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主背不下出師表是哪部國漫
公主背不下出師表是動漫《駙馬不要啊》。
一部以唐朝為背景而展開的古風戀愛故事,霸道公主康樂調教花花公子宋金玉過上了先婚後愛的幸福生活。
「不娶我,好啊,綁也把你綁回去!」看史上最霸道公主如何馴服長安第一花花公子,揭曉妻管嚴的最終奧義, 宋金玉變身——大唐駙馬!這是一個先婚後愛的浪漫愛情故事。
簡評:
這部漫畫是「不要啊」系列漫畫中的一部,這個系列的漫畫故事角色互相聯系又互相獨立,如果單獨看也能看懂也會覺得很好看,好激迅但是三部一起看會更爽。
這個系列講的是在唐友此朝時期的長安城內發生的才子佳人鉛汪青梅竹馬之類的愛情故事,雖然愛情類型的漫畫在市場上不計其數,但是在這個故事卻能在市場里殺出重圍,這也側面肯定了這部漫畫的質量。
Ⅱ 王爺不要啊康樂有幾位哥哥
你好,
王爺不要啊康樂有一位哥哥把,
如滿意請採納
Ⅲ 電視劇《明月照我心》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
電視劇《明月照我心》是根據原著漫畫小說《王爺不要啊》改編的。
《明月照我心》是由企鵝影視、騰訊影業出品,李陽執導,由方逸倫、凌美仕領銜主演,張博涵、周紫馨、董岩磊、倪寒盡、廖慧佳、李金陽、關暢、王浩歌、文渝淇等主演的國風愛情劇。
該劇改編自動漫《王爺不要啊》,講述了前來和親的汐月公主李明月和北宣資王李謙經歷種種坎坷,由彼此厭惡到相互喜歡,最後成長起來,相伴一生的故事。該劇於2019年10月14日在騰訊視頻播出。
(3)動漫康樂公主圖片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明月終於叫了他一聲王爺,兩人又重新回到了一起,李明月的頭發也隨之從白變回到了黑。這個長長的夢終於得以結束,李明月讓人高興地蘇醒了。可是發現李謙還在昏昏地睡在她身尺絕邊。李明月趕緊叫醒了他。二人又重新熱烈地相擁在一起。
李明月回憶自己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李謙聽後驚奇地發現他做了一個和她完全一樣的夢,二人十分感慨地幸福抱在一起。李謙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重聚,再也不願意失去明月。他激動地表示,從今往後不準明月離開他的眼簾分毫。
李明月也答應自己決不會離開王爺,還有坦麗和康樂公主,永不再離開。有一天,宋金玉驚訝地感覺康樂不再理睬自己了,據雀硯說康樂公主正在宮中等待迎娶。宋金玉起初一直認為是個玩笑,如今看到是事實以後再也坐不住了。
李明月打趣問李謙,催眠得到的愛情會是真的嗎,李謙表示對此確信不疑。李謙隨即對李明月用了催眠術,讓她倒在自己懷里,親吻自己。薯悶雖然催眠術毫無作用,可陵手姿是李明月還是照顧了他的情緒,笑著倒在了李謙懷里,二人深情相擁在了一起。
Ⅳ 拾憶長安道姑是誰
康樂公主。《拾憶長安·明月幾時有》由肖磊執導,該劇於2020年10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男主含鄭宋襲老敬金玉與女主康樂公主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而道姑就是康樂公主,汐月國的公主愛麥拉,懷抱著守護兩國拍慎和平的心願遠嫁長安。
Ⅳ 陸王妃明月是什麼電視劇
明月是電視劇明月照我心中的角色。
劇情簡介:互看不順眼的汐月公尺沒主李明月(凌美仕飾)和北宣資王李謙(方逸倫飾)被迫和親,被李明月施展催眠術的李謙意外想起了此前經歷的事情,為恢復記憶李謙接受這個妻子,兩人攜手經歷種種事情,最終修成正果。
