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動漫 » 八達嶺長城動態圖片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八達嶺長城動態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4-25 01:29:19

❶ 現在的八達嶺長城11月12日了還有紅葉嗎

現在的八達物清嶺長城11月12日了還有紅葉

每年的10月到11月上旬,是八達嶺長城紅葉的最佳觀賞期。八達嶺紅葉與綿延的八達嶺長城構成頗為壯觀乎舉的秋景。

  • 黃櫨(Cotinus coggygriaScop.)別名紅葉、紅葉黃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黃櫨柴、黃櫨會等,是中國重要的觀賞紅葉樹種,葉片秋季變紅,鮮艷奪目

  • 元寶楓屬於槭樹科、槭樹屬,落葉喬木,高8~10m;樹皮縱裂。單葉;單葉對生;主脈5條;掌狀;葉柄長3~5cm。傘房花序頂生 ;花黃綠色。花期在5月,果期在9月。元寶楓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嫩葉紅色,秋季葉又變成黃色或紅色,為著名秋季觀紅葉樹種。

  • ❷ 長城的美萬里長城美在哪些方面

    長城的美
    長城的美在於他的壯觀和雄偉,他的險和陡.親自去體驗一下就會更懂得長城的美.
    中國長城的美中國的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長城逶迤蜿蜒,綿延不絕,在崇山峻嶺之中.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法的結晶,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

    長城的美作文
    暑假,我和爺爺、奶奶、弟弟去了北京,登上了我嚮往已久的萬里長城.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人類文明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工程,被稱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始建於.
    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早秋的北京,微風吹過感到一絲絲涼意.一大早我們就來到舉世聞名的長城.我們登上長城,爬到了一個較高的烽火台,此刻我已是汗流浹背.我滿.
    我到達長城,已經是早上6點了,但是長城還籠罩在白蒙蒙的霧了,像仙女披著白紗帶,但更像一條巨龍在白霧里沉睡著.八點,霧已經慢慢散去了,沉睡了一夜的「巨龍.
    萬里長城美在哪些方面
    長城的美在於他的壯觀和雄偉,他的險和陡.親自去體驗一下就會更懂得長城的美.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
    長城的美在哪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
    長城的美在於他的壯觀和雄偉,他的險和陡.親自去體驗一下就會更懂得長城的美.
    我早就聽說長城雄偉極了,雖說它是古代打仗的地方,但長城內外卻是一陣陣的花香.嘿,沒想到,這次去北京夏令營竟可以一覽那宏偉雄壯的長城.剛下車,我向前眺望.
    長城圖片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八達嶺長城圖片見證.網路一下旅途團查看詳細資料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
    長城是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抱歉,我沒有圖片!

    ❸ 北京元旦去哪玩北京有哪些值得元旦打卡的旅行地

    1、八達嶺長城(登高迎新、滑雪、泡溫泉)國家風景名勝區文物保護單位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粟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查看圖集八達嶺長城坐落於北京市延慶區境內,蜿蜒騰躍於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嶺,是萬里長城千百座名關險隘中,歷史比較悠久、文化比較豐富、建築比較宏偉、景色比較壯觀、名聲比較遠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段,為國家級AAAAA旅遊景區。

    2、什剎海(滑冰、冰雪嘉年華)4A景區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粟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查看圖集什剎海是北京著名的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國家級AAAA景區。進入冬季,什剎海最有冬天特色的就是滑冰,每年什剎海冬季結冰後,什剎海前海則開辦冰場,是自然形成的冰場,並有了較高的聲譽,滑冰場分為冰車區、滑冰區等。

    3、北海公園(冰雪嘉年華12月下旬至2月)4A景區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粟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查看圖集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中心區,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每年12月下旬至2月,北海公園將開啟冰上活動。北海公園曾是清朝皇家重要的冰嬉場所,慈禧太後每年都會來北海太液池觀看宮女們的冰嬉表演,至今北海公園仍推出包括冰車、冰鞋、冰上自行車、冰滑梯等各類冰上娛樂項目。

