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動漫 » 所有釋迦牟尼佛圖片高清動態圖
擴展閱讀
女生和渣男搞笑圖片 2023-08-31 22:07:09
嘻嘻長什麼樣圖片 2023-08-31 22:06:10

所有釋迦牟尼佛圖片高清動態圖

發布時間: 2023-04-20 11:01:48

A. 大雄寶殿里供奉的三個佛像都是佛的什麼身

三尊佛一起供奉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三世佛,一種是三方佛。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同的佛,而不是佛的什麼身(法身、化身、報身)。

阿彌陀佛(圖片來源於網路)

三方佛,是佛教宇宙中的空間概念,類似於平行宇宙,但又有些不同。佛教中的多個宇宙空間,即是不同於我們現在的宇宙,又有方位之說。三方佛,分別是三方世界的佛主,他們是:東方琉璃光世界,佛主是葯師佛(又叫琉璃光如來);中央婆娑世界,佛主是釋迦牟尼;西方極樂世界,佛主是阿彌陀佛。區別是葯師佛居於我們面對的左邊,一手禪定印托缽(缽中可能有葯草)、一手結施予印並持有葯丸;釋迦牟尼居於中央,為成道相(左手禪定印、右手降魔印);阿彌陀佛居於右邊,雙手結禪定印托缽。這三者佛之間有沒有關系?可以說沒什麼關系,比如釋迦牟尼和阿彌陀佛在很久遠輪回中的前世,曾經是同學關系,這種關系和後世,乃至成佛後,都沒有關聯。

B. 如來佛祖圖片

如來佛祖就是釋迦牟尼佛,也稱為釋迦如來:

釋迦摩尼,又名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是佛教的開啟者。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0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

(2)所有釋迦牟尼佛圖片高清動態圖擴展閱讀:

人物研究

有關釋迦牟尼佛生平的史料中,除了佛教經典的記載以外,還有文物資料。

近代,印度和其他國家的考古學家、佛學家根據法顯的《佛國記》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以及印度保存的不完整史料,在佛陀的誕生、成道、初轉法輪、涅審處等陸續發掘出一些古建築的遺址和文物,並以此證明了佛陀是一個歷史性的人物。

C. 跪求桌面壁紙 釋迦牟尼的圖片,動態的,金光閃閃的那種。

http://www.0916sky.cn/thread-16882-1-1.html
難道樓主要的是這樣子的?

只要網路搜索 「釋迦牟尼 gif」就可以得到很多。 佛教是無神論。

把存圖片放在手機裡面 用手機助手(如騰訊的應用寶)之類,可以幫你自動轉換成壁紙桌面。

D. 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是如來佛嗎可否有圖片

阿彌陀佛(梵文:Amita`bha)為西方極樂世界(又稱安樂世界,安樂剎,安樂處等)之教主。

「如來」其實也是對佛的十種稱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之一,「如來佛」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稱謂,我們可以將阿彌陀佛稱作阿彌陀如來,葯師琉璃光王佛也可稱作葯師琉璃光王如來,釋迦牟尼佛也可稱作釋迦如來。

(4)所有釋迦牟尼佛圖片高清動態圖擴展閱讀:

如來種類:

1、南無阿彌陀佛(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後生極樂世界 一生成佛)

2、南無釋迦摩尼佛(已聞今聞當聞釋迦牟尼佛名者 是諸眾生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3、南無彌勒尊佛(往生凈土)

4、南無葯師佛(若稱彼佛如來名者 一切殃罪悉皆除滅)

5、南無不動如來(假若墮入惡道 於地獄中受無量苦 如果在世或前世中 有曾經稱念過 阿閦佛名號 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 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

6、南無多寶如來(脫離三惡道去除貧窮果報)

7、南無華明至尊古佛(滅無量阿僧祗劫所集眾罪)

8、南無內豐珠光如來(及受天上人中快樂恆沙劫中所作眾罪 悉當棄舍不受)

9、南無寶俱蘇摩身光明勝佛(超越世間不可數劫)

E. 佛教的上古七佛叫什麼

上古七佛就是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俱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關於七佛的記載:

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出於《長阿含》之大本經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經》,《七佛經》之別譯,七佛名號少異,同一梵語之轉訛也。

《長阿含·大本經》曰:「過去九十一劫時,時世有佛名毗婆屍如銀空雀來。復次,過去三十虧備一劫有佛名屍棄如來。復次,即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毗舍婆如來。復次,此賢劫中有佛名拘樓孫,又名拘那含,又名迦葉,我亦今於賢劫中成最正覺。」

《增一阿含》十不善品曰:『毗婆屍如來、式詰如來、毗舍羅婆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及我也。』

《葯王經》曰:『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七佛八菩薩神咒經》一曰:『維衛佛、式佛、隨棄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大悲經》三曰:『阿難!我滅度後此賢劫中當有九百九十六佛出興於世,拘留孫如來為首,我為第四,次後彌勒當補我處,乃至最後盧遮如來,如是次第汝應當知。』

《四分律比丘戒本》曰:『毗婆屍如來,屍棄如來,毗葉羅如來,拘樓孫如來,拘那含牟尼如來,迦葉如來,釋迦牟尼如來。』

《智度論》九曰:『賢劫之前九十一劫,初有佛名鞞婆屍(秦言種種見)。第三十一劫,中有二佛,一名屍棄(秦言火),二名鞞恕婆附(秦言一切勝)。是賢劫中有四佛,一名迦羅鳩飧陀,二名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也),三名迦葉,四名釋迦牟尼。』此中前三佛為過去庄嚴劫之最後三佛,次四佛為賢劫之出世者。