大結局劇情:
宋金玉魂不守舍地踉踉蹌蹌地從御書房跑出來,突然看到康樂公主在一旁正在捧腹大笑,恍然大悟原來被她和司空真合夥惡作劇進行取笑。碼碼李謙從此以後迷戀上了催眠術,逢人就試驗他的催眠術效果,搞得大家一見他就退避三舍。
有時候,宋金玉和司空真為了安慰他的心情,就裝作被催眠成功的樣子。李明月在屋內吃點心,也未能倖免,可是沒有一次催眠成功的紀錄。
李明月打趣問李謙,催眠得到的愛情會是真的嗎,李謙表示對此確信不疑。李謙隨即對李明月用了催眠術,讓她倒在自己懷里,親吻自己。雖然催眠術毫無作用,可是李明月還是照顧了他的情緒,笑著倒在了李謙懷里,二人深情遲困哪相擁在了一起。
Ⅵ 公主的中國公主制度
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襲返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周朝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稱作王姬,但這不是正式的封號,僅是稱謂,因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諸侯國,亦稱女子為早脊某姬。
周天子嫁女,並不親自主婚,王姬的婚禮由姬姓諸侯中的公、侯,如魯、晉等國國君主持婚儀;《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後世公主的詞源。之後東周戰國時期,諸侯之女稱公主(亦稱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稱王姬。秦滅周後,王姬之名遂廢。 西漢初期,皇女和宗女的冊封、晉封、待遇逐漸形成制度,皇女稱公主,諸王之女稱翁主(或稱王主)。 同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公主的境遇很難有全面的了解。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皇後呂雉的女兒被稱為魯元公主。「魯元」二字做何解,未有定論。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秩律》有「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主家丞秩各三百石」的記載,整理小組認為是「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有認為她們分別是李姓、申徒姓、榮姓、傅姓的劉邦或漢惠帝劉盈姬妾所生的女兒。這是以「從母姓」的方式,對公主進行區分。但此時,如何冊封公主,仍不可知。公主的食邑又稱湯沐邑。魯元公主的食邑有數城,她的異母長兄齊王劉肥的封地則有七十餘城,兩者相距甚遠。
到了漢文帝時,史書對皇女有更多的記載,亦可知此後對公主的冊封已較為規范。從漢文帝嫡長女劉嫖起,公主的封號通常是「某某公主」,「某某」即「某某縣」,可能是她們食邑所在的縣,這體現了正式的冊封程序。以劉嫖為例,她的封號是館陶公主,館陶即館陶縣。漢文帝時,劉嫖為公主。在其兄漢景帝登基後,則為長公主。到了她的侄子漢武帝時,又晉大長公主。但由於史料缺乏,僅知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或大長公主,是否形成定製則不得而知。此時,公主的丈夫大多是列侯,因此公主會隨丈夫的封號改稱。如漢景帝女兒陽信公主,在下嫁平陽侯曹時後又稱平陽公主。同時,由於公主非世襲的爵位,因此會有相同封號的公主。如兩位不同時代的館陶公主——劉嫖和劉施。有時,她們的封號也會與列侯重復,如陽信公主和陽信侯劉中意。