    4、奧林匹克公園(鳥巢歡樂冰雪季12月下旬至3月)5A景區紅色經典景區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粟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查看圖集奧林匹克公園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是國家級5A景區。每年的12月下旬至3月,奧林匹克公園鳥巢都會開啟一年一度的「鳥巢歡樂冰雪季」活動,12月底為試運行階段,1月正式開始

    5、紅螺山紅螺寺(迎新祈福、登山健身、冬賞綠洲)4A景區該圖片由注冊用戶"粟米"提供,版權聲明反饋紅螺山紅螺寺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浸潤,奇妙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成就了紅螺山紅螺寺為一方完美殊勝、絕塵脫俗的「凈土佛國」,為國家級AAAA旅遊景區。每逢冬季可欣賞歲寒三友的景觀特色。

    ❹ 北京萬里長城簡介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像,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 中文名稱

      長城

    • 外文名稱

      The Great Wall

    • 地理位置

      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

    • 佔地面積

      全長約12600里

    • 景點級別

      AAAAA

    • 總長度

      21196.18千米

    • 價值

      世界文化遺產

    • 介紹

      長城(The Great Wall)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像,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跡輪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12600里,稱作「萬里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修築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的,就是利用懸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長城了。還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絕壁、江河湖泊作為天然屏障,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長城,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2001年06月25日,長城作為春秋至明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長城全長約12600公里。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巨,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的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姿讓信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所以說,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跡,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當之無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斗獸場、比薩斜塔等。

      共55張

      八達嶺古長城

      主要關隘

      長城關口有:嘉峪關、山海關、居庸關、玉門關、井陘關、娘子關、雁門關、偏頭關、平型關、古北口、喜滑笑峰口、榆林塞、黃崖關、瓦橋關、虎山長城、鴉鶻關、牛庄城、分水關、寧遠城、陽關、平定堡城、清陽關、新安關、鎮遠關、錦州城、馬水口、倒馬關、九門口、老龍頭、董家口、劉家口、馬蘭關、新開口、插箭嶺關、金山嶺、獨石口、張家口、馬市口、羊房堡關、水口關、紫荊關、宣化城、三屯營、三道關、大毛山關、義院口、界嶺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關、白洋峪關、青山關、鐵門關、潘家口、龍井關、洪山口、上關、常峪口、狼窩溝口、新河口、白石口關、浮圖峪關、烏龍溝關、飛狐口、寡婦樓、司馬台、慕田峪關、沿河城、將軍關、白馬關、鹿皮關、河防口、蓮花池關、黃花城關、撞道口關、九孔樓、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雞鹿塞、高闕塞、大同城、殺虎口、威魯堡口、金鎖關、黃澤關、黃榆關、北樓口、寧武關、利民堡口、得勝口、鎮宏堡口、平遠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樺門堡、瓦窯口堡、鎮寧堡口、鎮口堡、守口堡口、鎮邊堡、鎮川堡、宏賜堡口、鎮羌堡口、拒牆堡口、拒門堡口、助馬堡口、破魯堡口、保安堡口、寧魯堡口、破虎堡口、殘虎堡口、馬堡口、雲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敗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將軍會堡、丫角山、老營堡、紅門口、老牛灣堡、陽方口、白草關口、廣武城、北樓口、狼牙口、龍泉關、固關、鶴度嶺口、馬嶺關、支鍋嶺口、峻極關、吳旗秦長城等。

      代表景觀

      山海關、金山嶺長城、八達嶺長城、大境門長城 、角山長城、青山關水門、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 、古北口長城 、箭扣長城、嘉峪關長城、虎山長城 、九門口長城、大同長城、居庸關、雁門關長城

    ❺ 萬里長城 資料簡介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秦朝消纖歲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豎備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像,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其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拿睜2.1萬千米。

    (5)八達嶺長城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長城長度

    由於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說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就的是明長城的長度。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❻ 這是北京的哪個旅遊地

    北京,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因而,北京著名的景點當中,古跡佔了絕大多數,有八達嶺長城、天壇公園、頤和園、故宮博物院等。此外,擁有鳥巢與水立方的奧林匹克公園,以其獨具魅力的現代性,亦位列其中。那麼北京著名景點還有哪些?本文為大家盤點北京十大著名景點,介紹北京最有名的景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十大著名景點1、故宮博物院(5A景區一級博物館)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愛游蛙"提供,版權聲明反饋什剎海公園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北部,由什剎海(又名前海)、後海和西海(積水潭)三個相連的湖泊組成。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在2000年批準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什剎海地區面積是最大的。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 詳細>>】

