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群人坐在教室上課,然後台下學生一個接一個舉手的動漫動圖,需要動圖!!!一個人舉手也行,動圖
這張可以嗎 可以的話 記得要採納!!!
2. 上學時代你都遇見過哪些有趣的同學
在我們上學讀書,期間會遇到很多同學在這些同學當中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同學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具體來說,我所遇到的有趣的同學,當中就有長發飄逸,愛踢球的學霸,膽小怕蟲子的男生以及愛唱歌,卻總跑調的歌迷這三位。
第一,這位有趣的同學長發飄逸來踢球徹底改變了我對學霸的印象。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學霸的樣子,應該是正襟危坐杜苟言笑的狀態。但是我的這位有趣的同學,卻完全不同,最初認識他是因為他愛踢球,而且長發飄飄,非常瀟灑,後來才知道他是年級前幾名的存在典型的學霸,這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過去多年依舊難忘。
第二,膽子小,怕蟲子這個有趣的男生讓同學們忍俊不禁膽子小,怕蟲子這是大家對女生的印象,但是我的這位男生同學卻具有這個特點,有一次在和。做游戲的時候大家無意間發現了這個事情,於是就開始有人拿著蟲子嚇唬他,嚇得他到處跑,這樣的尷尬場面,讓那些女生都忍俊不禁覺得這個怕蟲子的男生實在有趣。
第三,另一位印象很深的,有去的同學是歌迷,但是場合卻總是跑調。在我印象中的另一個有趣的男生。就是愛唱歌,卻總跑調的那位,她非常喜歡唱歌,而且是個樂天派,整天笑哈哈,一有機會就會哼哼歌曲。可不幸的是他唱歌總跑調,而且,怎麼糾正都改不回來,於是在他唱歌的時候大家都會躲開,他一面被他的跑調影響到自己讓自己也跟著跑調,這幾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了印象都很深刻,這一切都成為我有關,上學的記憶中最生動有趣的一部分,每當想起都忍俊不禁,對學生時代充滿懷念。在我們上學讀書,期間會遇到很多同學在這些同學當中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同學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具體來說,我所遇到的有趣的同學,當中就有長發飄逸,愛踢球的學霸,膽小怕蟲子的男生以及愛唱歌,卻總跑調的歌迷這三位。第一,這位有趣的同學長發飄逸來踢球徹底改變了我對學霸的印象。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學霸的樣子,應該是正襟危坐杜苟言笑的狀態。但是我的這位有趣的同學,卻完全不同,最初認識他是因為他愛踢球,而且長發飄飄,非常瀟灑,後來才知道他是年級前幾名的存在典型的學霸,這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過去多年依舊難忘。第二,膽子小,怕蟲子這個有趣的男生讓同學們忍俊不禁膽子小,怕蟲子這是大家對女生的印象,但是我的這位男生同學卻具有這個特點,有一次在和。做游戲的時候大家無意間發現了這個事情,於是就開始有人拿著蟲子嚇唬他,嚇得他到處跑,這樣的尷尬場面,讓那些女生都忍俊不禁覺得這個怕蟲子的男生實在有趣。第三,另一位印象很深的,有去的同學是歌迷,但是場合卻總是跑調。在我印象中的另一個有趣的男生。就是愛唱歌,卻總跑調的那位,她非常喜歡唱歌,而且是個樂天派,整天笑哈哈,一有機會就會哼哼歌曲。可不幸的是他唱歌總跑調,而且,怎麼糾正都改不回來,於是在他唱歌的時候大家都會躲開,他一面被他的跑調影響到自己讓自己也跟著跑調,這幾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了印象都很深刻,這一切都成為我有關,上學的記憶中最生動有趣的一部分,每當想起都忍俊不禁,對學生時代充滿懷念。在我們上學讀書,期間會遇到很多同學在這些同學當中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同學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具體來說,我所遇到的有趣的同學,當中就有長發飄逸,愛踢球的學霸,膽小怕蟲子的男生以及愛唱歌,卻總跑調的歌迷這三位。第一,這位有趣的同學長發飄逸來踢球徹底改變了我對學霸的印象。