王莽建新朝後,改公主為室主,並封嫡長女孝平皇後為黃皇室主,但王莽另兩女王曄、王捷,則依序被封為睦脩任、睦逮任。
東漢以後,翁主一號不復見。東漢皇女以縣名為封號,稱縣公主,儀服同列侯,諸王之女以鄉、亭之名為封號,稱鄉公主或亭公主。 此外,和西漢相同,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儀服相當於各劉姓藩王。 三國時期,由於《三國志》僅有人物紀傳而無志書、體制等記載,史料缺損嚴重,未能確定各國體制。
曹魏大致沿用東漢儀制,如有平原懿公主、德陽鄉主、長樂亭主、升遷亭公主等等。東吳公主則冠以夫姓稱呼,如吳大帝孫權的長女孫魯班、三女孫魯育分別冠以夫姓全姓和朱姓,分別稱為「全公主」和「朱公主」,沒有湯沐邑。蜀漢則無相關記載。
三國的皇女或皇姊妹未必全部皆封公主,如魏文帝曹丕三位曾為漢獻帝劉協後妃的妹妹曹憲、曹節、曹華,在曹丕稱帝、劉協降為山陽公後,只封為山陽公夫人。孫權兩位姐姐以及妹妹孫夫人皆沒有被封為公主的紀錄。 帝姑祖母為兩國大長公主、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姐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皆以美名二字為封號,婚後改以國名為封號。
北宋宋徽宗於政和三年(1113年),應大臣蔡京之奏,仿周朝制度改公主號為帝姬,同時將封號從國名改為喻意吉祥的嘉名,如柔福帝姬,並改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北宋亡後,帝姬、宗姬、族姬等號遂廢。 生父 生母 封號 本名 生卒年 丈夫 子女備注 漢高祖劉邦 呂雉 魯元公主 不詳 ?—前187年 宣平侯張敖 張偃、孝惠皇後張嫣女張嫣為其弟惠帝皇後 漢文帝劉恆 竇漪房 館陶公主/堂邑公主 劉嫖 不詳 堂邑侯陳午 陳須、陳蟜、孝武皇後陳阿嬌又稱竇太主,女陳阿嬌為武帝皇後 不詳 絳邑公主不詳 不詳 絳侯周勝之 周勝之為周勃之子,柏楊認為封號是昌平公主, 無陸禪滲確實的證據 因為嫁給絳侯,按照西漢慣例稱「絳邑公主」 漢景帝劉啟王娡平陽公主
陽信公主 平陽侯曹時
汝陰侯夏侯頗
平陽侯衛青 南宮公主南宮侯張坐
張侯耏申 隆慮公主隆慮侯陳蟜漢武帝劉徹 衛子夫 衛長公主/當利公主 不詳 不詳 1.平陽侯曹襄2.欒大 曹宗衛子夫 諸邑公主 不詳 ?—前91年 坐巫蠱之禍而死 衛子夫 石邑公主 不詳 不詳 不詳 鄂邑公主 不詳 ?—前80年 蓋侯王受 王文信又稱蓋主或鄂蓋主。意圖謀反被發覺,自殺 不詳 夷安公主 不詳 不詳 昭平君 不詳 陽石公主/德邑公主 不詳 ?—前91年 坐巫蠱之禍而死 漢宣帝劉詢館陶公主劉施於永敬武公主?—公元3年張臨、趙欽、薛宣 漢元帝劉奭衛婕妤 平陽公主/陽阿公主 不詳 不詳 傅昭儀平都公主不詳潁邑公主 不詳 不詳 建平侯杜業 無子而薨 南朝
南朝宋 父親 生母 公主封號 本名 生卒年 丈夫 備注 宋武帝劉裕 臧愛親 會稽公主 劉興弟 不詳 徐逵之 長女 吳興長公主 劉榮男 不詳 王偃 張闕 義興恭長公主 劉惠媛 宣城德公主 不詳 不詳 周矯 新安公主 不詳 不詳 王景深 離婚 吳郡宣公主 不詳 ?-476年 褚湛之 妹始安公主早逝,嫁褚湛之為繼室,生褚澄 始安哀公主 不詳 不詳 褚湛之 符氏(修儀) 廣德公主 不詳 不詳 豫章康長公主 劉欣男 ?-464年 徐喬、何瑀 宋文帝劉義隆 袁齊媯 東陽獻公主 劉英娥 不詳 王僧綽 長女 蔣氏(美人) 海鹽公主 不詳 不詳 趙倩 第四女。