    ❼ 長城的圖片和資料

    八達嶺長城

    中國長城的一段。位於北京市延慶縣西南部。八達嶺地處居庸關關溝北口,地勢高峻險要,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八達嶺長城修築得格外堅固。其關城有東西兩座關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萬曆年間曾加以修葺。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京張公路從城門中通過,為通向北京的咽喉。從北門鎖鑰城樓左右兩側,長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築。城牆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約7.5米,牆的下寬約6.5米,頂上寬約5.8米。可容五馬並騎,或士兵十人並行。城牆下為條石台基,上部為巨磚牆殼,內部填以黃土和碎石。牆頂地面鋪砌方磚,頂部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鎡望和射擊敵人。

    城牆上每隔30~40米或100~200米,於險要處築一堡壘式堡台。堡台建築於山脊的高處、城牆的轉角處或險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敵樓,上層有垛口可以鎡望射擊,下層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擊、屯儲火葯和糧食。低的為牆台,高度與城牆差不多,但突出於牆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原來上面還有房屋建築用於士兵休息,現僅存地基。

    在八達嶺城牆向外眺望,遠處還有零散的煙墩,上築垛口,是守衛八達嶺長城的警戒設施。出北門鎖鑰關門不遠,有明隆慶五年(1571)築成的一座磚城,名岔道城,是八達嶺前哨指揮處所在,可駐軍800餘人,並可儲備大量的軍械於此。八達嶺長城在明代盛極一時,到清代後就失去其防禦的歷史作用,不再修葺。經多年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而日漸荒蕪。1949年以後曾多次整修八達嶺關城、關門及南北各4個敵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關外鎮的城樓。八達嶺居庸關,翠嶺重疊,花木蔥蘢,早有居庸疊翠之稱,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

    八達嶺長城在古代就享有「天下九塞」之一的美稱。明末學者顧炎武曾兩度登臨,並賦詩盛贊「雄托朔地當年大,不斷秦城自古長」。對於八達嶺這一名稱的由來,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兼而有之,考證起來非常有趣,同時也足見八達嶺長城載譽天下的盛名。

    當地傳說元代曾有一位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巡幸到此,看到關山險峻,崇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曰「巴達嶺」,後人訛傳為「八達嶺」。這個解釋未必真實,因為不但找不出史料依據,而且也查不出元代有過一位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實際上,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確曾降生過一位元代皇帝,不過,他的名子叫愛育黎拔力八達,含有「八達」二字,也許「巴達黎黎」是一種誤傳。但聯想到元朝時皇帝們每年要從北京到上京來往一次,而處於必經之路的八達嶺,被這位皇帝乘興賜名,還是有一定可能的。

    還有人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軍征戰到此,由於關城易守難攻,大軍受阻,累日不進,不由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前方還有七道險關。李聽罷長嘆一聲,心想這第八道關都過不去,看來強攻是不行了,於是改途而去。後來這里被稱「八道嶺」,繼而成為「八達嶺」。

    在明代,八達嶺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哨陣地。因為在古代漢人把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稱作「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嶺」(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和誤傳。但這一觀點似乎也缺乏有力的依據。

    看來,最可信的還是《長安客話》中的:路從此分,四通八達,名「八達嶺」了。

    「十口金钁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葯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麼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

    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徵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里注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注銷。」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麼不給注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後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了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禦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葯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钁,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幹活了。那十把金钁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钁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葯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葯籽,長出了許多草葯,什麼柴胡啦、知母啦、蒼術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钁,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葯材可是到處都有。

    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所以後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葯王修了葯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

    ❽ 北京有幾個長城,哪個長城最好玩,值得爬

    先上答案,每段長城各有特色,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好玩標准「,個人更傾向於慕田峪。



    「不到長城非好漢」,是每個人難以釋懷的執念。北京周邊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長城,今天就來好好數一數。


