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詳解:風水與陰陽的關系是什麼
陰陽規律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世界觀,認為陰陽是現實世界中對立的兩面,而 風水 則是一種實用的玄學規律,用處非常廣泛。
那麼,風水與陰陽的關系是什麼呢?一起隨我來看看吧!
在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子解陰陽規律。陰陽是指事物或現象中對立的兩個方面,具的互相依存、互相為用的特點,處在一個統一體內。陰與陽的第一個側面都以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已存在的前提。即是沒有陰絕敗賀、陽不能存在;沒有陽、陰也不能存在。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守之,陽在外,陰之使也。」陰陽對立,即指是自然的萬物萬象,其內部同時存在著相反的兩面屬性,即存在著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如:電有正負極;磁場有陰陽極(即是南北極);原子由「正」電子核和「負」電子核構成;建築物有陰面和陽面;山為陽、水為陰。就是在地球面上所有並派物質和現象都存在陰和陽這對立兩個方面。
陰陽轉化,即是指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兩種屬性,處於動態平衡之中,此消處彼長,彼進此退。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向其對立面轉化。《易經系辭》曰:「日往月則來、月往日則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成歲月焉。」枯悔俗稱「風水輪流轉」即是陰陽轉化運動中的結果。
我們的古人對陰陽依存、對立轉化的論述,具有了現代唯物辯證法世界觀與認識論。陰陽始終處在動態來衡中,如果這種變化出現反常,即是陰陽消長的異常反應。《易經系辭》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
在風水學中就是人類在居住遠址規劃建築活動中,尋求陰陽來平衡的具體科學技術,因此我們把陰陽關系為風水學的指導理論,所以研究風水學理論也是研究陰陽關系。
② 堪輿學入門知識:什麼是陰陽
風水學說是一門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科學,它所蘊含的道理涵蓋了方方面面。在風水學說之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陰陽」這個字眼,但是身為門外漢的我們可能並不是很了解陰陽到底是什麼?下面風水 入門知識 告訴你什麼是陰陽。
陰陽是古人認識客觀事物的哲學概念。他們把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分為陰陽兩大類:陽類代表光明、向上、生長、正面、外面、動、熱、強、男、雄……;陰類代表黑暗、向下、死亡、反面、裡面、靜、冷、弱、女、雌……為了解釋這種對自然現象的歸類,古人逐漸形成了一套陰陽理論。
陰陽最早出現在《易傳》的書中,上面寫道:「一陰一陽謂之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易經》的太極圖就是陰陽的總結和象徵的標志。古人認為陰陽的實質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全在於陰陽二氣的運動和轉化,這種運動和轉化是按照一定的軌跡在運行。陰陽學說在中國應用很廣,如古代的易經八卦、星象、堪輿、醫葯、命學、相術等等,他們的理論核心都是陰陽學說。
1、陰陽與「對立統一」的關系
陰陽與「對立統一」有一個特殊的關系,因為陰陽體現的就是「對立統一」原理,它用陰與陽雙方相反的性質,共同組合成為一個整體,最終目的就是要樹立起「對立統一」這面鮮艷奪目的旗幟。「對立統一」這個詞是外來的哲學詞語,從意義上看,「對立統一」是一個充滿了科學思想的哲學觀點,它以對立體現個性,以統一體現共性,在統一中體現旗幟鮮明的對立,對立與統一雙方相輔相成,通過「對立統一」的綜合性總結,將一切事物的基本關系作出簡潔的表達。