與兄始興王劉濬私通,和趙倩離婚 長城公主 不詳 不詳 謝緯 第五女。其子為著名詩人謝朓 臨川長公主 劉英媛 不詳 王藻 陷害王藻下獄死,離婚 臨海惠公主 不詳 不詳 何顒之 琅邪貞長公主 不詳 不詳 褚授 南郡獻公主 不詳 不詳 褚淵 褚淵為褚湛之之子,公主入南朝齊稱巴西主 廬江公主 不詳 不詳 褚澄 褚澄為褚湛之與吳郡公主之子,女兒為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的皇後褚令璩 淮陽長公主 不詳 不詳 江憑 第九女 新蔡公主 劉英媚 不詳 何邁、劉子業 第十女。先嫁何邁,後被其侄劉子業納為貴嬪,偽稱謝氏 南陽公主 不詳 不詳 徐恆之 第十五女 尋陽公主 不詳 不詳 郗燁 梁武帝蕭衍皇後郗徽之母,南朝齊降為松滋縣君 宋孝武帝劉駿 王憲嫄 山陰公主 劉楚玉 446年-465年 何戢 長女,廢帝之姊。後被宋明帝劉彧賜死 安固公主 不詳 不詳 王志 王志為王僧虔之子 臨汝公主 不詳 不詳 江𢽾 江𢽾曾作辭婚表退婚 安吉公主 不詳 不詳 蔡約 王憲嫄 臨淮康哀公主 劉楚佩 不詳 王瑩 王憲嫄 皇女 劉楚琇 不詳 王憲嫄 康樂公主 劉修明 不詳 徐孝嗣 殷淑儀 縣公主 不詳 ?-465年 第十二皇女,與同母兄弟劉子鸞、劉子師同被兄劉子業殺死 宋明帝劉彧 陽羨公主 不詳 不詳 王儉 王儉為王僧綽之子 王貞風 晉陵長公主 劉伯姒 不詳 王貞風 建安長公主 劉伯媛 不詳 南朝齊 父親 生母 公主封號 本名 生卒年 丈夫 備注 齊高帝蕭道成 義興憲公主 不詳 不詳 沈文和 淮南長公主 不詳 不詳 王暕 臨海長公主 不詳 不詳 王彬 齊武帝蕭賾 吳縣公主 不詳 不詳 王觀 武康公主 不詳 不詳 徐演 長城公主 不詳 不詳 何敬容 齊明帝蕭鸞 山陰公主 不詳 不詳 徐況 錢塘公主 不詳 不詳 謝覽 齊廢帝(東昏侯)蕭寶卷 潘玉兒 公主 不詳 不詳 夭折 南朝梁 父親 生母 公主封號 本名 生卒年 丈夫 備注 梁太祖蕭順之 張尚柔 義興昭長公主 蕭令嫕 不詳 王琳 新安穆公主 不詳 不詳 王茂璋 武帝妹,卒於齊朝時,子王沖 梁武帝蕭衍 郗徽 永興公主 蕭玉姚 不詳 殷鈞 永世公主 蕭玉婉 不詳 謝謨 永康公主 蕭玉嬛 不詳 富陽公主 不詳 不詳 張纘 女兒張氏是西梁明帝的皇後 長城公主 不詳 不詳 柳偃 女柳敬言為陳宣帝皇後 永嘉公主 不詳 不詳 王銓 臨安恭公主 不詳 不詳 安吉公主 不詳 不詳 王實 梁簡文帝蕭綱 王靈賓 長山公主 蕭妙挈 不詳 南沙公主 不詳 不詳 袁憲 范淑妃 溧陽公主 不詳 不詳 侯景 餘姚公主 不詳 不詳 王溥 海鹽公主 不詳 不詳 張希 第九女。張希為張纘之子 安陽公主 不詳 不詳 張交 第十一女,又稱定陽公主 梁元帝蕭繹 徐昭佩 益昌公主 蕭含貞 不詳 蕭含芷 不詳 蕭含介 不詳 安昌公主 不詳 徐徹 臨川王蕭宏 長樂公主 不詳 不詳 謝禧 始興王蕭亮 繁昌公主 不詳 不詳 王琮 南康王蕭績 安固公主 不詳 不詳 當陽王
(尋陽王)
蕭大心 安固公主鄭譯後廢帝
蕭紀 淮南公主 蕭妙瑜 不詳 楊敷 西梁明帝
蕭巋 不詳 蕭氏 567年-648年 隋煬帝楊廣 建昌公主/
晉安長公主 王袞河間王蕭岑 玉山公主 蕭