    八達嶺長城-最有名的長城

    八達嶺長城被稱為「天下九塞」之一,
    是明長城景色中的精華,
    海拔高達1015米,
    也是居庸關的前哨,
    這里是游覽北京的必到之處。

    水關長城景區不大,
    進入景區內有東、西兩側長城,
    其中西側的長城很平緩,路途也短,
    是大部分人會休閑漫步的地方,
    也很適合老人、小孩、體力較弱者遊玩。
    東邊則陡的多,路途也長,
    適合年輕人攀登。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石佛寺村
    交通:德勝門東北角乘坐919路公共汽車,在水關長城站下車。


    最後的提示

    長城建於山巔之上,並不適合普通人(老幼病)爬,建議選擇有纜車上下的長城(八達嶺人多,慕田峪還可以),爬長城過程中注意安全和休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要趕上大的節假日,全國都放假您說哪裡人能少呢!

    ❾ 八達嶺長城資料

    八達嶺長城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長城之一。這里是長城重要關口居庸關的前哨,海拔高達1015米,地勢險要,城關堅固,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台。

    八達嶺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第一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肖嘩笑太後巡幸、元太祖入關、元代皇帝每年兩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間、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親征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淚灑八達嶺、詹天佑在八達嶺主持修築中國自力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孫中山先生登臨八達嶺長城等,為今天留下了許多歷史典故和珍貴的回憶。

    城牆:八達嶺長城城牆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牆頂寬闊平坦,可以「五馬並騎、十人並行」。青龍橋一帶,山陡坡險,牆頂較窄,最窄處僅2米多。城牆中線偏於外側,外側牆高,內側牆低。牆兩側用花崗岩石條包砌,最長石條達3.1米,重1.5-1.7噸。無論陡峭山坡或平緩地段,石條均逐層水平壘砌,縱橫交錯,橫架豎壘,咬合成一體,合縫處灌以灰漿。牆體內填泥土、石塊,用夯砸實。牆上體為3-4層城磚,用石灰膏粘接灌縫。城面上用牆磚鋪砌,使牆頂平整。在坡度較大的陡峭地段,築成梯道,便於上下。牆頂兩邊有磚砌矮牆,外側叫雉堞或垛牆,內側叫宇牆或女兒牆。垛牆為迎敵面,牆高1.7-2米,便於掩護人體,一般在人體胸部高度開始築垛口,垛口之間距離約1米。垛口的磚是特製的,一邊為斜邊,碼在口上,呈扇面狀,外寬內窄,觀察面大。

    敵樓:八達嶺長城共有敵樓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邏放哨用的牆台,也有上、下兩層的敵台,上層周圍設垛口和射洞,下層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資的房舍。台堡的距離根據山勢和地形而設。一般敵樓為兩層,高10米、長寬均10米。全部為磚石結構,第一層和第二層頂部做成許多拱券,有梯道上下。兩層均有射擊口、瞭望口和吐水嘴,樓上有垛口,台突出牆外,收牆於台內。

    墩台又稱烽火台。八達嶺長城外的東、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圍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設懸樓壘木,下設壕塹吊橋,外設塌窖陷阱;門道上置水櫃,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階,以繩梯上下;每台有火銃、火炮2門,有守卒10人,由附近城堡駐軍防守,與城堡組成一個縱深防禦網。明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舉烽辦法,即敵人來百人以上一烽一炮;五百人以上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

    城台又稱牆台。指稍高出長城牆頂,四周砌有堞牆、垛口、射洞等平台型建築。此是古代士兵們的巡邏放哨之處,以及發生戰爭時進行據守防禦的地方。例如八達嶺關城門頂的平台,即為城台。

    戰台:修築於長城沿線的交通要道或地勢險要之處,為碉堡式建築答蘆輪,有一、二、三層之分,規模大小不一。內可儲兵器、彈葯及其他戰略物資,作用大於敵樓。同時還儲備一個月的口糧和用水等。這種戰台設施,既可出擊,又可據守,並可與長城上的城台、敵台等軍事設施密切配合,以組成密集的火力網,大大地增強作戰威力,有效地阻擊敵騎進攻,在軍事防禦上清信起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戰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