術等元素營虛胡搭造出獨特的氛圍,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3. 富有個性化的角色設定:日本動漫中的人物通常都有獨特的外貌和內在品質,不同於歐美動漫的大眾角色設計,許多角色還有著復雜的人物關系和成長經歷。4. 專業的製作團隊:日本動漫製作的全過程經過嚴格的管理和專做賣業的技術支持,由相應的職業人員組成多個團隊負責不同的階段。總之,日本動漫之所以出色,在於其獨特的創意、創作理念和注重質量的製作方式。B. 帆布鞋和板鞋的區別
兩種鞋子有以下區別:
所用材料不同。帆布鞋的材質是帆布,鞋底一般都是比較柔軟的,是由橡膠大底做成的,有一定的條紋紋路,主要是起到防滑的作用。多數的板鞋鞋面是皮革材質的,板鞋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幫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實的翻毛牛皮,這樣比較耐磨。
起源不同。帆布鞋是一種興起於歐洲的厚膠底,因穿著輕便,耐穿,價格低廉廣受世界各地人民歡迎。板鞋來自玩滑板的人穿的鞋,故也稱為滑板鞋。板鞋跟一般鞋子比較,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幾乎都是平底的,便於讓腳能完全地平貼在滑板上。
保養有區別。清洗帆布鞋的時候,先將鞋用溫水浸濕,有可能的話裡面稍微放一點白醋。再用透明皂或是洗衣粉刷鞋,最好是用軟毛刷。一定要漂洗干凈,尤其是用洗衣粉清洗鞋子的時候,刷完鞋最好用清水泡一段時間。用手紙把鞋包起來,要讓布的地方都包上手紙,放到陰涼通風處處晾乾即可。
對於板鞋,一般的污垢我們都可以用水洗來解決,但水洗後鞋眼附近的鞋面經常會出現發黃的銹跡,這是由於金屬鞋眼退色的原因。要想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很簡單。在穿著或洗滌前用透明的指甲油塗抹在鞋眼上,這樣既可以防止金屬的氧化,還能讓你的鞋帶長久如新。
特點各異。帆布鞋的的特點有:(1)舒服:輕巧、省力;穿帆布鞋可以不穿襪子、省去了上班時換上拖鞋露出襪子的不雅。(2)簡單:又輕又舒服,不需要華麗的衣服。是一種簡約的態度,同時好搭配。沒慢跑鞋舒服,沒高跟鞋有氣質。
板鞋的鞋底要有緩沖功能,不一定要有氣墊;鞋帶有保護設計,防止磨斷;鞋頭最容易磨,需要很耐磨的材料;鞋舌厚,保護腳腕;在鞋墊上,鞋跟,鞋內里的各種設計,都是為了更好的運動效果,和更舒服的滑板感覺。
拓展資料:
板鞋的特點
滑板鞋為滑板運動而生產,耐磨。滑板鞋的特點比較多,尤其近幾年有很多高科技技術加進來,總的來說就是為了滑手在玩滑板時候更舒服而不斷改進設計的。主要特點是鞋底要有緩沖功能,不一定要有氣墊,鞋帶有保護設計,防止磨斷,鞋頭最容易磨,需要很耐磨的材料,鞋舌厚,保護腳腕,還有很多講究,在鞋墊上,鞋跟,鞋內里,各種特點,都是為了更好的運動效果,和更舒服的滑板感覺。滑板鞋的好壞,對一名好的滑手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況下,選擇滑板鞋有以下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滑板鞋的鞋底和鞋幫的材料最好是聚胺脂的,鞋面最好是厚實的翻毛牛皮,這樣比較耐磨。注意你平時OLLIE帶板時所用到的鞋的位置,在選鞋時盡量避開這些位置有接線的鞋,這樣可防止板鞋過早的因脫線而報廢。