(女惠)媄 不詳 (柳姓人家) 南朝陳 父親 生母 公主封號 本名 生卒年 丈夫 備注 陳武帝陳霸先 永世公主 不詳 不詳 錢蕆 生子錢岊。公主和錢岊在陳霸先稱帝前就已經逝世,追封 會稽穆公主 不詳 不詳 沈君理 女兒沈婺華為陳後主之皇後 始興王陳道譚 信義公主 不詳 不詳 到郁 陳文帝陳蒨 豐安公主 不詳 不詳 留貞臣 富陽公主 不詳 不詳 1.侯凈藏2.柳盼 陳宣帝陳頊 信義公主 不詳 不詳 蔡凝 義興公主 不詳 不詳 錢肅 施姬 寧遠公主 不詳 不詳 隋文帝楊堅 亡國後,寧遠公主被隋文帝收入後宮,為宣華夫人,後被隋煬帝楊廣霸佔,南宋《嘉泰吳興志》稱其為第十四女 不詳 不詳 不詳 賀若弼 陳叔寶妹妹,亡國後,被賜為賀若弼的妾室 曾美人 臨川長公主 不詳 不詳 隋文帝楊堅 第二十四女,隋文帝的弘政夫人,見於《嘉泰吳興志》,亦不確定與寧遠公主是否為同一人 吳妃(吳太妃) 武成公主 不詳 不詳 不詳 見於《嘉泰吳興志》 樂昌公主 不詳 不詳 徐德言、楊素 正史無載,見於《本事詩》和《兩京新記》。亡國後為楊素姬妾,後與徐德言復婚 陳後主陳叔寶 高昭儀 廣德公主 不詳 不詳 隋煬帝楊廣 第四女,隋煬帝妃,見於《嘉泰吳興志》。與陳婤是否為同一人,無考 謝昭儀 臨成公主 不詳 不詳 隋秦王 第五女,隋秦王嬪,見於《嘉泰吳興志》。「隋秦王」當是隋文帝三子秦王楊俊 不詳 陳婤 不詳 隋煬帝楊廣 第六女,大業二年(606年)隋煬帝收入後宮封為貴人 父親生母公主封號本名生卒年丈夫備注宋太祖趙匡胤 昭慶公主 不詳 ?—1008年 王承衍 歷封鄭國、秦國、魏國公主(賢肅帝姬) 延慶公主 不詳 ?—1009年 石保吉 歷封許國、晉國、魯國公主(賢肅帝姬) 永慶公主 不詳 ?—999年 魏咸信 歷封虢國、齊國、許國、陳國公主(賢惠帝姬) 申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成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永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宋太宗趙光義 不詳 滕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徐國公主 不詳 ?—990年 吳元扆 歷封蔡國、魏國、燕國公主(英惠帝姬) 邠國公主 不詳 ?—983年 初封曹國公主,982年出家為尼,法號員明大師 揚國公主 不詳 ?—1033年 柴宗慶 歷封宣慈、魯國、韓國、魏國、徐國、福國、鄧國、晉國公主(和靖帝姬) 雍國公主 不詳 ?—1004年 王貽永 歷封賢懿、鄭國、韓國公主(懿順帝姬) 衛國公主 不詳 ?—1024年 歷封壽昌、陳國、吳國、楚國、邠國、建國、申國公主(慈明帝姬) 荊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李遵勖 歷封萬壽、隋國、越國、宿國、鄧國、冀國、魏國、齊國公主(獻穆帝姬) 宋真宗趙恆 李宸妃 惠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杜貴妃 升國大長公主 不詳 不詳 出家為道,歷封衛國、魯國公主,法號清虛靈照大師 宋仁宗趙禎 周陳國公主 不詳 1038年—1070年 李瑋 歷封福康、袞國、沂國、越國、楚國、秦國公主(庄孝明懿帝姬) 秦魯國公主 不詳 1047年-1133年 錢景臻 歷封慶壽、惠國、魯國、韓國、周國、燕國、秦魏國公主(令德景行帝姬),壽八十六 馮賢妃 袞國公主 不詳 1060年—1083年 曹詩 歷封永壽、榮國、祁國、魯國、荊國公主(賢懿恭穆帝姬),子曹曄、曹旻 燕舒國公主 不詳 ?