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學霸的樣子,應該是正襟危坐杜苟言笑的狀態。但是我的這位有趣的同學,卻完全不同,最初認識他是因為他愛踢球,而且長發飄飄,非常瀟灑,後來才知道他是年級前幾名的存在典型的學霸,這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雖然過去多年依舊難忘。第二,膽子小,怕蟲子這個有趣的男生讓同學們忍俊不禁膽子小,怕蟲子這是大家對女生的印象,但是我的這位男生同學卻具有這個特點,有一次在和。做游戲的時候大家無意間發現了這個事情,於是就開始有人拿著蟲子嚇唬他,嚇得他到處跑,這樣的尷尬場面,讓那些女生都忍俊不禁覺得這個怕蟲子的男生實在有趣。第三,另一位印象很深的,有去的同學是歌迷,但是場合卻總是跑調。在我印象中的另一個有趣的男生。就是愛唱歌,卻總跑調的那位,她非常喜歡唱歌,而且是個樂天派,整天笑哈哈,一有機會就會哼哼歌曲。可不幸的是他唱歌總跑調,而且,怎麼糾正都改不回來,於是在他唱歌的時候大家都會躲開,他一面被他的跑調影響到自己讓自己也跟著跑調,這幾位有趣的同學,給我留下了印象都很深刻,這一切都成為我有關,上學的記憶中最生動有趣的一部分,每當想起都忍俊不禁,對學生時代充滿懷念。
3. 為什麼大部分的幼兒園小朋友都不在幼兒園解大便
大部分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有這個現象。很多家長都反映,接孩子放學時問孩子,需要去衛生間嗎?「不用!」結果剛出教室,還沒出學校呢,小朋友們急急忙忙說:「我要拉粑粑。」讓孩子返回教室去,孩子千百個不願意,一定要到學校的公廁去解決問題。
我還特意去問過幼兒園老師,「好像小朋友們都不愛在學校里拉臭臭啊?」老師回復:「是嗎?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上廁所。」所以斷了從老師那裡尋找原因的心。
從我的觀察,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自己擦不好PP。現在的孩子都愛干凈,去上廁所,老師要照顧的孩子太多,精力有限,基本上不太會給孩子處理這些私事。即使有的老師去幫忙,但是通常都不會像家長一樣做到及時反映,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等很久,才能得到老師的幫助。自然而然的,為了避免麻煩,孩子就不願意在班上拉臭了。
第二,可能會被同學笑。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幼兒園的廁所一般都設在教室里,空間不會太大,位置也有限,當小朋友們去廁所時,都是排隊一起進去的,也因此,如果有小朋友在廁所里拉臭,其他的孩子都能知道,或者是氣味、或者是用的時間過長,孩子們無心的幾句議論,就可能會使同樣是孩子的拉臭臭的同學受到 情感 上的傷害。
第三,對老師的敬畏。孩子對於老師都有天然的敬畏,如果老師再幫助孩子處理這些私事上,有一些情緒的話,即使嘴上不說,敏感的孩子也會有所覺察。
上述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關鍵的關鍵是家長們要想辦法解決孩子不敢在學校拉臭的問題。從自身經驗看,可能的操作方案有兩個:
一是,在家裡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會孩子自己處理這些私事。當然每個孩子的節奏不一樣,有點孩子學的很快,有的孩子就覺得比較吃力,這個家長急不得,慢慢引導。
告訴孩子如果肚子不舒服,需要上廁所,一定要勇敢的去,老師不會因此而不喜歡你,同學們也不會笑你,他們說「臭」,其實只是一種玩鬧,並沒有嘲笑你的意思,其他同學要拉臭,一樣是臭臭的,沒必要覺得不好意思。
二是,盡量調整孩子的生物鍾,幫助孩子避免這些尷尬。比如早上可以早點叫孩子起床,給孩子喝杯溫開水,培養孩子早上拉臭的習慣。這是最理想的狀態,如果清晨孩子能將肚子排空,那麼一天都會過的很舒服。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拉臭習慣已經建立很好的認知,也可以和老師溝通,請老師在固定時間詢問一下孩子,是否需要去上廁所,通常情況下,如果老師單獨詢問,膽大一點的孩子是會去的。