CONVERSE所出的新款的板鞋,鞋頭部位都有「ABR」超耐磨材料包裹,十分耐用。板鞋的舒適性「對於一些技巧細膩的滑手,他們比較喜歡用較溥的板鞋。這些板鞋鞋底比較薄,但通常都有比較厚或帶氣墊的鞋墊,鞋面所用的皮質比較軟,做動作時能清楚的感受到板面上的砂貼著腳面而過。而動作比較猛的滑手一般都選擇比較厚實的滑板鞋。比如鞋底帶氣墊或油墊,鞋舌比較厚實,這樣穿著起來感覺比較裹腳。
參考資料:網路-板鞋
網路-帆布鞋
C. 如何畫動漫人物
如果繪畫技術還達不到憑空想像出人物的表情和動作的時候,建議最好的方法是從臨摹開始。
各種繪畫大家的作品都可以用來臨摹,尤其是要注意大師們所用的色彩和構圖方法,以及對人物表情、肢體動作作的描繪。
這是非常有用且有效的訓練手段。畢竟所謂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臨摹多了,某些固定的、常用的表情動作以及角度,都會得心應手很多。
其次就是要多描摹真實照片。畢竟所謂的生動,就是把假的畫成像真的。關鍵的就是所謂的「真的」。
真的動作是怎麼樣的,真的眼神是什麼樣的,那還是要去看「真的」人物是怎麼做出來的。
而如果是想要畫寫實主義的漫畫人物,比如像平凡、陳淑芬、正子公也、甚至張旺之類的插畫大師的作品,那麼照著照片畫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為那可以極大地鍛煉你的人物比例、身體構造、衣物材質等方面的水平。
而這其中,人體比例是重中之重。如果比例不對,細節上再怎麼出色,也是一個失敗的作品。
當然,如果你說的是小新、小丸子、加菲貓之類的動漫人物,請自動忽略這一條。
(但其實這種漫畫人物也是要用到比例的,只不過不是那麼重要罷了)
人體比例實在是非常的重要(我好像已經強調過了?)。如果你對此沒有什麼信心的話,建議還是從基礎學起。
多看一些正規美術教材,至少要看兩個部分,一、透視原理,二、人體比例。
這兩者是所有好的作品的基礎,是根本,是土壤,是骨骼,是紅燒肉裡面的肉,是錢包里的錢。
其實這兩個東西學起來也不是很難,一個小時,或者更短,你就能全部理解了。
但是,關鍵在於熟練地運用,以及毫無差錯地繪制出來。
這個就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只有多看,多練習。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知道吧?人家都這么練了,咱們也不是天才,自然就要更努力。
——當然,如果不是想做那種超級大師的話,也不必天天去練畫雞蛋。
——多畫幾個蘋果青椒什麼的也就可以了。
人體是自然界最復雜的機械結構。抱歉,忘了這句話是誰說的了。
但是很有道理。人所能做出的動作,幾乎達到了無法計算的數量。所以在熟悉了人體比例之後,就要開始鍛煉畫人物的動作。
一般來說,臉部的動作不是很多,當然,金·凱瑞這種能做出一百多種表情的貨色不在普通范疇之內。
所以主要需要鍛煉的是全身的動作。
這個也是需要多觀察和多練習。觀察走路是什麼樣子的,走路時候打電話又是什麼樣子的,
走路時候一邊打電話一邊喝咖啡一邊還看身邊美女一邊腳下還絆到一塊石頭就要摔跤的剎那是什麼樣子的……
(其實把以上的這句描述能准確地畫出來,就是一幅很有情趣的漫畫了)
當然,一般來說是沒那麼湊巧正好能看到這么一個景象的,但是我們的大腦可以想像。
把一些基本動作都熟練了之後,也就能組合出各種復雜的動作來。
至於臉部的表情,可以多照鏡子,多自己擺擺姿勢和各種表情。
當然,請單獨練習。不然一會兒擺出冷傲的表情,一會兒又擺出諂媚的表情,你的室友會慌的。
鏡子也不僅僅用在臉部表情上,如果鏡子夠大的話,很多你想要畫的動作,你都可以先自己擺出來看看,