—1112年 郭獻卿 歷封寶壽、順國、冀國、魏國、楚國、吳國、秦袞國公主(懿穆帝姬) 鄧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鎮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陳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魯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徐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楚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商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唐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豫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宋英宗趙曙 魏楚國公主 不詳 ?—1085年 王師約 歷封德寧、徐國、陳國、燕國、秦國、魏國公主(惠和帝姬) 魏國公主 不詳 1051年—1080年 王詵 歷封寶安、舒國、蜀國、越國、秦國、荊國公主 韓魏國公主 不詳 ?—1123年 張敦禮 歷封壽康、祁國、衛國、冀國、秦國、越國、楚國公主(賢德懿行帝姬) 舒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宋神宗趙頊 不詳 周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歷封延禧、燕國公主,卒年十二 唐國公主 不詳 ?—1111年 韓嘉彥 歷封淑壽、溫國、曹國、冀國、雍國、越國、燕國公主,韓嘉彥是韓琦之子 潭國公主 不詳 ?—1108年 王遇 歷封康國、韓國、魯國、隋國、鄆國公主 徐國公主 不詳 1085年—1115年 鄭王潘美曾孫 歷封慶國、益國、冀國、蜀國、徐國公主(柔惠帝姬) 楚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鄆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潞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邢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邠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袞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宋哲宗趙煦 陳國公主 不詳 ?—1117年 石端禮 歷封德康、瀛國、榮國公主(淑和帝姬) 孟皇後 鄧國公主 不詳 不詳 早卒 秦國公主 不詳 ?—1164年 潘正夫 歷封康懿、嘉國、慶國、韓國、吳國公主(淑慎帝姬) 宋徽宗趙佶 嘉德帝姬 趙玉盤 1100年—1140年 曹夤 歷封德慶、嘉福公主 顯恭皇後
王氏 榮德帝姬 趙金奴 1103年—? 曹晟 歷封永慶、榮福公主 順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順慶、益國公主 安德帝姬 趙金羅 1106年—1127年 宋邦光 歷封淑慶、安福公主 茂德帝姬 趙福金 1106年—1128年 蔡鞗 歷封延慶、康福公主 壽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壽慶、豫國公主 懿肅貴妃
王氏 惠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惠慶、鄧國公主 安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安慶、隆福、蜀國公主 崇德帝姬 不詳 ?—1120年 曹湜 歷封和慶、崇福公主 懿肅貴妃
