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漫畫常用的表現手法
漫畫常用的表現手法:誇張的表現手歲碧法、比擬的表現手法、對比的表現手法、比喻的表現手法、雙關的表現手法。
一、誇張的表現手法
誇張的表現手法是卡通、漫畫最基本,最嚴重,最常用的手法。把事物擴大是誇張。把事物縮小,是誇張。把事物變形,也是誇張。誇張的目的,是數雀如為了突出事物的本質特點,使形象更光鮮,特點更突出,使畫面產生更強的形式感和滑稽感。
2. 怎樣畫誇張的人物漫畫肖像
誇張的人物漫畫肖像需要仔細觀察一個人的外貌特徵,抓住其中一個最為突出的點進行誇張荒謬式的放大描繪,這是畫誇張人物漫畫肖像的精髓。例如某個人的鼻子比較大,那麼可以抓住這個特點將他鼻子大的特徵突出描繪出來。
肖像漫畫即是以極度誇張和變形的手法來表現傑出的人物(也有反面角色),使他們的特徵更加突出,性格更加明朗,因而加強一種親近感。雖有可能貌似「醜化」,但表現者無存惡意,欣賞者望而傾倒,被表現者從容大度等。
肖像漫畫的特點在「肖」與「漫」,「漫」便是她的特殊語言。這樣一幅成功的作品會給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肖像漫畫在我國才初步嘗試,必然要經由社會認同的過程,但或許正因為這是一塊新地。
(2)變形誇張手法的動漫形象圖片擴展閱讀:
人物漫畫肖像的審美價值:
任何一類藝術是通過人的思維活動來完成的,漫畫藝術也不例外。漫畫通過誇張變形,詼諧幽默和荒誕不經等手段,表達事物的精神實質,並向人們傳遞文學和哲學理念。
欣賞者通過思維活動對這種不協調和出乎意料的狀態下,產生審美的愉悅和快感,並形成了審美情趣。
漫畫既是諷刺與幽默的藝術,也是悖繆和逆向思維的藝術,漫畫最大的藝術特點是,它以丑的形態開始,卻已獲得美的愉悅結束,因此也有人稱漫畫為審丑藝術。
無論現實生活中的丑還是藝術中的丑,雖然他們的外部形態並沒有發生變化,但他們卻在人們的觀念中發生了質的變化。
美的轉化為丑的,丑的卻變成美的,這種美與丑的轉變便是人們的思維過程的變化。這是思維美學形態產生了審美價值。
3. 動漫素描常見表現手法介紹
動漫素描常見表現手法介紹
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誇張變形會啟發我們,到生活中去感受、去琢磨這種誇張變形對學習漫畫造型會有啟發。下面我整理了動漫素描常見表現手法,供大家參閱。
動漫素描常見表現手法
1、合情不合理
生活中有無數困惑讓人去揣測,又有數不盡的誘惑讓人去浮想,由此會有許多荒唐事發生,而無數笑話的結論往往是合情而不合理,因此無法夢想成真。而在紙上臆想、猜想、有創造性的想像都不受限止,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只怕想不出。通過視覺形象表達誇張的聲音,想像的著眼點在合情,只要台乎情理,筆下的形象再荒唐也能在紙上成立。
2、製造沖突
生活中不可能萬事稱心如意,天災人禍或疏忽大意會使人遭遇種種困難,由此在心理、生理上造成沖突而需要有出路。另外社會上又有不公平的現象。許多弱勢群體也會生活得艱難,由此難免會滋生「妒嫉」「看笑話」等灰色心理而需要發泄。漫畫作為反映生活的一個載體以及情感交流的天地,通過在紙上有意製造沖突(也是一種誇張手段)。藝術地處理矛盾的激化與調和,可以讓觀眾得到視覺和心理上的滿足。
3、物的人化
生活中許多事物與人親近會變得「人化」,人與物就有了情感色彩。擬人化是造型處理中的.誇張手段,通過對物象添加五官、四肢或服裝道具,或通過與人形對應、與行為對應。與功能對應的物象的投射,藝術地貼近人的感覺,由此讓物象「表演」得更為有趣、更為有意味。
動漫素描中誇張變形的訓練方法:
1、寫生變形
寫生變形一般以人物為主。通過觀察有意針對對象的特徵、性格、職業作誇張變形。特徵指臉部特徵、全身外形特徵;性格通過行為舉止、服飾表現;職業通過服裝及道具表現。強調特徵、性格、職業就要誇張其傾向性,具體表現為外形、比例、結構等的變形處理,以及對材質肌理的調整。在寫生過程中,可以用明暗素描的手段,也可用線描方法,先用虛線推敲輪廓,然後作深入表現。動漫素描強調概括,愈向幾何體形狀靠近,愈概括就愈明確。
2、借形變形
所謂借形變形是借用生活中某個物體的基本形體作另一個對象的基本形的參考,如借用動物或瓜果蔬菜來改變人的臉形,它與文學中的瓜子臉、冬瓜臉、絲瓜臉的誇張描述有異曲同工之妙。另一種是借形來填充變形,即取某物外形把另一個形象有機地填進去,比如取一襪子外形,然後把臉形往裡湊。產生一個襪子臉形。
3、打格變形