(5)所有釋迦牟尼佛圖片高清動態圖擴展閱讀:

七佛的簡介:

1、毗婆屍佛

毗婆屍佛,巴利語 Vipassi, 梵語 Vipaśyin,漢語音譯毗婆屍,意譯為觀,以其如月圓智滿,則雲遍見。魄盡惑亡,則雲凈觀。既圓且凈,則雲勝觀、勝見,是為七佛之首也。

據說其出世時間,距今有九十一劫,(佛教的說法,一劫為13.4億年)舉行過三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十六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十萬,第三次八萬。

又見《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中稱佛名號品第九:...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2、屍棄佛

巴利語 Sikhī,梵語 Shikhin,漢語音譯屍棄,意譯為火,又雲持髻。謂無分別智最為尊上,處於心頂也。過毗婆屍佛三十劫後,而成正覺。(無分別智者,即根本智,謂為眾智之本也。)

過去七佛之第二佛。又作式、式詰、式棄,或式棄那;譯作頂髻、持髻、有髻,或火、火首、勝、大及最上。

3、毗舍浮佛

毗舍浮佛,巴利語 Vessabhū,梵語 Viśvabhū,漢語音譯毗舍浮,意譯遍一切自在。謂煩惱斷盡,於一切處無不自在,而為庄嚴劫中千佛之鋒早最後一佛也。(煩惱者,無明也。)

毗舍浮佛又譯作毗濕婆部、毗濕波浮、毗舍婆、毗怒沙符、毗鎖婆浮、毗舍羅婆、鞞恕婆附、毗攝浮、毗攝羅、毗舍符、毗舍毗、毗舍婆、必沙部、毗葉羅、毗葉婆、比葉婆、毗鎖浮、隨葉、鞞舍、毗舍等,意譯為遍一切自在、一切勝、一切生、能變現、遍現、廣生、勝尊。

依據巴利文《大史》所記載,毗舍浮佛是以燃燈佛為首的二十四佛中的第二十一佛。

4、拘留孫佛

拘留孫佛,巴利語 Kakusandho,梵語 Krakucchanda,漢語音譯拘留孫,意譯所應斷。謂斷一切煩惱,永盡無余。於賢劫中第九減劫,人壽減至六萬歲時,出世成佛,為千佛首。

據《長阿含經》卷一記載,在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拘留孫佛出現於世,為婆羅門種姓,姓為迦葉。父名為記得,母名為善枝,子名為上勝。時國王名為安和,王城名為安生城。

他在屍利沙樹下成道,曾有一會說法,度化弟子四萬。上首弟子有薩尼、毗樓等,執事弟子名為善覺。

在《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中說:「拘留孫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五由旬,圓光三十二旬,通身光五十旬,相好具足如紫金山。見此佛者,常生凈國,不處胞胎,臨命終時,諸佛世尊必來迎接。」

5、拘那含牟尼佛

巴利語 Konāgamano,梵語 Kanakamuni,漢語音譯俱那含牟尼,意譯金色仙、金儒、金寂,謂金則明現,寂則無礙也。《大智度論》雲,又名迦那迦牟尼,華言金仙人。謂身金色故也。人壽減至四萬歲時,於閻浮提出世成佛。(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

據《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記載,拘那含牟尼佛於人壽三萬歲時出生於清凈城,為婆羅門種姓,姓為迦葉,其父名為大德,母為善勝,佛陀於烏暫婆羅樹下成道,曾有一會的說法,度化弟子三萬人。

上首弟子有舒般那多、郁多羅等。其執事弟子名為安和。《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中說:「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其佛身長二十由旬,圓光三十由旬,奉身光長四十由旬,光相具足。見此佛者,即得百億諸三昧門無數陀羅尼。」

因為拘那含佛、拘留孫佛、迦葉佛等,都是於現在劫出世,所以印度有諸佛遺跡的佛說。據《高僧法顯傳》記載,舍衛城東南十二由旬的那毗伽邑,為拘留孫佛的出生處,由此向北減一由旬,即拘那含佛的出生處。

6、迦葉佛

迦葉佛,巴利語 Kassapo,梵語 Kāśyapa,漢語音譯迦葉波,簡稱迦葉,意譯飲光。謂身光顯赫,能飲蔽一切光明故也。人壽減至二萬歲時,出世成佛。

迦葉佛名於現世界人壽,二萬隨行時,出世而成正覺,釋迦佛以前之佛也。過去七佛之一。見法苑珠林八,佛祖統紀三十。又菩薩名。涅槃經三曰:「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本是多羅聚落人也,姓大迦葉,婆羅門種。

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從座起。偏袒右肩,繞百千匝,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咨問。

7、釋迦牟尼佛

巴利語 Sakyamuni,梵語 Shākyamuni,漢語音譯釋迦牟尼,意譯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盤。悲智雙運,利物無窮,故立此號也。人壽減至一百歲時,出世,為賢劫中第四佛。

釋迦牟尼佛,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釋迦族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佛教創始人。

成佛後的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佛陀,意思是大徹大悟的人;民間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稱呼佛祖、如來佛祖、我佛如來。在佛教中記載著農歷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釋迦牟尼佛誕辰日。(漢語讀音釋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牟為多音字,在這里讀móu。)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佛

F. 釋迦牟尼佛是什麼佛



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此方佛,阿彌陀佛是他方佛。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我們屬於娑婆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降生在印度,以王子身份出家學道,示現成佛,壽命80歲,距今不到3千年。釋迦牟尼在《阿彌陀經》里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於十劫以前成佛。「劫」是佛教中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所以阿彌陀佛成佛在先,釋迦牟尼成佛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