王氏 康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康慶、承福、商國公主 榮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崇慶、懿福、蔡國公主 保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保慶、魯國公主 成德帝姬 趙瑚兒 1110年—? 向子房 初封昌福公主 洵德帝姬 趙富金 1110年—? 田丕 初封衍國公主 悼穆帝姬 趙金仙 不詳 初封徽福公主 顯德帝姬 趙巧雲 1111年—? 劉文彥 初封顯福公主 熙淑帝姬 不詳 不詳 歷封熙福、華國公主 敦淑帝姬 趙三金 不詳 歷封壽福、涇國公主 懿肅貴妃王氏 順德帝姬 趙纓絡 1111年—1137年 向子扆、習古國王 初封順德公主 儀福帝姬 趙圓珠 1111年—? 懿肅貴妃王氏 柔福帝姬 趙多富 1111年—1142年 歷封柔福、和國公主 申福帝姬 不詳 不詳 保福帝姬 趙仙郎 1112年—1127年 仁福帝姬 趙香雲 1112年—1127年 永福帝姬 趙佛保 1112年—? 惠福帝姬 趙珠珠 1112年—? 賢福帝姬 趙金兒 1112年—1127年 寧福帝姬 趙串珠 1114年—? 貴妃劉氏 和福帝姬 趙金珠 1116年—? 令福帝姬 趙金印 1118年—? 華福帝姬 趙賽月 1119年—? 慶福帝姬 趙金姑 1121年—? 純福帝姬 趙金鈴 1124年—? 恭福帝姬 趙小金 1127年—1129年 改封隋國公主 宋欽宗趙桓 不詳 柔嘉公主 不詳 不詳 靖康之難隨欽宗到五國城 君主 生母 公主封號 本名 丈夫 丈夫職位 備注 朱世珍 淳皇後陳氏 太原公主 朱 王七一 榮祿大夫 夫婦俱早卒 淳皇後陳氏 曹國公主 朱 李貞 右柱國曹國公 早卒,子李文忠 朱元璋 成穆貴妃孫氏 臨安公主 朱 李祺 韓國公李善長子 1403年李祺卒 孝慈皇後 寧國公主 朱 梅殷 淮安總兵官 兄為三任帝朱棣,公主卒年八十一 - 崇寧公主 朱 牛城 - 孝慈皇後 安慶公主 朱 歐陽倫 - - 汝寧公主 朱 陸賈 吉安侯陸仲亨子 成穆貴妃孫氏 懷慶公主 朱 王寧 永春侯 子王貞亮 - 大名公主 朱 李堅 灤城侯 子李庄 安妃鄭氏 福清公主 朱 張麟 鳳翔侯張龍子 - 壽春公主 朱 傅忠 潁國公傅友德子 - 十公主 朱 - - 早卒 - 南康公主 朱 胡觀 東川侯胡海子 丈夫胡觀自縊而亡 美人張玄妙 寶慶公主 朱 趙輝 南京都督 1398年父卒時年方三歲 惠妃郭氏 永嘉公主 朱 郭鎮 武定侯郭英子 - 十三公主 朱 - - 早卒 貴妃郭氏 汝陽公主 朱 謝達 前府都督僉事 妃韓氏 含山公主 朱 尹清 掌後府都督事 卒年八十二 朱興隆 - 福成公主 朱 王克恭 福州衛指揮使 叔父一任帝朱元璋 朱重四 - 慶陽公主 朱 黃琛 淮安衛指揮使 蒙城王為仁祖朱世珍弟壽春王朱五一之子 朱標 - 江都公主 朱 耿璇 長興侯耿炳文子 貶為郡主,憤死 - 宜倫郡主 朱 於禮 - 貶為郡主 - 南平郡主 朱 - - 貶為郡主,早卒 朱棣 - 永安公主 朱玉英 袁容 廣平侯 子袁貞 - 永平公主 朱 李讓 富陽侯 子李茂芳 仁孝文皇後徐氏 安成公主 朱 宋琥 西寧侯宋晟子 仁孝文皇後徐氏 咸寧公主 朱 宋瑛 西寧侯宋晟子 - 常寧公主 朱 沐昕 西平侯沐英子 卒年二十二 朱高熾 誠孝昭皇後張氏 嘉興公主 朱 井源 - 惠妃趙氏 慶都公主 朱圓通 焦敬 - - 清河公主 朱 李銘 - 賢妃李氏 真定公主 朱 王誼 - - 德安公主 朱 - - 早卒,謚號悼簡 - 延平公主 朱 - - 