所謂打格變形是取一張對象照片或某一形象的印刷品,然後在圖片上按照尺寸打格子,再在畫紙上,以此為依據,只是變化尺寸的大小來打格子,然後按照一格一格的局部形象,畫到相對應的格子中來達到變形的目的。與畫面上格子不同的變化方式可以讓同一個對象變化出不同的形象。
;4. 漫畫中「畫風」和「畫崩」的區別是什麼
今天還是說十月新番,MAPPA的新片《咒術回戰》總算是不負眾望,正式播出之後口碑還挺不錯。有相關的原畫師在網上「認領」自己的精彩作畫部分,並與粉絲們親切互動。
粉絲這邊也對動畫發表了很多想法,一位叫markk的外國網友吐槽:這是當你意識到「當年畫了鳴人vs佩恩的場景,和負責《咒術回戰》OP分鏡演出的是同一個人」時候的感覺。
網友所說的「同一個人」指的是山下清悟,佩恩那張圖來自《火影忍者》387集。當然他在這他倒是沒有貶低和調侃的意思,單純就是發現山下的風格有些變化,他也認同佩恩「我的畫風在你之上」那種看上去畫崩了的誇張手法。
不過有部分網友還是覺得,經過幾年的歷練之後,山下清悟終於知道了什麼是「收放自如」,而不是一味的誇張,所以才能畫出如此優秀的OP分鏡。另外,整個OP也不是山下自己的功勞,有不少當紅原畫師參與其中,山下也給了他們很大的許可權,原畫師Bahi還在主頁對此表示了感謝。
其實不僅是OP出色,《咒術回戰》的作畫整集都高強度在線,朴性厚導演就是塊金字招牌,《高校之神》的質量有目共睹這里不再贅述了。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動畫在敘事和氛圍營造方面也拿捏得恰到好處。
第一集調整了順序,以五條悟宣布男主角虎杖悠仁死刑的場景展開,瞬間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是很高明的首話敘事策略,也與片尾形成了對應關系增加了故事的完成度。
當然,原作的情節推進方式也是功不可沒的,縝密而迅速地把故事的背景、事件的起因、男主的動機等等設定鋪陳開來,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一想到吞下特級「咒物」的男主,將會面臨怎樣的戰斗,就讓人感到有些熱血。
雖然只更了一集,但我覺得能繼續發揚這些優秀素質的話,《咒術回戰》會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改編動畫。如果大家對超能戰斗類的熱血作品感興趣的話,也不妨親自追一下。
5. 八種畫風的方法
八種畫風的方法如下:
1、「寫實風」插畫
應該是最常見的風格了吧?實物什麼樣就畫什麼樣,把那些最需要表達的東西表達清楚即可。
2、「時尚風」插畫
顧名思義、應用於時尚相關產業的插畫作品。大量應用於商業海報、雜志、游戲IP、以及現今最主流的電子商務。
3、「幽默風」插畫
這種插畫風格相信是長期潛水在各大信息平台的朋友做熟悉的。
4、「唯美風」插畫
廣泛應用於文學插圖、桌面壁紙等營造文藝氣息的領域。
5、「Q版」插畫
只要可愛還被需要,Q版永不滅!商品包裝,頁面設計,游戲人物...無論是二次元,還是歐美向,各種大頭娃娃一般的造型永遠都不會過時。
6、「科技風」插畫
「科技感」這種伴隨時代進步而衍生出來的風格,以其規整復雜的形體結構,體現出酷炫的未來感。
7、「裝飾主義」插畫
舉個例子~庫洛牌大家都應該見過,這種多是以裝飾性的內容為主,比較注重對線條的處理。
8、「影像合成」插畫
眾所周知,很多商業向的項目一般都是一個月的時間,如此短的時間是不可能給你很長時間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進行精細刻畫。這個時候,貼素材就是一種非常有效果的方法,我們也有種說法叫「半P半畫」。
人物畫
人物畫基本技法無論中外,在早期繪畫的發展史上,都以人物畫為主,而且都為宗教或政治服務。從近年來陸續發掘的古代帛畫或壁畫中,可以見到古代的帝王、功臣、聖賢或文人們的面貌,有濃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薩、羅漢等釋道人物,甚至更早的神話傳說,充滿的神秘的宗教色彩。
尚可見到描寫現實生活百態的風俗畫、表現宮廷唯美趣味的仕女畫及戲曲中的人物故事畫等,各種不同形式與題材的人物畫,都有細致的感情描寫,和唯妙唯肖的形象刻劃,給觀賞者帶來深刻的美感。綜觀中國古代人物畫,在表現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類,一為白描畫法。為工筆重彩畫法。三為寫意畫法(簡筆畫法)。
6. 漫畫有哪些表現手法
1、比喻:通過詳盡的事物來比方所要表明的事物、道理,使所要表明的事物、道理更明白、更光鮮、更詳盡、更生動、更具有實感性。