了解一下手臂會是怎麼樣的一個角度,腰部怎麼樣扭才會自然,褲腿上的皺褶又是怎麼樣的。
這在於新手來說是非常有用的,畢竟照著畫和想著畫,難度完全差好幾個等級。
另外要提到的重要一點,就是手的繪制。
手是一個非常復雜,也非常令作者頭痛的東西。因為分叉太多。
而且每個分叉上還要分為三個小段……
而雖然手在畫面上的位置很小,但卻很重要,如果手繪製得僵硬,甚至不合理,人物怎麼也生動不起來了。
一般來說,我的經驗是,練習的時候就自己畫自己的手。
正好能看見,而且還有兩個,是最好的模特了,還不耽誤另一隻手來畫畫。
我在練習的時候,曾經畫過自己各種姿勢的手。額……都是左手……
這種練習非常有效,你可以精確地把握手在做出各種動作時候的樣子是什麼樣的,關節如何變化,陰影如何鋪蓋,等等。
而這練習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隨地做。只要你有紙筆和一張桌子。
等到左手練好了,右手其實就會無師自通。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借用鏡子的幫助,鏡子里左手就變成右手了。
然後是衣服。衣服這種東西是很過分的,因為有樣式和材質的問題。
建議新手先畫簡單的衣服,這個的好處是不必考慮式樣的問題,材質也是單一的。
作用是練習衣服遮蓋下的人物身體曲線怎樣表達,以及衣服基本的褶皺怎樣繪制。
有了這個基礎,等到都熟練了,就可以進階到兩個不同的發展方向,一是不同材質的衣服,二是不同式樣的衣服。
我選擇的首先發展方向是不同材質。
於是人物就穿起了皮襯衫、麻布襯衫、絲綢襯衫、純棉襯衫、漆皮襯衫(有漆皮襯衫嗎?)……
因為各種材質所產生的紋路和褶皺都是不同的,光影效果也不同,所以這對於練習素描和色彩的手法是很有用的。
就好像皮質的衣服褶皺很多,但是跨度不大卻比較長,也很光滑,高光和陰影對比都很重。
而純棉襯衫的褶皺就大,而且長,但是不光滑,界線很清晰。
而絲綢襯衫則整體褶皺很淡,起伏很柔順,除非是手肘大角度彎過來,皺紋有,卻細小,而且也以圓潤居多……
這種么,也是多看多體會就能發現區別了。
至於式樣的話,建議多看時尚雜質,看看當今潮流的同時,也能給人物以多種的搭配,使得人物更加豐滿。
這一方向的關鍵是,在多種搭配之下,如何保證人物比例的不失調。
以前有很多大師級的前輩們,是這樣畫的:
先畫人物的基本比例定位,然後骨骼肌肉,最後搞定一個裸體的人物。隨後再給人物穿衣服……
這個太狠了,大多數現在的作者是做不到這樣的。
所以,要給穿了緊身大翻領毛衣,外穿一件長大衣,戴一條格子圍巾,一條及膝一步裙,半高跟小皮靴的,一個女生人物,做到人體比例不變,衣服又顯得搭調,
還是比較困難的……
最後么——當然是不同材質的不同款式衣服了。
沒什麼好講的,兩個方向搭配起來就好了。
同時還包括一些配件,比如耳環、項鏈、帽子、皮帶、手鐲、包包什麼的。
人物要生動,這些東西必不可少。古典風格的作品,還要加一把劍,幾張符籙什麼的。
不然一個人物光板地站在那裡,太死板了,都不知道他要幹嘛。
但是一旦這人物拿上一個包包,就好像逛街了。
而換上一把匕首,就又變成一個殺手了。
以上這也是下面要說的環節的一部分。這個環節就是細節。
細節非常重要(聽上去好像沒有不重要的東西?-_-0)。
細節會是一張作品裡畫龍點睛的地方。
有很多很多的細節需要作者去注意。比如配飾,比如衣服的花紋,比如臉上的痣,比如路上做背景的樹和行人,比如手裡的道具,比如配戲的動物,等等。
這個過程很繁瑣,有時候會比畫主體人物還要費時間。但這卻是很值得的。