早卒 - 德慶公主 朱 - - 早卒 朱瞻基 恭讓章皇後胡善祥 順德公主 朱 石璟 - - 永清公主 朱 - - 孝恭章皇後孫氏 常德公主 朱 薛桓 - 朱祁鎮 孝肅太後周氏 重慶公主 朱 周景 - 卒年五十四 惠妃王氏 嘉善公主 朱 王增 兵部尚書王驥孫 宸妃萬氏 淳安公主 朱 蔡震 - 安妃楊氏 崇德公主 朱 楊偉 興濟伯楊善孫 宸妃萬氏 廣德公主 朱延祥 樊凱 - 德妃魏氏 宜興公主 朱 馬誠 - 淑妃高氏 隆慶公主 朱 游泰1458年---1533年10月 - 游芝,游銘,游欽,游鉉,游錡 麗妃劉氏 嘉祥公主 朱 黃鏞 - 順妃樊氏 公主 朱 - - 夭折 德妃魏氏 公主 朱 - - 夭折 朱祁鈺 孝淵景皇後汪氏 固安公主 朱 王憲 - 朱見深 順妃王氏 仁和公主 朱 齊世美 - - 永康公主 朱 崔元 京山侯 1549年崔元卒 - 德清公主 朱 林岳 - 孀居三十一年 - 長泰公主 朱 - - 早卒 靜妃岳氏 仙游公主 朱 - - 七歲早卒 朱祐樘 孝康皇後張氏 太康公主 朱秀榮 - - 夭折 朱祐杬 慈孝獻皇後蔣氏 長寧公主 朱 - - 夭折,嫡長女 淑妃王氏 善化公主 朱 - - 十歲早卒,庶次女 慈孝獻皇後蔣氏 永福公主 朱 鄔景和 - 《明史》,誤作明孝宗女 慈孝獻皇後蔣氏 永淳公主 朱 謝詔 - 《明史》,誤作明孝宗女 朱厚熜 端妃曹氏 常安公主 朱壽媖 - - 十四歲薨 徽妃王氏 思柔公主 朱福媛 - - 十二歲薨 端妃曹氏 寧安公主 朱祿媜 李和 - 雍妃陳氏 歸善公主 朱瑞嬫 - - 夭折 德妃張氏 嘉善公主 朱素嫃 許從誠 - 朱載垕 孝懿皇後李氏 蓬萊公主 朱 - - 夭折 孝安皇後陳氏 太和公主 朱 - - 早卒 孝定太後李氏 壽陽公主 朱堯娥 侯拱辰 - 孝定太後李氏 永寧公主 朱堯媖 梁邦瑞 - 孝定太後李氏 瑞安公主 朱堯媛 萬煒 太傅 - 延慶公主 朱堯姬 王昺 - 淑妃秦氏 棲霞公主 朱堯𡞱 - - 夭折 朱翊鈞 孝端皇後王喜姐 榮昌公主 朱軒媖 楊春元 - 嫡長女。1616年楊春元卒 孝寧太後鄭氏 壽寧公主 朱軒媁 冉興讓 - 1643年李自成攻陷京師時,丈夫冉興讓被殺 榮妃王氏 靜樂公主 朱軒媯 - - 夭折 孝寧太後鄭氏 雲和公主 朱軒姝 - - 七歲早卒 孝靖太後王氏 雲夢公主 朱軒嫄 - - 早卒 德嬪李氏 靈丘公主 朱軒姚 - - 夭折 德嬪李氏 仙居公主 朱軒姞 - - 夭折 德嬪李氏 泰順公主 朱軒姬 - - 夭折 德嬪李氏 香山公主 朱軒嬁 - - 夭折 順妃李氏 天台公主 朱軒媺 - - 夭折 朱常洛 孝元皇後郭氏 懷淑公主 朱徽娟 - - 卒年七歲 - 公主 朱徽姮 - - 早卒 - 公主 朱徽嫙 - - 夭折 - 公主 朱徽㜲 - - 早卒 懿妃傅氏 寧德公主 朱徽妍 劉有福 - 懿妃傅氏 遂平公主 朱徽婧 齊贊元 - - 公主 朱徽婉 - - 早卒 康妃李氏 樂安公主 朱徽媞 鞏永固 - 一說「徽娖」1643年年李自成陷京師,公主方卒未葬,鞏永固縛子女於柩前自焚死 - 公主 朱徽妱 - - 夭折 慎嬪邵氏 悼溫公主 朱徽姃 - - 夭折 朱由校 慧妃范氏 永寧公主 朱淑娥 - - 夭折 成妃李氏 懷寧公主 朱淑嫫 - - 夭折 朱由檢 孝節皇後周氏 坤儀公主 朱 - - 早卒 孝節皇後周氏 長平公主 朱媺娖 周顯 - 1643年年,十六歲時京師淪陷,其父以劍斷其左臂 昭仁公主 朱 - - 1643年其父以劍殺之 - 四公主 朱 - - 早卒 - 五公主 朱 - - 早卒 - 六公主 朱 - - 早卒 朱常瀛 - 安化公主 朱 - - - 廣德公主 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