2、雙關: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雙重含義,再且雙重含義的題目點出來,它即是語言藝術又是造型藝術。雙關運用的得當能起到「畫龍點睛」「點石成金」的作用。
3、對比:是把兩種或多種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使各自的形象、特點更加光鮮突出。含蓄:就是把主題隱藏起來,不讓人一眼看穿,讓人們去想像、去尋找,去咀嚼。
4、借用:是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拿來使用,借用之處,往往是畫面的趣味中心,也是作品的點睛之筆。借用不僅要用得新,用得奇,為人們所意料不到,借用還要用得恰當,用得牽強,要符合畫則段面立意的需要。
5、相似:相似是甲事物(包括形象、特徵、情節、場面)像乙事物,乙事物又像甲事物。把甲乙二者的位置互換,來個「移花接木」,「偷梁換柱」,常旅盯返常會產生耐人尋味,發人深省和意想不到的效果。
6、誇張:是卡通、漫畫最基本,最嚴重,最常用的手法。把事物擴大是誇張。把事物縮小,是誇張。把事物變形,也是誇張。誇張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事物的本質特點,使形象更光鮮,特點更突出,使畫面產生更強的形式感和滑稽拆飢感。
7、巧合:巧合在生活之中時有發生,生活中巧合的事和現象常常引人入勝,令人捧腹,忍俊不止。卡通、漫畫中運用巧合的手法,可以增加情節的趣味性,可發以使形象更光鮮,更簡短,巧合運用的好,可以產生很強我諷刺和滑稽效果。
8、誤會:誤會是卡通、漫畫、喜劇、相聲、小品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它能夠使情節更富有戲劇性和滑稽感。誤會往往是給人以「是」的感覺,而後又否定之,達到「以奇制勝」、「妙不可言」、「意想不到」的新奇效果。
7. 原來蠟筆小新沒有用誇張手法
原肢山啟來蠟筆小新沒有用誇張手法,事實證明,動漫來源於生活。
《蠟筆小新》是由日本漫畫家臼井儀人創作的漫畫。
1990年8月,在《weekly漫畫action》上開始連載。1992年,根據漫畫改編的同名動畫在朝日電視台播出。歷如2010年7月16日,臼井儀人遺作《蠟筆小新》第50卷出版。
小新是一個年僅5歲,正在幼稚園上學的小男孩。他內心早熟,喜歡欣賞並向美女搭訕。最初小新與父親廣志和母親美伢組成一個三人家族。隨後又添加了流浪狗小白,日子頻繁瑣碎卻不乏溫馨感動。
隨著故事展開,又加入了新的成員妹妹野原葵,生活中他也有許多的朋友,每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又一唯敗個的搞笑故事。
臼井儀人先生說之所以會創造出小新這個形象,是因為他在觀察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發現小孩子的想法往往非常獨特,以至於作者被小孩的世界所吸引。所有的小孩都有乖巧和調皮的兩面性。這種兩面性對作者來講是十分有趣的。
反過來作者正是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了這一兩面性。他同時承認"小新"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翻版。據他透露,蠟筆小新里有許多內容是他現實生活的寫照,例如:新爸造型與他本人有些相似;小新和他爸爸兩道濃眉毛乃是因作者自己嫌棄自己的眉毛太稀疏。
8. 童年的經典動畫人物形象與現在相比,有哪些誇張的變化呢
提到動畫風格改變,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日本的動漫,因為日本多數長篇動漫作品往往會出現多碰拿舉種畫風,而人物形象也是變來變去。但其實,人物形象變化最誇張的應該是國產動畫中的人物。很多經典國產動畫作品的動畫人物形象,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記憶中了,所以只要稍有變動觀眾就會發現其中的笑碧變化。
《黑貓警長》和《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都是童年的經典動畫,他們的動畫人物形象的變化真的很容易被人們發現。所以就算要更新經典動畫,也請用心設計新的形象,不要和以前相差太大了吧,你說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