若果將「對立統一」從字面上細細分析,發現它存在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總是覺得這種簡潔表達有一種模糊性,詳細梳理起來,會梳理出一些不能明白的疑問:
第一點:對立雖然是一種在一切事物中都存在的事實,但是誰與誰發生對立?對立面是誰?為什麼會發生對立?發生對立的條件是什麼?這些基本性的條件,在現代的「對立統一」觀點上得不到明確的體現。
第二點:統一的條件是什麼?為什麼要發生統一?發生統一必需的基礎是什麼?這些條件在「對立統一」的字面上也完全看不出來;
第三點:在對立與統一中,對立雙方會發生什麼樣的雙邊關系?這種關系的特點是什麼?這個問題在「對立統一」中沒有得到體現;
第四點:雙方統一後,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這種變化會產生什麼樣的規律性?這些問題,也不能從「對立統一」上有所反映。
用陰陽來表達「對立統一」的觀點,確實顯得棋高一著,單憑兩個對立的相反性質陰與陽的相互組合方式,就已經將對立與統一的關系全部包含在內,並作出清楚的表達。陰陽能夠清楚表達「對立統一」的原因,是在統一體中,對立雙方都有各自的性質表達,讓人一看就知道對立面是誰,可以從中認識到統一的基礎是什麼。
同時還可以產生一個以性質關系相互發生變化的聯想,而這種聯想,只發生在以性質為主體的陰陽上,並要通過對立性質的比較來體現。這在「對立統一」這個表達上是沒有的,「對立統一」沒有一個明確的性質或性能規定,它是空虛的泛指,不可能給人產生一個有規定性質的聯想。
通過聯想,陰陽將「對立統一」不能說明白的性質、原理、關系、規律等,都作出一個詳細的表白,從陰陽這兩個十分簡單的字中清晰地體現出來:
第一點:陰陽表明,對立的基本條件是性質相反,與自己性質相反的就是對立面,具體地體現為陰性性質與陽性性質兩個方面,相反性質雙方的共同存在,才會發生對立;
第二點:陰陽表明,對立面雙方都是在從同一基礎上的不同量變產生,因此,統一必須是對立性質雙方的結合,統一的目的是為了將不同量變的對立雙方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在整體中,相反性質雙方的陰與陽都得到清晰的體現,在對立之中體現出互補的合作;
第三點:陰陽表明,對立雙方在統一後,雖然外觀成為一個整體,但在內部仍然呈現出對立狀態。相反性質的雙方都以對方的存在,來體現自己不同特點存在的基礎;陰以陽為對照而體現陰的性質,陽以陰為對照而體現陽的性質;
第四點:陰陽表明,由於對立雙方的性質相反,雙方的統一過程,必然地要發生水火不相容的斗爭,有斗爭就會產生變化,變化過程由陰陽雙方盛衰狀態的趨勢所決定,發生彼此相互消長的變化規律;
第五點:陰陽表明,性質雙方的統一體,以雙方力量的大小決定整體的性質取向,陰占優勢時,整體呈陰性,陽占優勢時,整體呈陽性,雙方力量均衡時,整體體現平衡。
將陰陽與「對立統一」相對照,可以認為,陰陽用兩種相反的性質緊密結合,全面地表達了「對立統一」原理的全部內容,是對「對立統一」的具體性體現。也是說,兩種相反的性質陰與陽,塑造出了一個「對立統一」的新形象,將本來不能看到的「對立統一」關系作出具體化、形象化,將空虛的理論模擬成為一個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性質組合形象。這就清楚表明,陰陽是表達「對立統一」的具體性形象,這是陰陽與「對立統一」的實質性關系。
「對立統一」只是一種哲學思想概念,沒有具體性的表達形象。而陰陽則是以一種可視的具體性形象,不但表達了「對立統一」思想,而且還將「對立統一」的性質、原理、關系、規律顯示在其中,使到「對立統一」顯得更清晰更具體。由於陰陽的表達具有可變的聯想作用,通過對陰陽雙方不同比例的構思,還可以表現出陰陽運動變化的狀態。
盡管陰陽是用兩種具體性質虛擬成的抽象性形象,但它能夠以更加簡潔的形象表達,更加具體地體現了「對立統一」理論,基於這原因,當古代的中國人知道「對立統一」是宇宙間最基本性的關系原理後,卻又不以「對立統一」這樣的抽象思維觀點為說教,而用具體的對立性質打造出一個抽象性的陰陽為形象,以此來表達「對立統一」。這就是古代人雖然明白「對立統一」原理,又不在實踐運用過程中說出「對立統一」這個詞語的真正原因。