慢工出細活,這里的細,就是指細節。而有了細節,這個「活」就顯得細膩了,也就生動了。
這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耐心,花時間。黑白的還好點,如果是彩色稿,CG之類的,光女生的首飾就能畫到你暈厥。
做好心理准備吧……
不過要提醒的一點是,細節是為主題服務的,千萬不能為了表現細節而表現細節,喧賓奪主是最大的忌諱。
而且細節的東西也不是單純的堆砌,什麼都加上去,只能是一鍋大雜燴,畫面亂了不說,還白費那麼多功夫。
這一點上沒有什麼好講的,只是個經驗問題,要靠自己摸索了。
最後,就是場景和構圖。
這其實是應該最先講的,但我把它放到了最後,這是我的習慣而已,你可以按照自己喜好來。
但是要提醒一下,就是場景和構圖不一定是最早畫的,但一定是最早構思的。
構圖上,有幾個特定的套路,這個查一下資料就知道了,比如最常用的三角構圖,焦點構圖,梯形構圖,平行構圖等等。
看你要表現的主題,來選擇最合適的構圖種類。然後來擺人物的姿勢動作,以契合這種構圖方式。
這是一種大局觀的把握,並沒有什麼死板的定式,我所說的那些構圖種類也是一個統稱而已,
就好像說「開小轎車」,卻是並沒有規定你要開寶馬,還是開奧拓。
還是一句話:多看,多練。
至於場景,這個可以先設定好,大致是一個什麼場景,但未必要先畫出來。
畢竟現在有種東西叫PS,我一直是畫好人物之後,最後再在背景層上加場景的。
場景這東西裡面,重要的就是透視關系了。除非你是搞人設,背後就放一塊白板都沒關系。
而色彩方面,屬於進階范疇了,又可以說出一大篇東西來。
懶了,有機會再寫吧。
而我所要提醒的是,不要試圖一開始就畫采稿。
打好基礎,才能造樓。
新手的話,畫好黑白線稿才是一切的根基,重中之重啊。
當然,如果樓主其實是進階高手,在考慮「怎樣才能生動地表現出一個男人在發現自己的愛人是殺父仇人的女兒時的眼神」之類的問題,
那麼請華麗地鄙視我吧,就當我剛才什麼都沒說……
其實,如何畫動漫人物這個問題,答案就在你們自己的心理..
完成稿
D. 陝西一醫院兒科把卡通形象搬進病房,孩子喜歡卡通的原因是什麼
小孩子都很喜歡卡通圖片,也喜歡卡通動畫片。陝西一家兒科醫院為了讓孩子在住院的時候有更好的感受,所以把卡通形象搬進了兒童病房。我覺得孩子之所以會喜歡卡通是因為卡通形象很可愛,還有卡通動畫片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幻想,也更加理解小孩子的想法。
小孩子都喜歡美好的東西,在卡通動畫片裡面,他們看不到一些比較黑暗的東西。而且在卡通動畫片裡面他們也能夠學習到一些知識,這些知識是大人沒辦法教給他們的,是大了沒辦法用小孩子的思想教會他們的。小孩子在看這些東西的時候會覺得很有意思,會覺得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因此就對這類卡通非常感興趣。
你覺得小孩子喜歡卡通的原因還有哪些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談談。
E. 日本的動畫片為什麼能風靡世界
日本動漫風靡世界,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發掘傳統文化元素。事實上,所有風靡全球的文化產品,無論是日本的《哆啦A夢》還是美國的《魔獸世界》,沒有一個真的是為了迎合外國人口味而創作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在今天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日本發展動漫產業,首先明確了一個思路,即「動漫不只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政府就意識到,漫畫書和動畫片的主要市場並非低幼兒童,而是更為廣闊的青少年甚至中年階層。從那時起,日本動漫產業就從兒童文化領域中被剝離出來,和電影、商業音樂一樣獨立發展。