確實是,大多數孩子在幼兒園都不拉大便,而是留到家裡,我自己的孩子也是這樣。有時候到家進門就直接進衛生間大便,好像要拉到褲子里一樣緊張。幾次我都跟孩子說,要是在幼兒園大便老師可以幫忙擦屁屁的,盡管放心的大就好了,老師不會說的。可能是那時候孩子小,也說不出為什麼不在幼兒園大便。可能上了這幾年幼兒園,總共不超過3次在幼兒園大便的,到後來她大些了,有時候聊天會說道這個問題,我也才斷斷續續的總結了孩子不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
大概就是這樣幾點原因,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我也是根據自己孩子總結的,大多數孩子應該都差不多的,供題主參考。
是啊,我女兒從去年9月份上幼兒園到現在,從沒有在幼兒園解過大便。也問過身邊好多人,都說自己孩子幾乎不在幼兒園解大便。看來這已經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了。我也問過女兒,為什麼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她也說不大清楚,說反正就是不想。通過我觀察了解,我覺得小朋友不在幼兒園解大便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內心緊張
好多小朋友剛上幼兒園,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心情上比較緊張,有的連話都不願意說,更別說在幼兒園里解大便了。所以總有一些小朋友剛去幼兒園每天都會尿褲子啊什麼的,而平時在家裡早都不尿褲子了,這都是孩子在幼兒園里比較緊張所造成的。
蹲不住
因為女兒在家坐她自己的小馬桶上解手,經常邊解手邊玩,而幼兒園里的那個是蹲坑,平時小便也就蹲那麼一兩分鍾,如果大便就不行了,她根本蹲不了那麼久,索性憋著不上了。
小朋友多
幼兒園里一個班幾十個小朋友,但一共才四個蹲坑,每次都要排隊上廁所。前邊的還沒上完,後邊一大堆人還在催促快點上,你說誰還能蹲得住?本來可能有點便意被這么一喊,也就沒有了。
不會擦屁股
幼兒園里好多孩子解完大便還不會自己擦屁股,在家都是大人給擦的,而在幼兒園里,就得要老師幫忙來擦了。一是覺得不好意思叫老師幫忙擦,二是不敢叫老師幫忙擦,索性能憋就憋著,不上了。其實大多數老師還是會給幫忙擦的。
所以,有了這些因素,小朋友們就不願在幼兒園裡面解大便了。久而久之,就也養成了習慣了。
首先解大便這個事情,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需要在放鬆的狀態下才能解出來。不信,一出去 旅遊 就原形畢露,有的人出去玩3天都不解一次大便。我在高中軍訓時甚至遇到5天沒解大便的同學,據說一回家就拉了。
孩子在幼兒園肯定不如在家放鬆,那麼解不出大便就特別正常,這是其一。
其二,有的孩子小班時在幼兒園有尿褲子甚至拉在褲子上的經歷。這很正常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遇到。但是有的老師在給換褲子時會抱怨,她可能並不是起義不滿或埋怨孩子,但是孩子聽到了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在幼兒園大便是不好的,不被老師喜歡的行為。因為是心理層面,所以他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就不在幼兒園大便了。
最後,有的幼兒園是開放式廁所,男女共用。有的小孩會嘲笑別的孩子解大便臭,甚至有個別調皮的孩子會蹲下來觀察別的孩子解大便。這種經驗肯定會讓孩子不愉快,造成解大便心理障礙的。
我女兒在上小班的時候很少在幼兒園解大便,經常都是放學之後回到家才解大便。
我問她:「你在幼兒園拉過粑粑嗎?」她說:「沒有。我不在幼兒園拉粑粑。」我繼續問:「為什麼呢?」她回答:「把廁所弄臟了,老師會說的,我擦不幹凈。」我說:「原來是這樣啊。如果你自己學會擦屁屁,不弄臟廁所,老師就不會說你啦。」
上幼兒園之前,女兒解小便,會自己擦屁屁,但每次解大便,都是叫我或者奶奶給她擦。上幼兒園之後,她就不敢在幼兒園解大便,怕老師說她。所以,我開始訓練她解大便之後自己擦屁屁,她也挺樂意的,擦完之後,還讓我檢查一下,擦乾凈了沒有。
孩子上幼兒園都有個適應的過程,新的環境會讓孩子緊張,而且,幼兒園的各項活動都是規定了時間的,孩子會根據這些要求調整自己大小便的時間。
等孩子適應了新的環境和作息時間,自己學會解大便之後擦屁屁,孩子就會在幼兒園解大便了。
細心的媽媽會發現確實有不少孩子幾乎不在幼兒園里拉粑粑,有的家長很奇怪,甚至懷疑是不是老師不讓小朋友在幼兒園拉粑粑?