正因如此,創作者的思路被完全解放。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動漫產業出現了大量以中學校園、職場、虛擬世界等為題材的優秀作品,誕生了宮崎駿這樣的動畫大師以及秋葉原等新「宅文化」名勝。「成長」「青春」「熱血」等代表青春期少男少女心理的關鍵詞,造就了日本動漫的獨特風格。
與此同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成為日本維持漫畫原創力的根本保證。據說,在日本,中學生是漫畫的「最大贊助商」,他們把零花錢主要用來在書店、便利店等購買漫畫,因為網上絕對沒有免費漫畫可以看,這點和中國不一樣。也因此,日本的出版社在談版權合作時,經常把一本書翻開,一張插圖一張插圖地談,只因為每張圖片的著作權所有人可能不一樣。
此外,日本出版商和作者所簽訂的版稅合同,通常范圍僅限當前出版物,倘若衍生出新的產品,就要和作者簽訂新合約。比如,對衍生自漫畫作品的周邊商品,出版社需要支付銷售額的4%-5%給作者;而改編一集漫畫的版稅可高達千萬日元,手機下載漫畫也會給作者分成。如果有盜版出現,製作者不僅會遭遇罰金,還有牢獄之災。
日本著名漫畫家的年收入往往可以達到10億日元以上,如創下漫畫初版銷售神話的《海賊王》作者尾田榮一郎,僅2010年年收入就高達250億日元。漫畫原創的經濟收益獲得保障,作者自然有心情和精力投入更多更好的作品創作中。
F. 我會穿鞋大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洞戚問題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會穿鞋大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剛來園,生活能力差,穿鞋分不清正反,所以組織了這次活動。孩子穿反鞋的原因主要是不分正反或鞋大穿起舒服。
活動目標
1、自己的事自己做,和掌握正確的穿鞋方法。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培肆引導幼兒學習穿鞋的正確方法,定為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活動准備
大鞋,小鞋,鞋墊,腳印圖片,正反配顫轎鞋圖片,鞋架,大鞋小鞋歌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踩腳印游戲,掌握穿鞋的方法。
1、玩游戲。幫助幼兒發現正反鞋的不同之處,鼓勵幼兒自己改正正反的小腳印。
(1)、玩踩腳印的游戲:123,321,我和小腳印做游戲,你踩我也踩,踩到小腳印快站好。
(2)、發現腳印的正反。這時老師說:看一看小腳印,你發現了什麼?
(3)、請幼兒改正反的'腳印。
2、邊說兒歌邊穿鞋,掌握穿鞋的正確方法。
(1)、拿出一雙小鞋,邊說兒歌:兩只小鞋頭碰頭,好像一對好朋友,小鞋襻向外扣,穿好鞋子到處走。
(2)、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這時老師問:小鞋頭怎樣?小鞋襻向那扣?
(3)、老師說兒歌指導幼兒把自己鞋放著腳印上擺好,然後穿好鞋子。
二、分組游戲,鞏固穿鞋的方法。
第一組:找朋友,幼兒區分正鞋反鞋。操作:把正鞋的圖片放在鞋架上。第二組:幼兒先將兩只鞋擺在鑲嵌板里。操作:只有把兩只鞋擺正,才能放進去。
三、通過穿大鞋的游戲,引導幼兒練習正確的穿鞋方法,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1、幼兒穿大鞋(教師兒歌指導)。
2、音樂游戲「大鞋小鞋」。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有的幼兒還有穿反鞋的情況,這也正常。因為不能只通過一次活動就能達到目的。接下來還有活動延伸,例如:利用鞋的其他特點來分辯正反,根據孩子穿鞋的特點,孩子可能會擺對鞋但腳伸錯了,所以會穿反,還有的孩子拿起就穿,一隻鞋分辨起來有難度,所以老師引導幼兒先把兩只擺好再穿,這樣就容易多了,活動中,幼兒很感興趣,能基本完成目標。
活動還有許多不足,缺乏對整體幼兒的關注,對活動的整體把握不到位,缺乏有針對性的指導,只有簡單提醒一下,效果不夠顯著。
G. 小班健康《我會穿鞋》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准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健康《我會穿鞋》活動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健康《我會穿鞋》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結構,大人們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家長們往往更重視的是孩子的身體上的照顧和智力上的啟發,而忽視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在家長無微不至地「關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溺愛拍譽緩,使之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經過調查,他們入廁、盥洗、睡覺等方面都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幫助,大多數幼兒不會獨立穿脫衣服、鞋襪,總體而言,幼兒自理能力現狀是比較差的,並且導致了孩子在幼兒園也養成大小事均要老師幫忙的壞習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喜歡的接受方式,我們集體商討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以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衛生習慣及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講講做做玩玩,初步學習穿鞋子。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自己穿鞋子。
活動重點:在游戲中學會穿鞋子。
活動難點:幼兒自己掌握穿鞋子的方法。
活動准備:
墊子、不同大小、自己的鞋子
活動過程:
一、小腳動動動
1.進場音樂做運動,學高人走,矮人走。
2.小朋友熱了脫襪子,一起做小腳游戲。
小腳,小腳,點點頭,搖搖頭,拍一拍,搓一搓,腳尖碰碰碰,虛冊腳跟碰碰碰。
3.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1)「你幫你的鞋子找到朋友了嗎?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的鞋子是什麼樣的」
(2)「為什麼它們兩個是好朋友?」(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一雙鞋子就是一模一樣的在一起,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3)學習認識反順。(哪只腳和哪只鞋是好朋友)
二、學習穿鞋子
1.幼兒先自己嘗試穿鞋子,教師觀察,並適時指導。
2.請個別穿得不對的幼兒到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尋找原因,用兒歌總結示範穿襪子的正確方法:鞋子、鞋子真漂亮,左腳在這里,右腳在那裡,小腳用力往裡鑽,我的小腳真舒服。
3.音樂響起,幼兒穿好鞋子在墊子做運動。
三、延伸
小朋友本領真大,我們穿好鞋子,讓我們再去做運動吧!
小班健康《我會穿鞋》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和物越來越感興趣,同時,小班孩子在玩耍中,缺乏生活經驗,自理能力較差,因此,在《我自己》這一主體中我們開展了襲模《我會穿鞋》活動,重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學會穿鞋。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理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2、讓幼兒嘗試體驗知道,要穿大小合適的鞋子,學會穿鞋。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大腳娃娃一個
2、圖片(爸爸、媽媽、娃娃、腳三隻)
3、音樂磁帶
4、大鞋若干雙(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今天,我請來了特別可愛的小客人,想認識他嗎?
(出示大腳娃娃)大腳娃娃最喜歡和我們的小腳丫做游戲了,脫下鞋子露出小腳丫與大腳娃娃一起做游戲。
2、(放音樂)師同幼兒一起光腳丫跟音樂做游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爸爸、媽媽、娃娃圖片)師問:圖片上都有誰?