其實每天在幼兒園拉粑粑的孩子還是有的。 因為我孩子也正是上幼兒園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有不少在幼兒園從教育工作的朋友,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她們,孩子在幼兒園不管是小便還是大便,老師肯定都會允許的,在課休時間老師還會詢問小朋友有需要上廁所的沒有。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拉完粑粑老師也會幫忙擦屁股。
因為我家孩子兩歲就上幼兒園,剛去幼兒園是有些不習慣,上廁所小便後老師還會細心的幫他穿好褲子。現在幼兒園老師都是需要有專業培訓才可以上崗就業,相信大部分的老師都會具備應有的職業素養的。
因此孩子不愛在幼兒園上廁所並不是老師或者學校的原因。
生物鍾的原因 :我家孩子基本也沒在幼兒園拉粑粑,主要因為他都是習慣早上起床和晚上吃完晚飯後拉粑粑,錯開了上學時間,因此沒有來學習拉粑粑,不是孩子也是這個原因。
心理原因 :一般我們拉粑粑都是出於比較放鬆的狀態,我們大人有時候出差到不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會有便秘現象,因為在不熟悉的地方,容易「沒有感覺」,而孩子們對環境的適應力比較差,不僅會有認床的情況,因為習慣了在家拉粑粑,在學校的廁所容易不習慣,拉不出來。
事實上,不僅是孩子,大多數的成年人多數時間也是會選擇在自己家中上大號,因為在家裡會更習慣和放鬆,所以孩子們也會更喜歡回家拉粑粑。
因此並不是幼兒園不好的原因,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如果在學校需要拉粑粑,可以及時和老師說,在學校上廁所。
我家的寶貝疙瘩,在幼兒園也極少極少在幼兒園大便。
小班的時候問她 ,她說:「不會擦屁屁。」
我說:「找老師幫忙呀!」
她說:「不敢找。」(我家的有些靦腆。)
唉,那就憋著吧。(無奈)
到了大班問她 ,咋還不在幼兒園大便?
她說:「哪有時間呀,老師給上廁所的時間就那點,還要一大群人排隊去,能撒個尿就不錯了。」
她又說:「還有就是,上廁所時,我不一定想拉粑粑,想拉粑粑時,我們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做 游戲 ,忙著玩著,就忘了。」
唉,那還是憋著吧。
也就是因為不能在幼兒園隨心所欲的便便,搞得寶貝疙瘩那段時間經常便秘,馬桶經常堵。
我能做的,也就是,每天督促她去廁所蹲一蹲。想辦法幫她減少些便便時的痛苦。
如今,上學了,她也不怎麼在學校便便,因為,沒時間,還沒等你拉完,就打上課鈴了。上課遲到可是要挨老師批評的。不過,在家的時間多了,在學校拉不拉,倒也沒太大影響。也不便秘了,幾乎每天都便便。
這個應該是困擾很多父母的一個問題。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只有幼兒園讓孩子感覺到足夠安全,孩子會很放鬆的在幼兒園拉臭臭,我曾經對此深信不疑,在我女兒上了幼兒園又半年了,她某天跟我說她在幼兒園拉了臭臭了,我真的想開香檳慶祝了,可是沒過幾天又恢復原樣了。後來,跟她溝通了很多次,可是她都不願意在幼兒園裡面拉臭臭。我自己是總結了以下這些原因:
1.不安全感。這會發生在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因為對環境還不夠熟悉,而拉臭臭是一件在很放鬆的狀態下才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完成。
2.貪玩。 我問過很多次我女兒,她都是說,因為我擔心我去了廁所,出來玩的時間就不夠了,又或者是,我正跟小朋友在玩得開心著呢,不想花時間去拉臭臭。
3.跟老師不夠熟悉。我們在換了幼兒園以後,依然不在幼兒園裡面拉臭臭,剛開始我以為因為還在適應期,後來,她回來說,我覺得幼兒園得馬桶太冷了,我真得拉不出來。她也說,她不敢跟老師說,讓老師幫她擦屁股,她覺得她自己擦的不夠干凈。
針對這個情況,我也一直是在尋找辦法,想鍛煉她自己去擦屁股,可是她一直都比較不情願,所以,我們目前也是回家以後才拉的。如果能讓孩子想拉的時候在幼兒園裡面解決,那就是最好的了。而我也曾經拿這個問題跟老師進行過很多次的溝通,老師都是說只要孩子又需要,她們一定會幫孩子擦屁股的。我也一直鼓勵孩子,讓她勇敢跟老師說,但好像目前還沒有太大的進展,只能說,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努力啊。
如廁這件小事,對於很多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卻是一件「大事」。
9月入園的乖乖慢慢接受了上幼兒園這件事,可還是嫌棄幼兒園的廁所,不肯解小便,經常憋尿憋到尿褲子。媽媽去接他時,總能從老師手中接過一兩條換下的濕內褲。
鄰居小虎的問題也很崩潰,小虎已經上中班了,但從沒有在幼兒園廁所里排過大便,他說粑粑很臭,擔心老師嫌棄他。這樣就導致現在的小虎習慣性便秘,經常三四天拉不出粑粑,在馬桶上急得直哭。
乖乖媽和小虎媽跟我說孩子如廁這件事時,特別焦慮、苦惱,乖乖媽說自己在網上查了下,發現憋著不上廁所對孩子特別不好,容易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造成腸胃功能紊亂,還極易導致孩子出現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上廁所這樣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怎麼到了上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就出問題了呢?
1 幼兒園環境陌生沒有安全感
9月開學季,很多新小班的孩子離開家庭這個熟悉的環境,進入到相對陌生的幼兒園內,都會出現入園焦慮的情況,突出表現為哭鬧、拒睡拒吃、煩躁不安等,從始至終不上廁所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表現。有的孩子為了憋尿,甚至一整天都忍住口渴,不喝水。
2 如廁習慣無法延續
孩子在家養成的上獨立衛生間、蹲馬桶的如廁習慣,在部分幼兒園里不能實現,比如,因空間限制,幼兒園無法保證獨立衛生間設計,只能為孩子提供開放式公廁;出於衛生消毒角度考慮,幼兒園採用蹲位式廁所而非馬桶等。一部分適應能力較弱的孩子,不能很快地融入到新的如廁環境中去,就會出現不願意上廁所的問題。
3 害怕老師嫌棄,小夥伴嘲笑
有的孩子內心敏感,平日里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好,被父母、老師或小夥伴不喜歡了,所以凡事小心翼翼。特別是新小班的孩子,他們自理能力較弱,如廁需要老師幫忙,但因擔心老師嫌棄大小便臟臭,擔心小朋友嘲笑自己不會上廁所,而不願意如廁,經常性地憋尿,憋大便。
4 玩樂時特別專注,忘了如廁