(出示腳丫圖片)師問:他們分別是誰的呢?(在回答問題中,讓幼兒知道爸爸的腳大、寶寶的腳小)師問:爸爸應該穿什麼鞋子?寶寶呢?(讓幼兒知道爸爸穿大鞋,寶寶穿小鞋。)
2、讓幼兒通過游戲,體驗穿合腳的鞋子才安全、舒服。
師:如果我們給寶寶穿上一雙大鞋子會是什麼樣子?想不想穿上玩玩?讓幼兒穿上大鞋玩。
師問:小朋友,剛才我看見有的小朋友掉鞋了,有的小朋友摔倒了,為什麼呀?(讓幼兒知道穿大鞋子不跟腳,不安全,要穿合腳的`鞋子)好,去找自己合腳的鞋子穿上吧。
3、學習穿鞋
(1)師邊說兒歌邊示範脫穿鞋子。
師:小朋友,今天呀老師教小朋友一邊說兒歌一邊脫、穿鞋子,可好玩了,來,先把小手藏好,看老師做。
師說兒歌:脫下這個鞋寶寶,脫下那個鞋寶寶,小腦袋靠一起,鞋兒媽媽往裡靠,小腳丫抬抬起,分別鑽進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蹬一蹬,提一提,兩邊鞋扣緊緊系。
(2)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脫穿鞋子。
師:好了,老師穿好了,我們一起來一遍吧。
(3)幼兒自己練習穿鞋。
(4)幼兒一起比賽穿鞋。
師:小朋友,我們讓大腳娃娃當裁判,比賽誰穿鞋快,穿的快的小朋友可以抱一抱大腳娃娃。
4、師幼穿上合腳的鞋跳舞。
師:穿合腳的鞋舒服嗎?好。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總結:穿合腳的鞋不會掉鞋,也不會摔倒---
三、結束部分
師:小手和小腳做了這么長時間的游戲臟不臟呀?一起出去洗手吧!走出活動室。
小班健康《我會穿鞋》活動教案 篇3
培養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基本學會穿脫鞋襪。
2、培養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手眼協調性。
3、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4、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重點: 教幼兒學習穿脫鞋襪
難點 :穿襪及穿鞋時,要把後腳跟提上來
准備 :讓幼兒掌握猜謎語(鞋、襪)、節奏《小鞋子》及歌曲《郊遊》,三塊布,布上放小石頭若干,顏料三盤,三張白紙,濕拖布三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幼兒念謎面,父母猜謎底。(鞋、襪)
二、節奏《小鞋子》
三、引導幼兒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學習脫鞋襪。
1、師:「小鞋子在哪裡?」,幼兒:「在這里。」引導幼兒做各種動作:搖搖鞋,踏踏腳等。
2、引導幼兒摸摸鞋尖、鞋後跟、鞋底、鞋面。(可擬人化如:給鞋尖洗臉、給鞋後跟刷牙等。)
3、師示範講解脫鞋:手放在鞋後跟向下脫。幼兒練習脫鞋。
4、脫鞋後,引導幼兒摸摸襪尖、襪後跟、襪筒。
5、指導幼兒脫襪:手放在襪筒,向下脫。
四、游戲:「郊遊」。
師生共同光著腳丫去郊遊,即手拉手,邊走邊唱歌曲《郊遊》,並體驗光著腳踩石頭的感覺。
五、學習穿鞋襪。
1、請幼兒談談光著腳丫踩石頭的感受。
2、學習穿襪:先把襪子放平,手拿襪筒,套在腳尖上,向上拉。
3、學習穿鞋:手拿鞋底,腳伸在鞋中,提上後腳跟。
4、幼兒穿上鞋後,邊走邊唱體驗穿上鞋踩石頭的感受。
六、游戲:「印鞋印」。
反思:
小班的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較差,在家大多數都是父母包辦代替。為了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如穿脫衣服、穿脫鞋子等,如果不是天氣轉熱,幼兒脫襪子,我們也沒有想到要讓幼兒學會穿襪子。所以教師要善於觀察,及時發現問題,抓住切機及時解決問題。
H. 誰能給我幾張可愛卡通男生圖片
喜不喜歡這種:
http://pic.dc.yesky.com/imagelist/07/33/4530283_5326.jpg
http://www.sh.xinhuanet.com/2008-08/01/xin_123080501160595323518195.jpg
http://www.jyclub.cn/bbs/UploadFile/2008-9/200892715355973898.jpg
http://dm.vuthan.com/dmnz/UploadFiles_7215/200810/20081010113915156.jpg
http://www.3q5.com/UUAuth/2006-5/55479395.jpg
http://dm.vuthan.com/dmnz/UploadFiles_7215/200810/20081010113915653.jpg
http://www.cg3000.com/upimg/allimg/080902/img200806161631577.jpg
http://www.6to23.com/uploadfile/pic/uploadpics/200709/20070906144416_1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