物理學家牛頓醉心於實驗,有一次一位朋友中午來看他,但就是等不到,朋友和他開玩笑,把傭人給牛頓准備的午飯都吃了,然後走了。待牛頓終於從實驗室出來,看看桌上的殘局,自言自語地說「原來我已經吃過飯了」,然後又鑽進了實驗室。很多專注力特別強的孩子也一樣,他們在 游戲 中和其他小朋友正玩得興高采烈,一分鍾也不願意離去,因此就抑制著自己的尿意、便意,甚至忘了上廁所這回事。
5 孩子害羞,不愛表達
一部分孩子天性比較害羞,即使想上廁所也不太願意舉手跟老師講,因此他們只好自己憋著,很多時候憋不住就拉在了褲子里,不但容易感冒,還容易引起其他小朋友的譏笑,長此以往影響孩子的心理 健康 ,不利於他們的自信成長。
由於幼兒的身心發育情況和家庭教養方式的不同,在幼兒園的如廁環節中,部分孩子會出現不願意上廁所的情況。那麼,作為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重要部分,如廁環節幼師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
1.在瓷磚的牆上或馬桶蓋上,貼上孩子比較熟悉、有趣的卡通圖片,讓衛生間變得像家一樣溫馨。
2.教師可以每隔兩小時提醒孩子進行如廁,針對特別膽小、內向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應多觀察、多提醒、多給予幫助。
3.在廁所里播放孩子熟悉、喜歡的樂曲,緩解孩子如廁的緊張心理,並逐步養成獨立如廁的良好習慣。
4.在蹲位正面的隔板上安裝小把手,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把手上纏繞柔軟、好看的棉布,使孩子蹲著如廁時更加舒適。
5.教師可以在女廁便池兩側合適的位置貼上「小腳丫」,孩子如廁時就可以調整蹲立的位置,避免將大小便弄在池外;在男廁的便池裡貼上小花,當男生如廁時,老師可鼓勵男孩給小花澆澆水,使小便有個弧度而避免小便弄濕褲子。
6.對於弄濕褲子的孩子,不能埋怨或批評,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並及時更換褲子。
7.記錄下孩子在園一天的如廁情況,如遇異常,應及時反饋給保健醫生和孩子的家長。
家長面對孩子在園不上廁所的問題,也不用緊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幫助孩子盡快自主如廁啦——
2.哪有不尿褲子的孩子呢?對孩子尿褲子的行為,家長應全心全意地接納,告訴他們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樣尷尬的經歷,絕對不能有打罵、威脅等舉動,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做錯事,很無能。
3.教孩子及時表達尿意、便意。作為父母,讓孩子知道,大小便是很正常的要求,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應鼓勵孩子大膽地告訴老師。
4.給孩子穿便於穿脫的褲子。有些孩子經常會憋得忍不住了才想起去廁所,如果褲子穿脫不便,就很容易使孩子陷入困境。
5.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希望老師提供幫助,特別在孩子還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的時候,多給孩子一些關心和指導。
6.新小班的孩子家長可事先了解一下,幼兒園是使用小馬桶還是蹲位,最好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廁所里看一看,告訴他這和家裡的衛生間有什麼不同,該如何使用,甚至可以讓孩子體驗一次,消除陌生感。
7.給孩子讀一些與如廁相關的繪本,比如《是誰嗯嗯在我頭上》《便便去旅行》《我的神奇馬桶》等。通過這些輕松愉快、富於童趣的故事,讓孩子明白大小便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每個人都要大小便,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幼兒園,想大小便的時候隨時可以去。
小朋友們不在幼兒園解大便,確實是一個普遍問題。我家孩子在學校也是這個情況,從來不在學校大解。這個事情,讓我也很無奈。
孩子本來大便就不大好,不能做到每天一次,後來也是了解到在學校從來不解大便,更是心疼孩子。問了周圍一些小朋友,也大都如此。總結一下,大都因為孩子們沒有那個習慣吧,大多時間在做 游戲 ,上課。有一點下課時間,又大多一起上廁所尿尿,不會有單個孩子蹲在那裡解大便。因為會引來別的小淘氣男生的嘲笑臭臭之類的,再說叫老師來擦屁股也是一個問題,如果老師表現出不耐煩或有些厭惡表情時,孩子敏感的小心理,更不容易接受。孩子在緊張狀態下,是影響解大便的。所以有些孩子情願憋著,也不要在幼兒園解大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